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涵 外来务工人员城镇定居意向——以慈溪为例

合集下载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城市融入问题研究——以佛山市为例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城市融入问题研究——以佛山市为例

区域治理LIVELIHOOD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城市融入问题研究——以佛山市为例湘潭大学碧泉书院 陈燕霞摘要:进入新时代,外来务工人员的数量始终在增长,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更多地跟随父母迁往城市,而由此引起的各种问题如教育问题、城市融入问题等,也成为了社会治理过程的重要内容。

佛山市经过一系列的尝试,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这个群体的城市融入。

面对城市融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建议学校、家庭和社会等责任主体保证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权利,加强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

笔者通过“小候鸟”社区项目,对随迁子女、外来务工人员等相关人员的调研访谈,了解佛山市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在生活、学习状态及面临的城市融入困境等,在此基础上分析存在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城市融入中图分类号:D5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19-0275-0003新时期,改革进程迅速,农民工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根据2019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农民工总数为29077万,比上年增加241万,增长0.8%。

外出务工人员17425万,增长0.9%。

受到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社会保障制度等社会因素影响,随迁子女的城市融入并不尽如人意,随迁子女城市融入问题也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如何让这个群体更好地融入城市,关乎着新型城镇化的问题,也是未来关乎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的问题。

一、研究的背景及概念界定(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进入新时代,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

越来越多的人进城务工生活,逐渐形成了一个特殊农民工群体。

广东省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底佛山市常住人口为815.86万,比2018年增加25.29万,增长3.25%。

农民工是佛山城市建设的重要推动力。

这些农民工的迁移不同于以往的个人迁移。

近年来,大多数农民工都是从全家移民过来的。

城乡二元结构长期的影响,加上文化习惯的差异,使得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城市融入的过程中面临着如教育融入、文化融入等方面的问题,对其个人发展和身心都造成许多影响。

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研究——基于宁波市的问卷调查

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研究——基于宁波市的问卷调查
期 ( 第6 6期 ) 总 1
外 来 务 工 人 员 城 市 归 属 感 研 究
基 于 宁波 市 的问 卷 调 查
± 玉 潭 萍 ,周 闻燕 嘲熬
( 浙江理工大 学 经济管理 学院 ,浙江 杭 州 3 0 1 ) 10 8
[ 摘 要 ]本 文从 地域 归属 感 与群 体 归属感 两个层 面调查 了宁 波市外 来务 工人 员的城 市归属 感及 其 影响 因素 ,发现
市地域 归属感低 ,处 于 中等 水平 。 ( )整 体城市 归 属 感 。问 卷 通 过 直 接 询 问外 来 务 工 3
育程 度来 说 ,学 历 为小 学 及 以下 的被 调 查 者 占 1. % , 25 初 中 占 4 . % ,高 中或 中专 占 3 . % ,大专 占4 5 ,本 77 41 .%
科 占 1 1 ;从 婚 姻 状 况 来 看 ,已婚 占 6 . % ,未 婚 占 .% 25
3 . % ,有子女 的 占 5 . % ;从 年 龄看 ,集 中 于 1 75 45 6~3 5 岁 ,在宁波 的打工 时间集 中于 1~5年 ,在 宁波 打 丁 时 间 在 1 以上的仅 占 7 9 % ;被 调查 对 象 的平 均工 作 时 间 0年 .5 集 中于 8~1 2小 时 , 占 6 . 8 ;年 收 入 水 平 集 中 于 1 8 1% 万~ 3万 元 , 占 6 . 2 ,处 于宁波 市平 均收入 中低水平 。 93 %
社会 参 与程 度平 均分 为 2 5 .4分 ,对 自身 身份 归属 的认 识
应 、身份归 属 、心 理 归 属 3个 方 面为 指 导 ,参考 罗忆 源 (0 3 和李芳 ( 0 9 20 ) 2 0 )的研究 设 计外 来务 工 人员 城 市归

浙江省慈溪市800名社区居民及外来务工人员健康知识需求状况调查

浙江省慈溪市800名社区居民及外来务工人员健康知识需求状况调查

20 ・ 1
维普资讯
中国健康教育 2 o 年 3 08 月第 2 卷第 3 4 期

调 查 研究 ・
中获 得健 康 知 识 的 占 4 .% ,与 城 区居 民及 外 来 22 务工人 员 间存 在 显 著性 差异 ( P<00 ) .1 。外 来 务
维普资讯
Chr s o r a fHe t u ain, M a c o ieeJ un l a h Ed cto t o l rh 2 o8, V0 . 4, No. 12 3
浙 江省 慈 溪 市 8 0名社 区居 民及 外 来 务 工人 员 健康 知 识 需 求状 况 调 查 0
最小 1 。 7岁 2 2 调 查 对 象 对 相 关 知 识 的 认 知 和 需 求 情 况 . 5 .%的外 来 务 工 人 员 及 8 .% 的居 民认 为 “ 33 46 许
11 对象 .
12 方 法 .
慈溪市农村居 民 40名 、本地户籍城 0
采 用 分 层 随 机 抽 样 的方 法 ,即先 根 据
得相关 知识 。4 .%外来务工人 员靠 人际传播 获得相关知识 。分别 有 2 . %、1 . %和 1 . %农村 居民 、城市 23 2O 94 31
居民、外来务 工人员从 健康 教育机构 获取健康知识 。结论
居 民及 外来 务工人 员对健 康知识 的需求量 大 ;电视
仍然是不 同人群获取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 ;3 人群从 健康教育机构 获得健康知识 的比例均较低 ,需要有针对性 种 的开展健 康教育 ,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逐步提高健康教育机构传播健康知识 的力度 。 【 关键词 】 健康教育 ;需求 ;知识
采用分层 随机 抽样 的方法 ,抽取 本地户 籍农村 居 民 4 0名 、本地 户籍城市 社 区 0

