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伤寒论》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只是争着去追求荣华权势,急切仰望权势豪 门,急急忙忙只是致力于追求名利;崇尚修 饰名利荣势,忽视抛弃身体。使自己的外表 华贵,而使自己的身体憔悴。皮都不存在了, 那么,毛将依附在哪里呢?突然遭受到外来 致病因素的侵袭,被不平常的疾病缠绕,病 患灾祸临头,方才震惊发抖。
2、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 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 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
看看当今的医生,他们不想思考研求医学经典著 作的旨意,用来扩大加深他们所掌握的医学知识; 只是各自禀承着家传的医技,始终沿袭旧法;察 看疾病,询问病情时,总是致力于花言巧语,只 图应付病人;对着病人诊视了一会儿,就处方开 药;诊脉时只按寸脉,没有接触到尺脉,只按手 部脉,却不按足部脉;人迎、趺阳、寸口三部脉 象不互相参考;按照自己的呼吸诊察病人脉膊跳 动的次数不到五十下就结束。
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
多闻博识,知之次也。
[多闻博识,知之次也]语见《论语·述 而》:“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 识之,知之次也。” 识(zhì),记。 知,同“智”。
[宿]平素,一向。 [尚]崇尚,爱好。
[事]奉行。
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斯语]这样的话。指“学 而知之”和“多闻博识” 这些话。
2、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 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 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
3、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 技,终始順旧。省病问疾,务在口給,相对斯須, 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 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
1、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唯名 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 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 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
5、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 厥:他们的。神明:精神活动。
6、忘躯徇物,危若冰谷。 循:营求。冰谷:薄冰和深谷。喻险境。
7、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 稔:年。
8、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寻:探究。
9、玄冥幽微,变化难极。 极:穷尽。
10、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 自非:如果不是。
11、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 演:扩大。
稔:谷熟也。 本义 古代谷物一年熟 年;岁。 引申义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
[感]为……感慨。 [沦丧]沦落丧亡。 [伤]为……伤心。 [横夭]“横”谓横死,非命而死;“夭” 谓夭折,短命,未成年而死。 [莫]否定性不定代词,此指没有办法。
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并]兼合,合并。 [平脉]即辨脉、别脉。平,通“辨”,辨别。 [辨证]辨别证候。
16、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视:辨别。别:辨别。
17、多闻博识,知之次也。 识:记。知:同“智”。
六、词语活用
1、华其外而悴其内。 2、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
八、翻译
1、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唯名利是务。 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 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 祸至,而方震栗。
《伤寒论》 专门论治传染病、热病。
《金匮 要略》
专门论述内 科、妇科和外科 等杂病的理论和 方法。
二、课 文 讲 解
[曾]竟然。与“不”连用,加强否定语气。 [留神]留心,注意,重视。 [精究]精心研究。
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
[上]指社会地位或辈份 在自己之上的人。 [君]指国君。 [亲]指父母亲。
这种“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 灾难性背景,才使他立志学医,拜张伯祖 杨励公学医,“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总结了东汉以前大量医家论述,并结合自 身的临床经验,于东汉末年终于撰成了 《伤寒杂病论》。
3、《伤寒杂病论》的学术价值、整理及流传
《伤寒杂病论》的内容包括了伤寒和杂病 两部分,提出了六经分证辨证施治的一系列原 则,使理法方药有机结合,奠定了祖国医学沿 着辨证论治原则发展的基础。
觀观 臚胪 舊旧 慶庆 變变 識识 農农
四、注音
1、赍
赍(jī)
2、咄嗟 咄嗟(duō jiē)
3、稔
稔(rěn)
五、词语解释 1、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
全:健全、健康。 2、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
卒:通“猝”,突然。婴:遭受。 3、钦望巫祝,告穷归天。
归天:归于天命。
4、賫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 赍:持。



遇灾值祸:遇对值 灾对祸
患与祸同义,及与至同义,遇与值同 义,灾与祸同义。
[告穷]意为巫祝用尽办法无济于事。 [归天]归于天命,即听天由命。
告穷归天,束手受败。
[受]接受,此为等待之义。 [败]坏。此指身体坏亡,死亡。
[委付]交付。委,托付。 [凡医]平庸的医生。
賫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 恣其所措。咄嗟嗚呼!
