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草原 预习卡

合集下载

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前预习第一单元

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前预习第一单元

年级班姓名第1课课题草原作者通关步骤闯关练习自我点赞家长点赞第一关(过生字)1.大声朗读课文;2.画生字读准音;3.记字形理词义;4.完成右边练习。

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上横线。

勾勒(lèlēi)勒紧(lèlēi)蒙古(měng méng)启蒙(měng méng)第二关(明内容)1.轻声朗读课文;2.标出课文段落;3.思考文章大意;4.完成右边练习。

填空题。

课文是按()顺序来叙述的。

描绘了()、()、()和()四幅画面。

第三关(做批注)1.仔细默读课文;2.学会质疑问难;3.练习适当批注4.完成右边练习。

1.请用横线画出描写草原景色的句子。

2.请用波浪线画出描写作者感受的句子。

3.展开想象,具体写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所描绘的情景。

第四关(长知识)1.积极查阅资料;2.摘录关键信息;3.完成右边练习。

1.关于作者老舍,你了解什么呢?搜集更多关于我国少数民族的图文资料和大家交流。

如他们的住所图片、节日风俗介绍等。

教师评价年级班姓名第2课课题丁香结作者通关步骤闯关练习自我点赞家长点赞第一关(过生字)1.大声朗读课文;2.画生字读准音;3.记字形理词义;4.完成右边练习。

读一读下面的词语。

窥探宅院幽雅伏案浑浊笨拙眼帘单薄斗室花蕾衣襟照耀文思梦想迷蒙愁怨第二关(明内容)1.轻声朗读课文;2.标出课文段落;3.思考文章大意;4.完成右边练习。

填空题。

本文通过对丁香的描写,联想到象征的丁香结,抒发了“”的感慨,告诉人们面对生活中不顺心的事时,要。

第三关(做批注)1.仔细默读课文;2.学会质疑问难;3.练习适当批注4.完成右边练习。

1.请用“——”画出描写丁香特点的句子。

2.请用“﹏﹏”画出描写丁香所联想到的句子。

3.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第四关(长知识)1.积极查阅资料;2.摘录关键信息;3.完成右边练习。

1.我摘抄了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

五年级下册语文预习单

五年级下册语文预习单

1《草原》预学单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感觉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要点),领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产生认识西部的兴趣。

(难点)2.领会作者表达的方法,学习作者抒发感情的方法。

(难点)3.背诵 1、2 自然段。

【预习导航】一、读句读段绘声绘色我是用()语气读本文的,读了()遍,已达到()程度。

小组显现中我得了()颗星。

二、认字认词活学活用1. 看拼音写词语gāo g ēgōu lèdīyín shuāi jiāo()()()()j íchísǎ tuōlǐm ào xiūsè()(yíb ìqi ān lǐ()j()(īn piāo dài w)(ǔcu)()ìs èy ùli)ú2.形近字组词迂()襟()貌()迁()禁 ()豹()毯()渲()勒()毡()喧()勤()谈()宣()勃()3.多音字组词mēng蒙 m éngměng4.写出以下加点字的意思葱翠欲滴(.)各抒己见(.)风雨飘摇(.)食欲(.)奋笔疾书(.)积劳成疾(.)疾恶如仇(.)疾苦(.)三、品句品段入情入境1.走近作者老舍2. 这篇文章依据的场面,最后描绘了次序,经过作者记述第一次接见内蒙古大草原时,先描绘了风景,再描绘情况,赞叹了草原,颂扬了。

3.默读第1 自然段,让你感觉到草原的什么?你是从文中的哪些句子中感觉到的?4.默读 2—— 5 自然段,你感觉到蒙古族人民的什么?你是从文中哪些句子中感觉到的?5.联系课文,谈谈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夕阳。

”这句话的理解和领会。

四、见仁见智有根有据采集我国各民族的待客方式五、化人化文相辅相成1. 这篇课文写作特点是先写(),再写()。

这类方法叫()。

2.用上边的方法写《我们的校园》2《丝绸之路》预学单班级姓名【教课目的】1.认识 9 个生字,读记“等候、矗立、绘声绘色、五彩斑斓”等词语。

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预习卡 1 草原

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预习卡 1 草原

状元预习卡 1 草 原
★生字识记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小丘(qi$ qi%)
渲染(xu`n xu3n )
迂回(y$ y%)
蒙古包(m9ng m0ng )
襟飘带舞(j~n j~ng )
2.仔细观察下列字的结构,再认真写一写。




★词语理解 结合课文,解释下列词语。

奇丽: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迂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翠色欲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碧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感知
仔细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本文通过描绘草原___________和蒙古同胞热情欢迎汉族兄弟的动人情景,表现了蒙汉人民____________的深情厚谊,抒发了作者对____________的无限珍惜之情。

