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上海南湖高级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022学年上海南湖高级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
1. 甲酰胺的氮原子上两个氢原子都被甲基取代后所得到的产物称为N,N-二甲基甲酰胺,简称为DMF,是现在常用的溶剂。
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分子量,只有一个跟其它3个不同,它是
A DMF
B 丙酸
C 乙醛酸
D 乙醚
参考答案:
A
略
2. 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亚硝酸盐属于实物防腐剂,可以适当地添加于食物中
B.氨气泄漏时,可喷洒大量的水以减少氨气的扩散
C.漂白粉在空气中稳定,可用于漂白纸张
D.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是造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A 亚硝酸盐属于实物防腐剂,但是由于该盐会对人有致癌作用,所以添加于食物中水一定要严格控制其用量,正确;B 由于氨气极容易溶解在水中,所以当氨气泄漏时,可喷洒大量的水以减少氨气的扩散来消除其危害,正确;C 漂白粉在空气中遇空气中的CO2和水,会发生反应产生HClO而失效。
所以要密封保存,由于其狐疑产生有漂白作用的HClO,因此可用于漂白纸张,错误;D 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会产生大量的固体颗粒扩散到空气中,因此会造成雾霾天气,正确。
3. (08福建省质检)黄磷(P4)与浓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P4 + 3KOH + 3H2O PH3↑+ 3KH2PO 2
被氧化的P与被还原的P的质量之比为()
A.1∶2 B.2∶1
C.3∶1 D.1∶3
参考答案:
答案:C
4. 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
是()
A.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反应,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 2MnO4- + 6H+ + 5H2O2= 2Mn2+ + 5O2↑ + 8H2O
B.Na2O2与H2O反应制备O2:Na2O2 + H2O = 2Na+ + 2OH- + O2↑
C.将氯气溶于水制备次氯酸:Cl2 + H2O = 2H+ + Cl- + ClO-
D.用FeC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Cu + 2Fe3+= Cu2+ + 2Fe2+
参考答案:
D
略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能否产生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类成溶液、胶体和浊液B.25℃,0.1mol·L—1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都减小C.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不仅与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还与反应途径有关D.二次电池放电时作负极的电极在充电时与外电源负极相连
参考答案:
D
略
6. 依据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H3BO3的酸性比H2CO3的强
B .Mg(OH)2的碱性比Be(OH)2的强
C .HCl 、HBr 、HI 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
D .若M +
和R 2-
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 >M
参考答案: B 略
7. 某课外实验小组设计的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A. 装置能验证
B 略
8. (15分)( 1 )血液是胶体溶液。
若有人不慎手指被划破,可以从急救箱中取FeCl 3应急止
血,其原因是 ,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 2 )在一反应体系中,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粒子共六种:SO 42-、I 2、H +、SO 32-、I -、H 2O 。
已知,反应中I 2只发生如下过程I 2→I -,请回答。
①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填分子或离子符号)
②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③若利用该反应原理进行滴定操作,则应选择的指示剂为 (填序号)
A .淀粉溶液
B .酚酞溶液
C .甲基橙 参考答案: 略
9. 向盛有一定量的Ba (OH )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直至过量,整个过程中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
(用电流强度I 表示),近似地用如下图曲线表示,应为
A .A
B .B
C .C
D .D
参考答案:
C
【知识点】电解质
【答案解析】C 解析:在没加硫酸之前,氢氧化钡具有一定导电能力,向盛有一定量的Ba (OH )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开始反应,离子浓度逐渐减小,导电能力逐渐减弱,当恰好
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时,溶液的导电能力接近于零,然后随着硫酸的加入,导电的是硫酸溶液,所以导电能力会逐渐增加,直到和原来接近,故C 正确。
故答案选C
【思路点拨】溶液额导电能力和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有关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硫酸和氢氧化钡之间反应的情况,难度不大。
10. 下列除杂方案错误的是
参考答案:
B
11.
