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专题整合训练1人的生活需要营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七年级生物下册:专题整合训练1人的生活需要营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离不开营养物质,下列有关营养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糖类是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提供者
B.蛋白质是身体构建与修复的重要原料
C.脂肪是人体内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
D.维生素是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原料
2.每一天我们都要从食物中获取不同的营养物质,在这些营养物质中,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却很重要的是()
A.蛋白质、无机盐、水B.脂肪、维生素、糖类
C.维生素、无机盐、水D.脂肪、蛋白质、糖类
3.如图所示为4种营养物质含量不同的食品,某同学若长期以其中的一种食品为主食,则最易患佝偻病的是( )
注:
A.B.
C.D.
4.下列关于人体消化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A.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其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
B.肝脏能分泌胆汁,胆汁中的消化酶能将脂肪分解
C.小肠内含有的消化液为肠液、胰液、胆汁
D.蛋白质最初消化部位是胃,最终消化部位是小肠
5.在下列五种消化液中,既能消化糖类又能消化蛋白质和脂肪的是
①唾液②胃液③肠液④胆汁⑤胰液
A.①②B.③⑤C.②④D.①④
6.不经过消化就能直接吸收的物质是
A.纤维素B.淀粉C.麦芽糖D.葡萄糖7.“唾液对淀粉的消化实验”要求在一定温度下进行,这是由于唾液中的淀粉酶在高于和低于37℃条件下催化作用都会逐渐降低。

下图能正确表示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与温度关系的是
A.B.
C.D.
8.图中A、B、C、D依次表示消化道相邻的器官,曲线X、Y、Z表示三大类有机物质在上述器官中被消化的程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为蛋白质,消化器官是A和D
B.Y为脂肪,消化器官是C
C.Z为淀粉,消化器官是D
D.X、Y、Z都能在D内进行消化
9.小新同学的妈妈因病手术,他为妈妈准备了以下营养品,其中最有利于伤口愈合的是()
A.香蕉、苹果B.牛奶、鸡蛋C.巧克力、橙汁D.面包、饼干10.“吃出健康”正在成为人们饮食方面的追求。

下列关于青少年饮食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粗细粮合理搭配②主副食合理搭配③不吃不喜欢的食物④饮食要定量⑤晚餐多吃含蛋白质和脂肪丰富的食物
A.①②④B.①②⑤
C.②③⑤D.③④⑤
11.下图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图中试管均置于37 ℃温水中10分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变蓝色、②③不变蓝色
B.①与②对照,可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C.本探究实验的变量不唯一,无法得出任何结论
D.②③对照,②号为对照组,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消化的作用
二、实验探究题
12.下图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其中的A、B、C、D表示四个实验步骤。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D步骤加碘液后的实验现象:__。

(2)推测C步骤中水温如果是10 ℃,D步骤的现象可能是__。

(3)如再要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是否有影响”,请完善下列需要更改的设计方案。

①将B步骤的两支试管滴加等量的__;
②将C步骤中的一支试管放在37 ℃的温水中,另一支试管放在______中。

参考答案
1.D
【分析】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详解】
A.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中,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其中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A正确;
B.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关系,也能提供少量的能量,B正确;
C.脂肪是备用能源,一般存储在皮下备用,C正确;
D.维生素既不构成细胞,也不提供能量,但能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D错误。

故选D。

2.C
【解析】
试题分析: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同时这三类物质也是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ABD不合题意;
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却有重要的意义。

维生素既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也不参与人体组织的构成,但它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水和无机盐属于无机物。

其中水既是人体重要的构成成分,也是人体各项生命活动进行的载体,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运输,C符合题意。

考点: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3.B
【分析】
人体缺乏维生素D就容易患上佝偻病或骨质疏松。

【详解】
人体在长时间缺乏维生素D的情况下,容易患上佝偻病,根据题干图示所示可知,ACD均含有较多的维生素D和钙,故本题的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维生素的功能。

4.B
【解析】
试题分析:淀粉在口腔内消化分解为麦芽糖;蛋白质从胃开始消化,在小肠内最终被消化为氨基酸;肝脏分泌的胆汁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起物理性消化的作用,胆汁由肝脏分泌,储存在胆囊里面;小肠内含有的消化液为肠液、胰液、胆汁,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选B。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过程,难度中等,属于理解层次要求。

