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WCDMA与GSM网优试题汇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公共原理部分
填空题
将定向天线安装在墙面上时,天线的传送方向最好垂直于墙面,如果必须调整其方向角,对于水平半功率角为60或65°的天线,天线传送方向与垂直于墙面的法线方向的夹角要求小于或者等于30°。

对于水平半功率角为90°的天线,天线传送方向与垂直于墙面的法线方向的夹角要求小于或者等于15°。

目前宏基站室外馈线的选择要求为:馈线长度大于50 米要采用5/4 馈线。

室内分布式系统按照国家一级设计标准,要求天线口的EIRP不得大于15dBm 。

同时在实际设计中还需要将天线增益和载波总数一起考虑。

采用空间分集应该注意,如果要覆盖高速公路,一般要求两根全向接收天线的连线的方向与公路垂直。

分集接收技术被认为是明显有效而且经济的抗衰落技术,通常包括:空间分集、角度分集、频率分集、极化分集、时间分集等。

假设机站天线的发射功率为43dBm,则对应____20________W。

日常优化中,上站必须核实工程参数有:__经纬度__,__方向角__,__下倾角__,__天线类型__,共天馈情况。

请解释以下名词,如IMEI: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MSI: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
判断题
对参数安全级别为0、1的数据进行修改时,只要避开当地话务忙时就可以进行动态数据修改,不必等到深夜12:00以后。

(×)
参数安全级别为1级的参数定义为对网络服务无影响。

修改参数的过程中不影响所有用户的使用和状态。

(X)
制定《无线网络规划数据修改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网规数据修改有章可循、提高工程效率、了解参数的具体含义、规范数据修改行为。

(X)
在网络优化工作后,要保证参数修改记录表的唯一性,以便日后进行问题定位。

(√)
《工程参数总表》是在无线勘测结束后输出的贯穿整个规划优化的基础性文档,必须始终保证唯一性和实时刷新。

(√)
同一无线通信系统的收发信机有隔离度要求,不同系统间则没有要求。

(×)
软切换和更软切换的根本区别就是切换涉及的两个小区是否为同一个基站。

(×)
直放站的输出频谱应当接近基站的输入频谱。

如果直放站的输出频谱特征不理想,带外抑止能力不足,会形成较大的带外辐射,从而出现干扰(√)
一般情况下,馈线长度大于50米要采用5/4″馈线;馈线长度小于50米时采用7/8″馈线。

1/2″馈线用于连接天线与馈线之间、馈线与机顶接头处的跳线。

(√)
在一个地区首次使用GPS要开机等待10分钟以上,这样才能保证精度。

(√)
路测作为网络性能检验的一个重要手段,其担负着基础数据采集的重要任务,它的生命周期是从基站建设完成直至网络优化最终结束(√)
天线高度过高会降低天线附近的覆盖电平(俗称“塔下黑”),特别是定向天线该现象更为明显。

(╳)
射频模块驻波告警会影响覆盖范围、影响通话质量(√)
手机干扰器其干扰频谱具有窄带特性,并且一般出现在政府,军事单位,医院,加油站等区
域。

(╳)
路测必须包括覆盖区域内的所有小区、主要街道和重要地点。

为了准确地比较性能变化,必须试用不同的路测线路,在可能的情况下,在线路上需要进行往返双向测试。

(╳)
一个切换的典型过程为:测量报告—>测量控制->切换判决—>切换执行->新的测量控制(╳)
测试路线的选择要注意囊括该测试区域的所有场景,例如,高架、隧道、高速公路、密集城区街道等等,对于双行道也要尽可能保证来回方向都能测到,避免出现遗留问题区域。

另外还要就测试路线和客户沟通,确保测试路线中包含客户的关注点。

(√)
RF优化的调整措施包括工程参数调整和小区参数调整,其中小区参数调整主要针对邻区参数配置。

(√)
邻区规划中,为了保证切换正常,我们的规划原则是邻区越多越好。

(╳)
单项选择题
关于塔放的应用场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对于密集城区环境,主要是容量受限,使用塔放不能带来任何好处
使用塔放时,对于下行链路增加了插损,导致下行容量下降
由于塔放的使用,增加了塔放成本。