参考答案:
D
12. X、Y、Z和W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原子核内没有中子,在周期表中,Z与Y、W均相邻;Y、Z和W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
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Y、Z和W 三种元素可能位于同一周期
B.上述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中,W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熔沸点最高
C. Y和W所形成的含氧酸均为强酸
D.X、Y、Z和W可以组成物质的量之比为5:1:4:1的离子化合物
参考答案:
D
13.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①无色溶液中:K+、Na+、Cr2 072–、S042-
②pH =11的溶液中:CO32-、Na+、N03-、AlO2-
③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S042 -、N03–、Mg2+
④在由水电离出的c(OH-)= 10–3的溶液中:Na+、Ba2+、Cl-、I-
⑤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NaOH后加热既有气体放出又有沉淀生成的:Ca2+、
HC03–、NH4+、AlO2–
⑥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的溶液:Na+、 Cl -、S2-、S032-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参考答案:
C
14. 橙花醇具有玫瑰及苹果香气,可作为香料,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关于橙花醇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既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发生加成反应
B.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脱水,可以生成不止一种四烯烃
C.1mo1橙花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消耗470.4氧气(标准状况)
D.1mo1橙花醇在室温下与溴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最多消耗240g溴
参考答案:
D
橙花醇含有双键和醇羟基,故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A正确;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脱水,发生消去反应,能生成2种四烯烃,B正确;1mo1橙花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消耗470.4氧气(标准状况),C正确;1mo1橙花醇在室温下与溴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mol溴,480g溴.D错误。
15. 取100 mL 0.3 mol/L和300 mL 0.25 mol/L的硫酸注入500 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该混合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0.21 mol/L B.0.42 mol/L C.0.56 mol/L D.0.26 mol/L
参考答案:
B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16分)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铜和硫酸为原料多种方法制取硫酸铜。
制备方法如下:方法一:
(1)浓硫酸试剂瓶上适合贴上的标签是(填序号)。
(2)甲同学取6.4 g铜片和10 mL 18mol·L-1浓硫酸,放在试管中共热时发现,铜与
热的浓硫酸反应后并没有得到预期的蓝色溶液,而是在试管底部看到灰白色沉淀。
甲同
学为了验证其中白色沉淀的主要成分。
设计下列实验:
实验步骤:倾倒掉上层液体后,向所得灰白色的固体中加入适量蒸馏水,边加边搅拌。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所得白色固体的化学式为。
(3)乙还观察到加热过程中,起初液面以下出现大量白色烟雾,在试管内壁上部析出
少量淡黄色固体物质,持续加热,淡黄色固体物质又慢慢地溶于浓硫酸面消失。
淡黄色
固体消失的原因是(用化学反应方程式回答)。
直到
最后反应完毕,发现试管中还有铜片剩余。
乙根据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试管中还
有硫酸剩余。
他这样认为的理由是。
△
方法二:(4)丙同学认为甲设计的实验方案不好,他自己设计的思路是:2Cu+O2 2CuO,
CuO+H2SO4=Cu SO4+H2O。
对比甲的方案,你认为丙同学的优点是
①,
②。
方法三:
(5)丁同学取一铜片和稀硫酸放在试管中,再向其中滴入双氧水,发现溶液逐渐呈蓝色。
写出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参考答案:
(16分)
(1)
BD
2分
(2)沉淀中白色物质溶解,溶液变蓝色;CuSO4 4分(3)S+2H2SO4(浓)3SO2↑+2H2O 3分
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的浓度逐渐变小,由浓变稀,稀硫酸不能与铜发生反应;2分
(4)产生等量的硫酸铜,乙消耗的硫酸更少,而且不产生污染物SO2。
2 分
(5)H2SO4+C u+H2O2 CuSO4+2H2O2 3分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15分)某课外小组在实验室制备氨气,并进行有关氨气的性质探究。
⑴该小组同学加热生石灰与氯化氨的混合物制取干燥的氨气。
①应该选用的仪器及装置有_____ ___(填字母,按装置连接顺序填写)。
②生石灰与氯化铵反应生成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______。
⑵该小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氨气的还原性。
①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实验时通入氨气的速率过快,在烧瓶中会出现白烟,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______。
⑶该小组同学以氨气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备碳酸氢铵。
①甲同学先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充分溶解后,再通入氨气;乙同学先将氨气通入水中,充分溶解后,再通入二氧化碳。
请选择合适的方案并说明原因。
②写出检验产物中有NH的方法。
参考答案:
(1)①I、F、G、E、C 或F、I、G、E、C(全对得2分)
②CaO+2NH4ClCaCl2+2NH3↑+H2O(2分)
(2)①4NH3+5O24NO+6H2O (2分)②NH4NO3(2分)
(3)①乙同学方案合理。
(2分)
因为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较小,先通入二氧化碳,再通入氨气,生成的产物量少,且易生成碳酸铵;氨气在水中溶解度很大,先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的产物量多,且易生成碳酸氢铵(3分)
②取少量产物放入试管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证明产物中有NH(2分)
略
18. (选修3)金属镍及其化合物在合金材料以及催化剂等方面应用广泛。
(1)基态Ni原子的价电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2)金属镍能与CO形成配合物Ni(CO)4,写出与CO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的化学式、;
(3)很多不饱和有机物在Ni催化下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
如①CH2=CH2、②HC≡CH、③、④HCHO其中碳原子采取sp2杂化的分子有
(填物质序号),HCHO分子的立体结构为形;
(4)Ni2+和Fe2+的半径分别为69 pm和78 pm,则熔点NiO FeO
(填“<”或“>”);
(5)金属镍与镧(La)形成的合金是一种良好的储氢材料,其晶胞结构示意图如左下图所示。
该合金的化学式为;
(6)丁二酮肟常用于检验Ni2+:在稀氨水中,丁二酮肟与Ni2+反应生成鲜红色沉淀,其结构如右下图所示。
该结构中,除共价键外还存在配位键和氢键,请在图中用箭头和“…”表示出配位键和氢键。
参考答案:
(1)3d84s2(2分)
(2)N2 CN-(或O22+、C22-、NO+)(4分,每空各2分)
(3)①③④(2分)平面三角(2分)
(4) > (2分)
(5)LaNi5或Ni5La (2分)
(6)见右图(2分)
略
19. 对于司机酒后驾车,可对其呼出的气体进行检验而查出,所利用的化学反应如下:
2CrO3(红色) + 3C2H5OH + 3H2SO4 = Cr2(SO4)3(绿色) + 3CH3CHO + 6H2O被检测的气体成分是_____________,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氧化1mol C2H5OH 需要转移
_________mol电子。
参考答案:
答案:____C2H5OH_________, _____CrO3________, _____2___ (各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