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2024年真题同步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2024年
真题同步卷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莫霍面深度不一。

如图为长江中下游某区域莫霍面的等深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第11题。

据图可推断()
A.①地地壳厚度最薄B.②地金属矿产丰富
C.③地地幔深度最浅D.④地地下水埋藏深
2.在地球内部,产生地球磁场的圈层是()
A.外核B.内核C.上地幔D.下地幔
3.地球内部圈层中,处于最核心位置的是()
A.地壳B.上地幔C.下地幔D.地核
4.“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被誉为黄山四绝。

“黄山四绝”反映了地球圈层的数量是()A.1个B.2个C.3个D.4个
5.北京时间2016年9月26日10时24分,日本北海道南部海域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65千米。

据此完成。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地壳B.上地幔C.地核D.下地幔6.下列地点莫霍界面深度最大的是()
A.大西洋海岭B.浙江天目山
C.青藏高原D.华北平原
7.下列有关地球内部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波经过古登堡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B.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岩石,平均厚度为150千米
C.一般认为地球内核呈固态,可能是地球磁场产生是主要原因
D.地壳中的硅铝层是连续的,而硅镁层在大洋底部非常罕见
8.岩石圈是指()
A.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很薄的一层岩石外壳
B.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
C.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厚度均匀的一层岩石
D.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岩石组成的圈层
9.冰岛位于大西洋北部,有“极圈火岛”之称,是因为这里()A.板块俯冲形成岛弧B.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C.地幔物质熔融上涌D.是大洋板块张裂地带10.生物圈的核心部分位于()
A.大气圈下层
B.整个水圈
C.地壳上层
D.地面以上100米或水面以下200米
11.下列地区地壳最厚的是()
A.黄土高原B.青藏高原
C.内蒙古高原D.云贵高原
12.下列关于地球各圈层间相互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气运动导致地壳运动
B.水循环是围绕生物圈进行的
C.风化作用形成了风力侵蚀地貌
D.季风环流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
13.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A.海平面B.岩石圈底部
C.莫霍面D.软流层中部
14.读图我国大陆部分地壳厚度线图,请回答: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变化规律描述准确的是()
A.由a向b逐渐减小
B.由a向b先增大后减小
C.由a向b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
D.由西向东逐渐增大
15.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在()
A.地壳B.岩石圈C.软流层D.地核
16.印度尼西亚特尔纳特岛上的瓜马拉马火山于2012年9月16日喷发大量火山灰喷涌而出.此次火山活动的岩浆最有可能的是来自()
A.地壳B.上地幔上部
C.下地幔上部D.外核
17.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30.3°N,103.0°E)发生
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如图表示本次地震的时距曲线(a是横波,b是纵波),
关于此次地震叙述正确的是()
A.距震中越远,a波、b波传播速度越快
B.距震中越近,逃生的准备时间越多
C.本次地震震源位于地幔层
D.本次地震a波比b波早到武汉市
18.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并应用于生产生活.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利用地震波()
A.传递声音信号
B.进行地质探矿
C.调查农作物病虫害情况
D.测量山峰的高度
二.解答题(共2小题)
19.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害,人类也可以利用地震技术探索地球内部物质分异、勘探石油.填图并回答问题.
(1)2007年4月2日,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附近发生8级强烈地震.该群岛发生的地震与其所处的板块位置有关,该群岛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处.该地震发生后,澳大利亚当局立即关闭东部海岸的海滩旅游景点,以防(灾害)侵袭.
(2)根据地震波的传播状况可以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在“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示意图”
中的方框内,填写地球内部各圈层和分界面的名称.
(3)最近,我国在渤海湾发现储量逾10亿吨的大油田.该油田储量的探明是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结果.地震波分为纵波与横波,根据地震波传播原理,在通过含油层时,传播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是波.
20.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波,B表示波,其判断依据是.
(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界面,该界面以上C代表,该界面以下E代表.
(3)C层主要由组成,地球的岩石圈指和.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2024年
真题同步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莫霍面深度不一。

如图为长江中下游某区域莫霍面的等深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第11题。

据图可推断()
A.①地地壳厚度最薄B.②地金属矿产丰富
C.③地地幔深度最浅D.④地地下水埋藏深
【解答】解:判断图中的等值线的值,①处等深线为(38.5,39),②处等深线(35.0,
35.5),③处等深线值为(37.5,38.0),④处等深线的值为(35.0,35.5)。

