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普希金、歌德、叶芝诗歌欣赏学习要点 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普希金、歌德、叶芝诗歌欣赏学习要点
一、普希金一朵小花
1、理解普希金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是十九世纪俄罗斯最伟大的诗人,俄罗斯文学的鼻祖。
他出身贵族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学教养。
在皇村学习时,受到当时爱国HY和进步思想的影响,结交了一些将来的十二月HY人(俄国的贵族革命家)为朋友。
毕业后到彼得堡进外交部任职。
在此期间写出了自由颂、致恰达耶夫等政治抒情诗,歌颂自由、进步,反对封建农奴制,鞭挞暴君专制,表现了开通贵族的理想,对当时的革命者曾产生过宏大影响。
1820年普希金被沙皇流放到高加索。
不久又以他的无神论思想为借口,把他幽禁在他母亲的领地米哈伊夫斯克村。
1825年十二月HY人起义失败后,沙皇为了拉拢他,把他召回莫斯科,企图使他成为宫廷诗人。
终因普希金的进步思想和创作活动与统治阶级利益格格不入,引起了沙皇宫廷贵族集团的仇视。
1837年在沙皇及其HY羽筹划的决斗中,普希金受重伤而死。
临死前最后一句话是:“这个世界容不得我活下去。
〞普希金是俄罗斯语言文学的创始者。
他的创作奠定了近代俄罗斯文学的根底,宣告了它的黄金时代的到来,并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俄罗斯优秀作家,因此被称为“近代俄国文学之父〞。
果戈理说:“他的作品,像一部辞典,包含了我们语言全部的丰富、力量和灵魂。
〞
2、普希金我的墓志铭
这儿埋葬着普希金,他和年轻的缪斯,
和爱神作伴,慵懒地度过欢快的一生,
他没做过什么善事,然而凭良心起誓,
谢天谢地,他却是一个好人。
假设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时暂且抑制自己,
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到来。
我们的心儿憧憬着将来,
现今总是令人悲哀:
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
而那逝去的将变得得意。
3、诗歌写作背景与欣赏
这首诗是普希金写给自己的未婚妻冈察罗娃的。
娜塔丽亚·尼古拉耶夫娜·冈察罗娃(1812-1863)是绝世佳人。
无论从同时代人的回忆录中,还是从当时人为她完成的画像上,都可以得到证实。
1929年冬天,普希金在莫斯科一个舞会上看到身穿轻盈纱裙的冈察罗娃时,被她那古典的标志和文雅的举止所征服。
可是冈察罗娃对这位青年偶像并不像众多少男少女那么热烈崇拜,相反她表现出来的是毫无特殊的兴趣,也许她的内心的谦虚和严格的教养使她不愿感情外露。
过了不久,普希金向她求婚,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
一气之下,普希金当天夜里怀着难以忍受的悲哀就出发去了高加索,参加了正在那里进展的与土耳其的战争。
9月间,普希金回到莫斯科,立即去看望冈察罗娃,但冈察罗娃接待他时显得非常冷淡。
普希金绝望了。
他又分开莫斯科去了彼得堡,他写信告诉别人:“当时我丧失了足够的勇气表白自己,我觉得我扮演了非常可笑的角色,这是我生平第一次显得如此害怕,而人到了我这个年龄的害怕决不会博得少女的喜欢。
〞
过了半年,普希金去莫斯科再次向冈察罗娃求婚,得到同意。
1830年5月6日订婚,这期间他对未婚妻的
赞扬到达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普希金的诗歌一向淳朴但留有余香。
