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幼儿美术教育的土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
B
10/2017
管理 德育/幼教园地
◆江苏省东台市幼儿园 吴 敏
生活——幼儿美术教育的土壤
幼儿园是孩子们茁壮成长的摇篮,幼儿教育应该注重教育活动的愉悦性。

美术教学活动是幼儿比较感兴趣的一门学科,它在课程教育中对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幼儿教师要将生活与美术教学进行巧妙联系,把生活中丰富的素材带到美术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有趣的美术活动中快乐创作。

一、外出春游搜集绘画素材
幼儿的成长是离不开生活的,幼儿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去发现身边的美,大自然就是一副美丽的画卷,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把大自然中美丽的绘画素材带到课堂中,给幼儿们的画笔插上想象的翅膀,使其尽情地描绘大自然,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优秀作品。

幼儿教师可以组织多彩的活动,激发幼儿挖掘美、创造美的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到校园中或者田野中去寻找绘画的素材,让学生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采各种野花、捡各种树叶、找各种小石子、去观察各种昆虫、去发现身边的美景,用一切手段开发学生的观察能力、挖掘能力,把身边的美好尽收眼底,把各种美术绘画的素材带回课堂,让美术绘画和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教师在课堂中巧妙引导幼儿将生活中亲自寻找到的这些素材,用手中的画笔把它们描绘出来,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兴趣盎然地展开了自己的创作,有的学生画出了美丽的花朵,有的学生绘制出美丽的大树,有的学生画出了青青的草地,有的学生画出了奇特的石头,而有的学生画出了各式各样的树叶,每个孩子都进行着不同的创作,把自己在大自然中细心观察到的景物,用奇妙的画笔加上丰富的想象力,进行了再创造,展现出一幅幅色彩丰富的美丽图画,这无形中推动了幼儿绘画能力的发展。

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思维要灵活、形式要多样,要在教育活动中充分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通过在生活中体验美、感受美的行为,去寻找绘画的素材,开发幼儿美术绘画的能力。

幼儿园是孩子们快乐成长的乐园,因此,绘画活动要遵循快乐的原则,要让幼儿通过画笔淋漓尽致地表现心中对大自然的赞美。

二、日常生活注重变废为宝
美术的教育和生活是紧密相关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美术教育的契机,幼儿教师要善于把生活与课堂紧密结合,让身边的一些废旧物品,变成美术课堂的宝贵材料,让美术课堂更具趣味性和教育性,培养幼儿勤俭持家、心灵手巧的优良品质。

生活中只要善于发现和肯于动脑,就会找到很多可以变
废为宝的材料。

例如,各种包装盒,药盒、牙膏盒、玩具盒等,这些不用的盒子可以组装到一起,通过幼儿们的想象力变成各种车辆或者有趣的机器人。

再如,不用的各种饮料瓶和洗衣液瓶可以通过巧妙的制作,变成各种好看的花瓶,用来养花养草,还可以当成鱼缸来养鱼,装点教室。

还有空鸡蛋壳也可以带到班里,让幼儿们绘制自己的彩蛋,做班里特色的展区。

除此之外,还有不用的毛线、水果网兜、废旧报纸等物品,都可以带到班里,在教师科学的引导下,将这些废物再利用,变成各种有趣的手工艺品。

如幼儿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们利用废旧的报纸进行折纸活动和剪纸活动,让幼儿锻炼自己的动手创造能力。

教师在搜集和制作的过程中,要注重给幼儿传递卫生安全意识,在保障幼儿健康的前提下,展开制作和创造,丰富幼儿的美术课堂。

幼儿教师要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变废为宝的意识,要让幼儿善于观察生活,并通过自己聪明的头脑去进行废物再利用,制作出属于自己的手工艺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这样幼儿的诸多能力在美术课堂中就会得到充分的开发。

三、运用各式碎布粘贴布艺贴画
生活中的很多物品可以成为美术课堂的素材,通过教师合理的引导,把这些物品科学地利用起来,制作出奇妙的作品。

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巧妙地结合,更需要幼儿们想象力的配合,让普通的生活物品在智慧的灵动中,变成美的艺术品。

例如,生活中的各种碎布,可以通过幼儿的努力创作,变成个性十足的布艺贴画,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展开对各种碎布的搜集工作,让每个幼儿从家中带一小块儿不用的布头儿,在美术课堂中展开集体创作活动,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给幼儿准备充足的制作工具,如小剪刀、白乳胶、粉笔、尺子等等,让所有的幼儿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

教师在制作布艺贴画之前,应该给幼儿准备样品图画,这样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就会更有目标性,也会加快制作的速度和提升制作的质量。

当然在具体的制作过程中,也需要思维的灵动,要根据情况进行灵活的变通,因为给出的图画模板和幼儿自己制作的作品不会是完全相同的,由于准备的材料不同,作品的风格也会有所变化,幼儿教师在制作中要灵活指导,并进行科学的分配,让幼儿在活动中能够统筹安排,注重协作,让美术课堂充满温馨的合作氛围,这样更有利于幼儿的快乐成长。

