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二年级历史下册各课重点总结

合集下载

统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第1课《古诗二首》课文原文预习和知识点梳理总结

统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第1课《古诗二首》课文原文预习和知识点梳理总结

教材版本:统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二首》课文预习和知识点总结课文:第1课《古诗二首》年级: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学习日期:目录第1课《古诗二首》课文知识点梳理总结 (2)第1课《古诗二首》课文预习单(优) (10)第1课《古诗二首》课文原文(教材图文版) (11)第1课《古诗二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12)教材课文原文预习文字版①古诗二首村居[清]商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课文知识点古诗理解《村居》1.字词理解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醉:迷醉,陶醉。

拂堤杨柳:像杨柳一样抚摸堤岸。

散学:放学。

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形成的烟雾般的水汽。

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

鸢:老鹰。

2.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

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

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

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3.《村居》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诗人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缤纷的“乐春图”。

全诗充满了生活情趣,诗情画意。

诗人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将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展露无遗。

本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

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字里行间透出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咏柳》1.字词理解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

一:满,全。

绦:用丝编成的绳带。

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2.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3.《咏柳》一诗前二句诗分别描写了柳树的整体形象和千万条垂挂的枝条,第三句在设问问题提出的同时,又有意无意地写到均匀细致碧绿的柳叶,三个句子分别写了柳树的不同方面,句句有内容,笔笔有特点。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材解读重难点突破及完整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材解读重难点突破及完整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单元解读一、单元概述1.单元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第四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童心”,语文要素是“运用学到的词语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

2.单元内容构成及编排意图本单元安排了《彩色的梦》《枫树上的喜鹊》《沙滩上的童话》《我是一只小虫子》4篇课文,体裁多样,有儿童诗、儿童散文和儿童故事,内容富有童心童趣。

4篇课文都是以第一人称来写的,都充满了丰富的想象,想象的角度各有不同,各具特色。

《语文园地四》安排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我爱阅读”六个板块,引导学生自主识字、积累语言、丰富语汇,初步学习观察、表达和阅读方法。

3.单元课时安排这是本单元的课时安排,共计11-12课时完成。

二、单元教学目标《彩色的梦》:1.认识“盒、聊”等9 个生字;会写“彩、梦”等9 个字;会写“彩色、脚尖”等8个词语。

2.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彩色铅笔画出的梦。

3.能展开想象,仿照课文相关段落把自己想画的内容写下来。

《枫树上的喜鹊》:1.认识“渡、荫”等9个生字,会写“伞、姨”等8个字,会写“好像、说话”等9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我”喜欢的是什么。

3.能根据情境展开想象,把自己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沙滩上的童话》:1.认识“堡、插”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量”,会写“周、围”等9个字,会写“周围、补充”等10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读好人物对话,感受儿童生活的快乐。

3.展开想象,能根据故事开头的提示,用上提供的词语编故事。

《我是一只小虫子》:1.认识“屁、股”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泡”,会写“屁、股”等8个字,会写“屁股、苍耳”等8个词语。

2.能发现“月”字作偏旁时的表义特点,不认识的字能查字典认读。

3.朗读课文,能就感兴趣的部分和同学交流。

《语文园地四》“识字加油站”:1.认识“陀、螺”等10个生字。

2.能认读有关玩具名称的词语,能说出自己玩过的玩具。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各单元重点知识总结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各单元重点知识总结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各单元重点知识总结第一单元一、多音字长似冲藏种奇挑难奔二、仿写重点《找春天》4-7自然段柳树的枝叶弯弯曲曲.那是春天的小手吧?蝴蝶在花朵上扇动翅膀.那是春天的节奏吧?桃花红红.那是春天的发夹吧?草地绿绿.那是春天的睡床吧?风筝在天空飞舞着.那是春天的翅膀吧?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那是春天的音符吧?柳枝在河边摇摆.那是春天的裙子吧?快活的小鸟飞来飞去.那是春天的伙伴吧?春雨沙沙地下着.那是春天激动的眼泪吧?沙沙的细雨.那是春天的泪花吧?黄黄的油菜花.那是春天的衣服吧?风筝在天上翩翩起舞.那是春天的伙伴吧?1、门前开着鲜花。

