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三部《畿辅通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代三部《畿辅通志》
清代三部《畿辅通志》
清代三部《畿辅通志》
清康熙十一年 (1672 年 ), 康熙皇帝采纳大学士卫周祚的建议 , 下令各省编修通志。
同年 , 清代第一部直隶省志一一康熙《畿辅通志》开始议修 , 康熙十九年 (1680 年 ) 正式编纂。
直隶巡抚于成龙、格尔古德先后监修 , 延聘翰林编修郭棻任总纂 , 于康熙二十一年 (1682 年 ) 修成 , 共 46 卷 , 22门。
这部志书修纂时间较短 , 从体例到资料方面都多所欠缺 , 而稗官小说却多 , 因此为后世所轻。
乾隆时修《四库全书》未予著录 , 《四库全书总目》未设专条 , 仅在雍正《畿辅通志》中有所评述。
此志虽粗略 , 但毕竟为首创 , 所以有其价值。
雍正《畿辅通志》。
雍正六年 (1728 年 ), 为继续编修《大清一统志》 , 又下诏各省重修通志 , 限期成书。
雍正《畿辅通志》于雍正七年 (1729 年 ) 开始编纂 , 至雍正十三年 (1735 年 ) 刊行。
共 120 卷 , 志首有图 18 幅 , 全志析为 31 门。
此志较康熙《畿辅通志》内容更丰富 , 并对康志“订伪补缺”,体例也较完备 , 实用价值较强。
初修《大清一统志》有关直隶部分就以此为底本。
雍正志的修纂 , 由直隶总督唐执玉奉命延聘原任辰州同知田易等人 , 在省府保定的莲花池内开始纂辑 , 后由直隶总督刘于义、李卫相继监修 , 聘翰林院侍读学士陈仪继续修纂。
光绪《畿辅通志》。
光绪志距雍正志历 140 年 , 大大超过当时地方志每 60 年一修的要求 , 在这期间 , 直隶省发生了很大变化 , 客观上需要一部新的志书为
施政者所用。
因此李鸿章督直期间 , 主持编纂了《畿辅通志》。
同治十年 (1871 年 ), 李鸿章延聘主讲莲池书院的黄彭年主纂《畿辅通志》。
此志于同治十年 (1871 年 ) 末开始编纂 , 于光绪十二年 (1886 年 ) 修成 , 用银 11.99 万多两。
全书共 300 卷 , 由纪、表、略、录、传、识余、叙传等诸体组成, 下有若干分目。
这部志书是荟集笃学之士, 广征经、史、子、集诸书 , 兼采访所得。
对前志以来 140 余年文献资料搜罗略备 , 考订精审 , 体例完备 , 资料充实 , 为清代省志中的名志。
在体例上吸收外地几种志书所长 , 稍加变化 , 采用地方史式体例。
在资料和体例的运用上都有其独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