★质疑问难
作者写作时是怎样突出中心,并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的?。

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草原》学生课前预习单

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草原》学生课前预习单

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草原》学
生课前预习单
作者简介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我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

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段落分层
第一部分(1):写作者初次见到草原美景的感受。

第二部分(2~5):写蒙古人民热情好客,热情地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本文记叙了作者第一次访问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草原风光、喜迎远客、主客联欢、依依话别四幅生动的画面,体现了草原的风光美和民俗美,表达了蒙汉两族人民团结友好的深情厚谊。

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与民族团结的赞美之情。

结构梳理
这篇游记散文按照地点转换顺序写了访问的过程:出入草原→接近公社→蒙古包外→蒙古包里→告别草原。

可以将文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写草原风光,第二部分写蒙古人民热情好客。

其中第二部分又可以细分为蒙古族同胞迎接远客及主客见面时的情景和主客联欢并话别的情景。

多音字提示
勒,①读音:lè,组词:勾勒、勒令、勒索、悬崖勒马;
②读音:lēi,组词:勒紧、勒一勒。

蒙,①读音:mēng,组词:蒙骗;②读音:méng,组词:启蒙、蒙蒙细雨;③读音:měng,蒙古、蒙古包。

草原(预习卡)

草原(预习卡)

让我们养成认真预习的好习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上马中心小学六年级《草原》预习卡
班级: 姓名: 课文读了 遍 家长签名:
我会写的生字
我积累的词语:
重点词语能解释:
: 2、“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3、文章2-5自然段,写了 等场面。

1、 文章第一自然段有两个比喻句,第一个比喻句,把 比作 ,把 比作 ,这样比喻的好处是。

第二个比喻句,把 比作 ,这样比喻的好处是
2、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这句话表面上是写
3、“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 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这句话运用了 的写作方法。

1、老舍,原名 ,字 ,长篇小说有 话剧有 等。

2、 描写草原的诗有
3、 描写草原的成语有。

五年级语文下册预习单

五年级语文下册预习单
2.写作背景
课文《祖父的园子》出自回忆性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著名作家茅盾称这本书是一篇___________________,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级预习单】
四、见仁见智 有根有据
1.走进园子,品味童年。默读课文,园子里的哪些情景给你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
【B级预习单】
1.走近作者
老舍
2.这篇文章按照顺序,通过作者记述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先描写了景色,再描写场面,最后描写了情形,赞美了草原,歌颂了。
3.默读2——5自然段,你感受到蒙古族人民的什么?你是从文中哪些句子中感受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半截蜡烛》预学单
班级:学生姓名:
【C级预习单】
1.我会词语拓展
ABCC式词语:小心翼翼
2.根据意思,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在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2)聚精会神地看。()
(3)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4)不说话,不流露感情,形容态度镇静。()
我还认识了这些新词:( )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用牙齿磨碎食物( );(2)见识少,没经验( );(3)声音清楚悦耳( );(4)重新到来( )。
【B级完课题,你感受到了什么?
3.小组内读课文,讨论课文讲了
【A级预习单】
1.读全文,感受作者对骆驼、对童年有着怎样的感情?这种情感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16《草原》预习卡

16《草原》预习卡
一碧千里
勾勒
翠色欲流
渲染
5.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概括草原的总体印象。
空气()天空()小丘()草原()
6.。课文在自然美景中按照的顺序,描写了景物,在人情美中描写了、、、
感人的画面(试着用小标题的方式填写)。
我爱
积累
描写草原的诗句:
描写草原的词语:
描写草原的优美语句
佳作
欣赏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龙须沟》、《茶馆》。
评价
家长
评价
完成速度
书写姿势
学习态度
工具书的使用
家长签名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自我评价
老师评价
A B C
《草原》预习卡
班级姓名
项目预习内容读源自课文1.第一遍:默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本课共个自然段。
2.第二遍:朗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和不懂的词语。
3.给词语加拼音,并读熟。
翠()色欲流一碧千里襟()飘带舞久立四望
静寂无限生机拘()束()明朗摔跤
渲()染低吟()迂()回羞涩()勾勒()
4.用工具书或根据上下文理解意思。

《草原》预习资料

《草原》预习资料

《草原》预习资料
1)搜集资料:a、中国西部的省份都有哪些?(建立对西部的初步概念)b、蒙古族的服装、生活习俗、歌曲、舞蹈、乐器的特色。

(对蒙古族有个初步的认识)c、关于草原的图片、歌曲和电影。

(对草原这一地貌加深理解,增加感性认识)
(2)文本的预习:a、把课文读通顺,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两个部分的内容:草原的美景和蒙汉人民的深情;b、并能找出描写相关内容的语句。

