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学案3.2.2学案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2原子的结构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探究分析NaCl的形成过程,了解离子的形成及离子的带电情况,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会查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理解相对原子质量与质子数、中子数的关系。
自主研学
1.什么叫离子?什么叫阳离子,什么叫阴离子?
2.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电子,形成带电荷的离子,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电子,形成带电荷的离子。
例如:钠与氯气反应,每个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每个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
3.以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 r)。
表达式A r=
合作探究
一、离子的形成
1.交流学习:通过观察原子结构示意图,讨论:要趋向稳定结构的钠原子和氯原子该如何变化来达到稳定呢?阅读图文,试着解释食盐的主要成分氯化钠是怎样形成的。
2.离子的概念:。
阳离子:。
如:。
阴离子:。
如:。
3.离子符号的意义:
二、相对原子质量
1.定义:以作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跟它的,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在原子中电子的质量很小,所以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相对原子质量≈。
思考:原子的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有何区别?
3.查阅如下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磷、铝、氮、碳、钠、硫、镁、钙
你的收获。
学以致用
1.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在最外层得到电子后,不发生变化的是()
(1)原子种类(2)化学性质(3)相对原子质量(4)原子的电性(5)原子核(6)电子层
数(7)最外层电子数
A.(1)(3)(5)
B.(2)(4)(6)(8)
C.(2)(5)
D.(1)(5)
2.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给出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8 2 6
②
+16 2 86
③
+11 2 8
A.①②③表示的是三个原子
B.③表示的原子是非金属原子
C.①③表示的是阳离子
D.①②表示的化学性质相似
3.Al3+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的确切意义是()
A.铝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
B.铝原子有3个电子层
C.铝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
D.3个铝离子
4.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
A.+10 2 8
B.
+13 2 83
C.+13 2 8
D.
+15 2 85
(1)表示原子的粒子是(填序号,下同);
(2)表示具有稳定结构的粒子是;
(3)表示同一种元素的不同粒子的是。
5.由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15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铕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63
B.铕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63
C.铕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52
D.铕元素原子的质量为152
6.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化学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对它进行研究:
(1)第11号元素的名称是,它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它在化学反应中容易电子,它的离子符号为。
(2)从上表中我们还可以探究出以下规律: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原子序数、等于、等于。
(3)研究表明:从第二周期中3号~9号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我们分析第三周期中11号~17号元素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是。
参考答案
自主研学
1.带电的原子叫离子,带正电的叫阳离子,带负电的叫阴离子。
2.4失正阳4得负阴钠离子氯离子
3.一种碳原子质量的质量
合作探究
一、1.钠与氯气反应,每个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钠离子,每个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氯离子,钠离子带正电,氯离子带负电,相互吸引结合成氯化钠。
2.带电的原子叫离子带正电的离子Al3+、Na+带负电的离子Cl-、O2-
3.“2”表示2个镁离子“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Mg2+”表示1个镁离子
二、1.一种碳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比值
2.质子数+中子数原子的质量是真实存在的质量,单位为“克”或“千克”,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个相对比值,单位为“1”。
学以致用
1.A
2.D
3.C
4.(1)ABD(2)AC(3)BC
5.A
6.(1)钠金属失去Na+
(2)核电荷数质子数
(3)原子半径逐渐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