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的尊严—玉器与良渚文明】重庆三峡博物馆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王的尊严—玉器与良渚文明】重庆三峡博物馆展
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一支新石器时代晚期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因1936年在余杭区良渚镇的首次发现而得名,主要分布于长江下游的环太湖流域,距今约5300-4300年。
研究表明,良渚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化面貌和高度的发展水平,代表了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的最高峰,在长江下游地区文明化进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更在中国文明起源多元化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从1936年施昕更发现良渚遗址到1959年夏鼐命名良渚文化,再到确立良渚文明,良渚文化发现历程已走过八十余年。
经过一代又一代考古学家的努力,我们对良渚的认识也更加的全面。
考古学家张忠培先生称之为“中华第一城”,严文明先生也写下“良渚古城,文明圣地”的题词。
本次展览展品约200余件套,以良渚遗址出土的玉器为主,配以照片、地图、视频等辅助展品。
展览分为“玉之沃土——王国”、“玉之灵魂——信仰”、“玉之高贵——礼俗”、“玉之精湛——绝技”和“玉之升华——传承”五大部分,从各个层面全方位的讲述良渚文化灿烂的玉器文明。
杭州历史悠久,有着8000年文明史和5000年建城史。
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杭州文化绵延不绝且光芒四射。
为什么说杭州有着5000年的建城史呢?那必须归功于良渚。
5000年前,良渚人在“美丽洲”繁衍生息,耕耘制玉,修建了“中华第一城”,创造了灿烂的“良渚文化”,被誉为“东方文明的曙光”。
良渚文化玉璧
良渚文化玉璧
良渚文化玉璧
良渚文化玉璧
良渚文化镂空神人纹玉冠状器
良渚文化镂空神人纹玉冠状器
良渚文化玉琮
良渚文化玉琮
遵循坚持“让文物说话,讲中国故事”的原则,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在“十三五”期间策划推出具有学术性、感染力和传播力的原创性主题系列展“走进长江文明”。
该展览作为“走进长江文明系列展”之一,讲述长江流域的文明进程,向观众展示5000年前,华夏大地的恢弘大气的文化面貌。
瑶山神人兽面纹玉冠状器
瑶山龙首纹玉长管
反山兽面纹玉三叉形器
反山玉琮B
玉镯
玉镯
玉铖
铖是长江下游太湖流域史前文化的重要工具和武器,马家浜文化开始出现石铖,崧泽文化始有玉铖,作为首领的指挥权杖及身份地位象征玉铖,在良渚文化时期进入极盛。
玉铖是良渚文化玉器中,数量最少,等级最高的玉器,仅在极少墓葬中才有发现,而且一般一座中
只有一件玉铖,在数量和普及率上远低于琮、璧等其他玉礼器,随葬玉铖的墓葬等级普遍较高。
其形制一般为较窄的“风”字形,有较为明显的刃角,穿孔一般较小;穿孔数量有一个或两个,显示出不同的意义。
反山玉铖
反山玉铖一组
反山玉铖
瑶山玉铖组件
瑶山玉半圆管串
玉冠状器
反山、瑶山发掘时,根据墓内出土位置和器形与神人所戴羽冠形状相似,将其命名这冠状器。
1999年海盐周家滨M30首次发现冠状器完整地镶嵌在象牙梳上,故又称为“玉梳背”。
良渚文化权贵墓葬中多有发现。
每墓一件,均位于墓主人头端部位,无男女性别之分,早期冠状器顶部往往雕琢为半圆形。
冠状器出土数量以良渚遗址及周边地区最为丰富,嘉兴、上海和苏南地区次之。
依整体造型可以分为两类:整体平面呈“凹”字形、上端有弧形或弓字形凹凸的玉梳背,出土数量最多,见于从早到晚早期各期墓葬,代表着主流;另一类整体平面略呈“凸字形,上端有凸起而无凹缺的玉梳背,仅见于反山,瑶山两地。
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玉冠状饰
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玉冠状饰
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玉冠状饰
瑶山神人兽面纹玉冠状器
瑶山镂空兽面纹玉牌饰
官井头镂空兽面纹玉牌饰
官井头龙首冠状器
良渚文化兽面纹玉三叉形器
三叉形器,是良渚玉器中较为特殊的器类,因器物上端有并列三叉、中叉有上下贯通穿孔的造型而得名。
在墓葬中都出于死者头部,目前发掘品仅见于浙江北部的余杭和桐乡两地,其中以余杭良渚遗址出土为多。
反山兽面纹玉三叉形器
反山兽面纹玉三叉形器
反山兽面纹玉三叉形器
瑶山兽面纹玉三叉形器
瑶山玉管三叉形器配饰
第四部分:玉之精湛绝技
作为圣物,良渚玉器的制作追求精益求精。
随着礼制的发展,玉器品种也在增添和创新。
这些因素推动着琢玉技术的不断提高,最终使良渚玉器达到了人类治玉的一个高峰。
令人惊叹的是:良渚先民仅靠简单的石材和有机质工具,通过解玉砂和水作用,就能制作出形态各异的玉器,雕刻出层次丰富,纤毫毕现的神秘图案。
兽面纹玉带钩
兽面纹玉带钩B
瑶山带切割痕玉柱形器
瑶山带切割痕玉柱形器
瑶山带方形卯孔玉端饰
重庆三峡博物馆王国尊严瑶山球形隧孔玉珠一组
配饰
组件
官井头玉配饰一组
官井头玉配饰一组局部
反山玉D形器一组
反山兽面纹玉璜
反山兽面纹玉璜B
反山玉管串
反山玉棕式管一组
瑶山带插孔兽面纹玉手柄
瑶山龙首纹玉长管C
瑶山龙首纹玉长管B
小玉琮
小玉琮
良渚王国和它独有的玉器,缔造了长江流域史前文明的高峰,它是中华早期文明的典范,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旗帜。
经过80年的考古发掘和研究,专家们对良渚文化内涵的认识有了极大深化。
良渚文明以发达的稻作农业为基础,拥有琢玉、磨石、制陶、木作等为代表的专门化手工业,而玉器是良渚王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其形成、发展和衰亡过程中,玉器始终如影随形。
没有良渚王国,良渚玉器就不会成长,更不会如此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