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同性恋发展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中国的同性恋最早可追溯到中华文明的始祖——黄帝。
清代文人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称“杂说娈童(男同性恋)始黄帝”。
当然,这种说法的依据只是民间传说。
而中国同性恋最早的史料记载则来自商朝。
《商书·伊训》中谈到“三风十衍”,书中提到这不好的“三风”,它的影响是:“卿士有一于身,家必丧,邦君有一于身,国必亡”。
三风之一的“乱风”中的“一衍”就是“比玩童”,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同性恋。
虽然,同性恋在今日尚存的最早记载中以“乱风”这样的受贬面目出现,但这毕竟揭示了同性恋行为在三千年前就已经在中国出现,而且其影响之大可列为一“风”。
屈原也是同性恋
”内,
颠倒。
有天,
至对他感到厌烦,从前给国君吃剩余桃子的事就都变成了他目无君上的罪行了,被翻旧账并因此受到处罚。
这就叫以色侍人终成殇啊。
从春秋战国到汉代有个过度期,也就是大秦帝国,这段时间的同性恋是非常少的,到了强盛的汉代,帝王将相的同性恋活动屡见史书。
据《史记》和《汉书》记载,前汉皇帝几乎个个都有同性情人。
汉代着名人物如汉武帝、汉文帝、大将军卫青和霍去病等,都有过同性恋经历。
说到汉朝就不能不说刘哀和董贤这对了。
(他们非常的有爱哦。
)汉哀帝和他的男宠(情人)董贤关系十分要好,到了形影不离的地步。
一天清晨,汉哀帝起床后,发觉宠爱的董贤还在熟睡之中,并且还压住了自己睡衣的长袖。
怎么办,自己又要赶紧去早朝,又不忍心推醒董贤把长袖拉出来?汉哀帝一时情急,就用放在床边的
佩刀把自己的长袖割断,让董贤继续熟睡。
就这样,“断袖之交”从此成了同性相恋史上的一段佳话。
这就是断袖的由来,话说能对自己的男宠做到这一步其实是非常难得的。
由次可见刘哀也是非常疼爱董贤的啊。
但是董的下场并不好,史说他侍宠而骄,得罪了很多人,也干了很多坏事,哀帝死后,他深知自己在劫难逃就和自己老婆双双吊死了。
汉代之后,男风(男同性恋)时而兴盛,时而衰落。
在这段漫长的历史中,中国的男性在履行成家立业,传接香火的责任之后,人们对同性恋情往往宽而待之。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古代对同性恋所持的态度至多是中性的,也就是不褒不贬,历史记载中没有对同性恋进行颂扬。
而同性恋关系多以享乐和猎色为特点,从来不对维系封建社会的家庭伦理构成任何挑战或威胁。
汉过后就是三国了。
虽有野史称赵云是,但是正史并没有记载,历史上也,没有关于三国
只
再者:。
(文。
将来如果生个外孙还有可能当皇帝,到了那时候两家人变成一家人,真是有什么仇恨也化解了。
自古的和亲制度虽然沾满了弱女子的血泪,但这些悲哀又勇敢的女人却是用自己的单薄娇躯抵抗住了无数战争,挽救了多得数也数不清的人命,也让更多的女人避免了失去丈夫儿子的痛苦。
可惜苻坚却在此处犯了大忌讳,不但没有化解和鲜卑的矛盾,反倒是将那把仇恨之火越点越旺。
弄走一个14岁的清河公主也就罢了,甚至把慕容垂的老婆哄上床也无所谓(从慕容垂的行事风格以及当时风俗背景而言,这种事恐怕真的无所谓),苻坚偏偏还看上了慕容冲,偷偷去尝个鲜也就得了,他却还要把堂堂中山王、前燕大司马关进后宫,堂而皇之的享用。
这种羞辱怎么可能让铁骑天下无敌的慕容氏咽得下去?(从这也可以看出,慕容冲是有多倾国倾城啊。
)那时的慕容冲只有12岁。
(恋童呀这是!!)