这首诗歌相当简单,就是以一朵小花开场想象,于是铺开了很多种图画。
一朵小花竟然会那么美丽,那么富于感情色彩,而且它的美丽是可以长久的、可以传递的、可以珍藏的,它有那么强的生命力!一朵枯萎的花,引出一段美妙的回忆,带出几分光阴的悠远与惆怅,唤起我们无限想象。
二、歌德浪游者的夜歌
1、理解歌德
歌德(Goethe,JohannWolfgangvon1749~1832)德国作家、诗人,世界文学巨匠,狂飙突进运动时期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创始了德国抒情诗时代的五月之歌、魏玛时期的诗歌致月亮、历时六十余年的诗剧浮士德都是影响世界的文学作品。
仅诗歌一项,歌德一生创造了2500余首千古佳作。
他的著作不仅是文学殿堂的精华,更具有能触动人灵魂的力量。
除了文学、美学上歌德为我们带了的饕餮盛宴,歌德一些经典名言也充满了隽永的哲思。
“理论总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
〞这句话看似很平淡,但又是那么亲切。
德意志民族崇尚理性,歌德毕生的理论和著作,却做到了理性和情感的完美结合。
歌德无愧为“最伟大的德国人〞,确实是文学领域里“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
2、写作背景
这首漂泊者之歌创作于魏玛前期(1775~1786)。
1775年11月歌德应魏玛公国奥古斯特公爵的邀请来到魏玛,担任国务参议员等许多职务,1782年获得贵族身分。
他的职责有指导矿山开发、管理交通、指导HY 事到负责水利、掌管财政等等,此外还要参加各种文艺活动。
繁忙的公务,浮华的宫廷应酬和爱情的挫折(“我爱你,与你无关〞),使他无法得到创作所需要的安静和时间是。
和狂飙突进时期相比,他这时期的诗歌趋于平稳,对自然和人生由热情的歌颂转变为深化的观察和探究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考虑。
事实上,1775年歌德就曾创造过一首漂泊者之歌,虽然是完全不同的内容,诗中却同样表达了作者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并表现了对如今的工作已感疲惫。
3、诗歌欣赏
寂静,敛迹,沉默,安息。
简单的词语,公整的对仗,aaba的精准押韵,又具有中国诗歌的特色。
虽然舍形求神,但易于传达意美。
全诗表达出的那种静静的气氛,抚慰人心,让人感到难以言说的安详。
作为一首译作,它尊重原著,完全的真实地译出了原诗的内涵,准确地把握住了歌德创作时的意境。
诗句非常工整,而原诗那份静谧也巧妙地保存了下来。
我们仿佛可以听到山上林间轻轻的微风,感觉到在树梢的鸟儿安静的呼吸……
宁静的夜里,远离世俗的功利,宫廷的纷争,坐在松树林中木凳上的歌德,欣赏着安静的暮色,享受着难得的静谧,周围高耸的松杉,小木屋上,矮矮的树桩,到处撒满了唯美的夜色,一支原木铅笔,在布满沧桑的墙壁上,歌德将这万籁俱寂的绝境永久的记录下来。
1780年9月,30岁的歌德在山上僻静无人的小木屋墙上题写了这首诗。
30年后,歌德第二次来到山顶木屋中,咏诵自己的旧作,并且用铅笔把笔迹重描了一遍。
又过了20年,81岁的歌德再次到了这里,念着“稍待,你也要安息〞,潸然泪下。
浪游者之夜歌中最重要的是归鸟的意象。
归鸟也是浪游者,这个形象饱含诗人的感伤和旷达。
第二年春天,歌德永别了人间。
人最终也要回到大地的怀抱,在与自然的交融中寻找心灵的归宿。
这首小诗在德国家喻户晓,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全世界流传,被舒伯特、李斯特、鲁宾斯坦等许多大作曲家谱成歌曲(据说1951年统计时就有107种曲谱)。
三、叶芝当你老了
