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赏析(2015年高考四川卷诗词鉴赏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游⼭家同夏少府》赏析(2015年⾼考四川卷诗词鉴赏题)
《夏⽇游⼭家同夏少府》赏析
(2015年⾼考四川卷诗词鉴赏题)
阅读下⾯这⾸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夏⽇游⼭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
⾕静风声彻,⼭空⽉⾊深。
⼀遣樊笼累,唯馀松桂⼼。
(1)请简要赏析“⾕静风声彻,⼭空⽉⾊深”。
(3分)
【答案】因为风声停⽌,⼭⾕显得异常安静,幽深少⼈的⼭林,⽉⾊更加浓郁,运⽤听觉和视觉描写,描绘了⼀幅幽邈、静谧的⽉下⼭林图景。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可从内容和⼿法等⾓度⼊⼿分析。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5分)
【答案】表达了作者厌倦世俗,热爱⾃然,渴望归隐的情感;突出了作者对⾃由闲适⽣活的向往和对⾼洁坚贞品格的追求。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可结合诗⼈的理想与追求,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来分析。
【诗歌鉴赏】
2015年⾼考语⽂四川卷
13.阅读下⾯这⾸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夏⽇游⼭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碾,槐庭落暗⾦。
⾕静风声彻,⼭空⽉⾊深。
⼀遣樊笼累,唯馀松桂⼼。
【注释】
1.⼭家,⼭野之家,亦指隐⼠。
题⽬⾥的 “游⼭家”是说到⼭林⾥去拜访⼀位隐⼠。
2.返照,⼣阳。
3.层岑,层叠的⼩⼭。
4.物外狎招寻,成分有省略,语序有颠倒。
补⼊省略的成分并且恢复语序,就是 “(于)物外招
寻(可)狎(之境)'。
意思是到世外去寻找可以亲昵的环境。
物外,世外。
狎,亲昵。
招寻,寻找。
5.兰径薰幽珮,语序有颠倒,即 “幽径兰薰珮”,幽深⼩径两旁的兰花把⾝上的⽟珮都薰⾹
了。
6.槐庭落暗⾦,即 '暗庭槐落⾦“,寂寞的庭院⾥,槐树下⾯落下了斑驳的⾦⾊⽉光。
暗,这
⾥是寂寞的意思。
⾦,⾦黄⾊的⽉光。
7.彻,这⾥是指响声明显。
8.⽉⾊深,⽉⾊更美好。
9.⼀遣樊笼累,完全排遣开了俗世事务的牵累。
⼀,完全。
樊笼,俗世事务的束缚。
陶渊明
《归园⽥居》 : “久在樊笼⾥,复得返⾃然。
”
10.松桂⼼,⼼,归隐⼭林的想法。
【解析】
四川卷的诗歌鉴赏题,诗词曲都有所涉及,当然主要是诗与词,朝代⼤多为宋元,2014为清代,但⼏乎没有考查过唐代的诗歌。
今年考查初唐骆宾王的作品,表明了对诗歌盛世⼤唐的致敬。
骆宾王的诗歌难度不⼤,学⽣理解不难。
骆宾王曾⼊蜀,与四川很有渊源,选他的诗歌也算体现地⽅特⾊。
诗⼈简介: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
唐初诗⼈,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
⼜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曾⼊蜀,居姚州道⼤总管李义军幕,平定蛮族叛乱,⽂檄多出其⼿。
