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 1.2 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地球自转方向、周期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2.技能目标: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并解释基本运动规律,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
3.情感目标:初步树立客观世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观点,逐步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时差现象的理解,公转时地球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展标导入
【活动一】[设问]请问我们每天都可以看到太阳东升西落,这是什么原因?
【师生活动】[阅读材料]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初步了解地球的自转;
[课件展示]教师展示课件,初步认识到地球的自转是引起我们看到太阳东升西落的原因。
【设计意图】从生活现象入手,简单明了,提出设问,引发探究兴趣。
二、师生互动
【活动二】[分组演示讨论]学生分小组演示,讨论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旋转中心。
【师生活动】[教师巡视答疑]在分小组讨论时,教师在各组间巡视,解答学生疑问。
[知识小结] 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旋转中心。
【活动三】[学生分组演示]通过演示,理解昼与夜以及昼夜交替和时差现象。
【师生活动】[教师巡视答疑] 在分小组讨论时,教师在各组间巡视,解答学生疑问。
[知识小结]昼与夜的形成,地球自转引起昼夜的交替,以及时差现象。
【设计意图】动手演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探究能力。
三、达标测评
【活动四】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每组一个地球仪,一个手电筒,完成:①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注意昼夜是怎样交替的。
②在图上找到中国、美国纽约、日本东京,
并在地球仪上作好记号。
[讨论]
①当是白天时,纽约、东京哪个是黑夜,哪个是白天?(纽约是黑夜,东京是白天)
②和东京哪个地方先见到太阳?这说明哪个地方时间早?(东京。
东京时间早)
③东边的地方和西边的地方哪个时间早?(东边)
④教材图1.18:在同一时刻,姨妈和畅畅互致问候时,为什么会有时间上的差异?如果畅畅中午12点打给姨妈是否合适?为什么?(由于地球的自转导致东边比西边的时间早。
不合适,因为这时纽约正是半夜)
【师生活动】讨论、分析、评价
【设计意图】,培养动手能力,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总结提升
【活动四】[课件展示] 昼与夜的形成,地球自转引起昼夜的交替,以及时差现象【设计意图】了解地球自转方向、周期及产生的地理现象,总结提升。
五、作业留置
列表归纳地球自转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