其实,我是非常同情慕容冲的,他本是贵族子弟,可以锦衣玉食的过一辈子,可以以高贵的姿态出现在众人面前。
一个心比天高手握大权的小王子,国破之后竟然以色事人,前后这样的巨大反差,也怪不得他后来当了皇帝要血洗关中了。
后来,因为朝中大臣的极力反对,符坚不得不放了慕容冲,让他当了一个太守。
因为淝水之战大败而导致国家元气大伤的前秦,被前燕大司马、中山王慕容冲领导的乌合之众组成的杂牌军给灭了。
慕容冲在阿房即位,做了西燕皇帝。
但是他却不愿意回去鲜卑的领地,只想在这关中地区待着,他在关中醉生梦死,终于在那一天,在手下军士的叛乱中,死在了本不是故乡的阿房皇宫,年仅28岁。
慕容冲的一生可以说是非常剧有戏剧性的。
他前10年是受尽宠爱的小王子,后10年是人尽可夫的禁脔,后8年又是在战场上,然后又是在皇位上。
借百科学中的一段话:‘慕容冲——你是一片漂泊雪凤凰,对你我有的只有怜惜。
我不认为你残暴,对你除了怜惜还是怜惜。
你只是一个孩子,一个心智还未成熟的孩子。
面对那一切,你怎么承受的了?一个如玉
之一.
最
因为韩
德
子高被
然后就是唐朝了。
唐朝的貌似也没有,但是那些文人墨客里就有很多值得我们YY的了。
比如李白和孟浩然,李白和杜甫(为什么全是李白,因为李白是百搭。
)我感觉他们就是古代版的男男三角恋啊。
李白喜欢孟浩然,杜甫喜欢李白。
像李白和孟浩然的JQ是非常大的。
比如下面这首诗:
赠孟浩然
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这就够明显了吧。
我爱孟夫子(这不摆明了吗。
)。
想李白对孟夫子是一片痴心啊。
虽然孟夫子也对李白蛮好的,但这就比不上杜甫对李白的爱慕了。
杜甫有诗云:
梦李白二首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这几句不就证明了你对他的情感了么?
要不是心心念念都是这个人啊。
又怎么会梦见呢。
(其实李白和杜甫还有孟浩然他们事,全是我YY出来的。
各位不要当真啊,但是你们不觉的他们真的很有JQ么?)刚我又查到了一个。
唐朝同性恋还是有的,只是没啥有名的。
在唐代比较开放的社会风气下,性风气很开放,妓业发达,而且市场上出现了小倌,与前朝相比,这似乎是一个发展。
(唐朝居然已经有了小倌,不愧是民风开放的朝代啊。
)。
)
动,。
食,
19
始变成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
帝国主义者蹂躏中国,压榨中国,并要以西方的习俗、观念来“改造”中国。
他们讥笑中国人的“野蛮”与“文化低落”,公开的男性同性恋就是一个“毫无道德”的佐证。
他们要玩女人而不要玩男人,于是妓女之业大开,而男风日益消亡。
中国古代的男风就随着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荒谬至极啊。
现在男风盛行的地方不书国外吗!!尼马的西方强盗啊!!!!!!)
胤礽的断袖(这个就是宫里面的那个太子啊。
)
胤礽是康熙和考诚仁皇后所生的儿子,他出生不久,皇后就死了,康熙十分悲痛,所以对这个儿子十分疼爱,很早就立他为皇太子,加以培养。
可是,这个皇太子一而再、再而三地搞同性恋,康熙对此十分恼火。
1667年,康熙出征噶尔丹回来,就下令把和胤礽有同性恋关系的两个御厨、一个小童和一个茶店伙计处死。
1702年康熙准备南征,当时胤礽生病,康熙只好把他交给曾叔索
额图照顾,后来,康熙又听说胤礽仍有同性恋行为,于是就将他废立,并且将曾叔的六个儿子处死。
胤礽后来神经不正常,终身受禁。
(哎。
YY成分居多啊)
朱痕冥缘(乾隆、和坤)其实和坤是个美男子啊。
乾隆年少时入宫与雍正朝某妃有一面之缘,曾双手掩其目,与之戏耳。
妃不知为太子,大惊,持梳击伤乾隆。
后孝圣后疑该妃调戏太子,赐其死。
乾隆大骇,对垂死之妃痛曰:"我害尔矣。
魂而有灵,俟二十年后,其复与吾相聚乎?”后来,当乾隆遇见和珅,则似曾相识者,骤思之於何处相遇,竟不可得,然心终不能忘也。
追忆自少至壮事,恍然於珅之貌与妃相似。
因默认珅为妃之后身,倍怜之。
乾隆少年时曾经调戏过雍正的一个妃子,其实也就是玩闹咯,用手捂着妃子的眼睛,妃子不知道是乾隆就拿梳子砸他,也该这妃子命苦,居然还砸上伤了。
太后怀疑妃子勾引乾隆就把妃子赐死了,乾隆很伤心,几对死去的妃子说,我对不起你呀,若在天有灵,20年后,你在与我来相聚。
嘿)
条枝叶,无不相抱。
时人异之,号为共枕树。
(话说这就叫生同襟死同穴吧。
)汉初的皇帝刘邦,宠幸一个叫籍孺的男子。
这个人以娇媚柔弱惹人喜爱,在刘邦身边服侍起居,为此,刘邦经常不上朝。
有次,刘邦又好几天不上朝,传说得病了,还很严重。
群臣到宫里要求求见,被籍孺挡在了大门外。
数天之后,刘邦得妹夫实在是忍不住了,推开大门率先闯进宫内,眼前得一幕让大家惊呆了,只见刘邦躺在籍孺的大腿上假寐呢!大臣们又惊又气地劝说道:“当初陛下征战四野的时候是何等的威风啊,想不到今天却……”刘邦大笑着站起身来说:“大家不要担心,我仅仅是喜欢一个籍孺,不会天下大乱的!
