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2《合格率》说课稿(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2《合格率》说课稿 (3)
一. 教材分析
《合格率》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2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这
一节中,学生将通过计算合格率来分析数据的统计意义,进一步理解概率的概念。

教材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合格率的含义,学会如何计算合格率,并能够运用合格率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

二.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已经有
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合格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来理解合格率的意义,并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合格率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合格率的概念,学会计算合格率,能够运用
合格率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
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
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合格率的概念,掌握计算合格率的方法。

2.难点:运用合格率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法和实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设置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说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合格率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讲解合格率的含义,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来理解合格率
的意义。

3.实例分析: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学会计算合格率,并能够运用合
格率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

4.练习巩固: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含义:合格产品数/总产品数×100%
•计算方法:
1.确定合格标准和不合格标准
2.收集数据
3.计算合格产品数和总产品数
4.计算合格率
八.说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对合格
率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二是对教师的教学过程的评价,包括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等。

九.说教学反思
在教学结束后,教师需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找出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对于本节课,教师可以反思以下几个方面:学生对合格率的理解是否清晰,教学手段是否有效,学生练习是否充分,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等。

知识点儿整理:
《合格率》这一节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知识点:
1.合格率的概念:合格率是指合格产品数与总产品数之间的比例关系,
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计算公式为:合格产品数/总产品数×100%。

2.合格率的计算方法:要计算合格率,首先需要确定合格标准和不合格
标准。

然后,收集相关的数据,包括合格产品数和总产品数。

最后,根据合格产品的数量和总产品的数量,计算出合格率。

3.合格率的应用:合格率可以用来分析和判断产品的质量。

通过计算合格率,我们可以了解产品的质量水平,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4.数据收集和整理:在计算合格率之前,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

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进行。

收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整理和分类,以便于后续的分析和计算。

5.数据分析: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有用的信息。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合格率的数据,了解产品的质量分布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6.概率的概念:合格率实际上是一种概率的表示方式。

概率是指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通常用0到1之间的数值表示。

合格率就是产品合
格发生的概率。

7.概率的计算:概率的计算可以通过实验或者理论推导的方式进行。

在计算合格率时,我们通常是通过实验的方式来估计合格率。

8.概率的应用:概率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质量管理中,通过计算合格率,可以预测产品的质量水平,并进行风险评估。

在统计学中,概率是数据分析的基础,用于推算总体的参数,进行假设检验等。

9.随机事件:随机事件是指在相同的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合格率就是一种随机事件,它可能发生(产品合格),也可能不发生(产品不合格)。

10.频率与概率的关系:频率是指某个事件在多次实验中发生的次数与实验总次数的比例。

概率是指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在大量实验的情况下,频率会趋近于概率。

11.条件概率:条件概率是指在已知某个事件发生的条件下,另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在计算合格率时,我们通常是通过控制条件,使得其他因素对合格率的影响尽可能小,从而得到更准确的合格率。

12.独立事件:独立事件是指两个事件的发生互不影响。

在计算合格率时,我们通常假设各个产品之间的质量是独立的,即一个产品的质量不会影响到另一个产品的质量。

13.抽样: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是通过抽样的方式来获取数据。

抽样可以从总体中选取一部分样本,通过对样本的分析,来推断总体的性质。

14.抽样误差:抽样存在一定的误差,称为抽样误差。

抽样误差是指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

在计算合格率时,我们需要考虑抽样误差的影响,并进行修正。

15.置信区间:置信区间是指对总体参数的一个估计范围。

在抽样中,我
们可以通过计算置信区间,来估计总体合格率的范围。

以上是《合格率》这一节内容的主要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合格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合格率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

同步作业练习题:
1.某工厂生产的产品共有1000个,其中合格的有800个。

计算该工厂
产品的合格率。

答案:合格率 = 合格产品数 / 总产品数 × 100% = 800 / 1000 × 100% = 80%
2.某班级进行一次数学考试,全班共有50名学生,其中有40名学生
的成绩在及格线以上。

计算该班级的及格率。

答案:及格率 = 及格学生数 / 总学生数 × 100% = 40 / 50 × 100% = 80%
3.某商店销售的一种商品,在100件商品中有90件是正品。

计算该商
品的正品率。

答案:正品率 = 正品数 / 总商品数 × 100% = 90 / 100 × 100% = 90%
4.某考生参加了一场考试,全场共有100名考生,其中有85名考生的
分数在60分以上。

计算该考生的及格率。

答案:及格率 = 及格考生数 / 总考生数 × 100% = 85 / 100 × 100% = 85%
5.某工厂生产的产品共有1000个,其中有950个是合格品。

计算该工
厂产品的合格率。

答案:合格率 = 合格产品数 / 总产品数 × 100% = 950 / 1000 × 100% = 95%
6.某班级进行一次英语考试,全班共有40名学生,其中有32名学生
的成绩在及格线以上。

计算该班级的及格率。

答案:及格率 = 及格学生数 / 总学生数 × 100% = 32 / 40 × 100% = 80%
7.某商店销售的一种商品,在150件商品中有135件是正品。

计算该
商品的正品率。

答案:正品率 = 正品数 / 总商品数 × 100% = 135 / 150 × 100% = 90%
8.某考生参加了一场考试,全场共有200名考生,其中有170名考生
的分数在60分以上。

计算该考生的及格率。

答案:及格率 = 及格考生数 / 总考生数 × 100% = 170 / 200 × 100% = 85%
9.某工厂生产的产品共有500个,其中有450个是合格品。

计算该工厂产品的合格率。

答案:合格率 = 合格产品数 / 总产品数 × 100% = 450 / 500 × 100% = 90%
10.某班级进行一次物理考试,全班共有30名学生,其中有24名学生的成绩在及格线以上。

计算该班级的及格率。

答案:及格率 = 及格学生数 / 总学生数 × 100% = 24 / 30 × 100% = 80%
11.某商店销售的一种商品,在200件商品中有180件是正品。

计算该商品的正品率。

答案:正品率 = 正品数 / 总商品数 × 100% = 180 / 200 × 100% = 90%
12.某考生参加了一场考试,全场共有150名考生,其中有120名考生的分数在60分以上。

计算该考生的及格率。

答案:及格率 = 及格考生数 / 总考生数 × 100% = 120 / 150 × 100% = 80%
13.某工厂生产的产品共有200个,其中有190个是合格品。

计算该工厂产品的合格率。

答案:合格率 = 合格产品数 / 总产品数 × 100% = 190 / 200 × 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