根据地球的圈层划分,莫霍界面为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①处等深线比②③④处都深,因此①处地壳最厚,A不对;
根据材料信息判断②地地壳较薄,且位于河流流经地区,推测可能堆积了富含金属金属矿产的岩石,B对;
从图中看,②④的莫霍界面的深度较浅,地幔深度较浅,③不是最浅的,C不对;
根据一般规律,④地位于河流沿岸地区,地势较低,是集水区域,地下水埋深浅,D不对。

故选:B。

2.在地球内部,产生地球磁场的圈层是()
A.外核B.内核C.上地幔D.下地幔
【解答】解:地核包括液态外核和固态内核。

液态外核包含了地球2/3的铁和镍,约1400英里(约2300公里)厚,且外核为不停流动的液态,故可产生磁场。

故选:A。

3.地球内部圈层中,处于最核心位置的是()
A.地壳B.上地幔C.下地幔D.地核
【解答】解:地球内部圈层中,地核处于最核心位置。

故选:D。

4.“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被誉为黄山四绝。

“黄山四绝”反映了地球圈层的数量是()A.1个B.2个C.3个D.4个
【解答】解:奇松主要反映的是生物圈,怪石主要反映是岩石圈,云海主要反映大气圈,温泉主要反映了水圈,故“黄山四绝”反映了地球四大圈层。

故选:D。

5.北京时间2016年9月26日10时24分,日本北海道南部海域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65千米。

据此完成。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地壳B.上地幔C.地核D.下地幔
【解答】解:北京时间2016年9月26日10时24分,日本北海道南部海域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65千米,地壳平均厚度约为33Km,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上地幔。

故选:B。

6.下列地点莫霍界面深度最大的是()
A.大西洋海岭B.浙江天目山
C.青藏高原D.华北平原
【解答】解:海拔越高,地壳越厚,莫霍界面深度也越大。

故选:C。

7.下列有关地球内部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波经过古登堡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B.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岩石,平均厚度为150千米
C.一般认为地球内核呈固态,可能是地球磁场产生是主要原因
D.地壳中的硅铝层是连续的,而硅镁层在大洋底部非常罕见
【解答】解:地震波经过古登堡面时波速明显下降,可能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故A 项正确。

岩石圈的平均厚度约为100千米,故B项错误。

科学界普遍认为磁场是由地核内液态铁的流动引起的,故C项错误。

硅铝层在海洋部分的地壳是不连续分布的,而硅镁层普遍存在,故D项错误。

故选:A。

8.岩石圈是指()
A.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很薄的一层岩石外壳
B.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
C.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厚度均匀的一层岩石
D.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岩石组成的圈层
【解答】解:岩石圈是指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岩石组成的圈层。

故选:D。

9.冰岛位于大西洋北部,有“极圈火岛”之称,是因为这里()
A.板块俯冲形成岛弧B.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C.地幔物质熔融上涌D.是大洋板块张裂地带
【解答】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冰岛位于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B错,A 错。

是陆地板块的生长边界,D错。

冰岛位于大西洋北部,它由沿裂谷溢出的上地幔物质堆积而成,C正确。

故选:C。

10.生物圈的核心部分位于()
A.大气圈下层
B.整个水圈
C.地壳上层
D.地面以上100米或水面以下200米
【解答】解:生物圈的核心部分位于地面以上100米或水面以下200米。

故选:D。

11.下列地区地壳最厚的是()
A.黄土高原B.青藏高原
C.内蒙古高原D.云贵高原
【解答】解:下列地区地壳最厚的是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故选:B。

12.下列关于地球各圈层间相互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气运动导致地壳运动
B.水循环是围绕生物圈进行的
C.风化作用形成了风力侵蚀地貌
D.季风环流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
【解答】解:A、地壳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故不符合题意;
B、水循环是围绕大气圈、岩石圈、水圈进行的,故不符合题意;
C、风化作用则是指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
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

风化作用包括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故不符合题意;
D、季风环流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故正确。

