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2-(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风筝》教案设计范文3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风筝》教案设计范文3篇小时候我们喜欢看风筝在天空中飞翔,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风筝》教案设计范文。
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风筝》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飞舞、拼命、奔跑、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寻找、垂头丧气、磨坊、继续”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童真童趣。
3.通过自读自悟,读懂课文内容。
4,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体会孩子们的心情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变化写具体的。
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演示法【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图片和放风筝的情景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2,准备一只风筝。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一,导入:1,出示课件:高鼎的《村居》,学生齐读。
这首诗中有一样非常好玩的东西是什么?2,没错,纸鸢就是风筝。
出示课件资料袋,介绍风筝。
3,同学们,你们谁放过风筝,那位同学来谈谈放风筝的情景及心情。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风筝》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古诗《村居》引入课文,既帮助学生复习了既有知识,又自然引入到新授课文,一举两得。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从三年级开始,在有的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形式多样,或文字介绍,或图片介绍,目的是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了解与课文有关的信息,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显然,“资料袋”作为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作用不可小觑。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轻视,甚至忽略了“资料袋”,致使“资料袋”成为可有可无的摆设。
其实我们可以通过资料袋让孩子学会在较短时间内提取与文本相关的重要信息,这也是一种很重要的阅读能力。
二,复习巩固(一)生字词的复习1,课件出示上节课所学的生字词,指名学生读,其余学生评价。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风筝》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学习生字、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课件及相关资料等。
教学过程一、唤起情感;导入学习1、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件礼物;希望你们能喜欢。
〔课件出示:谜面猜猜看;它是什么?〕你们了解风筝吗?(课件出示:资料袋)你们放过风筝吗?我们一起来说说放风筝的事吧。
2、自己放风筝很有趣;但是看别人放风筝也很有趣;刚才大家都说放过风筝;那么有谁做过风筝吗?3、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件出示:第十课《风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风筝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先请同学们自学课文;自学的时候;除了要把生字;词语的语音读准外;还要把课文读正确;碰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要多读几遍。
2、刚才大家一起自学了的课文;现在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词语吧(课件出示:词语表中的词语)。
3、词语虽然不多;但有几个词语特别难读;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垂头丧气)这个词语特别难读。
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4、垂头丧气是什么意思呀。
你能做个垂头丧气的样子吗?课文当中写道;同学们找风筝;找了一个下午都没有找到;所以大家只能垂头丧气。
5、还有一个词语(磨坊);一起来读一读。
坊要读第二声;磨是个多音字;在这儿要读第四声。
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
6、磨坊就是磨面的房子(课件出示:磨坊图)。
让我们再把这些词语一起来读一读。
7、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词语;现在请你们想一想;刚才你们自学课文的时候;有没有碰到过特别难读的句子呢?我们来交流一下吧。
第三自然段的第二个句子特别难读。
我觉得“飞筝越飞越高……”这一句也非常难读(课件出示:“飞筝越飞越高……”)。
8、还有哪个句子你觉得比较难读?第四段的最后一句话(课件出示:句子)。
第五自然段的“我们垂头丧气地……白光”这个长句比较难读(课件出示:“我们垂头丧气地……白光”)。
风筝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篇)
