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邢台市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 (2分)选出加横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A.欺骗(qī) 忧郁(yù) 来临(lín) 镇静(zhèn)
B.瞬息(shùn) 怀恋(liàn)涉足(shè) 丛林(cónɡ)
C.岔开(chà) 伫立(chù)足迹(jì)征途(tú)
D.茸茸(rónɡ) 污染(wū)流逝(shì) 践踏(jiàn)
A . 欺骗(qī) 忧郁(yù) 来临(lín) 镇静(zhèn)
B . 瞬息(shùn) 怀恋(liàn)涉足(shè) 丛林(cónɡ)
C . 岔开(chà) 伫立(chù)足迹(jì)征途(tú)
D . 茸茸(rónɡ) 污染(wū)流逝(shì) 践踏(jiàn)
2. (2分)下面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 . 显然,这位先生是把探查外界误认为探讨白己。

B . 一个成功的实验须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C . 在环境急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D . 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就被淹没了。

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周末,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临沂书法广场参观浏览,一路上大学沐着阳光谈笑风生,尽享天伦之乐。

B . 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国各大景区人满为患。

拥堵的车流、攒动的人头令许许多多的芸芸众生纷纷慨叹出行的困难。

C . 5月22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再次发生了严重暴恐案,导致大量无辜市民死伤。

这一骇人听闻的事件激起了国际社会对暴徒罪行的强列谴责。

D . 歌手李代沫因聚众吸毒被北京警方抓捕,其形象也跌至谷底。

面对媒体的批评,李代沫的粉丝却义愤填鹰,百般袒护他们心中的偶像。

4. (2分)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老师和蔼可亲的笑脸和那谆谆教导经常浮现在我眼前。

B . 大量植树造林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环境能否得到改善。

C . 进入新世纪以来,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D . 当外国友人来长沙时,受到了长沙人民的热烈欢迎。

二、默写 (共1题;共6分)
5. (6分) (2019七下·铜仁月考)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深林人不知,________。

(《竹里馆》)
(2) ________,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3)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

(《春夜洛城闻笛》)
(4) 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

(《逢入京使》)
(5) 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晚春》)
(6)惊涛澎湃,________。

(《黄河颂》)
三、名著导读 (共1题;共7分)
6. (7分)(2020·盘锦)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1)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陋室铭》作者是唐代的刘禹锡。

B . 辛弃疾,南宋词人。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都是他的作品。

C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在修建铁路的过程中被匪徒袭击,头部受伤。

D . 《西游记》中,悟空在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后来观音菩萨用甘露救活此树。

(2)善良是生命的黄金,即便是小人物身上也闪耀着善良的光辉。

请你从下人物中任选其一,概括作品中表现其良的一个情节。

备选人物:祥子(《骆驼样子》
外祖母(《童年》)
阿长(《朝花夕拾》)
简·爱(《简·爱》)
人物:
情节:
四、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7. (5分)(2016·安顺)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

至此,“互联网+”已升至国家层面。

实际上“互联网+”早已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请你根据如图内容解释“互联网+”的含义。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4分)
8. (14分)(2016·成都) 初中三年,语文书是陪伴我们成长的伙伴,请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

(1)下面是《成都商报》有关2013年语文教材调整的一则材料,请根据内容,概括出本次教材调整的四个特点。

(每点不超过5个字)
昨日,本报记者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官网上看到《2013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修订情况介绍》。

文章称,本次修订工作历时十年。

自2004年始,编写组三次前往各地调研,2011年3月申报统编教材。

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完成统编教材编写、审查、修改等工作。

2013年出版的七年级教材上下册均有改动。

人教社专家称本次调整涉及框架微调、阅读单元调整、课文调整、增加写作内容、减少综合性学习、明确单元学习目标等诸多内容。

七年级上册选文没有见到鲁迅等作家的九篇作品,取而代之的是贾平凹、丘吉尔等中外作家的作品,包括本土作家马及时的《王几何》。

选文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点,让人耳目一新。

此次语文教材的调整,引发了全国各地教师、学生、家长,包括新闻媒体的关注。

尤其鲁迅作品的减少问题,更是掀起了讨论的热潮。

(2)精心设计的“阅读导语”,为我们理解语文提供帮助。

下面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阅读导语”,编者以人们对鲁迅的认识起笔,又用诗意的语言写出了鲁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中的生活。

请结合课文内容,将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注意语意连贯。

提起鲁迅,人们常常会想到________,但是打开他的童年之窗,我们会发现那里却是________:灿烂的春光有童真,________;________,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

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探索一下他成长的足迹吧。

(3)六本语文书中,无数经典人物令我们难以忘怀。

请仿照示例,在下面的课文人物中,任选一个,写一段话。

(不要求句式完全一致)。

王几何(《王几何》)老头子(《芦花荡》)
香菱(《香菱学诗》)奥楚蔑洛夫(《变色龙》)
示例:
泥人张:一门最底层的手艺,让人忘记你的真名;你用一团泥巴,找回了尊严。

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9. (7分) (2019八上·金坛月考) 阅读陱渊明的《饮酒》(其五),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山气日夕佳”一句在诗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紧承上句,点名南山的暮景,引出下句的飞鸟结伴归林。

B . 首句写诗人身居闹市,但门庭冷落,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C . “心远地自偏”意思是指心远离官场和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D . “悠然见南山”的“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表现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情。