(从哪里能看出景色的魅力,哪些语句描写出了美丽的草原?)(从哪里看出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主客之间的感情深厚,哪些语句表现出了这些?)(把握课文的主旨,带着问题去把课文读清楚,在脑子里对作者的描写有一个清晰的轮廓,并结合具体的语句去理解作者情感的表达。


(3)字词的预习:a、我会认的字:会读,标上拼音并组出两个词;b、我会写的字:会认并知道字的结构和偏旁,并在课文中找出有这个字的词。

c、再读课文时不理解的词查词典理解意思。

(通过自己的学习,对需要掌握的字词加以认知和把握)
(4)课后题中“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谈谈你的理解。

(通过这个环节,对学情就要了准确的把握,上课时可以有的放矢。


1。

五年级下册语文预习单

五年级下册语文预习单
毯()渲()勒()
毡()喧()勤()
谈()宣()勃()
3.多音字组词
mēng
蒙méng
měng
4.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苍翠欲滴()畅所欲言()摇摇欲坠()食欲()
奋笔疾书()积劳成疾()疾恶如仇()疾苦()
三、品句品段 入情入境
1.走近作者
老舍
2.这篇文章按照顺序,通过作者记述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先描写了景色,再描写场面,最后描写了情形,赞美了草原,歌颂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见仁见智 有根有据
我还知道许多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化人化文 相辅相成
从本课中选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改写成一篇小短文。
6《冬阳·童年·骆驼队》预学单
班级: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嚼”;能正确读写“咀嚼、幼稚、寂寞、重临”等词语。

《1、草原》预习单和作业纸及答案

《1、草原》预习单和作业纸及答案

《草原》预习单姓名一、自查资料1、有关内蒙古草原的:2、有关老舍的:二、自读课文大声朗读课文3~5遍,要求读正确、流利。

三、自学字词1、在课文中圈画出生字新词,给下列带点的字注音,小组抽查互读。

()()()()()()()绿毯.渲.染墨.线勾勒.低吟.陈.巴尔虎旗迂.回()()()()()()()玻璃..衣裳.襟.飘带舞彩虹.马蹄.蒙.古包豆腐.()()()()()()()鄂.温克羞涩....目的.地天涯.拨转..摔跤..稍微以上词语中,把你认为容易读错的字音圈出来,并提醒同学们要注意怎么读才正确。

23、先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襟.飘带舞翠色欲.流渲染一碧.千里勾勒回味迂回高歌.一曲洒脱羞涩四、自研课文1、标好自然段,用“‖”把课文分成两部分,分别用简短的语言概括这两部分写了什么。

并把第二部分按“迎客、相见、款待、话别”分成四个层次。

2、用“”画出草原美丽的词句,用“”画出段落中表现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的语句,并作批注。

组长检查签字:3、你是如何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这句话的?五、自主质疑读完这篇课文后,你还有什么疑问?写下来,跟小组其他同学交流。

《草原》作业纸一、听写:二、在正确的音节下面画横线。

蒙.古(méng měng)羞涩.(sè shè)衣裳.(shang shàng)陈.述(chén chéng)玻璃.(li lí)襟.飘带舞(jīn jīng)豆腐.(fu fǔ)渲.染(xuān xuàn)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静寂奇丽低吟洒脱迂回近义词:()()()()()反义词:()()()()()四、成语积累。

1、与“一.碧千.里”结构相同的:2、形容草原的:3、老舍笔下的“主人”可以用哪些成语形容:五、下列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全册学生课前预习单2

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全册学生课前预习单2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预习单1 《草原》课前预习单课题草原时间建议10~15分钟预学内容熟读课文1.课文共有( )个自然段。

2.默读一遍,朗读两遍,读通、读顺课文。

预习字词1.读一读本课的生字,给下面的字补全音节。

____ǎn____ǔx____ ____è____ēi毯腐羞涩微2.根据书写提示,工整地描一描下面的生字。

3.读课文,试着理解下列词语,并选词填空。

羞涩微笑衣裳彩虹拘束惊叹(1)一场大雨过后,天边挂起了一道( )。

(2)小鸟属于天空,是不受( )的。

内容感知《草原》这篇文章记叙了老舍第一次访问____________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____________风情: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骑马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表现了蒙古族同胞的纯朴、热情好客的特点,以及____________两族人民团结互助的深情厚谊。

资料搜集老舍原名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中国著名作家。

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剧本《____________》等。

阅读质疑1.“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读了课文,我还要在上课时努力弄懂下面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丁香结》课前预习单课题丁香结时间建议10~15分钟预学内容熟读课文1.课文共有( )个自然段。

