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1框 我与社会学案 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与社会
教学目标:
1.了解社会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感受社会不同的社会生活。
2.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行为,引导学生利用不同方式关注社会生活的变化。
3.知道社会关系是复杂的,引导学生会了解不同的社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4.正确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积极融入社会。
自主学习:
1.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
2.同一个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身份?
3.主要的社会关系有几种?
4.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合作探究:
暑假里,中学生小华经历了很多“大事”,以下是他的日记节选:
7月16日我今天到科技的儿童乐园当志愿者,引导和照顾前来玩耍的小朋友,一天下来,虽然累得精疲力尽,却很有成就感!
7月25 日在外婆家,我和表弟一起熬菜园里除草、采摘蔬菜,既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也感受到劳动的乐趣。
8月3日在家看电视,我看到关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纪录片,心潮澎湃,对航天人的奉献精神感到了由衷的敬佩。
问题一:小华日记里记录的“大事”,给了你什么样的印象?
问题二:读了小华的日记,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当堂反馈:
1.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俺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蕴涵的人生道理是
A、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B、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关系
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D、人生的追求是成功者的精神动力
2.江泽民同志在谈到教育问题时指出:“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
”这是因为(
A.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参加社会活动
B.
C.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就能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D.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一种学习,是认识社会的一种方式
中新网9月18日电今天是“九·一八事变”纪念日,81年前,日本侵略者挑起事端,在中国东北发动侵华战争,而81年后的今天,中日关系再次面临严重考验。
今天,中国多地将通过拉响防空警报等方式开展纪念活动,连日来,全球华人也通过各种方式抗议日本“购岛”行径。
阅读材料,回答1-3题
3.这是九年级小明同学从家中电脑里获取的文字与图片,小明了解国内时事新闻的途径是()
A.上网B.看新闻C.听广播D.看报纸
4.小明关心时事政治,对他个人来说作用很多:()
①了解社会,了解世界,拓宽视野,增长知识②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增强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5.有些同学认为,参加纪念活动是成年人的事,与我们学生无关,对此,你认为()
A.错误,参加纪念活动不仅是热爱祖国的重要表现,也是我们自己健康成长的迫切要求
B.错误,参加纪念活动有助于我们认清社会,将来找个合适体面的工作
C.正确,我们是学生,最重要的任务是完成学习任务
D.正确,我们还小,是否参加纪念活动对我们来说,毫无意义
6.我们生活在社会中,都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责任产生于()
A.生活中的传统习俗
B.法律所规定的各项制度
C.对他人许下的诺言
D.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
7.对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①人的全面发展,是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的
②人类社会是以诚实守信为基础,由各种关系结合在一起的人类共同体
③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④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离得开个人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8、分析材料,回到问题:
在社会舞台上,在不同的社会关系里,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身份。
现在,我们是中学生,是父母的儿女,是老师的学生,是同学的同学……将来,我们会做爸爸或妈妈,会成为科学家、教师、艺术家、公务员、农民、工人……随着环境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地变换自己的身份。
(1)请在下表中填写自己现在所处的四中社会会关系,并说出这些关系中自己的身份是什么?
(2)结合材料,谈一谈你给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