篇一:《风筝》教学设计及反思《风筝》教学设计及反思1导入: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村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教师: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学生:诗中描绘了春天孩子们放学后忙着去放风筝的情景。
师:很好。
诗的后两句让你想到了我们刚刚学过的《春》中的哪句话?生: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地上的孩子也多了。
师:是啊,早春时节正是孩子们争相到户外活动的时候,放飞美丽的风筝,也正是放飞了自己的好心情。
可是,文学家鲁迅先生看到天上飞舞的风筝,却感到“惊异和悲哀”,这是为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风筝》来共同研读。
(教师书写课题)二、自学课文,把握内容1复述课文师: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字,通读了课文,有谁能够为大家复述一下课文的内容?生:本文记叙了鲁迅先生看到北京天空飘飞的风筝,想起了小时侯自己不喜欢放风筝也不让小兄弟放,把小兄弟偷做的风筝毁坏了。
中年之后,他看了一本外国讲论儿童的书认识到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他非常后悔,找机会向兄弟道歉,可是他的弟弟已经忘记了,这让他的心情更加难过。
师:你的复述非常完整、准确。
2分析人物形象师: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集中在哪些段落?生:第3、4自然段师:请仔细地阅读3、4自然段,思考:这两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1名学生朗读、自学5分钟,教师点拨生:从第3段可以看出小兄弟身体瘦弱。
生:从第3段“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竟至于小半日。
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中可以看出小兄弟天真可爱,特别喜欢放风筝。
生:从第4段中可以看出小兄弟心灵手巧。
生:从第3段中可以看出鲁迅独断专行。
生:从第4段中“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的几个动词可以看出我特别冷酷,不让小兄弟放风筝。
师:“我”为什么不让小兄弟放风筝?生:“我”认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风筝》教案
《风筝》教案以下是关于《风筝》教案,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风筝》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二、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三、教学安排:两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联系前不久在厦门的风筝节,让学生谈谈放风筝的乐趣。
这是一项有益于身心的活动。
放风筝时,我们可以/上观白云朵朵;下览绿草如茵,尽情地感受春的气息,这是何等惬意之事。
但是,是不是所有的人在放风筝时都有着同样的心情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鲁迅的《风筝》,看看他·具有什么心情。
(二)、整体感知:1、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我”和小兄弟之间围绕风筝发生的一件事,整篇文章洋溢着浓浓的手足之情。
《风筝》就像一曲亲情的赞歌,让人沉醉在自然和谐、水乳交融的诗情画意里。
2、正字、正音伶仃:(líng dīng ;孤独,没有依靠)憔悴:(qiáo cuì;瘦弱,不好看)嫌恶:(wè;厌恶)惊惶:(huáng ;惊慌)瑟缩:(sè;身体因寒冷、受惊吓等而蜷缩或兼有抖动)苦心孤诣:(yì;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
)3、下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快速默读全文,边读边思考下列各题。
阅读习惯:手握笔即兴批注。
(1)、这篇散文1-2自然段写了什么?(2)、3-4自然段写了什么?(3)、5-11自然段写了什么?(4)、12自然段写了什么?明确:(1)看到北京天空风筝浮动,“我”想到了故乡的·风筝时节。
(2)回忆起自己幼年时的对小兄弟精神的虐杀。
(3)中年时我明白了我的过错,想要补过,但小兄弟已经完全忘却了这件事;(4)我无法补过,心里只有着一种无可把握的悲哀)(边讲述边点击幻灯)(三)、具体揣摩。
2019年上半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D类综合应用能力试题及解析(小学)
2019年上半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D类综合应用能力试题及解析(小学)本次教资面试试题来源于学员回忆,与真实试题存在偏差,仅供参考。
一、辨析题(30分)教育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实施教育,超前于现在发展水平去教育学生就是揠苗助长。
请对这一观点作出判断和分析。
要求:判断准确,观点明确,分析合理,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400字【参考答案一】此观点是错误的。
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以及个别差异性,新课改的学生观也表明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科学施教。
教师在教学时应该考虑学生的现有水平,做到循序渐进,但并不表示只能将教学内容局限在学生的现有水平上。
首先,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明确说明,教学应该走在学生发展前面,即教学难度应该处于学生现有水平和即将能够达到的水平中间,这样的教学任务最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其次,教学原则中的量力性教学原则也要求,教学中应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防止教学任务难度低于或者高于学生的实际程度,如果仅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进行施教,违背了新课改学生观中学生是一个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这一理念。