美术教学中巧妙地运用生活物品,可以让美术课堂更接近生活,更具生动趣味性。

巧妙利用废旧碎布制作布艺贴画,让生活中的资料为美
摘 要:幼儿园的美术教学是开发幼儿智力和想象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对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提升也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幼儿教师应该将幼儿的美术教学与日常的生活紧密联系,让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挖掘美、发现美、观察美、创造美,让生活变成美术教育的优质土壤,让幼儿在灵活多样的美术活动中茁壮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教育;茁壮成长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7)10B-0028-02
29
B
10/2017
幼教园地/管理 德育
术课堂服务,让课堂更加有趣生动。

教师在制作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创作的过程更有乐趣。

生活资料的巧妙结合,让幼儿的思维更灵活,让美术课堂更加的灵动。

四、五谷杂粮构建特色展区
教师要紧密结合生活,把幼儿园的班级文化布置作为美术教学的一部分,让幼儿在美术课中布置自己的展区,让展区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充满生活的气息。

让幼儿在班级文化中感知生活文化的氛围,也在特色展区中获得更多关于生活的常识教育,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的情感。

例如,在幼儿园的美术课堂中,教师让幼儿进行特色展区的布置,教师巧妙地把五谷杂粮结合进来,使美术课堂呈现更多的生活乐趣。

教师可以引领学生用各种粮食粘贴图画,让美丽的粮食画装饰幼儿园教室的墙面,在这一制作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幼儿合作精神的培养,要带领幼儿进行现场的粮食板画制作,边制作边进行粮食认知的讲解,让幼儿认识各种粮食的同时,感受动手合作的乐趣。

另外,教师还可以种植各种粮食种子,让它们生根发芽,长出新芽,给教室增添一份新意,也丰富了特色展区的内容。

教师在美术课堂可以让幼儿把这些粮食的新芽作为绘画的素材,让学生边观察边进行绘画创作,并且还可以在课堂中让孩子们为这些粮食幼苗制作绘图标签,把幼儿的绘画作品制作成小标签粘贴在相应的粮食作物下,教师结合幼儿的图画标签再进行文字简
介,并通过实地的讲解,让幼儿获得更多丰富的生活常识,使幼儿的特色展区形成独有的生活气息。

五谷杂粮的结合,让幼儿园的课堂更加丰富多彩,也使班级文化更具独特魅力。

幼儿教师在美术课堂中通过让孩子们认知五谷杂粮,制作特色粮食板画,绘画粮食作物,绘制图画标签来丰富美术教学内容,激发幼儿课堂参与的热情,让美术活动充满生活的趣味性。

总之,在幼儿园的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结合生活的点点滴滴,将课堂与生活巧妙结合,通过外出春游的活动去搜集绘画的标本,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废旧物品的再利用,为美术课堂提供更多的素材,同时布艺贴画和生活展区的制作,也让美术课堂更加有趣生动,让生活真正成为美术教育的广阔土壤。

参考文献:
[1]韩梅.幼儿美术的“因材施教”[J].科普童话,2016,(14).
[2]雷丽丽.生活化的幼儿美术教育[J].小学科学,2016,(7).
[3]刘汉明,杨丹,谢章莲.幼儿美术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16,(78).
[4]卢明英.幼儿美术教育融入生活研究[J].成才之路,2016,(27).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实验幼儿园 徐娅婷
情感视域下的幼儿语言教学创新设计探微
幼儿时期是语言能力养成的关键时期,幼儿园开始进行情感视域下的幼儿语言教学,对幼儿健康成长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为幼儿教师需要提升相关认识,重视对幼儿的语言培养,创新语言教学形式,让幼儿在多重互动的交际中,在实践历练中,形成良好的语言基础。

所谓情感视域,是指教师在语言教学中能够赋予充分的情感关注,对幼儿进行耐心细致的引导,为幼儿的语言成长提供重要支持。

一、创新展示方式,彰显教师的情感赋予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操作时,需要充分观照不同幼儿的接受能力,提升课堂和谐气氛,教师教学语言时要充满情感,运用创新语言进行展示。

(一)重视理论构建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语言训练有明确规定: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进行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

幼儿语言发展有自然规律,相关教育理论也是非常丰富的,作为幼儿教师,需要关注幼儿成长教育相关理论基础的构建。

首先,要明确幼儿园语言教学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指南》为幼儿语言训练提供了诸多教学目标。

目标1: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目标2:愿意讲话并能够清楚地表达;目标3: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

这是幼儿语言训练的三个目标维度,具有层递性和渐进性。

其次,教师要弄清语言训练内容,以更为丰富的展示方式,引导幼儿展开语言训练。

(二)强化实践运用
幼儿语言成长主要是通过实践交互活动实现的,教师在具体操作时,需要强化实践运用机会的创设,以提升训练效度。

幼儿精力集中时间比较短,教师不需要给幼儿灌输太多的理论知识,只要给幼儿讲清操作方法,需要遵守的规则,便可以实施语言实践活动。

幼儿兴趣非常广泛,教师需要有丰富的调动手段,让幼儿充分动起来,这样才能在实际交互训练中提升听说能力。

如在进行一日常规教育时,教师要强化幼儿的口语训练,每天让幼儿讲故事,与家长展开交互活动,进园离园都需要相互问候等,这些都可以训练幼儿语言摘 要:在进行幼儿语言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投入丰富的情感因素,为课堂教学带来和谐动力。

幼儿的语言能力低下,心理素质不足,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关爱,让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语言,这样学习效果才会显著提高。

创新教学方式,升级训练体系,利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可以为幼儿语言学习提供帮助。

关键词:幼儿园 ;语言教学 ;情感视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7)10B-0029-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