快速成长城市外来人口长期居留意愿分析——以宁波市的调查为例

快速成长城市外来人口长期居留意愿分析——以宁波市的调查为例
务 工人 员 的住 房 、 房 和 集 体 宿 舍 的修 建 、 租 管理 等 方 面促 进 了外 来 人 口居 住 环 境 和 工 作 环境 的 改善 ; 是 外 来人 口的 年 龄 、 四
受 教 育 程 度 、 宁波 的 时 间长 短 以及 孩 子 是 否 能 够 在 流入 地 就 学 或就 业也 是 决 定 外 来人 口长 期 居 留下 来 的 主 要 的 原 因。 来


引 言
调查 资料 对 京津 沪穗 外 来人 口留城 意愿 进行 分 析 显示 , 外来人 口 中北 京 的 2 . , 津 的 2 . , 57 天 69 上海 的 1 . , 州 的 3 . 打 算 长期 居 留在 本 18 广 56
随着 中国城 市 化 进 程 的 加 快 , 京 津 沪 3大 除 直 辖 市外 , 深圳 、 波 、 州 以及 其 他 快 速成 长 的 宁 温
关键词 : 来人 口; 外 长期 居 留 意 愿 ; 会 融入 社 中 图 分 类 号 : 9 C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0 5 3 8 2 1 ) 1 1 5 5 l 0 —6 7 ( 0 2 0 —0 O ~O
的外来 人 口展 开 了相 关 调 查 , 建 武 [ 利 用 这 一 张 2 ]
中心城 市也 都 成 为 吸纳 来 自农 村 、 自落后 地 区 来
“ 民工 ” 农 和各 种 高 端 人 才 的 中心 , 中 国人 口城 为 市 化做 出 了 巨 大 贡 献 。 同样 , 自全 国各 地 的 高 来 端人 才 和务工 者 , 为这 些 快速 成 长 城市 的社 会 、 经 济发 展做 出了巨大 贡 献 , 至这 些 城市 的社 会 、 甚 经 济运 行 已经 离 不 开 这 些 外 来 务 工 者 和外 来 人 口。 快速 成 长 的这 些 大 城 市 中外 来 人 口的生 存 状 况 、 居 留趋势 和 意 愿 、 在 的社 会 经 济 问题 已成 为各 存 级政 府 非 常关 注 和影 响社 会经 济发 展 决策 的重要 方面, 因而也 就 成 为 国 内外 学 者 关 注 并 进 行 深 入

追寻慈溪移民的足迹

追寻慈溪移民的足迹

追寻慈溪移民的足迹慈溪作为中国的沿海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随着开放的进程,慈溪的经济快速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来此发展和生活。

以下将追寻慈溪移民的足迹。

首先,慈溪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早在古代就已经有人开始在这里定居。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慈溪上有大量的历史遗址和文物,如东吴时期的坎山古墓群、南宋黄宪墓等。

这些遗址和文物不仅反映了古代慈溪的历史沿革,也证明了古代人们在这里居住和发展的痕迹。

其次,随着开放的进程,慈溪的经济逐渐发展起来,并开始吸引外来人口前来发展和生活。

根据统计数据,2024年,慈溪的常住人口已经达到105.5万人,其中外来人口占比逐年上升,已经成为慈溪人口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外来人口主要来自各地的农村和其他城市,他们追求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机会,选择来到慈溪。

慈溪的经济发展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

慈溪以制造业闻名,特别是家具、电器、模具等行业。

这些行业的发展带动了慈溪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增加,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前来慈溪工作。

此外,慈溪还有发达的旅游业和服务业,包括酒店、餐饮、零售等,吸引了很多服务业从业者前来慈溪创业和就业。

除了经济因素,慈溪的自然风景优美,文化底蕴深厚,也成为吸引移民的重要因素之一、慈溪有很多的自然景观,如慈溪湖、大红门等,这些景观给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和观光旅游的好去处。

此外,慈溪还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如慈溪博物馆、慈溪古城等,这些文化景点使得慈溪成为文化交流和体验的地方。

对于慈溪移民的足迹,我们还需要关注一些问题。

首先,慈溪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人口增长快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移民关注的重点。

其次,慈溪需要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和服务,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为移民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同时,慈溪还需要加强对移民的文化融合和包容,打造一个多元文化共生的城市。

综上所述,慈溪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经济发达的城市,吸引了大量的移民前来发展和生活。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迁移意愿分析——以浙江慈溪为例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迁移意愿分析——以浙江慈溪为例

二、 农 民迁 移 意愿 特征
从总体迁移意愿上看 , 对农 民“ 你 愿 意迁 居 到城镇 吗 ” 的调 查结 果显 示 , 回答 “ 愿意” 与“ 不愿 意” 的 比例 分别 为 3 0 . 9 %和 6 9 . 1 %。 从性别 来 看 , 其 中男 性 被访 者有 2 8 0位 , 回答 “ 愿意 ” 和“ 不愿意” 的 比例 分 别 为 2 6 . 1 % 和 7 3 . 9 %。女性 被 访者 有 2 4 2位 , 选择“ 愿意” 和 “ 不愿 意 ” 的 比例 分 别 为 3 6 . 4 %和 6 3 . 6 % 。在 当 前城 市化进 程 中 , 农 民 向城 镇 迁 移 的 总体 意 愿 不 强, 相 比而 言 , 女性 向城 镇迁 移 的意愿较 为 强烈 。
关键 词 : 城 市化 迁移 意 愿 慈溪农 民
农民向城镇 的迁移是世界各 国现代化发展 中 的一 个必然 环节 。 目前我 国的城镇 化 可 以说 是 不 完全 的城镇 化 , 在未来 的 1 0年 至 2 5年 内 , 理论 估 算还 会 有 5亿 至 6亿 农 业 人 口转化 为 城 市人 口。 城市化进程的实施 主体是农村居 民, 城市化道路 的选 择权在 农 村 居 民 , 农 民在 城 市化 的过 程 中发 挥着 主导 和能 动作用 。城 市化 的本质是 农 民 向城 镇 迁 移 。1 9 9 2年 诺 贝尔 经 济 学 奖 得 主 加 里 ・贝 克尔 2 0 0 2 年9 月在西班牙《 世界报》 的一段话最 能说 明价 值所 在 : “ 中 国大 量 农 民 涌 向城 市 的趋 势 是不 可避 免 的。城 市化 是 中国发 展 的一个 重要 组 成 部分— — 中国 的城市 化将 会 越来越 明显 地 在 中 国未来 发 展 中 起 到 巨大 作 用 ( 加 里 -贝克 尔 , 2 0 0 2 ) ” 。美 国经济学家 2 0 0 1年诺 贝尔经济学奖 得主 、 号称当代“ 经济学教父” 的斯蒂格利茨则把 中 国农 民市 民 化 问题 列 为 2 l世 纪 中国 要 面对 的 三 大挑 战 的第一 位 ( 斯蒂格利茨 , 1 9 9 6 ) 。在 推进 城 市化 的进 程 中 , 政 府 政 策 的最 终 目的 应 当是 吸 引农 民 自愿 从农 村 走 进 城 市 , 这 是 构 建 和谐 社 会 的大势 所 趋 。 因此 , 从微 观层 面、 自下 而 上 的视 角, 研究 慈溪农 民的迁 移意愿 及 其影 响 因素 , 对 确 定慈溪城市发展的具体道路和途径以及推进城市 化 进程 都具 有重要 的现实 意义 。本 文通 过对 慈溪 不 同镇 村 的农 民进 行 人 户 访谈 , 基 于 问 卷调 查 的 数 据对 慈溪农 民迁 移进 城 的意 愿 和影响 因素 进行 分析。

