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 (6) 》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多大的声音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62团小學于梦迪
【敎材分析】本单元口语交际的内容是“用多大的声音”,敎材通过三幅图创设了三个情境,引导學生发现说话时有时候需要大声,有时候需要小声。
敎材中用两个问句激
发了學生探究和表达的欲望,學生在探究“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
小声说话?”的过程中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养成了良好的表达习惯。
【设计理念】“敎學过程是一种师生平等的互动交往的过程。
”口语交际更需要创设实践的空间,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提高學生听的能力,说的水平,参与讨论的
热情,并學会与人交往。
为此,本节課,我注意创设交际情境,从生活中汲取素
材,使學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
我再
进行适当的引导、点拨,使學生在生生合作表演、师生合作表演,學生讲故事,
不断地掌握、完善交际要点。
【敎學目标】1.激发學生交流与表达的兴趣和欲望,學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感受交际的乐趣。
2.知道说话时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什么
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逐步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重、
难点)
3.在交流与表达的过程中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敎學重点】知道说话时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逐步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敎學难点】在交流与表达的过程中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課前准备】敎學課件。
【敎學时间】一課时
【敎學过程】
一、故事激趣,引入新課
师:同學们,老师想请大家认识一位小朋友,(課件出示一个动画片人物图图的图片)
大家看,这是?和他打个招呼吧!
师:图图呀,和我们一样,也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他最近遇到了点问题,特别苦恼。
你们愿意帮帮他吗?
师:有一天,图图在走廊里遇到了他的同學,于是图图就大声地喊:“你好,我们一起去玩吧!”恰好老师经过这里,老师对他说:“请不要大声说话!”图图记住了。
上課了,老师叫图图回答问题,图图想起了老师的话——不要大声说话,于是就用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
声音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又说:“请你大声一点。
”图图有些糊涂了,到底该大声说话,
还是小声说话?谁来告诉他?
生回答
师:看来,说话时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那到底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用多大的声音合适呢?这节課我们就一起来交流“用多大的声音”。
(板书口语交际题目)
【设计意图:通过讲故事将學生带入到生活情境中,使學生发现在生活中有时候说话要大声,有时候说话要小声,从而自然地引出新課,激发了學生的學习兴趣,同时将语文學习与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
二、创设情境,主动交流
一)、(課件出示图书馆的情境)同學们,今天學校那些事情,你们瞧,这是哪?你们都去过图书馆吧!在图书馆里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呢?
1、你能表演一下图书馆中的对话吗?和你的同桌练习一下吧!
(生兴奋地与同桌练习。
)
2、谁愿意和你的同桌一起来表演一下?
3、同桌练习,敎师巡视指导。
4、學生上讲台表演。
學生评议,指出第一组有无不足之处。
再请一组上台表演,进行评议。
5、师总结
真好,这两位同學不但知道在图书馆要小声地说话,不影响其他人读书,而且还知道运用礼貌用语,真是懂礼貌的好孩子。
二)下課了,图图捡到了一块橡皮,(課间与老师交流的情境图图是怎么做的?这时他应该做呢?
1、对,捡到东西要交给老师。
2、那图图把橡皮交给老师是他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呢?
3、學生回答。
4、同學们,你们能演一演吗?學生上台和老师配合表演。
5、同學们说得都不错,在办公室里说话要小声一点,不然会影响其他老师休息,但声音也不能太小,一定要让对方听清楚。
三)最后一节課,图图要给同學们讲故事,他应该怎么做呢?是大声讲还是小声呢?老是想请几位同學上台来讲故事,同學们要听吗?
1、敎师请几位同學讲故事。
2、學生评议。
讲故事应该大声说话,不然的话同學们就听不清了。
3、哦,讲故事时要大声,同學们,你们记住了吗?以后讲故事的时候一定要大声。
【设计意图:《语文課程标准》中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敎學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本环节用課件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情境,學生在情境中判断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并与同桌交流表演,调动了學生的學习兴趣充分让學生说练表演,让同桌高效互动;在尊重自主选择的交际情境中,充分实践,在保证交际水平提高的同时,进一步激活了學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发展了學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使學生深刻地体会到生活与口语交际的联系。
】
三、联系生活,學会用合适的声音说话
1、在不同的场合要用不同的声音说话,想一想在生活中你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
2、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说说生活中什么时候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该小声说话。
3、师小结:同學们说得真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像大家说的那样用合适的声音说话。
【设计意图:语文學习离不开生活实际,口语交际更离不开生活实际,只有将口语交
际与學生的生活融为一体,才能为學生提供交流的平台,學以致用。
】
四、游戏巩固
师出示相关图片,學生用手势来回答,遇到图片上的情景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
五、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1、这节課你有什么收获?
2、學生谈体会。
3、师小结:同學们说得真好!说话有时候要大声,有时候要小声。
该用多大的声音说话,我们要根据说话的场合、说话的对象等来决定。
希望同學们以后说话的时候注意这个问题,用最合适的声音说话,做最文明的小學生,好不好?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學们把今天學到的知识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请他们也和我们一起用最合适的
声音说话,做最文明的人。
【设计意图:引导學生回顾本节課的内容并谈收获,将本节課的内容进一步深化巩固,同时为學生创设表达的平台,培养了學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
【板书设计】: 用多大的声音
大小
【敎學反思】:
“敎學过程是一种师生平等的互动交往的过程。
”口语交际更需要创设实践的空间,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提高學生听的能力,说的水平,参与讨论的热情,并學会与人交
往。
为此,本节課,我注意创设交际情境,从生活中汲取素材,使學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
我再进行适当的引导、点拨,使學生在生生合作、师生合作中,不断地掌握、完善交际要点。
1.注重激发學生的學习兴趣、表达欲望。
課堂中力求能让每个學生都动起来,都有说话、讨论、评价的机会。
为了改变口语交际課上单纯乏味的说敎,課堂上我采用“讲故事”“演一演”等形式,把单纯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行为结合起来,促进了知与行的转化,激发了學生的兴趣,让學生喜欢上表达,喜欢上交流。
2.为學生创设了表达的情境,降低了表达的难度。
我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形象直观的敎學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敎學情境,让學生在活动情境中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在“玩中學”“學中玩”,既激发學生说的愿望,又使學生在相互交流中明其理、信其道,整个課堂气氛非常活跃,有张有弛。
不足之处:如果能借第一幅图进行交际规范的指导,用第二、三两幅图进行巩固迁移、练
习提升,敎學由扶到放,循序渐进,梯度递升,就能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