1、理解叶芝
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ButlerYeats)(1865年6月13日~1939年1月28日),亦译“叶慈〞、“耶茨〞,爱尔兰诗人、剧作家,著名的神秘主义者。
叶芝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也是艾比剧院(AbbeyTheatre)的创立者之一。
叶芝早年的创作仍然具有浪漫主义的华美风格,擅长营造梦幻般的气氛,例如他在1893年HY的散文集凯尔特曙光便属于此风格。
然而进入不惑之年后,在现代主义诗人伊兹拉·庞德等人的影响下,尤其是在其本人参与爱尔兰民族主义政治运动的切身经历的影响下,叶芝的创作风格发生了比较剧烈的变化,更加趋近现代主义了。
叶芝不仅仅是艾比剧院的决策者之一,也曾担任爱尔兰国会参议员一职。
他非常重视自己的这些社会职务,是爱尔兰参议院中有名的工作勤奋者。
叶芝曾于192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的理由是“以其高度艺术化且洋溢着灵感的诗作表达了整个民族的灵魂〞。
1934年,他和拉迪亚德·吉卜林一共同获得古腾堡诗歌奖。
2、写作背景
1889年,23岁的叶芝第一次遇见了22岁的美女演员茅德·冈,她是一位驻爱尔兰英HY上校的女儿,在她的父亲去世后继承了一大笔遗产。
她不仅美貌非凡,苗条动人,而且,她在感受到爱尔兰人民受到英裔欺压的悲惨状况之后,开场同情爱尔兰人民,决然放弃了上流社会的社交生活而投身到争取爱尔兰民族HY的运动中来,并且成为HY之一。
这在叶芝的心目中对于茅德·冈平添了一轮特殊的光晕。
叶芝对于茅德·冈一见钟情,一往情深,但又因为她在他的心目中形成的高贵形象而感到无望,年轻的叶芝觉得自己“不成熟和缺乏成就〞,所以,尽管恋情煎熬着他,但他尚未向她进展表白,一那么是因为羞怯,一那么是因为觉得她不可能嫁给一个穷学生为妻。
后来叶芝对她屡次表白都被回绝。
茅德·冈在1903年嫁给了一位爱尔兰HY官,这场婚姻后来颇有曲折,可她非常固执,即使在婚事完全失意时,仍然回绝了叶芝的追求。
尽管如此,叶芝对于她的爱慕终身不渝,因此,难以排解的痛苦充满了叶芝一生的很长一段时间是。
3、诗歌欣赏
在诗的开头,诗人设想了一个情景:在阴暗的壁炉边,炉火映着已经衰老的情人的苍白的脸,头发花白的情人度着剩余的人生。
在那样的时刻,诗人让她取下自己的诗,在那样的时间是也许情人就会明白:诗人的爱是怎样的真诚、深切。
诗开头的假设其实是一个誓言,诗人把自己,连同自己的将来一起押给了自己的爱人,这爱也许只是为了爱人的一个眼神。
诗人保证:即使情人老了,自己仍然深爱着她。
即使她头发花白,即使她老眼昏花,仍然可以为那一个柔和的眼神带来的爱慕,带来的阴影和忧伤回想,让最后一点的生命带点充实的内容。
在情人的最后岁月里,诗人极为渴望能在她身边。
然而,这样的誓言,这样的坚决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情人是很优秀的:美丽、年轻而有着令人仰羡的内秀。
这注定了诗人爱情的困难和曲折。
那些庸俗的人们同样爱慕着她,为她的外表,为着她的年轻美丽——他们怀着假意,或者者怀着真心去爱。
但是,诗人的爱不是这样,诗人爱着情人的灵魂——那是朝圣者的灵魂;诗人的爱也因此有着朝圣者的忠诚和圣洁;诗人不仅爱情人欢欣时的甜美容颜,同样爱情人衰老时痛苦的皱纹。
诗人的爱不会因为爱情的艰辛而有任何的却步,诗人的爱不会因为情人的衰老而有任何的褪色,反而历久弥新,磨难越多爱得越坚笃。
虽然自己的苦恋毫无结果,诗人仍会回忆那追求爱情的过程,追思那逝去的岁月,平静地让爱在心里,在嘴唇间流淌。
诗人所担忧的是情人。
她会在年老的时候为这失去的爱而忧伤吗她会凄然地诉说着曾经放在面前的爱情吗诗人的爱已经升华。