进城农民工居住条件和定居意愿调查表

进城农民工居住条件和定居意愿调查表

进城农民工居住条件和定居意愿调查表一、调查目的和背景1.1 调查目的本调查旨在了解进城农民工的居住条件和定居意愿,以便为相关部门提供政策建议和改善措施。

1.2 调查背景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务工。

他们的居住条件和定居意愿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因此,有必要对进城农民工的居住状况和定居意愿进行调查和分析。

二、调查方法2.1 调查对象本调查的对象为在城市务工的进城农民工。

2.2 调查方式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问卷由专业人员设计,包括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

2.3 调查时间和地点本调查将在2022年5月至6月期间进行,地点为多个城市的农民工集中区域。

三、调查结果分析3.1 居住条件调查结果3.1.1 房屋类型调查结果显示,进城农民工的居住多为出租房、工棚和宿舍。

其中,出租房占比最高,工棚和宿舍次之。

3.1.2 房屋面积大部分进城农民工的居住面积较小,不足20平方米。

少数农民工享受到了相对较大的居住空间。

3.1.3 居住环境调查结果显示,进城农民工的居住环境普遍较差。

存在噪音扰民、卫生条件差等问题。

少数农民工生活环境较好,但比例较低。

3.2 定居意愿调查结果3.2.1 是否愿意在城市定居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进城农民工希望在城市定居,享受城市的发展机遇和公共服务。

少数农民工表示愿意回乡发展。

3.2.2 定居意愿的原因进城农民工选择在城市定居的原因主要包括:就业机会多、收入较高、教育和医疗资源丰富等。

3.2.3 定居意愿的障碍调查结果显示,进城农民工在定居城市遇到的主要障碍包括:户籍限制、购房困难、社会保障不完善等。

四、政策建议4.1 改善居住条件针对进城农民工居住条件较差的问题,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加大对农民工宿舍和工棚的整治力度,提高居住环境质量。

- 鼓励和引导企业提供更好的住房福利,改善农民工的居住条件。

- 加强对房屋租赁市场的监管,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基于建筑学的农村外来人口居住形态探析——以宁波慈溪农村地区为例

基于建筑学的农村外来人口居住形态探析——以宁波慈溪农村地区为例

社会保障体制及管理体制薄弱, 使得外来人[的工 』
作稳定性较差 , 收入低 , 基本没有住房 、 医疗等福
利保障 .
区农村外来人L的居住形态研究, 1 探索合理有效的
农村外来人E居住模式. I
从年龄构成方面的统计看 , 慈溪地区农村外来
人 U中青壮 年劳 动适 龄 人 口是主体 ,l ~3 6 5岁 年
摘要 :通 过 对 宁波 慈溪农 村地 区的 实地调研 ,分析 农 村 外 来人 口的居住 实态 ,探 索经 济 、合理 的农 村 外 来人 口居 住模 式 ,探 讨 有效 解决农 村 外来人 口的居住 问题 的思路 .
关键 词 :新 农村建 设 ;外来人 口; 居住 形 态 ;宁波 慈溪 中图分类 号 :T 8 U9 2 文献标 识码 :A
能力,劳动力大量流入农村地区已成为普遍现象. 农民收 入来源趋于多样化 ,收入结构逐渐改
变 , 农就业 收 入成为 增收 关键 , 非 也体 现 了农村地
加 ,对社会 、经济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流动人 』 .
口的居 住 问题 也成 为住 居学研 究 的一 个重要 课题 ,
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在经济发达地 区外来 人
口已经 渗透 到广 大的农 村地 区 , 农村 的大 部分 外 在
区吸引外来劳动力的主要因素. 以宁波慈溪为例 ,
全 市 中小企业 众 多 ,2 0 0 6年统 计显 示 2 人 以下 的 5
来人 【无论从经济还是社会 角度都处于相对弱势 , 一
其 居住 状 况 堪 忧 .而 现 阶 段 主 流 的 住 居 学研 究 主
维普资讯 http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6 3
宁波大学学报 ( 理 版 )

