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写作专项:视角变换技巧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策略
一、视角变换的 形式
二、视角转换需注 意的问题
策略 一、视角变换的形式: ①拟人化视角。即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动植物、 物品和抽象概念等视角来观察人类、反映人类的生活 。 一是以动植物或物品的眼光来描写人物、叙述事 件、评判事件行为。如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 将赤兔马拟人化,借赤兔在同伯喜的对话中,讲述关 羽,显示对关羽与董卓、吕布两类人物的褒贬,表现 了“真英雄必讲诚信”的主题。文章转换了叙事的视
视角变换技巧
目 录
一 解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经典解读 三 策略 四 试题解析
解说
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吟道:“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寓意深刻,单从观察技巧的角度讲,也值 得仔细品味。“横看”和“侧看”,会得到不同的观 感。假如人们习惯了横向获得的印象,那么换成侧看 ,岂不是另有一番新景?这种看山之法,对写作,也 是一种启迪。善于应用,则不失为创新一招。
经典解读
◎游记散文《一滴水经过丽江》,作者阿来一反常规,采 用第一人称的方式,通过一滴水的旅行来展现丽江的风情,把 景物人格化,使景物富有生命力,变得鲜活起来。这样别出心 裁的人称选择,使文章焕发出动人的风采,比如活泼的语调, 如快闪般迭现的景致,丰富的地理知识,浪漫的想象,清晰的 层次,生动的语言等等,都透过“我”——一滴水的视角展现 出来。这样的文章和一般写景状物文章比起来,就如同在沙漠 中看到一片绿洲,在泥沙中发现闪闪的金光。
经典解读
◎《丑小鸭》是一篇具有自传体色彩的童话故事。对于自 传者色彩的故事来说,通常会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给人 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但安徒生在叙述丑小鸭的故事时主要采 用了第三人称的叙事——他者的视角,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的 叙述视角,既可以对故事的人物、事件、场景等做外部扫描, 也可以对人物心理进行细腻展示。叙述人称的选择就意味着作 者有意识地撇清自我与作品所描述的艺术世界的关系,保持自 我的独立和内心的清白。
策略
二是将某一抽象的概念拟人化,并以拟人化的概 念为叙述视角来描述故事。如有一篇是广告类文体作 文《诚信“自白”》,广告内容为“诚信”自述其落 水经历并欲寻找能够相伴一生的主人。有一篇是演讲 类文体作文《我呐喊》,演讲人为“诚信”,介绍自 身经历,呼唤诚信的回归。还有一篇是诊断书类满分 作文《诚信的诊断书》,“诚信”成了一名病人,诊 断结果为忧郁症,原因为落水遭遇。
策略
④多主体视角。即文章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叙 述视角,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叙述同一个事件或表 现同一个主题。围绕同一话题,选择多个视角,或前 后对比,两两衬托,凸现主题;或从不同的侧面来表 现话题的不同侧面,见仁见智。如高考优秀作文《人 生是什么》,从多视角切入并拟如下的三个小标题: 爸爸,人生是逗号,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妈妈,人 生是感叹号,充满激情,永不言败;我,人生是问号, 上下求索,不断进取。三种身份,三种符号,从而丰 富了“人生”的多重内涵。
策略
②儿童化视角。儿童视角是借助于儿童的眼光或 口吻来讲述故事,故事的呈现过程具有鲜明的儿童思 维的特征。以儿童的另一种眼光去观察和打量陌生的 成人生活空间,从而打造出一个非常别致的世界,展 现不易被成人所体察的原生态的生命情境和生存世界 的他种面貌。儿童视角的运用,通过孩子另一种眼光 的观察和透视,表现与儿童感知发生联系的那部分现 实生活景观,易于揭示成人所难以体察到的生存世界 的可能面貌。相对于成人视角,儿童视角在观察、描 摹事物,讲述和理解事件时表露出儿童所特有的思维 习惯、认知方式和价值取向。
策略
如上面所举的舒婷《我儿子一家》的例子就是如 此。再如鲁迅的小说《孔乙己》,就是从一个小伙计 的视角切入,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揭露了封建社 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因为从小伙计的视角去观 察事物,内容上则更贴近读者,形式上更能吸引人, 表达上也就更形象,更感人。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 叔于勒》也是以若瑟夫这个孩子的视角来表现金钱至 上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世态炎凉的冷峻现实。
解说
面对童话中的一草一木都能说话、寓言中的一鸟一兽都有 思想的现象,很多同学都觉得很好奇,也很感兴趣,甚至一些 同龄人的优秀作文中也有类似现象,可当同学们想要模仿时却 只有美慕的份。其实,这种方法并不难,只要你能巧妙地转换 视角。所谓视角,也即看问题的角度,用在作文中就是叙述故 事、抒发情感的对象。一般同学写作文都是以“我”为角度, 以“我”的心灵去感受世界,表达“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其 实,写作视角并不必拘泥于此,如果换一种角度,通过其他人、 物的所见所闻所感来构思文章,不仅能给读者以新鲜感,还能 使作者的思想传达得深刻、尖锐、机警、幽默。
解说
视角转换就是不正面面对话题,而是从另外一个 角度来面对话题、表现中心的一种写作方法。这样可 以达到从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中推陈出新、出奇制胜 的效果。
经典解读
◎舒婷《我儿子一家》从儿子的视角写了妈妈。写妈妈怀孕 时反应重,爱看惊险小说,爱同小朋友玩等等。因为是写五岁 儿子眼中的妈妈,就显得情趣横生;遣词造句也可以“童言无 忌”,往往使人读里忍俊不禁。这种“拟儿化”的视角,让人 感到新鲜活泼,幽默雅致。
策略
⑤第二人称视角。变换记叙文中常见的第一人称 和第三人称的叙述角度,直接使用较为少见的第二人 称,很快就能营造起一种真实的情境,容易激发作者 的倾诉欲,使作者迅速进入角色。第二人称行文最独 特之处,是其拥有无可比拟的抒情性。情感激荡时, 作者可以毫无保留地向“你”倾诉衷肠。当作者的抒 情对象不是人,而是自然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一花一石之时,以“你”来行文就更加真情洋溢了。 使用第二人称,可以全文使用,也可以起初使用其他 人称叙述,等到感情掀起高潮时,自然而然地转入第 二人称,进行倾吐式叙事,呼告式抒情。
策略
③特殊人物视角。即以特殊人物如名人(包括历 史人物、名著人物、神话传说人物等)、特殊身份的 人(如战犯、贪官污吏等)的视角来观察人类、反映 人类的生活。
如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小重山〉的选择》,文 章以岳飞的第一人称视角来叙述故事。一天十二道金 牌,“我”痛苦煎熬着,是退还是进?退能活,进则 可能下地狱或绞死,怎么办?“我”想起李纲和宗泽, “我”仿佛听到了寡母孤子的呼喊,仿佛看到了满地 横尸,于是“我”最终选择了拔寨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