门前开着一大片鲜花。

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

2、山坡上有古庙。

山坡上有一座古庙。

山坡上有[一座][破烂的]古庙。

3、蜜蜂在油菜花中飞舞。

蜜蜂在一片油菜花中飞舞。

蜜蜂在[一片][漂亮的]油菜花中飞舞。

1、春天在哪里。

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她[在小草嫩绿的叶片上微笑];我们听到了她,她[在燕子吟唱的歌曲里);我们闻到了她,她(在第一朵桃花的花瓣中散发着香气);我们触到了她,她(在温暖的春风中向我们招手)。

2、仿写《找春天》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我们几个姑娘.脱掉毛衣.冲出家门.奔向公园.去寻找春天。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我们仔细地找啊.找啊。

绿绿的柳枝发芽了.随着微风.轻轻飘拂.那是春姑娘的发丝吧?公园里.山岗上.五颜六色的鲜花盛开了.一丛丛.一簇簇.那是春姑娘美丽的裙子吧?开学了.小朋友们背着小书包.说说笑笑.回到校园.那是春姑娘欢快的歌声吧?草地上.小鸟蹦来蹦去捉虫子.花丛间.蜜蜂飞来飞去采花蜜.这是春姑娘轻盈的舞蹈吧?啊!春天来了!3.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仿写感叹句)多么啊!这是多么美丽的花朵啊!妈妈的爱是多么伟大啊!春天多么美啊!教室里多么安静啊!这张纸多么白啊!4.连续运用至少三个动词写话邓爷爷精心地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民族大团结知识点总结练习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民族大团结知识点总结练习

练习课《民族大团结》知识点总结+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2+练习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民族大团结》知识点1 知识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治区地位: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984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4/ 1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民族大团结》知识点总结+练习实施: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

意义:(1)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

(2)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3)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知识点2 共同繁荣发展措施: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表现: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11、歌曲《爱我中华》谱写了56个民族交融相处,生生不息,共同铸造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篇章。

下列哪一项政治制度的实行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 )A、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一国两制”4/ 2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民族大团结》知识点总结+练习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的重大意义在于( )①体现民族平等②体现民族团结③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④维护祖国统一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为了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内需,党中央实行( )A、可持续发展战略B、西部大开发战略C、放宽政策D、搞活经济政策4、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首先要实现的是( )A、祖国统一B、民族平等C、民族团结D、共同富裕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引导少数民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式是(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B、进行三大改革C、实行赎买政策D、进行民主改革6、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我国先后成立了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其中成立最早的是( )A、内蒙古B、宁夏和广西C、西藏D、新疆7、李克强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大对民族地区发展支持力度。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语文各单元复习第一单元一、多音字:长:zhǎng(长大、生长)cháng(很长、长短)散:sǎn(散文、松散)sàn(扩散、散开)露:lù(露珠、露水)lòu(露风、露脸)似:sì(似乎、好似)shì(似的)冲:chōng(冲走、冲洗)chòng(冲人、很冲)行::xίng(行走、行人)háng(一行、银行)种:zhǒng(种子 zhòng种树)节:jié(节日 jiē节骨眼)几:jī(几乎 jĭ几个)解:jiě(解开 xiè解数)奔:bēn(奔跑 bèn投奔)难:nán(困难 nàn灾难)二、反义词:散—聚忙—闲仔细—马虎脱—穿吐—吞嫩—老害羞—大方美好—糟糕笔直—弯曲美丽—丑陋三、近义词:挑选--选择仔细--认真美丽--漂亮格外--特别赶紧--赶快懊丧--懊恼正巧--恰巧惊奇--惊讶探出--露出寻找--寻觅害羞--羞涩茁壮--强壮触--碰四、日积月累:《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五、词语积累(蓝蓝)的天空(温暖)的阳光(广阔)的田野(轻轻)的微风(高远)的天空(明亮)的阳光(碧绿)的田野(温暖)的微风(细长)的柳条(碧绿)的草坪(难忘)的日子(美好)的礼物(碧绿)的柳条(柔软)的草坪(快乐)的日子(神秘)的礼物(美丽)的风景(满意)的笑容(小心)地移入(惊奇)地说(迷人)的风景(幸福)的笑容(精心)地挑选(笔直)地站着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引人注目兴致勃勃五颜六色绚丽多彩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叮叮咚咚一个树坑一个包裹一堆小颗粒一条小路一片鲜花快活地蹦脱棉袄冲出家门寻找春天奔向田野探出头ABB式的词语:绿油油白花花金灿灿黑乎乎AABB式的词语: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叮叮咚咚高高兴兴快快乐乐ABCC式的词语:兴致勃勃果实累累仪表堂堂气喘吁吁得意洋洋六、句子积累: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每课重难点拓展知识归纳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每课重难点拓展知识归纳