故选:D。

13.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A.海平面B.岩石圈底部
C.莫霍面D.软流层中部
【解答】解:A、海平面以下仍有地壳,故不符合题意;
B、岩石圈包括整个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如果从岩石圈底部算起就多出了软流
层以上的地幔这部分,故不符合题意;
C、莫霍面是地幔与地壳的分界面,地壳厚度是由莫霍面向地表面方向度量的,故正确;
D、软流层位于上地幔,软流层以上任有一部分地幔,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读图我国大陆部分地壳厚度线图,请回答: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变化规律描述准确的是()
A.由a向b逐渐减小
B.由a向b先增大后减小
C.由a向b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
D.由西向东逐渐增大
【解答】解:图中a的厚度大于40千米小于42千米,b的厚度大于38千米小于40千米,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变化规律描述准确的是由a向b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

故选:C。

15.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在()
A.地壳B.岩石圈C.软流层D.地核
【解答】解:在地幔上部存在一个特殊圈层﹣﹣软流层,该层由塑性物质组成呈熔融状态,一般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

故选:C。

16.印度尼西亚特尔纳特岛上的瓜马拉马火山于2012年9月16日喷发大量火山灰喷涌而出.此次火山活动的岩浆最有可能的是来自()
A.地壳B.上地幔上部
C.下地幔上部D.外核
【解答】解:在地幔上部存在一个特殊圈层﹣﹣软流层,该层由塑性物质组成呈熔融状态,一般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

此次火山活动的岩浆最有可能的是来自上地幔上部。

故选:B。

17.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30.3°N,103.0°E)发生
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如图表示本次地震的时距曲线(a是横波,b是纵波),
关于此次地震叙述正确的是()
A.距震中越远,a波、b波传播速度越快
B.距震中越近,逃生的准备时间越多
C.本次地震震源位于地幔层
D.本次地震a波比b波早到武汉市
【解答】解:A、从图上来看,震中距越大,地震波曲线越平直,说明地震波传播单位距离用的时间越少,速度越快,故正确;
B、距离震中越近,地震波到达越快,逃生时间越短,故不符合题意;
C、本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3千米,从经纬度来看,雅安位于青藏高原边缘,此处地壳
厚度大于陆地地壳平均厚度33千米,因此地震震源应该位于地壳,故不符合题意;
D、从图上信息可以看出,b波速度更快,应该是a波比b波早到武汉,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8.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并应用于生产生活.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利用地震波()
A.传递声音信号
B.进行地质探矿
C.调查农作物病虫害情况
D.测量山峰的高度
【解答】解:在不同物质组成的介质里,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其中横波只能通过固体物质,而纵波可以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如果地下存在矿产资源的话,那它的物质组成肯定与周围地区有差异,地震波经过该处时,其波速会发生异常变化。

故选:B。

二.解答题(共2小题)
19.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害,人类也可以利用地震技术探索地球内部物质分异、勘探石油.填图并回答问题.
(1)2007年4月2日,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附近发生8级强烈地震.该群岛发生的地震与其所处的板块位置有关,该群岛位于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该地震发生后,澳大利亚当局立即关闭东部海岸的海滩旅游景点,以防海啸(灾害)侵袭.
(2)根据地震波的传播状况可以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在“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示意图”中的方框内,填写地球内部各圈层和分界面的名称.
(3)最近,我国在渤海湾发现储量逾10亿吨的大油田.该油田储量的探明是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结果.地震波分为纵波与横波,根据地震波传播原理,在通过含油层时,传播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是横波.
【解答】解:
(1)全球共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据图可知该地区处在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为挤压碰撞处.
海啸通常由风暴潮、火山喷发、水下坍塌滑坡和海底地震等引发.其中,海底地震是海啸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历史记录显示,特大海啸基本上都是海底地震所引起的.故可能发生海啸.
(2)地壳以下为地幔,之间为莫霍界面,地球内部为地核,地核与地幔的界线为古登堡界面.
(3)纵波可穿越固液气三态,而横波只能穿越固态,且传播速度较慢.
故答案为:
(1)印度洋太平洋海啸
(2)
(3)横
20.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横波,B表示纵波波,其判断依据是A波波速慢,B波波速快.
(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莫霍界面,该界面以上C代表地壳,该界面以下E代表地幔.
(3)C层主要由各类岩石组成,地球的岩石圈指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
【解答】解:
(1)纵波速度大于横波速度可以判断A是横波,B是纵波.
(2)由图中界面位置可以判断,D是莫霍界面,界面以上为地壳,界面以下为地幔.(3)地壳由各类岩石组成;地球上的岩石圈由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组成.
故答案为:
(1)横;纵;A波波速慢,B波波速快.
(2)莫霍;地壳;地幔.
(3)各类岩石;地壳;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