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改下教学评价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新课改下教学评价的思考
标签:新课改;教学评价;评价功能;评价氛围;评价方式
2010年我省进入了高中新课改的实施阶段,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新课改给课堂教学带来的活力和改变,它改变了长期以来形成的陈旧教学模式,与此同时,新课改实施中的教学评价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汇集起来有以下一些内容。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过去对学生的评价工作主要是由班主任来完成,其依据往往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和班主任观察到的一些行为表现,这样很容易出现片面的甚至主观的评价结果。

而新课改强调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融于教学过程中。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学评价必须客观公正,评价主体多元化成了必然趋势,班主任、学科教师、学生干部、同学、学生本人、家长、亲友等都可以对学生作出评价。

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更能客观地评价学生,学生的自我评价也能使学生更好地反省自己。

评价主体之间的互补作用也能克服单一评价主体的主观片面性,从而使学生从评价中更全面认识自己并发现自己的特长,增强学习的信心和自觉性。

我们学校实施新课改之后改变了以往由学校根据学生成绩评定“三好学生”的评定办法,试行了“新三好学生”评选法,即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好孩子”,在外是个“好公民”。

分别由在校师生、家长以及街坊邻居来作出这三方面的评价。

这就促使学生在日常言行举止上努力以三好学生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这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评价氛围和谐化
传统教学中教学评价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情,因为由班主任作出的评价就能确定学生表现的优劣,就能决定学生是否受到肯定和表扬,因此,教学评价的地点集中、任务集中、时间集中,导致评价气氛非常紧张。

再加上学生一般不敢对班主任的评价作出反驳和辩解,所以,教学评价并不能充分发挥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新课改中,教学评价可同时由教师、学生本人和其他同学参加,大家能够互相评价,积极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可以和其他人进行辩论以便获得更客观的结论,这样能让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同时也能增进师生友谊,形成和谐的学习氛围。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适当改变教学方式,把这种课堂评价渗透在每一节课中,良好的学习氛围也会慢慢形成。

比如,在探究“不倒翁为什么不倒”这个问题时,我就引导学生分组探究,学生根据我的要求很快就确定了小组,并选出了组长、发言人,做好了分工,兴趣之高、行动之快、考虑问题之细致都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接下来我们进行小组汇报交流,发言人介绍探究过程,全小组同学站着鼓劲,不时还有人作补充。

每个小组都制作了形态各异的不倒翁,听着发言人认真的讲解,品味着主持人对每个小组的点评,我感到非常高兴。


报结束,我和学生评委共同为每个小组打分,并进行了点评。

我用没想到组织得如此出色、参与热情和效率如此之高、探究和制作如此仔细、汇报如此大胆和精彩、学生点评如此到位和准确等五个没想到评价了学生的表现。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学会了合作,学到了丰富的知识,享受了成功的快乐,激发了学习兴趣。

整个过程中小组内的互评,主持人的点评,学生评委的评价,教师的评价,把主体多元的、多角度的教学评价有机地融入了教学中。

三、评价方式多样化
全面、准确和及时的教学评价,需用多种方式评价学生,除了学生学业水平以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许多方面很难用书面测试成绩来评价。

学生的行为表现能够反映出他的一些特点,而这些表现是复杂的,往往是随着学习进程的推进而变化的,这就需要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来评价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的表现,从而使评价更加全面、准确和客观,观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更能反映他们学习的真实情况。

比如,实验操作和问题研究中每人的表现不单反映知识积累,还能表现出组织能力、社交能力、分析能力等,也能表现出研究问题的仔细和粗放。

求真和马虎等。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如仔细观察他们的行为表现便能发现一些在学校无法发现的特长和优点,还有一些隐性的问题和毛病。

因此,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是新课改下教学评价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也是每一位教学工作者需要努力实践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