但是扩大了基站的覆盖范围,节省了站点数目和机房费用。

使用塔放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
关于各种应用场景的天线选型原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隧道覆盖方向性明显,所以一般选择窄波束定向天线,水平波束宽度55°的对数周期天线/八木天线或水平波束宽度30°的平板天线。

在山上建站,需覆盖的地方在山下时,要选用具有零点填充和预置电下倾的天线。

对于预置下倾角的大小视天线挂高与需覆盖区域的相对高度作出选择,相对高度越大预置下倾角也就应选择更大一些的天线。

城区站址分布较密,要求单基站覆盖范围小,尽量减少越区覆盖的现象,减少导频污染,提高网络质量和容量,因此从方便控制干扰的角度出发,建议选择高增益天线。

公路覆盖以带状覆盖为主,故多采用双扇区站或“8”字形全向站;在穿过乡镇,旅游点的地区也可采用三扇区或心形全向站。

在正常情况下,手持式GPS(如我司常用的GarminExtrexSUMMIT)至少显示搜索到几颗卫星时,显示的经纬度位置信息才可用?( B )
2
3
4
5
以下关于天线下顷方式描述中错误的是(D)。

天线波瓣下倾通常采用下列三种方法及其组合:机械下倾、预置电下倾、可调电下倾(电调天线);
在成本上电调天线最高,预置电下倾天线次之,机械下倾天线最低;
电调天线的优点是:在下倾角度很大时,天线主瓣方向覆盖距离明显缩短,天线方向图形状变化不大,能够减小干扰。

而机械下倾会使方向图变形,倾角越大变形越严重,干扰不容易得到控制;
电调下倾与机械下倾在对后瓣的影响方面也不同,机械下倾会使得后瓣的影响得到进一步的控制,而电调下倾可能会使后瓣的影响扩大。

目前数据卡E620数据连接的拨号号码通常为:(B)
*99*
*99#
&99#
#99*
通过修改天线的工程参数可以解决干扰问题,以下哪些不属于这类参数,(A)
天线的类型
天线的高度
天线的方向
天线的位置
在进行RF优化过程中,大部分的覆盖和干扰问题能够通过调整如下:1,天线倾角;2,天线方位角;3,天线高度;4,天线位置;5,站点位置;6,天线类型;7,新站点;按照其优先级的前后顺序为(A )。

1234567
1243657;
1243567;
1234657
RF优化阶段,CQT 测试中重点关注的呼叫跟踪数据包括(D)。

单用户跟踪信令消息;
面向连接的性能监测数据;
面向小区的性能监测数据;
以上都是。

CQT测试作为DT测试的补充,主要应用在以下场景(D)。

DT 测试中发现的掉话点、接入失败点;
话统数据分析中发现的指标差的小区;
重点小区和重点场所;
以上都是。

工程参数调整流程包括:①现场确认②调整措施讨论③调整措施检查④调整措施实施⑤调整措施提出⑥调整措施评估,正确的处理流程应该是(A)。

⑤⑥①②④③
⑤⑥④③①②
⑤⑥①④③②
⑤⑥①③④②
用户因掉话而进行投诉,处理措施如下(D)。

了解用户投诉;
检查告警;
检查话统指标;
以上都是。

驻波比是______A________
衡量负载匹配程度的一个指标;
衡量输出功率大小的一个指标;
驻波越大越好,机顶口驻波大则输出功率就大;
与回波损耗没有关系。

根据自由空间的传播损耗模型,当距离增加一倍时,传播损耗增大_______D_______
3 DB
4 DB
5 DB
6 DB
我们通常说的天线方向图是指 A
A、辐射方向图
B、场强方向图
C、增益方向图
D、功率方向图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与频率、传播距离的关系为: D 。

(A)与频率成正比,与传播距离成反比;
(B)与频率成正比,与传播距离平方成反比;
(C)与频率成反比,与传播距离平方成反比;
(D)与频率平方成正比,与传播距离平方成正比。