最新2019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每课重难点拓展知识归纳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其中新在:⑴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实现了国家的自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⑵中国开始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我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⑶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开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⑷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等。

2、新中国成立给我们的启示:新中国成立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经过不懈的探索和抗争最终取得的,充分说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不畏强暴、永不屈服、敢于抗争的民族。

自1840年以来,各阶层的爱国人士都进行了救国救民的努力,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说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3、“54”“28”代表的含义?“54”指的是当时的五十四个民族(也有种说法是代表当时参加开国大典的五十四个单位);“28”指的是1921年党成立到1949年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

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会取得胜利?⑴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⑵有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开展武装斗争;⑶组织了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战斗等。

5、西藏和平解放给我们的启示:显示了新中国有决心、有能力解决国家的统一问题,决不允许出现分裂国家领土和主权的现象。

西藏和平解放表明了党和政府时刻注意维护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6、新时期促进西藏发展的措施:⑴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党和政府在西藏地区先后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西藏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

⑵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65年成立西藏自治区。

⑶国家实行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的政策,派大批干部援藏;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支持,修建了新藏、青藏、川藏公路和青藏铁路,鼓励和发展西藏地区工业。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知识点汇总及同步练习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知识点汇总及同步练习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背景(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奉行__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__政策。

(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新中国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3)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__外交孤立__政策。

2.提出(1)1953年底,__周恩来__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2)1954年,周恩来又与__印度__和__缅甸__两国总理进行了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

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__领土完整__,互不侵犯,互不__干涉内政__,平等互利,和平共处_。

4.评价: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易混易错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方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采取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等手段,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提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外交的指导思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外交方略,是处理具体关系的基本原则。

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1.召开:1955年,__周恩来__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

2.特点:第一次没有__西方殖民主义__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3.转折:周恩来提出“__求同存异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易混易错“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提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获得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赞同,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问题思考】“求同存异”方针中的“同”和“异”分别指什么?(1)“同”是指共同反对殖民主义,维护民族独立,反对侵略战争,发展经济。

(2)“异”是指各国间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总结(全)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总结(全)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总结(全)以下是部编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小结:一、易读错的字:有些字容易读错,比如“古诗”(shī),“村居”(cūn),以及“化妆”(zhuāng)。

还有像“喝醉丝绦裁剪”这样的句子,也容易读错。

二、易写错的字:有些字容易写错,比如“绿”字右边的“录”,下面不是“水”;写“柳”字时,右边是“卯”,不要丢掉第七笔“丿”;写“格”字时,右边是“各”,不是“名”;写“局”字时,下面不是“可”。

三、会写词语:可以写出一些常见的词语,比如“古诗村居”、“儿童”、“碧绿”、“化妆”、“丝带”、“剪刀”等等。

四、多音字:有些字有多种读音,比如“长”字可以读作“cháng”(长处)或“zhǎng”(长大);“似”字可以读作“sì”(似乎)或“shì”(似的)。

五、形近字:有些字形状相似,但意思不同,比如“村”(山村)和“妆”(化妆);“树”(大树)和“壮”(壮丽);“桃”(桃树)和“姑”(姑娘)等等。

六、近义词:有些词语的意思相似,比如“丝绦”和“丝带”;“仔细”和“细心”;“寻找”和“寻觅”等等。

七、反义词:有些词语的意思相反,比如“赶紧”和“迟缓”;“懊丧”和“兴奋”;“惊奇”和“平静”等等。

八、词语搭配:有些词语可以搭配使用,比如“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寻找春天”等等。

九、词语归类:有些词语可以按照特定的规律进行分类,比如“AABB式的词语”(如“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等)和“ABCC式的词语”(如“兴致勃勃”、“人才济济”等)。

