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解决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解决措施
发表时间:2018-05-23T16:36:03.14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21期作者:马甜[导读] 本文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具体解决措施。
新疆石河子第十六中学832000
摘要: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阅读能力。
但是目前来看,阅读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增强学生阅读能力方面并没有明显作用。
归根究底,这种情况的发生,与教学观念传统以及学生阅读时间较少有关,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需针对性地优化教学模式。
本文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具体解决措施。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讲解文章结构、主旨思想以及写作手法,并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以至于学生对文章的深层含义没有理解与掌握。
而教师仍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更没有体现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相反,会使学生对阅读教学产生畏惧心理。
因此,教师应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改变这一现象。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陈旧。
当前,部分语文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阅读教学中仍沿袭传统教学方式,在有限时间内传授给学生更多的阅读知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课堂参与程度。
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的语文成绩明显上升,但是无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至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不足。
尤其是学生自主阅读时间过少,大部分课堂时间被教师占有。
教师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以至于学生并没有掌握文章的主旨思想,失去了对文章的见解与思考。
另外,语文教师虽然也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但是课外阅读时教师无法进行监督,学生的阅读质量与阅读效果无法得到保障,就会抑制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这些现象的产生,主要是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仍停留在应试教育模式上。
2.固化的模板式教学。
受传统语文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只将教材当作教学资源,没有进行拓展教学。
每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对教材中的文章进行结构内容分析,明确文章的思想,并细致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这种固定的模板式教学无法使学生深入了解文章,直接影响着学生对阅读的学习以及对文章的理解与思考。
3.过分强调考点讲解。
侧重于强调语文考点讲解是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先找出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针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将其他部分做粗略讲解。
对于这些重点难点,教师会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让学生反复记忆这些知识。
这些教师过于重视语文考试成绩,在教学中将文章转化为考试形式,使学生为了考试而阅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也没有深入理解文章内涵。
二、解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难题的措施
1.探究阅读教学理论。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理论研究是其重要的理论支撑,如果缺少理论指导,阅读教学实践会产生混乱的影响,甚至阻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阅读的理论教学包括教育学、心理学、逻辑学等,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加强学习阅读教学理论,丰富自身的教学理论水平。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学习能力,设置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使阅读教学能够满足新课标教学要求,以达到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
因此,推动阅读教学发展进步的前提条件就是,增强对阅读教学理论的研究,立足教学理论,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2.革新阅读教学模式。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处于辅助地位,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空间,让其进行自主阅读。
另外,教师在课堂上过多地讲解阅读知识,会造成学生思想麻木的现象,甚至使其产生畏学心理,不愿意参与到阅读学习中。
教师革新教学模式,明确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提前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阅读,使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学习。
例如,在《木兰诗》这一课教学中,教师可提出几个问题,一个简单的,泛读一遍就能得到答案的,比如:木兰从军几年?还有稍微复杂一些的,需精读文章并进行深入分析的问题。
此时,教师可将阅读教学课堂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
在此之后,教师可要求学生从文章中选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进行赏析。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并且师生双方共同参与阅读教学,有助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3.鼓励学生课外阅读。
培养并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需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
然而,语文教学课堂时间有限,并且不会全部都用于阅读教学,所以,教师可支持学生进行课外拓展阅读,这样会有充裕的实践让学生进行阅读。
课外阅读时教师无法进行监督,学生的阅读质量与阅读效果无法得到保障。
因此,对于课外阅读方面,教师不仅要支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愿意参与课外阅读中。
教师可有计划地利用课外书的趣味性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主动进行课外阅读。
针对当前教学现状,语文教师应对存在问题进行探究,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革新传统教学方式,设置合理的教学计划,指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学习,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周仁贵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解决措施[J].新课程(中),2016,(12),27。
[2]洪志协试论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新校园(中旬),2017,(07),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