浅议外来民工子女健全人格培养

浅议外来民工子女健全人格培养
圾, 太脏 了。
你会 怎么做 ?
( 学生畅 所欲 言) 在 老师 由表及里 地追 问与 启发下 , 生的感受渐 入佳境 , 学
生 2 我 看 小店 门 口有 很 多零食 的包 装 袋 , 一吹 , 飞 : 风 就 来飞去, 看死了 ! 难
认识到 问路这 件再简 单不 过 的小事 , 对于 残疾人 而言 却是个
他 们 当作 学校 的一 部分 , 就像 是 我 们邻 居 家 的孩 子 。带 领 学生 营造 博 爱 的集体 文化 的氛 围, 他们 有 一种 归属 感 , 使 利 用 班 会课 开展 “ 一片 蓝 天 , 一方 水 土” 主题 活动 , 《 唱 中国人》
长文化素质偏低, 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缺乏科学性和人文性,
艰辛 的历程 , 家 由此懂 得残疾 人 需要我 们 的帮助 和关 爱 , 大 人人要 拥有 一颗 善 良的心 。 由此 可见 , 在交 流 中, 教师 的 由
师 : 些污 染现 象都 是 一个 原因造 成 的— — ( 乱抛乱 这 生:
扔 ) 实不 仅是 乱抛 乱扔 , 有其 他原 因 , 其 还 我们 来 听环保 专家 怎 么说 。 ( 课件 “ 专家 介绍 ” ) 师 : 们应 该 怎么做 才 可 以将 功补 过 。 我 生 1 不 要 随处乱 扔塑 料废 弃物 。 : 生 2 请 尽可 能重 复使 用 塑料袋 。 :
文 献标 识 码 : A
随着我市经济的迅猛发展, 大量外来 民工纷纷涌入我
市 就业 。而我 校 地 处城 乡 结 合 处 , 是流 动 人 口居住 的集 中 地 。这 些 外来 民工 为 我市 带 来 大量 人 力 资源 , 慈溪 人 民 为
“ 让所有的孩子同享优质义务教育 , 建设和谐社会” 的宗 旨,

城镇化背景下的外来务工人口社会融合研究——以浙江慈溪为例

城镇化背景下的外来务工人口社会融合研究——以浙江慈溪为例

摘 要: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社会融合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外来务工群体的社会融入明显存在不少问题。

基于对浙江慈溪的调研,发现在社会融合过程中,受制度、社会资本及文化等多方因素影响,导致外来务工群体与当地居民形成居住、工作、社会关系等多方面的区隔。

要实现社会融合,必须打破和消除区隔边界。

关键词:社会融合;区隔;外来务工群体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in China, the problem of social integr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and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social integ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Cixi in Zhejiang, this paper finds that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integration, it is influenced by many factors, such as system, social capital and culture, which lead to the formation of residence, work and social relations between migrant workers and local residents. To achieve social integration, we must break and eliminate the boundaries.Key words:community integration ; separation ; migrant workers group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144(2018)-09-11(8)作者简介王子愿,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

2018年在闽农民工落户和定居城镇意愿情况调查分析

2018年在闽农民工落户和定居城镇意愿情况调查分析

2018年在闽农民工落户和定居城镇意愿情况调查分析作者:李映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9年第24期李映根据市民化进程动态监测调查方案,2018年末,福建调查总队在全省9设区市共抽取了124个城镇调查小区、1895名进城农民工进行调查,了解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庭在城镇务工、生活情况。

根据市民化进程动态监测调查结果,2018年在闽农民工1158.3万人,其中福建籍农民工840.8万人,外省来闽农民工317.5万人。

受访者同时符合以下条件:户籍为农业户口,或者目前是非农户口但2006年之前是农业户口;年龄在16周岁以上;未丧失劳动能力;非在校生。

一、2018年受访农民工基本情况受访的1895名农民工中男女比例为62.4:37.6。

分输出地看:1090名来自省内,占比57.5%;805名来自省外,占比42.5%。

外省籍农民工主要来自以下省份:四川(22.9%)、江西(19.3%)、贵州(11.9%)、河南(8.7%)、重庆(8.7%),合计超过70%。

分年龄看:“70前”、“70后”、“80后”、“90后”和“00后”人数占比分别为18.2%、30.3%、30.9%、19.2%和1.4%。

数据显示:“00后”开始加入进城农民工大军;“70后”和“80后”是中流砥柱;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已经超过总人数的一半。

分文化水平看:文化水平以初中为主,占45.7%;初中及以下占65%;普高和中职占19.8%;大专(高职)及以上占15.2%。

与2015年比,大专(高职)及以上学历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

分从业结构看:以工资性就业的普通雇员为主,占比达到73%;自我经营者(没有雇员)和雇主(有雇佣其他人员)的人数占比分别为16.6%、0.8%;其他未从业者(包括随迁进城照顾家庭的符合劳动力条件的人员)占9.6%。

与2015年比,普通雇员和雇主的占比分别提高了3.7、0.3个百分点;自我经营者和未从业者的占比分别降低了2.5、1.5个百分点。

慈溪外来务工人员生活状况调查问卷(共5篇)

慈溪外来务工人员生活状况调查问卷(共5篇)

慈溪外来务工人员生活状况调查问卷(共5篇)第一篇:慈溪外来务工人员生活状况调查问卷慈溪外来务工人员生活状况调查问卷我们是浙江海洋东海科学技术学院的学生,经讨论我们决定对改善我市(慈溪地区)外来务工人员生活状况进行课题研究。