在实际教学中应该结合学生的现有水平以及潜在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
【参考答案二】题干说法是错误的。
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老师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设置适当超前的内容,提高学生的能力。
教育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因此教学实施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水平,老师在备课中除了备教材、教法外要充分备学生,原因就是只有充分了解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学生的现有水平才能更好地组织教学,但仅顾及现有水平,学生很难从现有水平能完成的任务中获得成长,因此教学过程中内容、难度要适当超出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
根据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现有水平与可达到水平之间的差异,因此要适当的超过现在的发展水平,即维果斯基提出的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并且新课改的学生观告诉我们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因此在符合量力性原则的情况下,老师要给学生布置超过现有发展水平的、适当难度的任务,帮助学生获得成长。
《风筝》教案优秀6篇
《风筝》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为您精心整理了6篇《《风筝》教案》,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风筝》大班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资助幼儿了解风筝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品,欣赏风筝图案及色彩的民间特色美。
2、引导幼儿选用差别材料,运用简单明快的色彩、对称的方法制作风筝。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尝试通过动作和色彩来感知美、创造美。
活动准备活动前带孩子们放风筝。
环境创设:安插斑斓的风筝。
风筝制作录像,各色颜料,纸张、剪刀、双面胶、竹棍、线等制作材料。
活动流程谈话引入——欣赏风筝——讲解难点——制作风筝——放风筝。
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引导语:小伴侣放过风筝吗?放风筝好玩吗?谁来说一说,你放过什么风筝?今天杨老师给小伴侣也带来了风筝,一起来看!二、欣赏录像,拓宽经验。
风筝是怎么做出来的呢?一起来看!咱们山东潍坊的风筝可有名了,外国人都来买咱们的风筝呢!小结:做风筝需要四个步骤呢,扎、糊、染、拴。
三、出示范例,讲解难点。
引导语:做大风筝太难了,咱们一起来看看小风筝是怎样做出来的?教师出示小风筝,带幼儿观察他们的结构、材料等。
讨论:1、各种各样的形状是怎样制作出来的?2、风筝上面斑斓的图案和色彩是怎样装饰的?3、风筝的骨架怎样绑缚结识?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本身的想法,并及时必定。
四、制作风筝。
1、幼儿绑缚骨架,引导幼儿在绑缚过程中彼此合作完成骨架的制作。
2、幼儿制作风筝,教师及时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带幼儿到户外放风筝。
延伸:教师和幼儿一起用本身制作的风筝装饰主题环境。
《风筝》教案篇二一、活动目标:1.学习用对称的方法装饰风筝,体验作画的快乐。
2.激发幼儿欣赏美、创造美的兴趣与能力。
二、活动准备:PPT美丽的风筝、风筝半成品、记号笔、油画棒。
三、活动过程:(一)以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活动主题“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个谜语请你们猜一猜:天上一只鸟,用线拴得牢,不怕大风吹,就怕细雨飘。
小学三年级语文《风筝》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风筝》⼀课讲的是作者⼉童时代和⼩伙伴⼀起放风筝的事情,⽂中写了做风筝、放风筝的快乐,也写了因风筝丢失焦急失望的⼼情,⽽最后⼜燃起⼀丝希望。
课⽂充分展现了⼉童时代的天真、快乐,也展现了⼉童内⼼对幸福的向往和追求。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语⽂《风筝》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风筝》原⽂ 在我童年的梦⾥,飞得的就是风筝。
草地上,我们扯着线跑着;天空中,风筝迎着风飞着。
那些在天空中飞着的,都是我们理想的翅膀啊!每个⼈的理想不⼀样,每个⼈扎出来的风筝也不⼀样。
你看,那样⼦像⽔兵帽,后⾯还飘着两根飘带的风筝就是我的,因为我想长⼤后当海军。
此刻,我似乎看见了⽆边的⼤海和翻滚的波浪……那个飞机风筝是⼩强的,他很想当飞⾏员。
他把⾃⼰最威武的⼀张照⽚贴在风筝飞机驾驶舱的位置上。
瞧哇,⼀只美丽的⼤蝴蝶,翅膀⼀扇⼀扇的,正在空中翩翩起舞,那⼀定是薇薇的巧⼿做的,她想和爸爸⼀样,当个昆⾍学家。
还有,那⽡⽚风筝是未来的建筑⼤师⼩明的;那双体花瓶风筝是双胞胎姐妹兰兰和红红的。
所有的风筝中,要数⼩⾳乐家根⼦的最棒了,那是⼀个⼤竖琴。
说实话,我见了他的风筝后才知道竖琴是什么样⼦的。
那风筝上挂的两排风铃可真好听:“得啷啷,得啷啷!”把带着鸽哨的鸽⼦都引来了。
最有意思的风筝要算芳芳的了。
因为直到现在她还没有决定长⼤⼲什么,所以只好照⾃⼰的模样做了个风筝,让“她”到天上去好好想想吧。
哈,风筝的后脑勺上还拖了⼀条长长的辫⼦,真好玩! 我⼀边放线⼀边跑着,⼿⾥的线越放越长,风筝也带着我们的理想越飞越⾼,越飞越远。
【篇⼆】⼩学三年级语⽂《风筝》教案 第⼀课时 ⼀、谈话揭题 ⼆、初读课⽂,学习⽣字词 1、轻声读课⽂,把不认识的字画下来,连词多读⼏遍。
