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在中职学校的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视点•
170浅析如何在中职学校的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整个物理学内容中每一位物理学家的奋斗经历,更能培养学生勤奋好学、勇于克服困难、执着追求的良好个性素质和献身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物理课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将德育渗透到物理教学当中,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有助于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1 从神奇的物理实验中渗透德育内容
物理学是以观测和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认识到物质运动的形态都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说明“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论断在物理学及其发展中得到验证。
以“做功和内能的改变”这一节为例,学生在观察“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的实验时,对棉花不点火就燃烧的现象的反应先是惊奇,后是困惑不解,甚至怀疑有“神灵”来帮助。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抓住时机,带领学生亲自实验,并通过讲授知识使学生明白棉花不点自燃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从而使棉花燃烧的缘故,并非“老天爷”显灵。
2 通过“联系实际,联系社会”渗透
真理来源于实践并能指导实践。
物理是一门来源于实践的自然科学,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时刻注意向学生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
例如,在序言教学中向学生介绍物理学习的方法“联系实际,联系社会”时,教师先告诉学生:现代社会的发展与物理学的发展紧密相关,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技术,我们的生活将是什么样的?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滥用,也给人类带来了很多问题,如能源的缺乏、空气质量和水质的变坏等,说明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能给社会带来正面、积极的影响,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消极的影响。
3 在知识点中找寻隐含的德育内容进行渗透
物理的每一个知识点本身体现着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我们在备课与教学中注意挖掘,选择好教学与德育的最佳结合点,找准某一知识点为突破,将辩证唯物的思想贯彻进去,潜移默化,使教学内容与德育达到完美的统一。
例如,在学习“电和磁”这章内容的时候,学生普遍对电能产生磁,即奥斯特试验,感觉很有意思,但一般不会再做进一步的思考,这时,如果我们紧接着反问一句:“磁能否生电呢?”直接将学生带入对立的一面,然后通过实验,验证猜想。
在这一过程中,将知识点与辩证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渗透“对立统一规律”,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 利用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坚强的意志
在物理教材中,许多重要的定律、概念、公式都是通过实验推理出来的,如光的反射定律、二力平衡条件、欧姆定律等。
学生由于经历和学识的限制,对一些物理知识不可能一听就懂,有时还会怀疑其客观性,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不迷信课本、积极思考、大胆探索、认真实验。
例如,在作用漏斗向下吹乒乓球的实验中,大部分学生通过预习都知道乒乓球掉不下来这个结果,对教师做这个实验没有多大兴趣,这时教师不用自己做,而是让学生亲自去做,结果学生不一定能成功,但经过几次失败之后最终成功,这样学生体会成功喜悦的同时,也意识到许多事情看似简单,实际上并不容易成功,要脚踏实地地去做实验,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坚强的意志。
5 利用物理学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翻开几千年的科学史不难看出,整个物理发展史包含着对前人物理研究成果的批判和继承。
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明白,物理学中的许多定律、定理都是在长期艰苦的实验后总结出来的。
比如“欧姆定律”这节课,在得出欧姆定律后,抓住时机讲欧姆花费了十年的心血发现了“欧姆定律”,当时的实验条件极差,没有现成测量电流的仪器,他想了种种办法,经历了多少次失败,才制成了相当精密的测量电流的电流扭秤,当时电源电压也不稳定,经过五年他才找到电压稳定的电源。
他的这种求新、求实、勇于自我批判的探索精神,以及不屈不挠的惊人毅力,会使学生受到激励,使他们更深刻地认识物理学的任何一次大的突破都离不开献身科学的精神。
6 结合中国古代物理学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物理科技发展史上,曾经对世界文化与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些学生由于不了解中国的物理学成就,产生了盲目的崇洋媚外的心理。
针对这种思想实际,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及时、恰当地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的成就或一些重大科技发明的小故事。
例如,在学“声现象”时,习题中出现了这样的文字: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
这说明,我国早在宋代就对声音有了研究,并且运用到生活实践中。
又如在学习磁现象时,可以介绍我国古代指南针的发明和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在“平面镜”这节课提到“我国大约4000多年前夏王朝时代就有了铜镜”,抒发爱国情感,再引导学生感悟从“以铜为镜”到“以人为镜”的做人道理。
7 结合当前实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根据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讲授《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一章时,补充讲述我国新建设的水力、火力发电站,介绍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中的秦山、大亚湾核电站,简述三峡工程等,另外也要提出我国能源形势十分严峻。
例如,我国煤的储藏量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储藏量约462吨,远远小于世界平均水平,从而提出控制人口增长、节约能源和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是相当必要的。
最后,讲述核能的开发、利用及前景,这样,通过与实际国情的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社会责任感和节约能源、爱护环境等意识。
文
/肖明辉
内容摘要 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基础学科,不仅能够启迪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物理基础知识,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关键词 浅析;物理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杨恒武.浅析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金
田,2013,(9).
[2]马冬香.浅析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读写
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8).
[3]陈兴秀.如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魅力中
国,2014,(10).
[4]杨军.中学物理教学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 人间,2015,(30).
[作者简介:肖明辉,关岭自治县民族中等职业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