希望您能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完成这份问卷。

谢谢您的配合!小组成员:孙烨帅沈富1.您的性别:()男()女2.您的年龄:()20岁以下()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岁以上3.您觉得现在住房安全设施如何:()总体情况良好无需改善()一般,仍需改善()很差,必须有措施应对()不清楚4.对住宿环境和卫生条件您认为:()政府急需改善这一现状()政府有能力就扶持一下()过得好不好无所谓5.您觉得您所在地区住房日常安全如何:()总体很安全()总体比较安全,偶尔会失窃()总体不安全,盗窃的事经常发生()总体很不安全,连人生安全都没有保障()不清楚6.您觉得住房区是否应配备活动中心:()应该配有()没有必要()无所谓以下可以选择填或不填:您的姓名:您的联系电话:您的籍贯:您现在住址:第二篇:在校外来务工人员生活状况调查问卷在校外来务工人员生活状况调查问卷1.请问您的年龄大约在:A.18以下B.19~30岁C.30~40岁D.40~50岁E.50岁以上2.请问你每月的工资大约是,这里所讲的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奖金,福利等等?A1000以下 A.1000-1500 B.1500~2500C.2500~3500D.3500以上3.请问,你有家属和你来到这里和你一起工作吗,这里的家属指儿子,妻子等直系亲属?A.有B.没有4.你来广东工作多久了?A.3年以下B.3~5年C.5~7年D.7年~10年E.10年以上5.你通过什么渠道来到广东就业?A.亲友介绍B.中介机构C.自己找的D.其他______6.目前,你外出至广东的目的是?(可多选)A.多挣钱,养家糊口B.提高自身本领C.开拓眼界D.这里就业形势较好E.其他______7.你现在从事什么工作?A.建筑行业B.服务行业C.餐饮行业D.管理工作E.其他________8.你的日常生活除了工作,有其他活动吗?这里的活动指除工作以外的放松休闲活动,包括散步,下棋等一系列的活动。

《人口与经济》2013年总目录

《人口与经济》2013年总目录

‘人口与经济“2013年总目录人口学综合生育率下降与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翟振武,赵梦晗(1.3)………………………………论内在总和生育率高㊀爽,陈㊀卫(1.10)………………印度出生性别比治理成效不显著的原因探析刘中一(1.19)………………………………………中国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空间一致性研究封志明,刘晓娜(2.3)………………………………资本积累㊁人力资本投资与生育率降低孙树强(2.12)………………………………………中国初婚模式变迁基于婚姻表的分析韦㊀艳,董㊀硕,姜全保(2.21)……………………区域气候变化对中国人口死亡率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的研究李树生,田阳霞(3.20)…社会经济地位对人口健康的影响以生活方式为中介机制黄洁萍,尹秋菊(3.26)………………………………新加坡人口变动及其成因分析张莹莹(3.35)…………中国城镇化发展对生育水平的影响研究果㊀臻,吴㊀正,李树茁(4.53)……………………代际差异视角下农民工通婚距离变迁研究基于西安市的调查数据景晓芬(4.63)………女性家庭经济贡献对婚姻冲突的影响婚姻承诺的调节作用张会平(5.19)…………人口政策的经济效应分析基于人口数量与质量替代效应的视角瞿凌云(5.24)………………………………………农村一孩户再生育意愿研究基于三省农村已婚有偶育龄妇女调查伍海诚,乔天宇(6.30)………………………………城镇居民婚姻匹配和家庭收入变动:1991-2009李雅楠,王㊀飞(6.39)………………………………探索从妻居现代化㊁人口转变和现实需求的影响许㊀琪(6.47)………………………………………人口经济学研究人口抚养比对国民储蓄的长期动态影响研究徐升艳,赵㊀刚,夏海勇(3.3)………………………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消费影响的路径分析王㊀芳(3.12)………………………………………劳动力素质㊁全要素生产率与地区经济增长基于安徽省17个地级市的研究魏㊀峰,江永红(4.30)………………………………上海产业发展㊁外来人口及城镇化关系研究林文生(4.39)………………………………………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两次人口红利研究贺大兴(4.46)…中国人口抚养比与居民消费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罗光强,谢卫卫(5.3)……老龄化㊁退休与消费中国存在 退休-消费之谜 吗?张克中,江求川(5.10)………………………………中国人口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量化研究齐明珠(6.10)………………………………………少子化 老龄化 对我国城镇家庭消费与产出的影响郑妍妍,李㊀磊,刘㊀斌(6.19)………………………人口与社会北京近年涉外婚姻状况研究高㊀颖,张秀兰,祝维龙(1.27)……………………农民工社会认同的形成基于建筑业农民工的考察亓㊀昕(1.37)……香港新移民社会融入的经验与借鉴冯晓英(2.29)……清代辽东旗人社会中的男性失婚问题研究基于中国多世代人口数据库 辽宁部分(CMGPD-LN)王㊀磊(2.35)………………………………………人口与资源环境我国人口因素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基于STIRPAT模型的分析马晓钰,李强谊,郭莹莹(1.44)……………………人口城市化与流动人口大城市的人口只能主要靠行政手段调控吗?基于区域人口承载力研究罗源昆,王大伟,刘㊀洁,等(1.52)…………………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的演进趋势研究基于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余吉祥,周光霞,段玉彬(2.44)……………………中国劳动力跨省迁徙的实证研究王永培,晏维龙(2.53)………………………………北京市流动人口身份认同研究基于不同代际㊁户籍及地区的比较杨菊华,张㊀莹,陈志光(3.43)……………………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与流入省吸引力的分析基于传统劳动力迁移㊁人力资本㊁新劳动力迁移与制度变迁理论戚晶晶,许㊀琪(3.53)……中国人口 城 镇 化解析基于人口普查数据的观测罗㊀淳,舒㊀宇(4.3)………………………………分地区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影响因素比较研究基于全国5城市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蔚志新(4.12)…………………………………………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嵌入测量量表构建社区嵌入的调节作用杨廷钫,凌文辁(4.21)………………………………流动人口家庭化过程中子女随迁的阻碍因素分析 以重庆市为例吕利丹,王宗萍,段成荣(5.33)……………………国外回流人口研究对我国回流农民工研究的启示齐小兵(5.41)………………………………………新生代农民工的信息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兼与老一代农民工的比较陶建杰(5.48)……外来人口聚集地区公共服务支出研究以广东省为例江依妮(5.56)…………………㊃211㊃农村劳动力从非农部门回流到农业部门的影响因素分析方黎明,王亚柯(6.56)………………………………人口城镇化㊁城乡收入差距与居民消费需求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刘厚莲(6.63)…城镇与外来劳动力工资差异分解人力资本和歧视贡献及其变化庞念伟,陈广汉(6.71)……………………………老龄问题研究上海地区延长退休年龄意愿研究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张乐川(1.61)…………我国农村老人的劳动供给行为来自山东农村的证据廖少宏,宋春玲(2.60)………………………………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研究基于浙江省农村的调查何小勤(2.69)………劳动力老化与产业结构调整对 劳动力年龄 产业 双重结构的定量分析朱㊀洵,周彦汐(3.62)………………………………中国老年人照顾孙子女的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孙鹃娟,张航空(4.70)………………………………中国老年人口健康状况分析杜㊀鹏(6.3)………………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外部性检验基于我国省际动态面板模型陈仲常,谢㊀波(1.68)………………………………教育和培训对中国城镇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基于CLHLS数据的经验研究顾和军,刘云平(1.76)………………………………灵活性与安全性的两难抉择OECD国家就业保护制度改革及其启示方㊀浩(1.83)………………………………………科技进步对上海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分行业的视角钟仁耀,刘苇江,刘晓雪,等(2.78)…………………户籍制度与农民工就业歧视辨析冯㊀虹,杨桂宏(2.86)………………………………公共就业服务的供需一致性研究基于供求双方视角的分析王㊀欣,吴㊀江(2.92)………………………………基于面板数据的城乡就业差异研究胡凤霞,姚先国(3.69)………………………………贸易开放㊁人力资本对我国制造业劳动力工资差距的影响基于门槛效应模型的实证研究梁㊀滢,李金玲(3.75)………………………………我国体面劳动研究的最新发展周㊀格(3.84)…………可替代收入渠道㊁家庭劳动力剩余与农村居民务农务工选择谢秋山,马润生(3.90)…………………我国区域人才聚集影响因素识别及驱动模式探究刘㊀兵,梁㊀林,李㊀嫄(4.78)……………………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状态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魏㊀凤,薛会会(4.89)…………………………………………外来务工人员自我雇佣决定机制的性别差异刘云平,王翠娥(4.96)………………………………城镇化㊁老龄化㊁教育与人力资本基于Divisia指数分解的方法梁赟玲,贾㊀娜(5.63)………………………………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工资决定王晓丽(5.70)………我国就业稳定性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分析孟凡强,吴㊀江(5.79)………………………………农民工的职业流动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职业分层与代际差异视角的考察王超恩,符㊀平(5.89)………………………………社会资本与工资收入的户籍差异基于改进后的Oaxaca⁃Blinder分解程㊀诚,张㊀顺(6.79)………………………………中国省际经济增长中的人力资本配置效率陈晓迅,夏海勇(6.86)………………………………社会保障研究新农保个人账户财政补贴激励效应研究金㊀刚,柳清瑞(1.92)………………………………延迟退休与养老金替代率的探讨袁中美(1.101)………城镇低收入群体规模及其变动趋势研究基于北京市城镇住户调查数据池振合,杨宜勇(2.100)……………………………人口老龄化对寿险需求的影响研究基于辽宁省数据的实证分析张庆君,郜亮亮,苏明政(3.97)……………………日本和韩国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比较研究高春兰,班㊀娟(3.104)……………………………人口老龄化下合理养老金支出研究李绍泰(5.98)……医疗保障对老年人家庭医疗负担的经济效应关于医疗保障与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杨清红(6.93)………………………………………个体特征㊁补偿机制与农民对新农合的满意度于长永(6.101)………………………………………计划生育理论与实践江苏计划生育家庭养老问题及政策建议葛守昆,李㊀慧(1.107)……………………………农村人口计生公共服务评估及创新基于河南省的调查龚文海(2.108)……………普惠型公共政策与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比较分析基于湖北农村的调查杨云彦,李波平(4.103)……………………………重庆市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体系实践及探索周宗社,童㊀琦,李向阳,等(5.107)………………会议综述第二届全国 人口㊁就业与社会保障 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王莹莹,童玉芬(4.110)………………………………书评‘扩大内需的人口经济学“评介田雪原(3.111)…………新理念新体系新方法推荐‘达论:人才测评新体系 从理念到方法的探索“一书董克用(6.111)………………。