那是一种更高境界的爱——在头顶的山上,在密集的群星中间,诗人透过重重的帷幕,深情地关注着情人,愿情人在尘世获得永久的幸福。
4、个性鉴赏
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思昏沉
——坐在摇椅上摇,回想着每一份过去,老了的你,还好么
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
——轻轻的翻过这些泛黄的纸张,也许你已不记得是谁写下了这些矫情的文字,只把它当作别人的故事,安然的伴你入睡。
睡梦中,会有一个年轻人轻唤你的名字,默默地写下爱你的诗句,这个人,与现实无关。
渐渐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仔细凝视着他的眼瞳,看到的永远只有一个年轻的身影,温顺,仁慈,高贵,不染尘埃。
还记得么,这是你曾经的容颜。
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只是光华退去,为何是浓重的黯然我多想用我温顺的双手将它轻轻抚去,可我无能为力,你的美,我无法接近。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那时的你,笑靥如花,多少年轻人甘愿臣服在你光鲜的石榴裙下,分享你的欢畅,点缀你的青春。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者真心
——耀眼的光环,是你年轻的资本,你便是那众人心中的女神,无限的膜拜,只为得到。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千万次的回眸,你可曾发现,有一个人,如忠诚的信徒,安静地守护着心中追逐,不奢求得到,只因你那美丽灵魂无可亵渎。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安然的守护,在你衰老时,温顺地牵着你的手,抚平你脸上的皱纹,伴你走过最后的路程,送你的灵魂回归天堂,人间的苦痛,由我承担。
我,愿意为你。
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
——当你老了,垂下头来,坐在摇椅上摇,闪耀的炉火,温暖的美妙,属于你,却与我无关。
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
——泛黄的温顺,夹杂着隐隐的无奈,你可曾记得,年轻时,那份垂手可得的爱恋,年轻时,那份爱你的纯真。
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
——在离你最近的间隔里,远远的彷徨,那份爱你的情怀,不会远去。
可是你的高贵,我的犹豫,你的幸福,我的失去,我只能带着我年轻的心,年轻的爱,缓缓地,踱着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我只能,在每一个有你的地方,默默地,陪在你身旁,在离你最远的地方,悄悄地,注视着你,在你幸福的明眸中,悄然退场,带着我的爱,幻化成永久的守候。
作文推荐
玉兰花开
高一(6)王天瑶
是什么力量蓄存在了这树干与树枝里,只要春一轻轻唤起,便毫不吝惜地释放出全身的力量,吐出内在的芬芳。
还记得初中第一次的升旗仪式。
我们还戴着红领巾,刚从跳出。
那次的国歌好似特别长,在飘扬的国旗下面,我想了很多,并立志要在初中搞出点名堂。
国旗的后面就是校园的靓景——玉兰。
三年前的这个时候,我应该是和同学们站在玉兰树下不忍离去吧。
那两株玉兰是我们小小的校园里值得一看的东西。
那时我第一次知道玉兰花长什么样子。
那样地含着苞,冲着天空,凝聚着活力。
而每一次都是左边的白玉兰最先开放,一旦开放,就要绚烂无比。
她那么白,新生的样子,张开全身,盛满阳光。
