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教师图书馆问题都是个体名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教师图书馆问题都是个体名词
一、基础名词(1-7)
1、图书馆学(library science;librarianship):研究图书馆事业的产生和发展,文献资料的组织管理、服务以及图书馆工作规律的学科。
2、情报学(information science):研究情报产生、加工、传递、利用的一般规律以及情报系统管理基本原理的学科。
3、文献学(documentation ;documentation
science;bibliography):研究文献收集、整理和传播的一般规律的学科。
4、图书馆事业(librarianship):以满足社会文化信息需求为目标,达到一定数量规模,具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并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的图书馆活动。
5、图书馆职能(library function):图书馆应有的作用和功能。
国际图联将现代图书馆的职能概括为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信息、开发智力资源。
现代图书馆学强调的图书馆功能包括图书馆维护社会信息公平、缩小数字鸿沟、促进社会包容、促进社会阅读等。
6、图书馆职业研究(library profession studies):将图书馆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职业进行考察与研究的学问。
主要包括对图书馆的社会角色、基本职能、职业特征、职业道德规范与职业素质、与相关职业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
7、图书馆权利(library right):公民接受图书馆服务的权利,以及图书馆人维护图书馆科学及事业有效地运行的权利。
二、空间名词(8-12)
8、图书馆(library):搜集、整理、收藏图书报刊等文献信息资料和为读者提供文献使用及参考咨询服务的文献信息机构,也是为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服务的文化教育机构。
通常包含图书馆的物理建筑、图书馆占有的空间两层含义。
相对于传统图书馆,数字与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藏品的载体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包括传统的纸质文献,还包括数字资源和音视频资料。
当代图书馆不仅被视为文献信息中心,更被视为知识中心和学习中心。
9、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俗称电子图书馆、虚拟图书馆、无纸图书馆。
以海量、经过组织和序化的数字化信息资源为基础,以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设备为手段,以网络为服务平台,以智能化、个性化的用户服务为中心,以信息收集、开发、管理、存储并提供利用为目的的数字空间。
10、复合图书馆(hybrid library):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过渡形态或有机结合体。
收集和管理实体信息资源及数字信息资源,融合各种技术提供集成系统,为用户提供馆内服务和网络服务。
11、研究图书馆(research library):又称学术图书馆,致力于某些学科或主题领域专业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加工,为科学研究工作者提供深度信息服务的图书馆。
12、阅览室(reading room):图书馆中专门供读者阅览图书、报刊或数字资源的场所。
通常配有书刊、电脑、阅览桌椅、阅读灯和网络设施。
阅览室可分为多种类型,一般根据读者成分、知识门类、文献类别和语种等分别设置,以满足不同类型读者的阅读需求。
如中文图书阅览室、外文图书阅览室、报刊阅览室、视听阅览室、古籍文献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参考阅览室等。
三、资源名词(13-21)
13、文献(literature;document):记录有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
由4个要素组成:所记录的知识和信息、记录知识和信息的符号、用于记录知识和信息的物质载体、记录的方式或手段等。
14、数字资源(digital resources):以数字形式存取、发布和利用的各类文献、信息、数据等资源的总称。
15、文献数据库(document database):简称文献库。
以结构化文献信息为主要内容的数据库。
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多数是在书本式检索刊物的基础上形成的。
按内容可分为一次文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和二次文献数据库(书目、文摘、索引数据库)。
16、特藏(special collection):图书馆收藏的珍本、善本、名人手稿、特种文献、地方文献等不同于普通图书期刊的文献集合。
17、善本书馆藏(rare book collection):又称珍本专藏。
图书馆收藏的以珍贵优异的古代图书刻本或写本为主要内容的文献集
合。
18、馆藏量(holdings;book capacity):又称藏书量。
截止到一定时期,某一图书馆或一定区域内所有图书馆经过累积所达到的实体和虚拟馆藏文献的数量。
19、古籍(ancient books;antiquarian material):广义的古籍统指古人所著图书,而不论其出版年代的早晚。
在中国,古籍指1911年以前抄写、出版的图书,但民国时期出版的古人所著的线装图书,通常也被视为古籍。
20、流通馆藏(circulating collection):又称外借收藏。
供读者在图书馆内阅读或外借的图书和其他资料的总和。
21、引证文献(citing reference):与“被引文献”相对。
主动引用其他文献的文献。
四、服务名词(22-25)
22、科技查新(sci-tech novelty search service):具有相关资格的图书馆或信息机构为确定委托人的专利、发明以及科研成果的新颖性做出鉴证的信息服务工作。
23、情报服务(information service):一种知识和智力密集型的信息服务。
情报部门利用其服务系统或设备来满足用户情报需求的过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智能性。
其主要目的是从所搜集的信息中分析、研究和发现新的知识,为决策者提供增值的信息。
24、知识服务(knowledge service):以信息搜寻、组织、分析、重组为基础,根据用户的需求和信息环境,融入用户解决问题
的过程中,提供能够有效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行为。
25、馆际互借(inter-library loan):图书馆文献流通方式之一。
图书馆之间根据协定,将读者需要的文献实体或其复本,从一个图书馆借出或传递到另一个不属同一管理范围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