慈溪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状况分析与对策

慈溪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状况分析与对策

摘 要:慈溪市的外来务工人员较多,其子女受教育状况虽然日渐改善,但仍然存在不容乐观的情况。

在学校与家庭层面、地方财政与部分政策方面、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工作流动性与社会关怀层面存在诸多问题,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产生严重影响,这就需要学校与家庭、政府、社会的高度关注,并采取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社会学 慈溪市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教育基金项目:浙江农林大学学生科研训练项目,编号:103-2013200014DOI:10.16722/j.issn.1674-537X.2017.09.02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现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但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在物质资源、区域特征、经济基础、国家政策的影响下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因此引致预期收入存在偏差或谋求更高层级的人群在经济的作用力下的迁移。

外来务工人员大部分举家迁移,其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在人口基数的作用力下日益突出。

本论文立足于慈溪这一县级市,以该市的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作为研究对象,借助现有客观事实,借鉴模型、使用相关性分析、结合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等科学方法,由浅及深从客观条件、政府因素、社会因素具体分析该人群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并针对外来务工子女受教育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一、研究背景在托达罗模型的基础上,更改一系列变量与条件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决策和就业概率劳动力流动行为模型”改造成“由低经济向相对高经济水平区域迁移决策和就业概率劳动力流动行为模型”。

假定低经济水平区域人群迁入相对高经济水平区域的动机主要在于预期收入差异,差异越大,流人相对高经济水平的人口越多,用模型表示为:模型中M表示人口从低经济水平区域迁入相对高经济水平区域的数目,w·π-r表示区域间预期收入差异,其中w表示相对高经济水平区域实际工资率,π表示就业概率,r表示低经济水平区域实际收入。

f p rime>0表示人口流动是预期收入差异的增函数。

设V(0)代表迁移者计划期内预期收入差异的净贴现值,Y u(t)、Y t(t)分别代表t期低经济水平区域和相对高经济水平区域的实际工资率,C(0)其中表示迁移成本,p(t)表示一个迁移者在t期中现代部门获得工作的概率。