多项选择题
在网优参数修改时,下列哪些修改操作必须放在话务量较低的深夜(当地时间晚12:00以后)进行(B、C、D)
A、任何安全级别的数据修改
B、安全级别为1的大量数据修改
C、安全级别为2的大量数据修改
D、安全级别为3的大量数据修改
基站天线采用空间分集安装时,对两天线间距的要求以下有哪些是正确的:(A B D E F )
空间分集时,一般要求两根接收天线的距离为12~18λ。

通常取分集天线水平间隔等于天线有效高度的0.11倍。

天线安装越高其分集天线的水平间距越大,但天线间隔为6m时,在塔上安装很困难.
在分集接收中,获得相同分集增益时所需要的垂直分集距离比水平分集距离少很多,因此一般多采用垂直分集。

在塔上安装时,对于全向天线的安装位置,要求在保证铁塔避雷针保护范围内,伸出铁塔平台距离大于2米。

当分集天线的分集天线间距小于3m时,两副分集天线互相处于对方的近场内而影响天线的方向图发生畸变。

为了使两副天线相互影响造成天线方向的起伏不超过2dB,则分集天线在任何天线有效高度情况下都应大于3m。

另外,采用空间分集应该注意:如果要覆盖公路,一般使两根接收天线的连线平行于公路。

对于M2000上的自定义指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 )
自定义指标是在M2000运行过程中,用户通过对系统中的原始指标进行加、减、乘和除四则运算的组合,形成的性能测量指标。

自定义指标仅针对周期测量结果才有意义。

只有自定义指标公式中包含的所有原始指标进入测量状态,该自定义指标才进入测量状态。

自定义指标可以用来创建其他的自定义指标
传播环境对无线传播模型的建立起关键作用,确定某一特定地区的传播环境的主要因素有:(A C D E )
自然地形(高山、丘陵、平原、水域等);
系统工作频率
人工建筑的数量、高度、分布和材料特性;
该地区的植被特征;
天气状况;
移动台运动状况
优化中,工程参数调整的措施有:(A B C D E F G )
A、调整天线下倾角
B、调整天线方位角
C、调整天线位置
D、调整天线高度
E、换天线
F、换站点
G、增加新站点
对于天线高度设计的原则,下列哪几项说法不正确:( B C )
A、同一基站不同小区的天线允许有不同的高度。

这可能是受限于某个方向上的安装空间;也可能是小区规划的需要
B、天线高度越高,要求的水平分集距离越小,因此,对于天线安装空间受限的情况,可以考虑把天线安装得高一些
C、天线高度过高会降低天线附近的覆盖电平(俗称“塔下黑”),特别是定向天线该现象更为明显
D、天线高度过高容易造成越区覆盖、同/邻频干扰等问题,影响网络质量
对于越区覆盖,通常采用以下哪些方式进行解决:(ABCD)
尽量避免天线正对道路传播
周边建筑物的遮挡效应,减少越区覆盖
对于高站的情况,比较有效的方法是更换站址
使用电下倾天线,增大下倾角
在对网络实施了优化调整后,需要验证优化的结果。

常用的验证方式有(ABCD )话统
告警
用户投诉
拨测
RF路测需要注意那些事情:(ABCD)
在测试之前要确保手机电量充足,在进行VP业务时由于耗电量比较大,如果电量不足可能会出现充电赶不上耗电的情况从而出现异常。

测试手机的数据线和便携机的连接是否牢固,同时也要注意不能用力拉扯,否则会造成接触不良从而影响测试。

测试手机必须设置在USB端口上。

车载电源供电是否充足。

将路测设备连接安装完成后,要确认操作是否正常,如果开机后不能正常工作,一般进行如下检查:( ABCDEF)
A 确认是否正确加电,各个开关已经打开,各指示灯已经显示接通了电源
B 串口线、或网口线是否连接好了,是否存在接触不良现象
C 串口是否连接到了指定PC的正确的串口位置
D 确认GPS信息是否收到,如果没有收到则确认该连接和GPS天线放置位置是否合理
E 在操作系统里是否对该接口安要求进行了正确设置并选择相关选项
F License 是否存在问题
路测后的数据必须存放在指定服务器上,起数据存放规范有:(ABC)
A 首先要根据测试业务的不同进行分类
B 对相同业务的测试数据以测试时间作为文件夹名来区分
C 每天的测试要做好测试日志,该日志和当天的测试数据放在同一层文件夹中
D 对相同业务的测试数据可以直接放在一个文件夹中
E 测试日志对数据分析没有任何帮助,所以可有可无
掉话问题分析的数据来源包括(A B C D)。

