诙谐幽默的苏轼作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诙谐幽默的苏轼作文
提及苏轼,人们往往会想到一个仪态儒雅、气度雍容、满腹诗书的学者形象,而很少会想到一个日常生活状态下的苏轼,有意无意之间,忽略了苏轼生活化的一面。

实际上,苏轼乃是个颇为俏皮的人,从他生活中的一些幽默风趣的言行,同样也可以看出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人格。

苏轼的性格真率,不善于做表面功夫,有话也藏不住,用他自己的话说:“如食中有蝇,吐之乃已。


苏轼的学生、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晃补之时常劝他慎言,以免因言获罪,苏轼说:"我当年考试得仁宗皇帝提拔,以贤科入仕,皇上在便殿召见我,我所陈述的主张方略被采纳了不少。

后来我屡次上书,常有规劝晓谕之言,皇上看了也不生气。

如果我不担起应负的责任,尽我之能说话,还有谁还会说话?我没什么好怕的,大不了朝廷杀我而已。


晃补之听了,无言以对,苏轼突然话锋一转:“朝廷如果真要杀我,微命亦何足惜。

只不过杀了我,对你也没有好处。

”众人都被这句话逗得哈哈大笑,由这个沉重的话题所引发的压抑气氛,顿然被消弭于无形。

即使是以言语讽刺他人,苏轼也是极具幽默意味。

苏轼在被下狱关押期间,有一个狱吏曾对他颇有不敬之词。

到了元祐年间,苏轼又重新被朝廷起用,先是知登州,没多久又以礼部员外郎一职被召还。

在还京的路上,苏轼巧遇当初看押他的狱吏,这种此一时、彼一时的再见,顿时令狱吏面有愧色,心中非常不安,不知苏轼要如何报复自己。

苏轼戏谑地跟狱吏说了一个故事有一条蛇咬死了人,被冥府执管生死的判官追杀,依照法典,应当将蛇处死。

蛇向判官申诉说:“我确实有罪,不过我也有功劳,功罪相抵,应当免死。

判官问:“你有什么功劳?”
蛇说:“我的蛇黄可以用于治病,已经救活过不少人。


判官一查,果然,于是免了蛇的死罪。

接下来判官审一头牛,罪责是牛用角把人顶触致死,依法当死。

牛也申诉说:“我也有牛黄,可以制药救人,也救过好几个人了。

牛的死罪也因此得免。

接着带上来一个人,因为杀人获罪,应当抵命。

这个人也向判官申诉,说自己有黄。

要求免罪。

判官大怒,问道:"蛇黄牛黄都可入药,天下人所共知,你是人,有什么黄?”此人啜嚅良久,这才答道:“我没有别的黄,却也有些惭惶。

气质酒脱、语言精妙、学识渊博、该谐风趣的苏轼,就如一首韵味十足的史诗,受到后世之人的喜爱,其实乃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苏轼的幽默苏轼一生虽然历经坎河,多灾多难,但他生性幽默,爱开玩笑,总能以“笑”和“乐”来对待生活中的一切。

他的一生就是一部中国文人的幽默史。

苏轼本质上虽然是个文人,但他首先是个官。

他几乎做了一辈子的官。

在人们的印象中,做官不论大小,总是最严肃的。

但苏轼做官时也忘不了开玩笑。

他不但喜欢给同事们起绰号,而且在处理政务批复公文时,也不忘“幽默”一下。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官至太常博士,摄开封府推官。

当时正值王安石推行新法,由于政见不同,得罪了王安石,此后数年苏轼不得不出任地方官职,开始为杭州通判,后来先后出任密州、徐州和湖州知州就在苏轼即将离开杭州去密州(今山东诸城)任职之前,有一位别号“九尾野狐”的营妓向官
府提出申请,以自己年老色衰为由,请求脱离营妓名籍,成为良家妇女。

苏轼当时只是杭州的临时负责人,新领导马上就会到任,他本来完全可以把此事推给新领导处理,但他是个乐天派,喜欢开玩笑,看到这份有趣的请示后,提起,笔来就批示道:“五日京兆,判状不难;九尾野狐,从良任便。

”同意其从良的请求。

这里的“五日京兆”是用了西汉京兆尹张敝的故事:因受一个案子的牵连,张敝被人弹劾,即将去职。

就在这个时候,张敝命令其部下絮舜去查办一个案件,絮舜却说:你只能做五天的京兆尹了,我为什么还要听你的话?就私自回家睡觉去了。

张敝非常生气,马上派人将絮舜拘押起来,说:五日京兆又怎么样?说完就把絮舜杀了(《汉书·张敝传》。

苏轼在这里引用这个典故,是说我虽然是个临时负责人并即将去职,但还是有权批准你的从良请求的。

这个批示确实非常有趣。

气质酒脱、语言精妙、学识渊博、诙谐风趣的苏轼,就如一首韵味十足的史诗,受到后世之人的喜爱,其实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