浅论慈溪市外来务工人员租住房的建筑安全管理

浅论慈溪市外来务工人员租住房的建筑安全管理

浅论慈溪市外来务工人员租住房的建筑安全管理浅论慈溪市外来务工人员租住房的建筑安全管理外来务工人员是城市建设的保障,近年来,随着慈溪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外来务工人员的人数在不断上升,为了确保经济的顺利发展,让外来务工人员有归属感,进而能安心落户,参与经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而对其住房保障更是首当其冲。

本文从外来务工人员租住房建筑安全的角度入手,分析其存在风险的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标签外来务工人员;租住房;建筑安全慈溪市一个经济发达的县级市,工业企业多,对外来务工人员的需求量特别大,因此,如何更好地服务与管理外来务工人员就成了首要问题。

在对外来务工人员管理中,租住房的管理是很重要的一块内容。

目前我市部分租住房在建筑安全方面存在着隐患,特别是每年台风期间,这些租住房的隐患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所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积极探索外来务工人员租住房管理的新模式、新机制和新举措,全面提升外来务工人员租住房管理工作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一、外来务工人员租住房中存在建筑安全隐患的房屋类型当前我中心安鉴办人员在房屋鉴定过程中发现部分外来务工人员租住房存在着严重的建筑安全隐患,大体可以分为如下三类房屋:一是本地居民搬离、废弃的老房子。

这也是目前出租房屋中数量最多的部分。

一般这样的房屋比较破旧,而且大多是一些木结构或砖木结构性质的平房,再加上房屋建成年份久远,有些房屋已整体老化或劣化严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结构安全隐患。

二是房前屋后擅自搭建的违章建筑。

此类房屋多为临时建筑,以出租牟利的目的性明确,往往在建造时先天不足,不符合规范要求,缺少安全储备,经常出现基础不均匀沉降、墙体开裂、屋面木材变形等危险情况产生。

三是为了租金最大化而使结构改动过的群租房。

此类房屋本身没有问题,但有些为了多收租金往往进行分隔,多处分隔后一方面增加了荷载,另一方面任意开挖门洞也破坏了墙体结构,另外,有些还要进行卫生间改造,改造后破坏了楼板结构,这些都容易导致群租房出现建筑安全隐患。

让外来工在城市里有个家——全国外来务工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侧记

让外来工在城市里有个家——全国外来务工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侧记

作者: 邹元莲
作者机构: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记者
出版物刊名: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页码: 12-14页
主题词: 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 外来务工人员 城市竞争力 外来工 侧记 改革开放以来 沿海开放城市 小康实现程度
摘要:国庆、中秋双节前夕的宁波,金秋送爽,和谐怡人。

美丽的三江夜景,犹如撒满了一把把璀璨夺目的珍珠,向前来参加全国外来务工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的代表们展示着她迷人的魅力,向共和国汇报着这座沿海开放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发展变化:据中科院(2006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显示,宁波在全国内地城市中居第6位,全国百强县(市)中,宁波下辖县(市)全部入选。

2005年,宁波农村小康实现程度达79.8%。

中国公众城市宜居指数2006年度报告显示,宁波排名第一。

2022慈溪外来人口落户政策

2022慈溪外来人口落户政策

2022慈溪外来⼈⼝落户政策在外地⼯作的⼈员有可能想要长久的在外地居住,所以要办理当地的落户⼿续,但是当地在办理落户⼿续的时候,都会有⼀些条件的限制,具体的规定是怎样的?下⾯为了帮助⼤家更好的了解到相关的法律知识,店铺⼩编已经整理了以下的相关内容。

⼀、2020慈溪外来⼈⼝落户政策落户条件+材料:1、在本市合法稳定就业,按规定参加本市社会保险满3年,并且本⼈或配偶在市区城镇范围内有合法稳定住所的,提供以下证明材料可在合法稳定住所所在地申请登记常住户⼝:(1)迁移⼈的居民户⼝簿、居民⾝份证;(2)就业登记和缴纳社会保险证明;(3)合法稳定住所证明和本市登记的《浙江省居住证》。

配偶、未成年⼦⼥随迁的,需提供结婚证和⼦⼥出⽣医学证明。

具有⾼中学历、普通中等职业教育或初级技能职业资格,按规定参加本市社会保险满2年,可在合法稳定住所所在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合法稳定住所,年龄在30周岁以下的可⾃⾏选择迁⼊⼯作单位集体户、⼯作单位所在地⼈才服务机构集体户或投靠市区城镇范围内同意被投靠的亲友处。

2、现户⼝在省内且登记满5年(本市户⼝登记满3年)的,在市区城镇范围内有合法稳定住所的,提供以下证明材料可在合法稳定住所所在地申请登记常住户⼝:(1)迁移⼈的居民户⼝簿、居民⾝份证;(2)合法稳定住所证明。

配偶、未成年⼦⼥随迁的,需提供结婚证和⼦⼥出⽣医学证明。

3、在就业和居住同⼀社区均满5年的流动⼈⼝,本⼈、配偶和未成年⼦⼥凭居住证和备案的租赁合同等材料,按照“⼀房⼀户”的原则,可落户房屋所在地社区集体户;户⼝已在市区城镇范围内的(市内⽆合法稳定住所的除外),不得将户⼝迁⼊社区集体户。

同时余姚、慈溪、宁海、象⼭都要按要求执⾏租赁房屋落户政策,其中,余姚、慈溪要求的社保缴纳年限不得超过3年;宁海、象⼭不得设置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

4、农村地区取得城镇住宅⽤地的不动产权属合法所有权⼈可按城镇地区居住就业落户条件办理迁⼊⼿续,统⼀落户到不动产权属所在地的镇(街道)设⽴的社区集体户。

慈溪外来人口管理网建设

慈溪外来人口管理网建设

慈溪外来人口管理网建设
陈泽华
【期刊名称】《有线电视技术》
【年(卷),期】2005(12)20
【摘要】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用户对网络服务的深度、广度要求不
断提高。

