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度检测地理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江苏省泰州中学月度检测
高二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上海市2019年常住人口2428.14万人,较上年增加4.36万人.户籍常住人口1450.43万人,超35%人口为60岁以上人口,比2018年提高0.8个百分点.图1示意2019年上海市常住人口与户籍常住人口的出生人口与死亡人口比较。

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2019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口的增长主要来自人口的迁人②人口的增长主要来自常住人口的自然增长
③户籍常住人口数量下降④外来常住人口出生率高于户籍人口出生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上海市常住人口的年龄结构特征变化带来的影响有
A.劳动力严重不足
B.不利服务业发展
C.社会负担加重
D.加快逆城市化
新时代有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正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为高质量的发展阶段,与之相应的城市化发展正处于由中期快速成长阶段向后期质量提升阶段转变。

读图2不同时期城市化人口流向示意图。

据此回答3~4题。

3.人口流动出现单向集聚的原因是
A.城市化水平高B.城市功能齐全C.城市规模大D.交通设施的完善
4.人口由城市向农村流动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利益的推动
B.户籍制度的改革
C.生活品质的提升
D.城乡关系的改善
李白将乡愁寄予一轮明月,余光中说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席慕容认为乡愁是一种模糊的惆怅……古今中外,许多文人墨客都会寄乡愁于笔端,表达思乡之情,这些乡愁都是基于文化范畴的对故乡的思念与怀想.正如《人民日报》的评论所言:“记住乡愁,就是记住社稷。

记住乡愁,就是记住祖宗.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恩情.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根本若从地理角度解读乡愁,其意蕴与内涵应有所拓展.据此回答5~6题。

5.乡愁产生的地理原因不包括
A.人口迁移
B.经济全球化
C.城市化
D.逆城市化
6.下列地理现象中不能体现乡愁的是
A.个别投资者因为个人偏好,选择在工业区位条件并不十分优越的地方建厂
B.每逢春节期间,高速公路车流量增大
C.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
D.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民俗博物馆和民俗村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不同年份各年龄段人口数量占比图”。

读图3回答7~8题。

7.与2000年相比,2016年该城市
A.平均年龄减小
B.劳动力增多
C.老龄化加剧
D.人口总数减少
8.影响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增长
B.医疗水平
C.机械增长
D.生育观念
图4示意某大城市主干道沿线的房价变化,图中住宅小区均为普通楼盘。

据此完成9-10题.
9.与其它住宅小区相比,M小区
A.占地广
B.楼层低
C.楼间距大
D.出租率高
10.P、Q两个公共区域中
A.P最可能是铁路
B.Q最可能是学校
C.P最可能是河流
D.Q最可能是外环路
与追求数量增长的传统城镇化不同,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在于提升城镇化的质量。

致力于通过产业、生态、基础设施的协调发展来实现"人的城镇化"。

图5示意珠三角传统城镇化到新型城镇化转变过程中各要素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据此回答11~12题。

11.图中甲因素最可能是技
A.政策
B.人口
C.科技
D.文化
12.珠三角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不断调整城市用地结构,其主要目的是
A.控制土地粗放利用
B.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C.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D.扩大土地资源供给
专业村镇是指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农产品的村镇。

专业村镇的形成受当地地形特征(海拔高低、起伏度大小),资源禀赋(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的丰富程度),交通区位(距城市远近及到达城市的交通通达度),以及所在区域的市场需求(人口规模、城镇化水平),经济基础(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图6示意我国不同农业区专业村镇分布的影响因素,图中①、②、③、④、⑤分别代表地形特征、资源禀赋、交通区位、市场需求、经济基础,影响力指数越大对分布的影响越显著。

据此完成13~14题。

13.甲、乙、丙、丁对应的农业区分别是
A.京津鲁平原区、青藏高原区、黄土高原区、甘新沙漠高原区
B.黄土高原区、青藏高原区、京津鲁平原区、甘新沙漠高原区
C.甘新沙漠髙原区、京津鲁平原区、黄土高原区、青藏高原区
D.黄土高原区、甘新沙漠高原区、京津鲁平原区、青藏高原区
14.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A.甲地应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通达度
B.乙地应培育和发展二三产业,壮大县域经济
C.丙地应深人分析市场,挖掘种类,提升品质
D.丁地应有计划开展土地整治,改善资源条件
都市区由都市核心区和边缘区组成。

图7为某都市区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变化率图。

据此完成15~16题。

15.该都市区在发展的Ⅱ阶段可能会出现
A.城市总人口数量持续减少B.人口由边缘区向核心区集聚
C.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改善D.城市对人口迁入的拉力下降
16.从II到ⅣV阶段过程中
A.新兴产业不断兴起
B.郊区城市化水平提高
C.城市规模持续扩大
D.城市居住环境恶化
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

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

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图8)。

据此完成17~18题。

17.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A.无划分指标依据
B.与自然河道一致
C.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D.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18.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D.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
马铃薯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