路测数据 B. 话统数据
C. 维护台跟踪的数据
D. 用户投诉
以下描述正确的有:(ABCD)
Probe可以同时接GPS,Huawei手机,DTI Scanner测试
Probe可以同时接多部手机测试
Probe可以支持GSM和WCDMA的测试
Assistant可以导入华为RNC跟踪文件,与Probe采集的LOG文件一起分析
话务统计具体的用途包括:(ABCD)
A、对设备进行日常监测;
B、为网络优化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C、问题定位和故障处理;
D、为网络管理提供例行数据。

在无线网络评估中,DT(drive test)测试可以评估网络的指标为:(ABD)
A、接入失败率
B、掉话率
C、接入时间
D、话音质量
在通信系统中,为减少雷击破坏与人为噪声,可采取:ABCD 。

A、避雷针保护
B、电源滤波
C、系统接地
D、避雷器保护
问答题
如果网络优化工程师去某个本地网进行网络优化,请从技术角度简述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参考答案:
1)本地网工程参数总表
2)测试(路测)设备准备
3)测试(路测)软件安装调试
4)前期的网络规划优化资料
5)此次网络优化的主要技术目标
6)对口技术支持联系方法
第一部分:WCDMA题库
WCDMA填空题
1.WCDMA FDD制式使用的扩频码是OVSF码,扰码是Gold码,上行扰码的作用是区分用户、下行扰码的作用是区分小区。

2.呼叫释放流程也就是RRC连接释放流程。

RRC连接释放流程分为两种类型:UE发起的释放和CN发起的释放。

两种释放类型的区别主要在于高层的呼叫释放请求消息由谁先发出,
但最终的资源释放都是由CN发起的。

3.激活集:指与某个移动台建立连接的小区的集合。

监测集:不在激活集中,但是根据UTRAN 分配的邻区列表而被监测的小区的集合。

检测集:UE能够检测到的,既不在激活集中,也不在监测集中的小区的集合。

4.WCDMA的切换共分成三种类型,分别称为软切换、更软切换和硬切换。

软切换和硬切换是以移动台在空中接口上切换时是否占用多条通路来区分切换的。

不同系统之间、不同载频之间的切换都是硬切换。

在同一系统下,不支持Iur接口时执行的是硬切换。

软切换是发生在基站之间的切换,而更软切换是发生在同一基站的不同小区之间的切换。

5.WCDMA系统在进行异频切换时要启动压缩模式,其作用是启动异频邻区的测量。

6.软切换在RNC进行选择性合并,更软切换在NodeB进行最大比合并,这是他们的唯一区别。

7.HARQ是一种前向纠错FEC和自动请求重传ARQ相结合的技术
8.抗快衰落的主要措施包括时间分集、空间分集、极化分集、频率分集四种分集方式。

9.在用户接入过程中,在RRC建立和RAB建立两个过程中RRM准入控制机制都会起作用。

10.WCDMA系统中,语音采用卷积编码,数据采用Turbo 编码,信令采用的是卷积编码。

11.进行异频或异系统测量前需要开启压缩模式, 压缩模式启动的事件为2D。

12、以下情况会发生位置更新,跨越位置区、手机开机和周期性位置更新等。

13. 无线网络估算中的CE是Channel Element的缩写。

14.网络优化中分析的接入类话务统计指标主要包括RRC 连接建立和RAB 指配这两类指标。

15.软切换增加激活集是由1A事件触发;触发同频硬切换的是1D 事件;触发监视集中信号替换激活集信号的是1C 事件。

16.切换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连接模式下处理由于移动造成的越区,保证覆盖的连续性,另一个是负载调整。