(1)⾃读,互读。
(2)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1)我来考考你。
⼀学⽣拿着⽣字卡⽚,让另外学⽣读出读⾳,然后再组词(如有可能再说⼀句话)。
三年级第二单元作文放风筝教案及反思
三年级第二单元作文放风筝教案及反思【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放风筝的由来、制作方法和风筝的飞行原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护环境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传授放风筝的制作方法和飞行技巧。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掌握放风筝的制作和飞行方法。
三、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5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放风筝的乐趣,并谈论放风筝的由来和意义。
2.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图片和视频向学生展示放风筝时的气氛和风筝的种类,并解释风筝的飞行原理。
3.制作风筝(20分钟)准备麻绳、纸、竹子等材料,让学生分组制作风筝。
老师给学生讲解风筝的制作步骤,并在制作的过程中进行指导。
4.飞行示范(15分钟)教师示范放风筝的方法和技巧,然后让学生按照要求进行飞行练习。
5.回顾总结(10分钟)让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风筝,讨论风筝的飞行情况,总结飞行的成功经验和失败原因。
6.情感体验(10分钟)让学生结合当天的活动,写下自己对放风筝的体验和感受,包括制作过程中的困难和飞行时的愉快。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放风筝这项传统活动非常感兴趣。
他们在制作风筝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同时也学会了动手制作的能力。
但是在飞行中也发现一些问题,有些学生由于操作不当,导致风筝无法顺利起飞。
因此,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飞行技巧的训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享受放风筝的乐趣。
同时,也要注重对环境的爱护,不要让风筝飞到禁飞区域或是对他人造成伤害。
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学生更加热爱和尊重传统文化。
小学三年级语文《风筝》教案、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导语】《风筝》这篇精读课⽂是贾平凹先⽣的作品。
写了童年时,我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和找风筝的情景。
⽂章语⾔朴实,笔调清新,既写了我们放风筝时的⾃由⾃在、⽆拘⽆束,也写了丢失风筝时的伤⼼‘同时还写了孩⼦们对幸福和希望的美好憧憬。
⽂章⾃始⾄终都充满了童真童趣。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语⽂《风筝》教案、说课稿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学三年级语⽂《风筝》教案 教学⽬标 1、认识“依、歇、丧”等5个⽣字。
会写“精、希、却”等12个⽣字。
能读写“精⼼、希望、依然”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3、能模仿作者⼼理描写的⽅法,能较为具体地写出⾃⼰不断变化的⼼情。
4、乐意通过上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资料。
教学重点 1、“村”、“丧”的字形,“磨”、“坊”的读⾳。
2、有感情地朗读课⽂。
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 1、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情。
2、能较为具体地写出⾃⼰不断变化的⼼情。
课前准备 1、寻找⼀篇细致描写放风筝的⽂字⽚段,有条件地可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2、搜集有关风筝的⽂字资料和图⽚。
第⼀课时 ⼀、唤起情感,导⼊学习 1、唤起情感:童年的⽣活都是五彩缤纷的,既有欢声笑语,也有滴滴泪⽔。
你觉得童年的快乐是什么?和⼤家交流分享⼀下,好吗? 2、导⼊学习:有这么⼀群孩⼦,他们童年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就让我们⾛进课⽂,⾛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吧!板书并齐读课题。
⼆、初读课⽂,整体感知 1、⾃读课⽂,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喜欢读的可以多读⼏遍。
要求:读准字⾳,读通句⼦,⽣字可以多读⼏遍。
2、把⾃⼰喜欢的读给同桌听听,请同桌评出读得好的,给予表扬。
(师巡视,了解学情) 3、感知内容:说说课⽂讲了什么事,根据学⽣的回答归纳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风筝》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风筝》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1.3了解风筝的制作过程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风筝的兴趣。
2.2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传统民间文化的兴趣。
3.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3.风筝制作过程的掌握。
三、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的运用。
