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联合西地那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动脉高压(SLE-PAH)效果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联合西地那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动脉高压(SLE-PAH)效果分析
罗振军; 张远超; 杨志明
【期刊名称】《《北方药学》》
【年(卷),期】2019(016)010
【总页数】2页(P101-102)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 环磷酰胺; 西地那非; 系统性红斑狼疮
【作者】罗振军; 张远超; 杨志明
【作者单位】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内科广州511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93.24+1
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风湿免疫性疾病,女性发病率高,临床常伴多脏器损害合并肺动脉高压等,目前治疗常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1],但是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理想,病情控制欠佳,西地那非作为高选择性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可有效改善心功能及血流动力[2],近年来,我院在临床发现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联合西地那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动脉高压临床效果较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于我院治疗的36例系统性红斑狼
疮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符合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标准[3]及临床肺动
脉高压诊断标准[4]。

均具有自理能力,不合并先心病及恶性肿瘤等其他疾病。


解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自愿入组。

此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备案。

全部入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9例,对照组17例。

实验
组男性10例,女性9例;年龄26~53岁,平均年龄(34.35±5.82)岁;病程6~51个月,平均病程(31.12±1.34)个月。

对照组男性9例,女性8例;年龄25~54岁,平均年龄(33.75±5.26)岁;病程 6~50 个月,平均病程
(31.39±1.15)个月。

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用药如下:糖皮质激素采用泼尼松(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1207,5mg×100s),每日0.8mg/kg连续服用2月,逐渐根据病情减少药量,直至停药。

注射用环磷
酰胺(山西普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3686,0.2g×10瓶)
500mg+0.9%氯化钠注射液200mL静脉滴注,1次/周,2月后改为250mg。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西地那非片(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143255,25mg×21 片)25mg/次,1次/d。

两组治疗期间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如有异常及时对症处理。

1.3 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呼吸困难、乏力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PASP≤30mmHg;有效:呼吸困难、乏力等临床症状缓解,且PASP≤30mmHg;无效:呼吸困难、乏力等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甚至病情恶化,收缩压下降不明显。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②系统性红斑狼
疮病情活动度(SLEDAI)评分:0~4 分表示基本无活动,5~9 分表示轻度活动,10~14分表示中度活动,15分以上表示重度活动。

③肺动脉收缩压(PASP)测量: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4个月分别采用超声诊断仪(GEV7,探头频率
2.5~4.0MHZ)测量肺动脉收缩压并记录。

④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表示并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及百分比表示,当理论频数<1时,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有效率对比: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治疗后有效率对比[n(%)]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实验组对照组P 19 17 11(57.89)8(47.06)<0.05 7(36.85)5(29.41)<0.05 1(5.26)4(23.53)<0.05 18(94.74)13(76.47)<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SLEDAI评分及PASP水平对比:实验组治疗后2个月、治疗后4个月SLEDAI评分及PASP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SLEDAI评分及PASP水平对比(±s)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治疗后4个月SLEDAI评分 PASP SLEDAI评分 PASP SLEDAI评分 PASP
实验组对照组P 19 17 10.13±3.11 10.11±3.08>0.05 95.16±18.74
94.39±17.41>0.05 4.33±1.16 6.68±1.99<0.05 44.85±13.42 51.33±14.78<0.05 2.42±0.55 4.53±0.20<0.05 29.69±11.57 39.38±10.52<0.05
2.3 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治疗后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组别例数皮疹恶心呕吐总发生率实验组对照组P 19 17 0(0.00)1(5.88)<0.05 1(5.26)2(11.76)<0.05
0(0.00)1(5.88)<0.05 1(5.26)4(23.52)<0.05
3 讨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常并发肺动脉高压,治疗以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为主,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抗炎控制临床症状,免疫抑制剂可以有效控制红斑狼疮活动,但是部分患者肺动脉高压控制欠佳,西地那非可以阻断急性缺氧导致的肺血管收缩,从而降低肺动脉压力,控制肺动脉高压[5]。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一方面糖皮质激素不仅可以抗炎,还可影响细胞免疫抑制其中诸多阶段,甚至抑制体液免疫,而环磷酰胺可有效抑制B细胞增殖[6],二药相互作用减少抗体生成。

另一方面西地那非能够减少
环磷酸鸟苷降解并抑制磷酸二酯酶-5合成,从而促进平滑肌舒张扩张肺血管。


时研究显示实验组治疗后2个月、治疗后4个月SLEDAI评分及PASP均低于对
照组,分析其原因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活动可导致肺部血管炎症进而加重肺动脉高压,而糖皮质激素及环磷酰胺可通过抗炎及抑制自身免疫反应从而控制肺部血管炎症,达到改善病情的目的[7]。

研究中发现治疗后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
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可能是西地那非作为选择性5-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可选择性扩
张肺动脉,从而增加心排血量但是不增加肺毛细血管楔压,降低血管方面不良反应。

环磷酰胺属于细胞s期特异性烷化剂,可有效抑制DNA合成,从而减少对于药物的免疫排异反应。

综上所述,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联合西地那非治疗可明显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动脉高压治疗有效率,改善红斑狼疮病情,降低肺动脉收缩压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余旸弢,张红卫,陈国强.西地那非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
床观察 [J].现代医院,2017,17(3):412-414.
[2]居艳娟,郭迪斌,周序锋,等.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联合西地那非治疗结缔组织病合并肺动脉
高压的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23):123-125.
[3]曹白羽.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功能评价[J].中国医疗设备,2017,32(4):74-78.
[4]李智腾,张榕.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早期预测指标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7,
23(18):3620-3624.
[5]索朗德吉.西地那非治疗高原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西藏大学学报,2016,31(5):83-86.
[6]谭如娅.糖皮质激素与环磷酰胺联合西地那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2018,12(3):56-58.
[7]王治国,刘学明,佟胜全.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联合西地那非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动脉
高压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J].山东医药,2016,56(28):42-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