十、句子积累:可以背诵一些句子,比如“不知XXX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设问句、比喻句);“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真美啊!”(疑问句、感叹句);“一棵绿油油的小柏树栽好了,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比喻句)。

十一、考点提示:考试时可能会涉及以下内容:背诵古诗,理解诗歌中描绘的春天景象,以及填空题等。

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1. 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秦朝建立了集权制度,由皇帝统治全国。

实行郡县制,将全国分割成几十个郡,再分成县。

设立三公九卿,管理政府事务。

汉朝时期延续了秦朝的政治制度,加强了丞相和御史台的权力。

2.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隋朝建立了多级官制,实行郡县制,设立州、县。

唐朝时期建立了三省六部制度,设立了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以及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

3. 三辅制度三辅制度是隋唐时期的一种土地制度,即河南府、开封府、洛阳府。

实行了“均田制”,对土地进行了重新分配,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第二章中国古代社会制度1. 封建社会的形成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逐渐形成了封建社会。

各诸侯国在自己的领土内实行封建制度,大夫、士、庶民之间建立了清晰的阶级关系。

2. 礼乐制度礼乐制度是古代中国的一种社会制度,主要是指宴会礼仪和音乐舞蹈。

宴会礼仪是封建社会中的一种礼制,它的内容包括了但不限于宴席,器皿,宴会规则等。

音乐舞蹈是封建社会中的一种艺术表演,它的内容包括了但不限于音乐,歌咏,舞蹈等。

3. 五经五经是古代中国的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经分别是《易经》、《尚书》、《诗经》、《礼记》和《春秋》。

五经被认为包含了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思想文化基础。

第三章中国古代文化传承1. 中国古代科技中国古代科技是古代中华民族在生产力和技术上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中国古代科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包括了农业、水利、工艺、医药、军事等方面。

2.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古代中国最为重要的一种思想流派,它以“仁”为核心,主张礼乐、忠恕、孝友为道德标准。

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古代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3.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诗、词、曲、赋、文等多种文学体裁。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教学语文下册各单元知识总结点总结归纳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教学语文下册各单元知识总结点总结归纳

第一讲第一单元知识点概括一、易读错的字古诗( shī)村(cūn)居喝醉( zuì)丝(sī)绦遮( zhē)掩兴致(zhì)花籽( zǐ)绚(xuàn)丽二、易写错的字化妆( zhuāng)裁( cái)剪茁( zhuó)壮植( zhí)树绿:右侧的“录”,下边不是“水”。

柳:右侧是“卯”,不要扔掉第七笔“丿”。

格:右侧是“各”,不是“名”。

局:下边不是“可”。

三、会写词语古诗村居少儿碧绿化妆丝带剪刀找寻姑娘吐丝柳枝荡秋千冲出鲜花桃花杏花邮递员先生本来大叔邮局东西太太做客惊诧昨年美好一堆礼品邓小平植树分外惹人注视满意歇息树苗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兴致勃勃四、多音字长:( cháng)()(zhǎng)()似:( sì)()(shì)()冲:( chōng)()(chòng)()藏:( cáng)()(zàng)()种:( zhòng)()(zhǒng)()奇:( qí)()(j ī)()五、形近字村()妆()冲()桃()姑()树()壮()种()跳()咕()车()礼()植()住()东()扎()值()注()六、近义词丝绦—丝带裁—剪奔—跑认真—仔细找寻—找寻丧气—丧气惊诧—惊诧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分外—特别兴致勃勃—兴味盎然七、反义词连忙—缓慢丧气—喜悦惊诧—沉静认真—粗心害羞—大方探出—缩进健壮—瘦小笔挺—曲折满意—不满八、词语搭配1.动词搭配:(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野外(找寻)春季2.形容词搭配:(害羞)的小姑娘(解冻)的小溪(难忘)的日子(绿油油)的小柏树(精心)地精选(兴致勃勃)地挖着九、词语归类1.AABB 式的词语:遮遮盖掩躲潜藏藏叮叮咚咚高快乐兴快快乐乐2. ABCC式的词语:兴致勃勃人材辈出仪表堂堂十、句子累积1.设问句、比喻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素材: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素材: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打印版第十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P46):1.中共“十二大”(1982):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中共“十三大”(1987):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制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