广电系统要拓展数据服务业务,开展网络增值服务,首先必须适应新形势,建设高质量的双向网络。

但对一些中小城市如县级台(网)来说,由于资金、市场、历史等原因,独自对原有HFC全面进行双向改造,或建设以SDH、ATM、DWDM等硬件为基础的IP网络都是十分困难的。

慈溪市广播电视台通过积极参
与当地政府信息工程建设,寻求政府资金和政策支持,在扩展网络业务的同时逐步完善广电网络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慈溪外来暂住人口综合信息管理网络(外口网)也正是在这种思路下由慈溪广电组织建设的。

【总页数】4页(P22-25)
【作者】陈泽华
【作者单位】浙江慈溪市广播电视台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
【相关文献】
1.社会融合组织在外来人口管理中的作用研究——以浙江省慈溪市为例 [J], 蔡峰
2.社会融合组织在外来人口管理中的作用研究——以浙江省慈溪市为例 [J], 蔡峰
3.基于建筑学的农村外来人口居住形态探析——以宁波慈溪农村地区为例 [J], 冯余萍;徐进
4.慈溪县人民政府关于颁发《慈溪县城镇基本建设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J],
5.2004-2005年慈溪市外来人口血吸虫病监测分析 [J], 徐菊英;陈国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慈溪市深化外来务工人员科普工作

慈溪市深化外来务工人员科普工作

慈溪市深化外来务工人员科普工作
余建斌
【期刊名称】《科协论坛》
【年(卷),期】2008(000)007
【摘要】5月16日,慈溪市外来务工人员科普活动启动仪式在浒山街道举行。

目前,该市登记注册的外来务工人员及子女己超过80万人,提高这一人群的科学素质,是开展此次活动的主要目的。

下阶段,市、镇(街道)将在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点,建设外来务工人员科普示范点。

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需求,开展科普讲座、科技咨询、展览展示等活动,组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学生,参与科普教育基地游、深化“大手拉小手”等活动。

【总页数】1页(P9)
【作者】余建斌
【作者单位】慈溪市科协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315
【相关文献】
1.科学治水家庭行:凝聚家庭力量讲科普——浙江省慈溪市科协推进五水共治工作活动剪影 [J], 朱春芬;楠木;田明辉;
2.浙江省慈溪市800名社区居民及外来务工人员健康知识需求状况调查 [J], 戎志东;谢贝闰
3.慈溪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状况分析与对策 [J], 蔡娉玲;夏静文;祝炀炀;李
诗颖
4.办好科普示范基地深化农村科普工作——云南省宾川科普示范基地的探索 [J], 周继文;荀兴明
5.深化改革、提高层次、突出重点,推动科普工作上新台阶——在全国地方科协科普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摘要) [J], 李象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代码:10269学号:10111530303外来务工人员的城镇定居意向研究——以慈溪市为例Migrant W orkers’ the Town Settled Intention——A Case Study of Cixi City院系:理工学院物理学系专业:物理学姓名:陈文涵指导教师:卢俊秀职称:讲师论文完成时间:2015.02.24外来务工人员的城镇定居意向研究——以慈溪市为例摘要自邓小平总书记发表改革开放相关政策,在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允许个体经济发展,允许中外合资经营和外资独营的企业发展,开放沿海地区,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从而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拉动了长三角地区等一些城市的快速成长,吸引了来自农村,来自落后地区的人们,同时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生产力,也使得城市离不开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特别是中小型城市。

根据统计,大约有50%以上的外出农民工分布在县级市和地级市,作为我国农民工的重要流入地,增强中小城市的吸引力,不仅是实施新型城镇化一个重要方面的内容,也是涉及到居住证制度改革的重要问题。

本文立足于慈溪这个县级市,以在慈的外来务工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的方法,讨论在新的居住证制度体制下,新型城镇化的环境中的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现状,对在流入地城镇定居的意向和在定居决策中考虑的主要因素。

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受血缘、地缘即社会网络及落户政策影响的定居意向,进而分析居住证制度的引入和社区支持服务的创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为促进外来务工人员在城镇落户,增强中小城市吸引力,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定居意向、社会网络、落户政策AbstractAfter Deng published policies about reform and opening up, under the premise of socialist public ownership as the main body, our country allows individual economy development, the sino-foreign joint ventures and foreign businessmen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at the same time, our country open coastal areas, advocate parts of rich first, to motivate and stimulate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areas are also rich, pulling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and some other cities, and attracting people from the countryside, or from backward areas. Economic development needs a large number of labor productivity at the same time, also makes the city without these migrant workers, especially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there are about more than 50% of the migrant worker distribution in county-level city. As an important place for migrant workers, to enhance the attraction of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aspect of urbanization in implementing new content, but also the important problem involving the reform of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Our survey takes migrant workers in Cixi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methods, make discussion under the new residence permit system, new type of urbanization in the environment of the living status of migrant workers. On the basis of qualitative analysis, the article mainly analyze the social network and policy influence of the settlement in intention, and then analyze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residence permit system and innovation of community support services, to find and solve problems. Thus we can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or feasible measure to promote the migrant workers in cities and towns and enhance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attraction.Key Words:Migrant workers Settled intention The social network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目录摘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英文摘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目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引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二)研究对象和范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三)研究文献综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四)研究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二、在慈外来务工人员务工现状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一)社会保险投保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二)社会其他保障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三、影响在慈外来务工人员定居意愿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一)个人特征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二)经济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三)制度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四)文化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四、对促进外来务工人员定居的改进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一)制度层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二)文化层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参考文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附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致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一、引言(一)研究问题的提出自邓小平总书记发表改革开放相关政策,在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允许个体经济发展,允许中外合资经营和外资独营的企业发展,开放沿海地区,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从而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拉动了长三角地区等一些城市的快速成长,吸引了来自农村,来自落后地区的人们。

据国家人口计生委于近期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现在,中国的流动人口规模从1982年的657万增加到2000年的1.4亿,发展到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2.11亿。

2012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2.36亿,很大一部分是外出务工人员1。

外来务工人员不仅满足了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充分利用,实现了城市与农村间的劳动供需平衡,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特别是在中小型城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