一阵风吹过,便会有那么几片包在最外层的花瓣悄然落下。
那时候最喜欢坐在汉白玉栏上,晒着太阳,啃着书本,花的淡香溢满周围,喜鹊不时叫上一两声。
忍不住弯下腰,捡几片花瓣夹在书里,想着送给同学。
才知道,玉兰花的花瓣是做不成标本的。
有些东西只适于珍惜,不适于珍藏。
那天,体育课上(最后一节),女生们玩起了老鹰捉小鸡。
虽然幼稚,但玩起来,总是能陶醉其中。
我和另一个同学坐在一旁开着玩笑:“这哪儿是老鹰抓小鸡啊,这不是猪抓小鸡嘛!〞我们正笑着,只见那“老鹰〞站住了,板下脸来。
她走向我,踢了我几脚。
疼痛占据了双腿,我哭了。
别的同学看见了,都以为是“老鹰〞欺负了我,不出声地看着她,还有人小声地问:“怎么了怎么了〞“老鹰〞也吓坏了,对我说对不起。
这话本来应该是我说的,不知怎的却是她先说出口。
下课铃及时地出如今了这个为难的时候,她面无表情地背起书包走了。
那天我回到家里哭了好久,怎么也止不住。
“老鹰〞是我那是最好的朋友,却没想到我无意的一句调侃让她那么伤心。
我翻开书,无意中翻到了那几个花瓣,花瓣已变得棕黄,完全没有了先前的影子。
白玉兰花已经谢完了,开场吐露嫩绿的叶子,而此时,另一株紫色的玉兰才刚刚开场怒放。
“那个……那天对不起啊。
〞我和她走在操场上一圈一圈地绕着,我不好意思地看着跑道上的胶粒。
“没事。
〞
这么两句,我们就和好了。
春天的魅力展如今我们眼前。
“你猜为什么总是白的先开,紫的后开〞
“是阳光问题吧,或者许它们需要的能量不一样。
〞
“莫非还跟颜色的吸热程度有关〞
我们就这么瞎猜着,最后的结果是,最美的总是最后到来,或者者说假设想要更多彩的将来就要多花些时日。
这个答案显然是把树拟人化了。
终于夏天,两棵树上的花都化为了浓绿的大叶子。
再终于,秋天,它们变得灿黄,浪漫地一片片落下。
一
个精彩的轮回。
当我以初三(7)班班长的身份站在领操台后面,等着领我们班的优秀班集体证书时,那玉兰树上的大绿叶子仿佛是笑了,冲我点头。
“让我们的班长在毕业典礼上领属于我们的奖状。
〞这是我们班的愿望。
54+1张笑脸,一下子浮如今了眼前。
1崔说:“哎,我又考砸了。
〞2肖说:“你这个大马宇。
〞3马说:“不许叫HY外号。
〞4沈说:“超!超!〞5丁说:“你看这个头花好看还是这个好看〞6嵩说:“盖!别跑!〞7鸭子说:“你有气啊〞8任说:“你是不是吃碱吃多了〞9腿儿说:“咱们王天瑶就是好。
〞……
这些话嗡嗡地响在耳边,终于被老隋的一句:“我们因教过你们这届学生而感到骄傲,自豪!〞拽了回来,感动地哭了。
是什么力量蓄存在了这树干与树枝里,只要春一轻轻唤起,便毫不吝惜地释放出全身的力量,吐出内在的芬芳。
在四中的校园里,那玉兰是多么的熟悉!她是我们班窗外的靓丽风光。
春天又来了,我相信,这将是一个精彩的轮回。
注:
1:崔为崔粲,又称摧残,是我班男班长。
此句为经典名言,无论考多少分,最后必将说这句,结果必将挨群殴。
2:肖为肖劲峰,又称小蜜蜂,如今1班。
马宇是我班另一人,如今3班,马宇是一切贬义的动词,形容词,名词,副词等等,在不方便骂人的场合一般这么说。
4:我校有一栅栏,外面通着小超。
不让通过栅栏买吃的,可总有人这样做,超还有专人管与超间的传递工作,暗号:超!
5:此人爱美
6:赵辰嵩总和盖(王佳琦)追跑打闹,一下可就能听见她俩叫唤
7:通俗易懂
8:当时在学碱,后来觉得班里一人(张洁仪)特傻,就说她吃碱吃多了
9:腿儿为班主任,对我挺好的,但很凶,走起来很快,人很矮,称为超级无敌小短腿儿,简称腿儿
[评语]
是一篇太得意的文章。
生动的校园生活的叙写,让读者感受到了阴晴不定而又其乐融融的青春。
对话充满了年少的稚气,班级的团结融洽令人忍俊不禁。
而学习生活的片断,都随着片片玉兰被铭刻在心。
初中生涯不可复制,玉兰花开得纯洁。
穿插在故事中的抒情句有诗的凝练,颇有哲理,串起了成长的印记和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