2.学生对风筝制作过程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风筝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风筝的特点。
2.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3.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主拼读生字词,组内交流记忆方法。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4.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注意把握课文大意。
(2)教师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
第二课时1.巩固生字词(1)学生默写生字词,教师检查并指导。
(2)学生用生字词造句,教师点评并指导。
2.分析课文(1)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
(2)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讲解。
3.学习风筝制作过程(1)教师简要介绍风筝的制作过程。
(2)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课文中的方法制作风筝。
(1)学生分享制作风筝的感受和经验。
五、课后作业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家长协助孩子制作一个简单的风筝,并拍照分享到班级群。
3.家长协助孩子了解风筝的历史和文化,下周分享给同学们。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了生字词,理解了课文内容,了解了风筝的制作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发言机会,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年级语文上《风筝》课文
三年级语文上《风筝》课文风筝作者:贾平凹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在芦塘里拔几根细苇,再找来几张纸,我们便做起风筝来。
做一个蝴蝶样的吧。
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
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我们去放风筝。
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
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从早晨玩到下午,我们还是歇不下来,牵着风筝在田野里奔跑。
风筝越飞越高,似乎飞到了云彩上。
忽然吹来一阵风,线嘣地断了。
风筝在空中抖动了一下,便极快地飞走了。
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
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一抬头,看见远远的水面上半沉半浮着一个巨大的木轮,不停地转着,将水扬起来,半圈儿水在闪着白光。
那是我们村的水磨坊。
“那儿找过了吗?”“没找过,说不定‘幸福鸟’就落在那儿呢。
”大家说。
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风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语文学习必须强调和协调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相互渗透和协调发展。
因而我从三方面拟定了本文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按圈点勾画的读书方法,积累“虐杀、苦心孤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蕴含的浓浓亲情。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2)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合作、探究式地探讨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亲情的含义,感受文中浓浓的手足之情;学习鲁迅严于自省、知错必改的情操与美德;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小学三年级语文《风筝》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风筝》教案【教材分析】是鲁迅诸多优秀回忆性散文中的一篇。
写了他童年时,因为风筝与弟弟发生了一次无法补过的误解和冲突,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愧疚。
笔触细腻,情感凄婉,适合于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所体现出来的亲情带有很深的时代烙印,要通过社会背景的探究加以把握。
作者严厉的自责精神充塞在字里行间,这更是文章的动人之处。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品味语句,理解重点词句的语境意义。
2、能力目标:感受文中通过误解和冲突所体现出的兄弟间深厚的亲情。
3、德育目标:学习鲁迅严于自省、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
【教学过程】一、设境导入:在大屏幕上展示“放风筝”的图片,用直观的画面和欢快的旋律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谈谈放风筝的感受。
为课文学习设置情景,营造氛围。
二、作者简介三、背景简介四、出示目标五、听读课文,整体感知1、写“我”回忆了有关“风筝”的什么故事?(听读要求: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段)(1)生听读后解答(2)师总结六、研读课文(一),寻找误解和冲突1、在文中找出描写弟弟对风筝入迷情状的句子,思考:这些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生读句子后做答2、“我”对风筝是一种什么态度?“我”为什么认为小孩玩风筝是没出息的?(1)生答(2)师总结3、找出“我”毁坏风筝的动词,体会这些动词的作用。
