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疗法根治幽门螺旋杆菌58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联疗法根治幽门螺旋杆菌58例
摘要】目的观察运用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疗效。
方法把在胃镜下确诊的58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的患者,运用枸缘酸铋钾颗粒(丽珠得乐)1100mg,4次/天;阿莫西林胶囊0.5g,4次/天;呋喃唑酮片0.1g,4次/天;7天为1疗程,总疗程为1月。
疗效观察所有的患者抗Hp结束1月后,除2例中途退出外,其余用胃镜标本行快速尿素酶试验显示阴性,痊愈率为96%。
【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三联疗法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n, Hp)感染在我国显示出较高的流行率。
Hp 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样淋巴瘤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与胃癌发生有密切关系。
我们经过长期临床疗效的观察和总结,筛选出用抗Hp 的三联根治疗法,此组方的三味药物,价廉、根除率高、安全实用、适合基层医院Hp的根除治疗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用及一般资料
58例均为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经过筛选的患者,有反酸、恶心、腹痛、腹胀不适等消化道症状,经胃镜等方法证实有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窦炎或活动性胃炎伴Hp感染者。
除下列情况:消化性溃疡伴大出血、胃癌、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胃手术史及其他脏器疾病者或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及激素。
治疗前3个月内未用过杀Hp作用的药物。
58例患者中:男,32例,女,26例,患病年龄最小23岁,最大75岁,平均约32岁。
其中十二指肠溃疡11例,胃溃疡15例,糜烂性浅表性胃炎10例,复合性溃疡8例,慢性浅表性胃窦炎14例。
1.2 方法
1.2.1 Hp、胃炎诊断
每例于治疗前3天,抗Hp治疗结束1月用纤维电子胃镜检查,观察粘膜病变,同时取胃窦及炎症表现明显部位粘膜组织(每处2块)胃窦标本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组织切片Giemsa染色,2项检查均为阳性定为Hp感染,均为阴性定为无感染或Hp根除;以胃粘膜内见到中性粒细胞浸润的诊断主要依据胃镜检查。
1.2.2 治疗方案
运用枸缘酸铋钾颗粒(空腹服) 1100mg, 4次/天;阿莫西林胶囊 0.5g,4次/天;呋喃唑酮片0.1g,4次/天;7天为1疗程,总疗程为1月。
诊断为活动性溃疡的患者加服奥美拉唑胶囊 20mg 早晚各1次,总疗程1月。
1.2.3 观察与随访
治疗前后查肝功能及血常规,嘱1周后准时返院,观察病人用药情况和不良反应。
所有患者均于抗Hp治疗结束1个月后了解症状好转情况、检测Hp、记录溃疡、糜烂性胃炎愈合率。
6个月后随访一次,内容为询问、胃镜检查。
2 疗效标准与结果
①有效:症状消失、食欲正常,胃镜下急性粘膜炎症消失,无糜烂,溃疡愈合,胃粘膜内未见中性粒细胞;②显效:症状基本消失,食欲改善,胃镜下表现及病理结果均明显好转,溃疡面积缩小50%;③无效:治疗前后改变不明显或无明显变化;溃疡面积缩小1/3—1/2疗效观察。
除2例中途退出外,余下所有的患者抗Hp结束1月后,用胃镜标本行快速尿素酶试验53例显示为阴性,根除率约为91%。
3 不良反应
主要表现为纳差、乏力、恶心、头晕等。
除2例因其他原因停药,余均能耐受,坚持服药,自然缓解或疗程结束消退。
4 讨论
三联疗法是目前公认的根除Hp的有效方案。
20世纪90年代曾推荐含铋二联或三联疗法,但由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患者难以耐受。
临床实验证实可通过减少药物剂量,缩短疗程(如四连)或增加服药次数降低不良反应,而Hp根除率不受影响,甚至提高。
虽然国际上实现推荐质子泵抑制剂(PPI)合并克林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3种抗菌药物中的两种所组成的三联疗法,但铋剂为基础的治疗方案目前仍属标准方案。
丽珠得乐是含铋的化学药物,铋剂通过直接杀灭Hp增强其他抗菌药物的作用,并兼有胃粘膜保护作用。
通过实验显示丽珠得乐和奥美拉唑治疗溃疡愈合率相当,糜烂性胃炎愈合率、活动性胃炎消退率无显著差异。
因Hp对呋喃唑酮不易产生耐药,而且呋喃唑酮具有较强抗Hp作用和价廉的特点,目前受到普遍重视。
阿莫西林钠和呋喃唑酮不良反应少。
对于呋喃唑酮的不良反应建议可加用维生素B1、B6预防。
总之,我们通过长期大量的临床试验,运用枸缘酸铋钾颗粒(丽珠得乐),阿莫西林,呋喃唑酮,杀灭Hp效果显著,促进溃疡、糜烂性胃炎粘膜的修复,药源充足,价格低廉,不良反应小,是一种较理想的根治Hp方案,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