12、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 口给:能言善辨。相:指代病人。斯须:片刻。
13、人迎趺阳,三部不参。 三部:人迎、趺阳、寸口三部脉象。
14、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 庭,尽不见察。
短期:病危将死之期。曾:竟然。明堂:鼻 子。阙:两眉之间。庭:前额。见:被。
15、所谓窥管而已。 窥管:以管窥天。
(三)批评当时之医因循守旧、草率治 病的作风,同时表明作者习医的态度, 告诫人们要重视医学。
三、要 点 回 顾
一、指出下列句子当中的通假字 1、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
1、卒,通“猝”。 2、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
2、撰,通“选” 3、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
3、平,通“辨”。 4、经络府俞,阴阳会通。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本文用来说明身体垮了, 追求名利又有何用?
[卒(cù)然]突然。卒,通“猝”。 [邪风之气]泛指外来的致病邪气。
卒然遭邪风之气。
[婴]遭受,被……缠绕。 [非常]不同寻常。
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
[及]到。 [至]到。 [方]才。 [震栗]震惊发抖。

患及祸至:患对祸 及对至
[惟名利是务]即“惟务名利”。 “惟 (唯)……之(是)…… ”是宾语前置 的格式。是,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务,追求。
[崇]尊崇、重视。 [饰]修饰、讲究。
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
[华]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华丽。 [其]代词,自己的。 [悴]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憔悴。
比喻事物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其本身就不复存在。
[蒙]没有知识,不懂事理。 [昧]昏暗不明,愚昧无知。 [蒙蒙昧昧]糊涂愚昧。
[趋]快步走,引申 为迎合。 [趋世]迎合世俗。
[驰]奔跑。这里指追逐。 [竞]争逐,争夺。
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 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一)批评当时的“趋世之士”“不 惜其命”的错误作法,强调了医学的 重要。
[庶]差不多,基本上。
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 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寻] 探寻,探究。
(二)介绍作者编著《伤寒杂病论》 的直接原因、经过、方法和愿望。
[以运万类]即“以(之) 运万类”以,介词,靠。 运,运化。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
[以有五藏]即“以(之) 有五藏”。以,介词,因。
九、課外阅讀 1、断句 夫傷於寒,有即病者焉,有不即病者焉。即病 者,发於所感之時。不即病者,过時而發於春 夏也。即病谓之伤寒,不即病谓之温舆暑。夫 伤寒温暑,其类虽殊(不同),其所受之原 (病原)则不殊也。由其原之不殊,故一(皆) 以伤寒而为稱。由其類之殊,故施治不得以相 混。以所稱而混其治,宜乎貽(留下)
[会通]交会贯通。
[玄]玄妙。 [冥]昏暗,隐微。 [幽]幽深。 [微]隐蔽,奥秘。 [极]穷尽。
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
[下此以往]即 “下(于)此以 往”。下,下传。
[未之闻]即“未闻之”。 否定句中,代词“之” 作宾语而前置。
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演:《说文》“长流也。”
长流
祸後人,以归咎(罪)於仲景之法,而委废 (废弃)其太半也。吁!使(假如)仲景之法 果貽祸於後人,《傷寒論》不作可也;使仲景 之法果不贻祸於後人,《傷寒論》其可一日缺 乎?後人乃不归咎於己见之未至,而归咎於立 法之大賢,可谓溺井怨伯益,失火怨燧人矣。 夫仲景,法之祖也。後人虽移易無窮,终莫能 越其矩度(规矩法度,标准)。由莫能越而觀 之,则其法、其方,果可委废太半哉?雖然,
[不满五十]不满五十动。古代认为诊脉不满 五十动为失诊。


明堂
《灵枢•五色》“明 堂,鼻也。阙者, 眉间也。庭者,颜 (额)也。”
[窥管]“以管窥天”的缩写。此喻诊察片面。
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视、别]辨别,区别。 [死]此指不治之症。 [生]此指可治之症。
[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语见《论语·季 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 次也。” 亚:次一等,次于。
八、《伤寒论》序
一、 阅 读 提 示
1、作者张机
张机,字仲 景,南郡涅阳(今 河南南阳)人,东 汉末著名的医学 家。相传曾任长 沙太守,世称 “张长沙”。
2、《伤寒杂病论》的写作背景
东汉末年,战乱频繁,瘟疫流行,很多人 因感染了严重的疾病而得不到正确的治疗而死 亡。曹植《说疫气》:“建安二十二年,疫气 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 阖门而亡,或举族而丧者”。曹植《与吴质 书》:“昔人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 一时俱逝,痛可言哉?”