在蜀时,与卢照邻往还唱酬。
⾼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
有集。
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诗歌分析:此意境深邃,内蕴丰厚,为唐诗优秀之作。
属于借景抒情的诗歌。
诗歌描绘夏⽇⼭中幽静空明的景⾊,抒发了作者对⼤⾃然的热爱与对官场的厌倦之情。
⾸联点明题旨,⽉夜下游⼭,颔联写⼭⾥⼭路、花⽊的幽⾹,颈联写⼭中的寂静幽深,这三联描绘游⼭所见所闻,成⼀幅幽静深远的夏夜⼭景;尾联卒章显志,“樊笼累”(陶渊明“久在樊笼⾥”)表明对官场、俗世的厌倦,“松桂⼼”(陶渊明“复得返⾃然”)表明对⾃然的喜好,对归隐⽣活的向往。
【选诗语译】 (题⽬的意思是,夏季的⼀天,我和夏少府⼀起去拜访⼀位隐⼠。
夏,姓夏。
少府,官职名,) ⼣阳已经坠⼊层叠的⼩⼭之下,我们⼀起去寻找可以亲昵的世外桃源。
幽深⼩径两旁的兰花把⾝上的⽟珮都薰⾹了,寂寞的庭院⾥古槐落下了斑驳的⾦⾊⽉光。
静谧的⾕壑⾥,风声愈加明显;空旷的⼭坳中,⽉⾊是这样的美好。
俗世事务的牵累全被排遣开了,只剩下了归隐⼭林的⼼思。
【第1⼩题】①从表现⼿法的⾓度来赏析,是运⽤衬托的⼿法,⽤风的响声来衬⾕的静谧,⽤⽉⾊的明朗来衬托⼭⾕的空旷。
说是以动衬静、反衬都算正确。
②从写景可以选择不同的⾓度来赏析,上联是写听觉,下联是写视觉。
上联写动态的景物,下联写静态的景物。
③从情与景的关系的⾓度来赏析,这两句诗通过描写⼭⾕的静谧与空旷,表现了诗⼈想挣脱俗世事务的糾缠寻求内⼼宁静的思想感情。
④平仄和谐,对仗⼯整。
(请同学们
注意,凡是要求赏析的试题,不妨先从上述⼏个⾓度来思考,)
【第2⼩题】回答这⼀类题⽬,先⽤现代汉语复述⼤意,然后再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1)请简要赏析“⾕静风声彻,⼭空⽉⾊深”。
(3分)
解析:【参考答案】运⽤对⽐衬托的⼿法,⽤风声衬托⼭⾕的幽静,⽤⽉光深远衬托⼭⾕的空阔。
描绘出⼀幅风声划破⼭⾕的寂静,⽉光遍洒⼭⾕的幽寂景⾊。
此题考查诗歌的综合鉴赏能⼒,虽然仅仅是对颔联的赏析。
注意赏析,需要理解这⼀联所写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情感,更要把握其艺术⼿法,甚⾄语⾔的精妙。
即抓住内容、思想情感和艺术⼿法来做分析。
这句是写景,所以要从写景的⼿法出发,抓主要意象,描绘出画⾯。
技巧点拨:唐⼈写静,常以动相制,譬如贾岛句“鸟宿池边树,僧敲⽉下门”,可谓是这⽅⾯的著名典故了。
骆宾王的“⾕静风声彻”亦是以动制静。
⽽后半句“⼭空⽉⾊深”,“深”字⽤得尤其⾼妙,反复吟咏,想着若⾝临其境,必将有恍若隔世之觉了。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5分)
解析:【参考答案】作者通过记叙夏⽇游⼭的所见所闻,描绘出⼭中幽寂空明的景⾊,表达出作者厌倦世俗,向往宁静,喜好⼭⽔,渴望归隐的⼼情志向。
此题考查诗歌的情感和志向——主题,并要求简要分析。
属于“鉴赏诗歌的情感”考点,学⽣解答时需要注意⼏点:⼀是读懂诗歌,理解情感;⼆是要会逐联分析,明了内容(画⾯及其特点)和主题;三要语⾔准确优美,表达出诗⼈的⼼境,鉴赏出诗歌的美感。
难度较⾼。
抓住关键词句把握主旨,如尾联是卒章显志。
技巧点拨:理解诗歌主题在于读懂诗歌,读懂诗歌在于能够从意象出发理解诗歌描绘的画⾯,并结合诗歌的情思语(关键词)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