17.比较UE和接收机的扰码分布图是非常有用的。

两者之间如果存在显著的差别,可能意味着邻区漏配或者软切换失败等问题。

18.切换三步曲是测量、判决、和执行。

19.无线网络优化是指通过对无线通信网络的规划设计进行合理的调整,改善网络的__覆盖__,提高网络的__容量___,提高网络的服务__质量__,提高网络的_资源利用率_。

使网络更加可靠地、经济地运行。

20.假设机站天线的发射功率为43dBm,则对应_20W。

21.小区搜索分三步,第一步是利用PSCH信道的_PSC _获得时隙同步;第二步是利用SSCH 信道的_SSC _获得帧同步和主扰码组组号;第三步是利用_CPICH _信道获得该小区所使用的主扰码
22.对下行扰码而言,使用长扰码,范围从0到2^24-1,但为了加速小区搜索的过程,仅有8192 个码可以使用,分为512 个组,总共有512 个主扰码。

23.WCDMA系统带宽是5MHZ ,码片速率为3.84Mchips。

24.WCDMA容量是一个“软容量”,上行链路极限容量一般是受限于_干扰_ _,下行容量受限于_功率__。

25.邻区列表中的小区最多___32_____个。

26. 链路预算是对一条通讯链路上的各种__损耗__和__增益__的核算。

27. 天线的机械下倾角一般要小于__10__度。

馈线驻波比要求小于__1.5_。

28.假定网络规划的上行负载要求是50%,它对应的噪声抬高是_3_dB。

29.下行容量负载可以用基站实际发射功率占用最大发射功率的比例来衡量。

30.甲功率比乙功率大一倍,也可以说,甲的功率比乙的功率大3dB。

31.无线信道是随机时变信道,其中的衰落特性会降低通信系统的性能。

为了对抗衰落,可以采用的措施为:扩频技术。

32.小区在扇区内划分,若该扇区采用了一个载波,则该扇区即有一个小区;采用了两个载波,则该扇区即有两个小区。

33.多用户检测技术(MUD)的作用包含通过去除小区内干扰来改进系统性能;增加系统容量;缓解直扩CDMA系统中的远/近效应。

34.信道中:上行DPCCH、上行DPDCH、下行DPCH需要使用闭环功率控制。

35.快衰落余量又叫功控余量;当功控余量很大时,外环功控设定的Eb/No 目标值接近理想功控条件下的仿真结果;当功控余量的减小接近无功控性能时,将无法保证BER/BLER 的需求。

36.掉话前Scanner检测到的最优小区Ec/Io比UE记录的活动集小区Ec/Io好很多,这是邻区漏配原因导致的掉话。

37.在网络优化中,发现掉话是由于切换区太小导致的软切换来不及而掉话,此时可以采取:调整工程参数,包括天线的下倾角、方向角、调整软切换1A事件门限和滤波系数、调整软切换参数CIO、调整软切换延迟触发时间等措施来解决问题。

38.WCDMA邻区规划基本原则的对于密集城区和普通城区,由于站间距比较近,邻区应该多做;邻区一般都要求互为邻区,即A扇区载频把B作为邻区,B也要把A作为邻区。

39.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前缀部分长度为4096chips,是对长度为16chips的一个特征码(signature)的256次重复,总共有16个不同的特征码。