(1)生答(2)师总结4、面对我的行为,弟弟是怎样的反应?七、研读课文(二),自我反省感受亲情1、是什么原因让“我”闪电般苏醒过来了?2、对早年的过错,鲁迅先生弥补的方法有哪些?他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2、“我”想讨弟弟的宽恕,但弟弟却什么也不记得了,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1)生交流(2)师总结八、合作探究1、看见风筝本是令人快乐的,但在第一自然段中,为什么说“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1)生交流(2)师总结2、文中所说的“精神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你能从“精神虐杀的这一幕”看出什么样的社会意味?(1)生分小组讨论(2)师总结九、品味语句,渗透感情生自由找出自己认为用的贴切的词语或精彩的语句加以品味。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放风筝(第二课时)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放风筝(第二课
时)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天空中五颜六色的风筝随风飘荡的情景。
2、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的兴趣,热爱生活。
二、教材分析与处理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体会课文中对放风筝具体过程的描写感受孩子们放风筝时的喜悦心情。
难点:引导学生对天空中的形态各异的风筝进行想象。
创新点:有层次叙述画面内容,融入自己合理的对天空中风筝的想象。
空白点:用假设创造空白,假如你也在放风筝,你都看见了什么你什么心情(三)教具的选择与使用目的:挂图,帮助学生直观性观察画面,易于理清观察顺序,叙述有层次。
1。
湖北省事业单位D类综合应用能力(小学)真题及解析
2019年湖北省事业单位录用考试笔试真题-小学《综合应用能力》(D类)2019年湖北省事业单位录用考试笔试真题-小学注意事项本测验共有3个部分,总时限为120分钟,满分150分。
各部分不分别计时。
请仔细阅读以下注意事项:1、本题本由给定材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3、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
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4、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应试者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停!请不要往下翻!听候监考老师的指示。
※※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2019年湖北省事业单位录用考试笔试真题-小学2019年湖北省事业单位D类综合应用能力(小学)考试试题答案解析一、辨析题(30分)教育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实施教育,超前于现在发展水平去教育学生就是揠苗助长。
请对这一观点作出判断和分析。
要求:判断准确,观点明确,分析合理,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400字。
【参考答案】此观点是错误的。
(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着自身的内在规律,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以及个别差异性,这些规律制约着我们的教育工作。
遵循并利用这些规律,可以使教育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反之,则可能事倍功半,甚至挫伤学生。
教育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师在教学时应该考虑学生的现有水平,做到循序渐进,但并不表示只能将教学内容局限在学生的现有水平上。
(2)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明确说明,教学应该走在学生发展前面,应该高于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并且是学生当前能够接受的,这样的教学最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教学原则中的量力性原则也要求,教学中应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既是学生能够接受的,又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风筝
找风筝
整理ppt
5
“我”和小伙伴的心情有 怎样的变化?
做风筝:高兴
放风筝:非常高兴
找风筝:很难受
整理ppt
6
如果是你在做风筝, 你会想些什么?
整理ppt
7
整理ppt
8
整理ppt
9
整理ppt
10
整理ppt
11
整理ppt
1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整理ppt
13
亲自动手做一个风筝,
到田野、到操场、到广场去放一 放风筝,感受一下做风筝、放风 筝的快乐。
作者:贾平凹
整理ppt
1
童年是五彩缤纷的,既有欢声笑 语,也有滴滴泪水。你觉得童年 最大的快乐是什么?
整理ppt
2
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 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 放风筝,让我们走进课文, 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 的快乐。
整理ppt
3
这篇课文讲了什么事?
整理ppt
4
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做风筝
整理ppt
14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