5.B
【解析】①唾液里面含有唾液淀粉酶,只能对糖类进行初步的化学性消化,
②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化学性消化;
③肠液的消化液里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对糖类和蛋白质、脂肪进行化学性消化;
④胆汁内不含有消化酶,只对脂肪有乳化作用;
⑤胰液的消化液里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对糖类和蛋白质、脂肪进行化学性消化。

故选B。

6.D
【解析】
试题分析: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葡萄糖是糖类消化的最终产物,可以被消化道直接吸收。

考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7.D
【解析】
温度37°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是最大的,低于或高于这个温度时活性都会下降。

8.D
【解析】
营养物质进入消化道的先后顺序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其中具有消化功能的器官是口腔、胃、小肠,淀粉在口腔内就开始消化,蛋白质在胃内开始消化,脂肪只能在小肠内消化,从图中可以看出,物质X最先被消化,然后是物质Y被消化,最后是
Z被消化,可以判断X是淀粉,Y代表蛋白质,Z代表脂肪,图中X、Y、Z都能在D消化
道内被消化,可以判断D代表小肠;X在A中开始消化,则A代表口腔;Y在C中开始被消化,则C代表胃,AD正确。

9.B
【分析】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它们各具有一定的作用。

【详解】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

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某同学的妈妈因病手术,需要修复和更新细胞,应该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应该注意补充。

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及作用,重点了解蛋白质的作用和食物来源。

10.A
【分析】
合理膳食指的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

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

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烹调时要注意低盐、低脂肪,并少放味精等。

每天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早餐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

每天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三餐比例为3:4:3。

据此解答。

【详解】
青少年的合理饮食:主副食合理搭配、粗细粮合理搭配、荤素合理搭配、三餐合理搭配、饮食要定量。

①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就要做到粗细粮合理搭配,故符合合理膳食的要求,①正确;②主副食合理搭配,符合合理膳食的要求,②正确;③缺乏某些营养素会引起营养缺乏病。

因此不能只吃自己喜爱的食物,饮食要多样化,不挑食,不符合合理膳食的要求,③错误;④合理膳食要求每天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符合合理膳食的要求,④正确;⑤晚餐不易多吃含蛋白质和脂肪丰富的食物,因为晚上活动较少,对能量的需要较少,故晚餐应该以清淡为主,不符合合理膳食的要求,错误。

故选A。

【点睛】
掌握合理膳食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这部分内容在考试中经常出现,注意掌握和灵活答题。

11.B
【解析】
试题分析:①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
②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③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未与馒头中的淀粉充分混合,唾液唾液淀粉酶没有将淀粉全部分解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变蓝。

所以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不变蓝色、②③变蓝色,而不是“①号试管变蓝色、②③不变蓝色”,A错误;①与②对照,唯一的变量是唾液,因此可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B正确;①与②对照,唯一的变量是唾液;①与③对照,唯一的变量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而不是“本探究实验的变量不唯一,无法得出任何结论”,C错误;②与③有两个变量唾液、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因此②③不能形成对照,而不是“②③对照,②号为对照组,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消化的作用”,D错误。

考点: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

12.1号试管变蓝,2号试管不变蓝1号试管和2号试管均变蓝唾液0 ℃的冰水(或80 ℃的热水)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A表示在1、2号两支试管中各放入等量的馒头碎屑;B表示向1、2号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毫升清水和2毫升唾液;C表示将两支试管放在37℃温水中水浴10分钟;D表示向两支试管中各滴加两滴碘液。

(1)D表示向两支试管中各滴加两滴碘液。

1号试管与2号试管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说明唾液淀粉酶能消化淀粉,唾液中含有对淀粉有消化作用的唾液淀粉酶。

2号试管遇碘不
变蓝,原因是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麦芽糖;1号试管遇碘变蓝,原因是淀粉遇碘变蓝色,说明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

(2)(3)若要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是否有影响”,①将B步骤的两支试管滴加等量的唾液;②将C步骤中的一支试管放在37℃的温水中,另一支试管放在0℃的冰水或80℃左右的热水中。

使1号试管和2号试管形成以温度为变量的对照实验,说明低温或高温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