40.在3GPP R4的组网中,除了可以继续沿用R99阶段的TDM组网方式之外,还可以采用(ATM)、(IP)等组网方式。

41.呼叫释放流程也就是RRC连接释放流程。

RRC连接释放流程分为两种类型:UE发起的释放和CN发起的释放。

两种释放类型的区别主要在于高层的呼叫释放请求消息由谁先发出,但最终的资源释放都是由CN发起的。

42.激活集:指与某个移动台建立连接的小区的集合。

监测集:不在激活集中,但是根据UTRAN分配的邻区列表而被监测的小区的集合。

检测集:UE能够检测到的,既不在激活集中,也不在监测集中的小区的集合。

43.WCDMA的切换共分成三种类型,分别称为软切换、更软切换和硬切换。

软切换和硬切换是以移动台在空中接口上切换时是否占用多条通路来区分切换的。

44.不同系统之间、不同载频之间的切换都是硬切换。

在同一系统下,不支持Iur接口时执行的是硬切换。

软切换是发生在基站之间的切换,而更软切换是发生在同一基站的不同小区之间的切换。

45.WCDMA系统在进行异频切换时要启动压缩模式,其作用是启动异频邻区的测量。

46.CS被叫的呼叫时延,定义为RNC收到Iu口寻呼消息Paging开始,直到RNC收到被叫UE 发出的上行直传消息(Alerting),之间的时间差.
47.切换是用户在移动过程中为保持与网络的持续连接而发生的,一般情况下,切换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测量、判决和执行
48.WCDMA中,用扰码区分终端和小区,用信道化码区分信道。

49.传输信道BCH 映射为物理信道PCCPCH 。

50.WCDMA的功率控制方式有:开环控制,闭环控制,外环控制,功率平衡。

51.小区呼吸通过动态调整小区的CPICH的发射功率,来调整小区边界,实现相邻小区的负载平衡。

52.WCDMA中快速功率控制的频率是1500Hz,外环功率控制的频率典型值为10-100Hz 。

53.切换测量的目标是获得一个平均化快衰落影响的测量结果,在切换测量中,不能使用太长或太短的过滤周期,最优的过滤周期是测量准确性和测量时延的折衷。

54.分集技术主要有时间分集、空间分集、极化分集、频率分集、角度分集等,分集合并技术有最大比合并、选择性合并、等增益合并。

其中最大比合并的分集接收增益最大。

55.软切换增加激活集是由1A 事件触发;触发同频硬切换的是1D 事件;触发监视集中信号替换激活集信号的是1C 事件。

56.比较UE和接收机的扰码分布图是非常有用的。

两者之间如果存在显著的差别,可能意味着邻区漏配或者软切换失败等问题。

57.从广义来讲,前向切换也属于切换的一种,分为小区更新和URA更新;
58.上下行不平衡时,如果是上行受限,且排除外部干扰的原因,可以增加__塔放__以改善上行覆盖。

59.上行DPCCH内环功率控制,有快速闭环功控和慢速闭环功控,他们的功控速度分别是1500 Hz和500 Hz。

60.WCDMA系统中数据业务采用的信道编码方式为Turbo。

61.WCDMA的主扰码共有512 个,分为64 组。

62.李氏定理要求在40个波长内取采样点数大于50点。

63.辅同步信道(第二同步码)的作用是实现帧同步和识别小区扰码码组。

64.扰码以簇的方式进行复用。

65.切换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连接模式下处理由于移动造成的越区,保证覆盖的连续性,另一个是负载调整。

66.由GSM重选至WCDMA网络时,重选条件的判定时长是5秒。

67.WCDMA网络优化时的切换增益为3 dB。

68.切换的步骤分为:测量、判决、执行。

69.UE可以同时测量最多32个同频小区和32个异频小区。

70.RNC通过Measurement Report指示UE进行测量的小区分为两类:激活集和监视集。

WCDMA判断题
1.Iu-PS接口是RNC和SGSN之间的接口(T)
2.一个UE跟一个小区最多有1条无线信令链路。

(T )
3.WCDMA各个接口协议栈设计的思想是:水平分层、垂直分面(T )
4.WCDMA各个接口从水平层次上分为无线网络层和传输网络层(T )
5.WCDMA各个接口从垂直方向上分为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T )
6.同频切换一定是软切换。

(F )
跨RNC切换一定是硬切换。

(F )
8.小区呼吸是调整的P- CPICH信道。

(T)
9.主扰码分组的作用是为了加快UE搜索小区的速度。

(T)
10.0dBd 等于2.15dBi。

(T)
11.将UMTS基站放置在山顶上并不一定是错误的。

(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