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首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物理
第Ⅰ卷(共3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所有题目均为不定项选择
.....题,漏选得2分,
错选、不选不得分。
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
)
1.研究下列现象,涉及的物体可看作质点的是()
A.研究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迹时,可将地球看作质点
B.研究高铁从北京到上海的时间,可将列车看作质点
C.研究乒乓球的弧圈旋转方向,可将乒乓球看作质点
D.研究原子内部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时,可将原子看作质点
2.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中,参考系的选取符合描述的是()
A.“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以“飞流”作为参考系的
B.“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中的“桥流”是以水为参考系的
C.“钱塘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以“观众”为参考系的
D.“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国旗”为参考系的
3.一位同学从操场A点出发,向西走了30m,到达B点,然后又向北走了40m,到达C点。
从A 点到C点的过程中,该同学的位移大小是()
A.70m B.50m C.40m D.30m
4.关于物体的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为正,物体的速率一定增加
B.加速度增大,物体的速率一定增大
C.加速度很大,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一定很大
D.加速度越大,物体速度的变化率一定越大
5.实验表明,在地球上同一地点、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自由落体加速度,通常用g表示。
关于自由落体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自由落体时间为t时,其速度变化量为gt
B.羽毛轻飘飘的落下,说明它自由落体的加速度不是g
C.在地球表面附近,g始终是个常量,大小为9.8m/s2
D.月球表面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也为g
6.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突然发现前方有障碍物,立即刹车,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m/s2。
那么从刹车开始计时,前6秒内的位移大小与第6秒末的速度大小分别为()
A.x=30m,v=0m/s B.x=30m,v=10m/s
C.x=40m,v=0m/s D.x=40m,v=10m/s
7.一质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前8秒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后4秒为匀减速直线运动,第12秒末时,物体恰好停止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减速中的位移大小之比x1:x2=2:1
B.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α1:α2=2:1
C.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v1:v2=2:1
D.质点前12秒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第6秒末的瞬时速度
8.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可以测出一个人的反应时间,设直尺从开始自由下落,到直尺被受测者抓住,直尺下落的距离h,受测者的反应时间为t(符号∝表示正比于),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h
1
B.t∝
h
C.t∝h
D.t∝h2
9.伽利略在研究运动的过程中,创造了一套科学方法,给出了科学研究过程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包含以下几点,如下框图所示:
其中与方框4相对应的是()
A.提出猜想B.交流与合作C.实验检验D.合理外推
10.某物体运动的v-t图像如图,根据图像可知()
A.前5秒内的位移大小为10m
B.前2秒内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1m/s2
C.第1秒末与第3秒末的速度方向相同
D.第5秒内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11.下列运动学图像,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A.B.C.D.
12.摩天大楼中一部直通高层的客运电梯,行程超过百米。
考虑安全、舒适、省时等因素,电梯的加速度α是随时间t变化的。
已知电梯在t=0时由静止开始上升,α-t图像如图所示。
由图像可知()
A.电梯在第1秒内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1m/s2
B.电梯在第1秒末到第10秒末之间的位移大小为9m
C.电梯从第11秒末到第30秒末做匀速运动,速度大小为10m/s
D.第41秒末时,电梯回到原先所在的出发点
第Ⅱ卷(共64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空2分,共12分。
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
)
13.某同学用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1)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交流电源、纸带)、小车、平板和重物外,在下面的器材中,必须
使用的是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刻度尺B.秒表C.天平
(2)下列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用字母填写)。
A.关闭电源,取下纸带
B.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
C.根据纸带上的数据点,计算小车的加速度
D.固定好打点计时器,并将小车、纸带等器材正确安装
(3)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如图2所示,在纸带上依次取O、A、B、C、D……若干个计数点,利用实验数据计算出打点时小车的速度v。
描绘v-t图像前,还不知道小车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用平均速度△x/△t表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从理论上讲,对△t的要求是________(选填“越小越好”或“与大小无关”);从实验的角度看,选取的△x大小与速度测量的误差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以v为纵坐标,t为横坐标,做出如图3所示的v-t图像。
根据图像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_m/s2。
(保留3位有效数字)
(4)另一位同学用下述方法计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该同学用刻度尺测出OB=x1,OD=x2,如图4
所示。
纸带上相邻计数点(O与A、A与B、B与C……)的计时间隔为T。
请利用x1、x2、T三个量表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__。
三、计算与论证(本大题共5小题,共52分。
解答过程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
)
14.(8分)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0=10m/s,加速度a=2m/s2。
(1)求第5秒末的速度v的大小;
(2)求前5秒内的位移x的大小。
15.(10分)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向右做直线运动,它的v-t图像如下图所示。
(1)在下图中画出a-t图像。
(2)计算前6秒内的位移。
16.(10分)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运动时间为t,末速度为v,位移为x。
请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关系:
v=v0+at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关系以及x-t关系,推导匀变速运动速度-位移关系式:
v2-v02=2ax
(3)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定义为:
v =t
x 其中,t 为运动的总时间,x 为这段时间内的总位移。
若v 1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点时刻(即t /2)的瞬时速度。
请证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
v 1=v =20v
v +
17.(12分)某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
他离开悬停的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离地面125m 时开始打开降落伞,到达地面时速度减为5m/s 。
如果认为开始打开降落伞直至落地签运动员在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12m/s 2,g 取10m/s 2。
问:
(1)运动员打开降落伞时的速度是多少?