我国是世界马铃薯总产最多的国家,内蒙古、甘肃和贵州是我国马铃薯三大主产省份。

据此完成19~20题。

19.与内蒙古、甘肃产区相比,贵州生产马铃薯的优势自然区位条件是
A.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
B.纬度较低,可全年生产
C.病虫害少,产品质量高
D.人口众多,劳动力廉价
20.薯片是许多人爱吃的零食,它是用马铃薯粉加淀粉压制而成的,位于北京的乐事薯片加工厂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原料
B.技术
C.市场
D.交通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产业结构调整已从"国内行为"转向"国际行为"。

对于发达国家来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生产活动不断向全球范围扩张,尤其是承担生产任务的工厂大量外迁,工厂少了,必然引起国家原有的生产体系出现一定程度的空洞,发达国家更多地把力量投向所谓的高科技产业时,原有生产体系中的空洞却远非高科技可以弥合,这也就是现在经济学界经常讨论的"产业空洞化"问题。

据此完成21~22题。

21.工厂大量外迁,出现"产业空洞化",处于区域发展的()
A.初期阶段B.成长阶段 C.转型阶段 D.再生阶段
22.下列关于发达国家“产业空洞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促进了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B.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加快城市化的进程
C.导致了资金、技术等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
D.从某种意义上看,本质就是经济全球化过程的表现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6分。

2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6分)
城市辐射是指费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由高等级城市向低等级城市流动.20世纪60年代,在纽约大都市的辐射带动下形成了“波士华城市带”。

20世纪末至今,伴随着制造业的转移,纽约成为跨国金融机构的集中地,自此世界级湾区的地位确立,它与美国的旧金山湾、日本的东京湾、中国的粤港澳大湾区并称为世界四大湾区。

其中,纽约湾区成为世界第一金融湾区。

在纽约华尔街,2900多家世界金融、证券、期货及保险和外贸机构集聚于此,这也得益于美国构建的完善现代金融体系.在纽约还聚集了58所高等学府。

纽约区域规划协会白1921年成立以来,便开始研究区域发展的长期规划,协调大纽约都市圈发展和湾区经济.图9示意美国东部区域.表1示意“波士华城市带”主要城市产业分工。

(1)分析纽约发展金融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6分)
(2)从区域关联的角度,说明纽约如何带动“波士华城市带”的发展。

(4分)
(3)指出我国湾区建设可借鉴纽约湾区的经验和做法。

(6分)
2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2 分)
材料一大豆,通称黄豆,原产中国,现在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大豆性喜暖,生长期适温20~25 ℃,土壤含水量70%~80%为宜。

大豆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富含蛋白质,营养丰富。

东北地区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

材料二图10为"世界大豆主产区(灰色所示)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下面左图为"2008—2017年中国大豆产量、进口量和消费量变化柱状图",右图为"2017 年中国进口大豆来源地结构图"。

(1)与巴西大豆相比,东北大豆生长的优势区位条件。

(4分)
(2)结合材料分析2008—2017年我国大豆供需变化的特点。

(6分)
(3)与中国相比,美国大豆生产的特点。

(4分)
(4)为减少对美国大豆的依赖,请你对此提出合理建议。

(8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8分)
材料一到2020年东北地区振兴的奋斗目标是将东北地区建设成为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重要经济增长区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和能源保障基地,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和农牧业生产基地,国家重要的技术研发与创新近地,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区,实现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和可持续发展.
材料二下图为东北地区图.
(1)写出材料中所呈现出的区域特点。

(6分)
(2)试从区域的特征入手,分析把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蒙东地区)与黑、吉、辽三省同划为东北地区的原因。

(4分)
(3)从区域发展角度简要分析东北地区与“长三角”地区相比存在的主要优势和劣势。

〔8分)
江苏省泰州中学2021年春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
地理试题
23.
(1)位于大西洋沿岸,地理位置优越:现代化交通、信息通达度高;集聚效应显著;经济(产业)基础好,资金雄厚;国家政策支持。

(任答其中3点,每点2分,共6分)
(2)通过便利的交通、通信,纽约与周边城市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更加密切(或受纽约辐射带动作用强,资金、技术、人才、信息流向周边城市)(2分);各城市分工协作,因地制宜,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

(2分)
(3)通过产业集聚,获得规模效益;成立区域规划协调组织,便于统筹协作管理;高等院校提供技术支撑,创新引领;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任答其中3点,每点2分,共6分)
24.
(1)生长季节,白昼长,光照充足(2分)有黑土分布,土壤肥沃(2分)
⑵消费量逐年增长:产量基本稳定:进口量不断加大;进口大豆占消费量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

(6分)
(3)机械化水平高:生产规模大:农业技术先进(4分)
(4)扩大国内生产规模,提高大豆产量:扩大进口渠道,实现进口渠道多元化:积极发展其他油料作物,替代大豆原料;加大财政补贴,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

(8分)
25.
(1)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并有明确的区位特征(6分)
(2)从区域的整体性看,它们在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方面具有相对一致性;从区域的开放性看,它们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内在联系。

(4分)
(3)优势:地域广,煤、铁、石油、土地、森林等资源丰富。

劣势:经济相对封闭落后,科技水平低。

(8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