(2)描绘“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一句所展现的美景。

七、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
10. (1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患盗论
刘敞
天下方患盗。

或问刘子曰:“盗可除乎?”对曰:“何为不可除也?顾①盗有源,能止其源,何盗之患?”或曰:“请问盗源?”对曰:“衣食不足,盗之源也;政赋不均,盗之源也;教化不修② ,盗之源也。

一源慢③ ,则探囊发箧而为盗矣;二源慢,则操兵刃劫良民而为盗矣;三源慢,则攻城邑略百姓而为盗矣。

此所谓盗有源也。


【注释】①顾:只是。

②修:贯彻得好。

③慢:疏忽。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①盗可除乎________
②衣食不足________
③则探囊发箧而为盗矣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顾盗有源,能止其源,何盗之患?
②则攻城邑略百姓而为盗矣。

(3)作者认为产生“盗”的原因有哪些?(用原文回答)
八、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
11. (20分)阅读朱自清的《春》,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⑤“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着。

⑥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这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⑦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⑧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⑨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⑩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1)第③④⑤⑥自然段各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请分别用两个字加以概括。

(2)评析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②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3)第④自然段画线句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写景,增强了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春》这篇文章所表达的主题。

12. (20分) (2019七上·大洼月考)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小题。

片片蝶衣生
镯耳
①那日闲暇,独自一人到鼓浪屿游走。

挨挨挤挤的游客们,成群结队涌向琴岛。

耳畔不是那些错乱的碎步之音,便是天南海北的吆喝声。

我在嘈杂之中,内心焦躁而又不安。

②走着走着,前方万绿丛中现出几抹蓝色。

那是一片花木丛,繁茂的花枝上缀满蓝色的小花儿,花瓣娇小并不起眼,如果不是花开得很多,我或许真的会忽略它们。

可我到底还是厌倦了嘈杂的人群,被那一抹微蓝所吸引。

③移步花丛中,仔细瞧去,蓝色的花容宛如蝴蝶仙子一般,让人一眼惊艳。

时值冬季,它们的四片花瓣成对绽
开,恰如一群翩翩起舞的蓝蝴蝶,生动,活泼。

微风拂来,它们的翅膀随风颤动,飘来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

微风吹动蓝色的花朵,花朵起伏,与那身披蓝衫的蝴蝶别无两样。

④借助手机搜索,原来此花实名正是蓝蝴蝶。

我惊叹于造物主的神奇,将这样一朵小花装扮得如此美丽。

它那对生的叶子,平展两侧对称盛开的花瓣,还有那如蝴蝶触角一般细长的雄蕊,无不娇美可人。

在这个微寒的南国之冬,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
⑤我在这片篮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那首《江畔独步寻花》,想起眷恋芬芳的花间彰蝶,想起自由自在的欢啼黄莺。

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择一西郊草堂为安身之所,他在春暖花开时节,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不正是源于他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吗?
⑥眼前的这片蝴蝶花,生在鼓浪屿这片少人踏足的草地上,将点点微蓝开放在绿丛中。

它们没有娇艳灿烂的三角梅那般耀眼夺目,也没有悬挂在枝头的曼陀罗那般高高在上,不似红粉的合欢那般寓意高雅,更不像月季那般千娇百媚。

它们生来便如蝴蝶一般,长在花丛里,飞在绿叶间,在湿润的草地上,片片蝶衣生。

⑦我常常想,这世间的花不也和寻常的人一样吗?人有人性,花有花性。

有的人生来不甘,总不愿栖息于荒芜之地,纵有迁徒,也难逃枯萎的命运;有的人知足惜福,不攀不比,即便生长在乡野间,也是一身正气。

好比这蓝蝴蝶,它形貌小巧,生长于潮湿的山坡草地之中。

它不俗不媚,凭一身高洁之色来示人,在一片淡然的幽香之中静默绽放。

⑧夕阳西下,通往码头的行人越来越多,我流连在这片花丛中,为邂逅此花而欣然。

它们清婉的姿容,密密丛丛的风韵,将永远盛开在我的梦里。

(1)依据文章第②③段的内容,概括作者笔下蓝蝴蝶花的特点。

(2)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

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
(3)第⑦段写蓝蝶花有什么作用?
(4)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九、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3. (5分)(2019·张家港模拟) 按要求作文。

泰戈尔:天空不曾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刘禹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李煜: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柳宗元:千山乌飞绝,万径人踪灭。

无论是否留下痕迹,岁月自是流淌。

请以“岁月有痕”或“岁月无痕”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不要出现真实姓名、校名;③字数不少于600。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二、默写 (共1题;共6分)
答案:5-1、
答案:5-2、
答案:5-3、
答案:5-4、
答案:5-5、
答案:5-6、
考点:
解析:
三、名著导读 (共1题;共7分)答案:6-1、
答案:6-2、
考点:
解析:
四、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答案:7-1、
考点:
解析: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4分)答案:8-1、
答案:8-2、
答案:8-3、
考点:
解析:
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答案:9-1、
答案:9-2、
考点:
解析:
七、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
答案:10-1、
答案:10-2、
答案:10-3、
考点:
解析:
八、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答案:11-1、
答案:11-2、
答案:11-3、
答案:11-4、
考点:
解析:
答案:12-1、答案:12-2、
答案:12-3、
答案:12-4、
考点:
解析:
九、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答案:13-1、
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