[下]指社会地位在 自己之下的人。 [厄]灾害、困苦。 此指疾病。
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 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
[中]指自己。 [全]完整无缺。这里 指健康。
[以]连词,来。
[但]副词,只,仅。 [竞]争着。 [逐]追逐,追求。 [荣势]荣华权势。 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
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
4、俞,通“腧”。
二、指出下列句子当中的异体字
1、蒙蒙昧昧,惷若游魂。 1、惷,“蠢”的异体字。
2、幽潛重泉,徒为啼泣。 2、潛,“潜”的异体字。
3、遇災值禍,身居厄地。 3、災,“灾”的异体字。
三、繁简字 1、處 處处 2、嘆 嘆叹 3、權 權权 4、棄 棄弃 5、窮 窮穷 6、歸 歸归
7、觀 8、臚 9、舊 10、慶 11、變 12、識 13、農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最早的理论 联系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书中精选了 三百多方,这些方剂的药物配伍比较精 炼,主治明确。如麻黄汤、桂枝汤、柴 胡汤、白虎汤、青龙汤、麻杏石甘汤。 世称“方书之祖”。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晋代王叔和 《伤寒论》
王洙 《金匮玉函要方》
林亿 《金匮要略方论》 简称《金匮要略》
[恣]听任,任凭。 [措]处置,处理。
[厥]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 [神明]指人的精神活动。
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
幽潛重泉,徒为啼泣。
[幽]深。 [潛] “潜”的异体字。本为没于水下,此为深 埋之义。 [重(chóng)泉]黄泉,九泉。指葬身的地下深处。
[徒]空,白白地。 [为(wèi)]介词,替。 [啼]有声有泪的哭。 [泣]无声有泪的哭。
本义
长远
推衍;扩大 引申义
各承家技,终始顺旧。
[终始]始终。 [顺]依照,沿袭。
[握]按。 [手]手部寸口脉。 [足]指足部趺阳脉。为足背前胫动脉。
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
人迎趺阳数]病人脉搏跳动的次数。
[发息]医生发出的呼吸。
“动数发息”为“动数(以)发息”之省略。
[昏迷]昏昧糊涂。 举世昏迷,莫能觉悟。
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
[彼何荣势之云哉]即“彼云何荣势 哉”。那他们还说什么荣华权势呢? 彼,第三人称代词,他们。
[爱人知人]爱护别人,顾及别人的疾苦。 [爱身知己]爱护自己,顾及自己的隐患。
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 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惷若游魂。
他们的身体已经死亡,精神消失了,变成了 鬼物,深深地埋在九泉之下,别人白白地为 他的死亡哭泣。痛心啊!整个世上的读书人 都昏昧糊涂,没有人能清醒明白,不珍惜自 己的生命。像这样地轻视生命,他们还谈什 么荣华权势呢?
3、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 家技,终始順旧。省病问疾,务在口給,相对斯 須,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 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