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析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推进素
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摘要: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具体表现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思维、数学能力等,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其符合新时代社
会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符合未来人才培养的方向。

小学数学是小学生基础教育
阶段的重要学科,新课标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以创新性、创造性、主动探究性作
为教学要求,以此改变传统应试教育下学生只会背诵知识,不会运用知识的局面。

但是,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该需要广大教育者们积极探究、精心
设计,以此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素质教育;有效
引言:
《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对未来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要求小学数学
教学也需要围绕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实践技能、身心发展等多方面出发,
对学生进行多方面教育,促使学生更好的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学习技能、解决问题,以此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

1.
小学数学教学推进素质教育目标
1.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多古今中外数学成就、数学经验等,素质教育要求教
师要引导学生有意识的挖掘、有目的的引用、有想法的创新,以此激发学生的爱
国主义精神。

对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教学时,需要重点开展数学史料相关知识点,
将其渗透在数学问题中,引导学生们从生活实际出发看到数学问题,解答具有思
想性的数学问题,以此展示我国伟大的数学历史成就。

1.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是对应试教育学学生照搬套用、不会思考和联想的问题而言的,其
中最主要的是学生的逻辑分析和逻辑推理技能,分析和推理需要在意识活动中进行,对此教师们需要利用数学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
思维品质。

学会通过比较、观察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路,最终形成良好的数
学思维品质。

对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在具体的培养目标下改变单一固
定的教学思路,促使学生们在发散思维下解答数学现象,以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提问的能力[1]。

1.
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创新创造能力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活动进行,学生们在数学意识的引导下,
通过一系列数学教学活动,初步影响数学思维,其是小学数学推进素质教育的第
一步,随着现代教育工作的升级、转变,数学学科育人作用越来越重要。

对于小
学数学教师而言,需要注重数学的实用性、工具性、科学性,以此提高学生的数
学实际应用能力。

且数学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熟悉、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激发学
生的创新创造潜力。

1.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1.
更新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素质观
小学数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智力启发的一门学科,传统的应试教育压
制了学生思维火花的爆发,学生们创新意识、想象意识得不到激发,无法展示自
己个性特点的同时,也无法发挥自己的潜能,素质教育的出现,对应试教育进行
了本质上的改变。

对此,小学数学教师们也需要全面认识到素质教育本质内涵,
更新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素质观,以此正确把握数学教学方向。

素质
教育要求以学生为主进行教学,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组织和参与的主体、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一些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需要根据学生需
求进行设计,促使学生学会自我探究、自我创造、自我解疑。

1.
创新教学方法、将素质教育具体落实到每个教学环节中
1.
以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教学。

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深刻认识到数学思想方法的教
学用途,以此改变自己的教学习惯,注重将精力和时间花费到教学思想和方法的
归纳、总结中,促使教学教材知识体系更加生动、丰富。

且教师在教学时,要求
根据学生已有的思想模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拓宽
学生的认知广度和深度,最终实现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目的。

第二,明确教学要点、注重提高每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做到因材施教。

教师需要根据教材编写特点、知
识体系、学生特点进行分层教学、分层指导,促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发挥自身长
处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且教师还需要采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注重学生的
学习有缺点,意识到学生的发展中的人,以此在有意识的引导下,为学生提供多
种成长、成才的机会,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第三,注重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也是创造能力,
其是素质教育基本目标之一,对此教师需要加强重视,首先,教师需要强化学生
的数学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案例、场景等,引导学生从自身经验出发
对例子、场景中的数学知识进行抽象概括、总结感知,了解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用途,以此意识到学习数学、实用数学的路径、方法。

其次,教师需要创设条件,教师在分析教学内容和要求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比如在小学应用
型数学问题模块的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小组问题探讨、市场价格调研、场
地测量等实践活动,将数学和生活实际进行练习,以此在体验中感受数学知识的
真谛,最终提高自己的数学应用能力[2]。

1.
凸显学生主体,指导学法
素质教育要求教育影响需要和学生需要结合,促使学生对外部教育影响感兴趣,以此在内在积极的情感态度下,自觉、主动、执着的进行一系列智力活动,
总之,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围绕学生
学习自主性、知识创造性创设教学活动。

教师需要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学习反应,将学生的心理活动、潜意识认知活动变为实践性的新知识创造活动,以此激发学
生自主学习欲望。

并在课堂上通过多种形式启发学生思考、质疑,根据学生的问
题点,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动手,以此让学生们趁热打铁,更好的吸收知识精华。

且教师还需要为学生指点迷津,传授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促使学生学会学习,以此实现指导学法目标,对此教师需要从以下这几方面进行:第一,加强思想意
识的指导。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和困难,对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
养成不怕困难、刻苦努力的精神品质,促使学生们积极面对挫折,通过反复练习,积累巩固,促使学生们明白厚积薄发的道理,以此提高学生的信心。

第二,加强学习心理的指导、数学知识的学习是复杂且漫长的,每一个公式、定理的掌握都需要经过一系列知识铺垫,对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学习
心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使学生们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会控制自己的
情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比如,教师交给学生们一定的记忆方法、解决问题
方法、联想方法等。

第三,加强学习内容的指导。

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是一个长
期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学生需要掌握不同的知识、技巧、方法等,促使学生在
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联系、归纳总结。

第四,加强学习方法指导。

数学学科的学习
和其他学科不同,教师要改变学生们固化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们反思自己学习
方法不足,促使学生们学会用技巧去记忆、推理、验证,以此掌握科学的学习方
法[3]。

1.
结束语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推进小学数学素质教育是对小学数学进行现代化改革
的重要举措,需要教师们在深入理解和把握素质教育本质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方
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在新素质观的引领下,将素质教育根本要求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中,以此实现人性化教学。

参考文献
[1] 钱必云. 探究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推进小学数学素质教育[J]. 东西南北:教育, 2019(19):0243-0243.
[2] 何剑.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J]. 人文之友, 2019, 000(007):186.
[3] 顾菁. 探析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J]. 新课程(小学), 2015, 000(011):64-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