(2)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少?
(3)运动员离开飞机后,经过多少时间才能到达地面?(保留2位小数)
18.(12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学物理的实验手段也在不断进步。
用“位移传感器”把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转换成电信号,经过计算及的处理,可以立刻在屏幕上显示物体运动的速度。
下图是利用位移传感器测量速度的示意图。
这个系统由发射器A 与接收器B 组成,发射器A 能够发射红外线(一种特殊的光线)和超声波(一种特殊的声波)信号,接收器B 可以接收红外线和超声波信号。
发射器A 固定在被测的运动物体上,接收器B 固定在桌面上或滑轨上。
测量时A 向B 同时发射一个红外线脉冲和一个超声波脉冲(即持续时间很短的一束红外线和一束超声波)。
B 接收到红外线脉冲开始计时,接收到超声波脉冲时停止计时。
根据两者的时差和空气中的声速,计算机自动算出A 与B 的距离。
当小车运动到P 位置时,由A 向B 同时发射一个红外线脉冲和一个超声波脉冲,B 端接收到两个脉冲的时间差为△t 1。
经过t 时间小车由P 位置运动至Q 位置,此时再由A 向B 同时发射一个红外线脉冲和一个超声波脉冲,B 端接收到两个脉冲的时间差为△t 2。
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u 。
通过计算机的自动运算,可以计算出小车从P 到Q 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根据以上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1)在该问题中,是否需要考虑红外线的传播时间?请简述理由。
(2)求小车从P 运动至Q 的平均速度v 的表达式。
(3)实际上利用该传感器,我们更希望测得小车瞬时速度的大小。
为了测量P 点的瞬时速度,那么
我们选定的“时间间隔”应当尽量的小。
然而本题中有三个时间间隔,△t 1、t 、△t 2。
请判断这三个时间间隔中,哪个或者哪几个应当尽量短一些,才能获得更为准确的瞬时速度?请简述理由。
首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所有题目均为不定项选择.....
题,漏选得2分,错选、不选不得分。
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 1.AB 2.BC 3.B 4.D 5.A 6.C 7.A 8.C 9.C 10.BC 11.BD 12.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空2分,共12分。
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 13.(1)A ; (2)DBAC ; (3)越小越好,有关,1.44; (4)21242T x x − 三、计算与论证(本大题共5小题,共52分。
解答过程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 14.(1)v =v 0+at
=10m/s+2m/s 2×5s
=20m/s
(2)x =v 0t +2
1at 2 =10m/s ×5s+
21×2m/s 2×(5s)2 =75m
15.(1)如右图。
(2)x 1=v 1t +21a 1t 2=2
1×1m/s 2×(2s)2=2m x 2=v 2t =2m/s ×2s=4m
x 3=v 3t +21a 3t 2=2m/s×2s -2
1×2m/s 2×(2s)2=0m
x =x 1+x 2+x 3=2m+4m+0m=6m (方向为正)
16.(1)∵a =t v
∆∆
v ∆=v -v 0
t ∆=t
∴a =t v v 0
−
∴v =v 0+at
(2)∵v =v 0+at
x=v 0t+21
at 2
∴v 2-v 02=2ax
(3)∵v 1=v 0+at
v =t x
=(v 0t+21
at 2)/t=v 0+at ∴v =v 1
∵v =v 0+at
∴v 1-v 0=21
at
v -v 1=21
at
∴2v 1=v +v 0
∴v 1=v =20v
v +
17.(1)∵v 2-v 02=-2ax
∴v 02=v 2+2ax =3025(m/s)2
∴v 0=55m/s
(2)∵v 02=2gx 1
∴x 1=v 02/2g=3025/20=151.25m
∵x 2=125m
∴x =x 1+x 2=151.25m+125m=275.25m
(3)∵v 0=gt 1
∴t 1=v 0/g =55/10s=5.5s
∵t 2=(v -v 0)/a =(5-55)/(-12)s=4.2s
∴t =t 1+t 2=5.5s+4.2s=9.7s
19.(1)不需要。
因为红外线传播速度远大于声波传播速度。
(2)v =t t t 1
2∆−∆u
(3)t 应当尽量短一些。
t 越短,测得的平均速度v 就越接近该时刻瞬时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