2.默读一遍,朗读两遍,读通、读顺课文。

预习字词1.读一读下面的两个多音字,把它们在文中的读音用“√”选出来。

单薄.(bòbáo)参差.(chācī)2.工整地抄写本课的生字,并写出读音。

缀拙幽恍雅3.读课文,试着理解下面的词语,并选词填空。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草原课前预习单PPT23页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草原课前预习单PPT23页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语文1草原课前预习单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五年级下册语文预习单

五年级下册语文预习单
① “一棵高大的白杨树”暗指谁“几棵小树”又暗指谁
②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6.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四、见仁见智 有根有据
学了本篇课文,我最大的收获是:
五、化人化文 相辅相成
运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写我们身边的一个人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预学单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搜集和交流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
通过古诗词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难点)
【预习导航】
一、读句读段 绘声绘色
1.我将课文读了()遍,读出了( )感受。
2.给下列古诗划出停顿线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⑶,白发谁家翁媪⑷
大儿锄豆溪东⑸,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二、品句品段 入情入境
1.知诗人,解诗题
吕岩
杨万里
辛弃疾
2.抓字眼,明诗意
(1)结合字典或注释,理解每句诗的的意思。
牧童
A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铺:弄:
诗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化人化文 相辅相成
从本课中选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改写成一篇小短文。
6《冬阳·童年·骆驼队》预学单

五年级下册语文预习单

五年级下册语文预习单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表现方法,体会课文借白杨的特点,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重点)
2.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深刻含义,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难点)
3.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预习导航】
一.读句读段 绘声绘色
2.形近字组词
迂( ) 襟( ) 貌( )
迁( ) 禁 ( ) 豹( )
毯( ) 渲( ) 勒( )
毡( ) 喧( ) 勤( )
谈( ) 宣( ) 勃( )
3.多音字组词
mēng
蒙 méng
měng
4.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苍翠欲滴( ) 畅所欲言( ) 摇摇欲坠( ) 食欲( )
奋笔疾书( ) 积劳成疾( )疾恶如仇( )疾苦( )
五、化人化文 相辅相成
自己在生活中会遇到哪些困难,你是如何克服的选择其中的一件或几件写一写。
5《古诗词三首》预学单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认识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牧童、茅檐、蓑衣”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感知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重点)
2.形近字组词
袍( ) 卸( ) 咀( )
炮( ) 御 ( ) 沮( )
嚼( ) 漠( ) 袄( )
爵( ) 寞( ) 沃(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化人化文 相辅相成
从本课中选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改写成一篇小短文。

五年级下册语文预习单

五年级下册语文预习单

东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语文下册
东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语文下册
东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语文下册
东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语文下册
东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语文下册
东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语文下册
东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语文下册
东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语文下册
东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语文下册
东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语文下册
东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语文下册
东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语文下册
东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语文下册
东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语文下册
东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语文下册
东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语文下册
东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语文下册
东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语文下册
东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语文下册
东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语文下册
东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语文下册
东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语文下册
东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语文下册
东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语文下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草原 预习卡
组别:姓名:
本文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满族人,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
学习目标1、会写“襟、貌、渲”等14个生字。
2、背诵课1、2自然段。
3、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景。
一、在文中划出下列词语并给带点的注上解释。
②看到草原——进入草原——蒙古包外——蒙古包内——饭后
③看到草原——蒙古包外——蒙古包内——进入草原——饭后
八、“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是:
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能忍心马上分别呢?大家站在蒙古包外,望着一望无际的草原,在夕阳下互相倾诉着惜别之情。
面对这景美、人更美的激动人心的场面,夕阳西下,就要分别。
渲染、勾勒、洒脱、迂回、襟飘带舞、拘束、羞涩、一碧千里、翠色欲流
二、组词
毯()渲( )勤( )吟( )迂( )
毡()喧()勒()怜( )迁( )
襟()蹄( )豹( )拘( )差( )
禁()啼()貌()狗( )羞( )
涩()崖( )偏( )扁( )狡( )
瑟()涯()遍( )编( )跤( )
三、多音字
lè( ) měng( )
勒蒙 méng( )
lēi() mēng( )
四、在课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勾画——拘谨—— 天际—— 羞愧——
碧波万顷—— 衣袂飘飘——
五、找反义词
难受—— 洒脱——大方——
六、想一想课文围绕“草原”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1、这篇文章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通过作者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描写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如果此时你就是蒙古族同胞,你想说:“?????????。
如果你是汉族兄弟,你想说:“????????????。
九、综合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无边的() 迂回的() 静寂的()
()的空气 ()绿毯()的歌声
2、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概括草原的总体印象:空气、天空、草原。
2、课文的中心句是
①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②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③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3、课文记叙了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款待的情景,表现了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无限热爱的思想感情。
七、课文的叙述顺序是
①看到草原——进入草原——蒙古包内——蒙古包外——饭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