出自某典故:高祖时有籍孺。
以婉媚贵幸,与上同卧起。
有疾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
群臣绛、灌等莫敢入。
十余日,樊哙排闼直入,大臣随之。
上独枕一籍孺卧。
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
下与臣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和惫也!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上笑而起。
高帝宠幸,盖止一籍孺矣。
(汉代几乎每个皇帝都有男宠啊。
)
张放、汉成帝
张放不但身居侯爵(富平侯),他的曾祖父也官拜大司马,他的母亲也是公主之女。
他因年少英俊,而且聪敏,所以为成帝所宠幸,并且将皇后的侄女嫁给他,婚礼铺张华丽,金赐赏以千万计。
他除了和成帝“同卧起”外,并且经常一起出游,微行,因为受宠幸过多,引起许多贵族的忌恨,在太后面前进谮,以致太后将张放逐出宫廷,放逐至远地。
成帝与张放涕泣而别,因为思念不已,常写信给张放,从未间绝。
直到成帝驾崩,张放也哭泣至死。
后世评论,君臣双爱之情,以此为最。
(想这两人也是至爱如斯。
可惜,情深不寿啊。
)
中国古代的男同名词解释
系。
*鲁问》中,“鲁君之嬖人死,鲁人为之讳,鲁君因悦而用之。
”
男色
指对同性具有吸引力的男性美色。
语出《汉书*佞幸传赞》:“柔曼之倾意,非独女德,盖亦有男色焉。
”
男风
指同性恋现象或同性恋活动。
《豆棚闲话》第十则:“刘公平素极好男风,那几个小子就是刘公的龙阳君。
”
左风
古代认定为男居左女居右,所谓“男左女右,古人通礼”(《醋葫芦》第十四回)。
由此,左风意同男风。
顽童
可指同性恋者,语出《尚书*伊训》:“敢有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时谓乱风。
”自明以始,同性恋文献大幅度增加,其中常有“比顽童”的提法,意思就是玩弄男宠。
到了清代,约定俗成,“顽童”成为经常使用的词汇。
娈童
指貌美年少的男宠。
南朝梁简文帝萧纲在其《娈童》诗中曾写道:“娈童娇丽质,践董复超瑕。
……足使燕姬妒,弥令郑女嗟。
”(“董”指董贤,“弥”指弥子瑕)
契兄、契弟
作为同性恋伙伴之间的相互称呼,契兄、契弟在明清时期的福建等地有所使用。
《万历野获编*补遗卷三*契兄弟》记:“闽人酷重男色,无论贵*妍媸,各以其类相接。
长者为契兄,少者为契弟。
其相爱者,年过而立尚寝处如伉俪。
”
(盛
度。
导致
该法令将成年人出于自愿的**行为刑事化,这是清朝严格加强传统性别角色观念的一系列措施之一。
法令出台后的落实程度如何,对男同性恋的控制有何效用,史料上没有记载。
但这条法令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将同性恋行为社会化——同性恋不再是个人私事,它被当作一种“社会危害”受到了法律的干预。
在这一点上,西方的基督教和中国的礼教在镇压同性恋方面,终于殊途同归。
同性恋被压制中国走过康乾盛世之后,经历了中华民族有文明史以来最为惨的衰败。
在外强入侵、连年战乱、国家重建等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阶段,国家对占人口少数的同性恋者的压制却总没有被忘记。
ZG成立后,还对同性恋、**等性行为以“流氓罪”论处。
与此同时,有关同性恋的任何公开讨论在几百年内都被列为禁忌,同性恋者只能在自发形成的浴室、公厕、公园等“渔场”相互结识。
压制的结果是,到了改革开放之后,当同性恋话题重新浮出水面时,人们发现,同性恋好像在一夜之间突然冒了出来,以至于许多人认为同性恋是受“西方腐朽思想的影响”和“精神污染”,而对同性恋的不宽容态度则被称为“中国特色”。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今天,中国对待同性恋的态度也越来越宽松和包容了。
我相信,总有一天咱中国的男风也会像古时一样盛行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