确立在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并制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P523.南方谈话(1992):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阐述了他的观点。

是邓小平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解决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许多重大理论问题,如下: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

4.中共“十四大”(1992):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5.中共“十五大”(1997):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

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并正式写入党章。

6.中共“十六大”(2002):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三个代表”与邓小平理论关系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7.邓小平的评价: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8.中共“十七”大(2007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9.中共“十八”大(2012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为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10.中共“十九”大:不忘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思想1. 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实施•中央集权制度的优缺点2. 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的产生•科举制度的内容和流程•科举制度的意义和影响3.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儒学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二、异域政权与文化交流1. 元朝政权•元朝的建立和统治•元朝政治制度•元朝社会经济文化发展2. 明朝政权•明朝的建立和统治•明朝的政治制度•明朝社会经济文化发展3. 明朝与外族文化交流•明朝与欧洲的文化交流•明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明朝与东南亚的文化交流三、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演变1. 封建经济的发展•封建经济的基本特征•农业生产的技术改进•商品经济和手工业的兴起2. 封建政治的演变•封建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封建政治的演变和发展•封建政治的危机和衰落3. 封建文化的演变•封建文化的基本特征•封建文化的演变和发展•封建文化的危机和衰落四、近代中国的命运与抗争1. 中华民族的抗争•中国近代史的基本时间和事件•甲午战争的起因和背景•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2. 独立自主的奋斗•五四运动的发生和意义•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基本实践•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抗争和革命3. 现代化建设的探索•国共内战的发展和背景•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上内容是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重点汇总(附单元自主学习表)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重点汇总(附单元自主学习表)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重点汇总(附单元自主学习表)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每课知识重点单元主题本单元是识字单元,围绕“传统文化”主题编排了《神州谣》《传统节日》《“贝”的故事》《中国美食》4篇课文。

课文形式活泼,内容丰富,便于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识字学词,激发儿童的识字兴趣,感受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单元重点识字、写字教学是本单元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单元出现的生字,大部分是形声字。

围绕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教材在课文和语文园地中设计了多个维度的训练。

通过前面三册的学习,学生对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有课一定的了解,认识了一些常见的偏旁,知道了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基本规律。

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不同册次之间识字教学的衔接和发展。

本单元的课文以浅显的韵文为主,易读易记。

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在读中识字,突破“音”和“形”的难点。

要继续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帮助学生建立生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发现汉字的奥秘,感受识字的乐趣。

教学内容神州谣教材分析:《神州谣》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第一篇课文。

本课以韵文的三字经形式,歌唱了中华美丽山河、民族团结。

神州大地,山河壮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勤劳、勇敢的华夏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团结奋斗,开拓创新。

一艘满载着13亿华夏儿女的大船,正迎着新世纪的大潮,扬帆远航。

整篇课文洋溢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感和浓郁的时代气息,体现了盼望两岸统一、祖国繁荣昌盛的强烈愿望。

我会写:州(神州)(五州)(九州)湾(台湾岛)(海湾)(港湾)岛(海岛)(小岛)(岛国)峡(海峡)(峡谷)(三峡)民(人民)(农民)(民工)族(民族)(汉族)(家族)谊(友谊)(情谊)(交谊)齐(看齐)(对齐)(整齐)奋(奋发)(兴奋)(奋斗)我会认:州zhōu(神州、苏州、九州)涌yǒng(涌现、涌入、涌浪)峰fēng(山峰、顶峰、高峰)耸sǒng(耸立、耸肩、高耸入云)湾wān(台湾、海湾、港湾)隔gé(隔开、隔壁、相隔)峡xiá(海峡、峡谷、三峡)与yǔ(与其、给与、与会)陆lù(陆地、大陆、内陆)谊yì(友谊、情谊、联谊)浓nóng(浓淡、浓眉、浓茶)齐qí(整齐、看齐、对齐)奋fèn(奋斗、奋发、勤奋)繁fán(繁忙、繁重、繁华)荣róng(光荣、荣誉、虚荣)书写指导:奋:横要短,撇要长。

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在历史课的学习过程中,知识点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下面是本人为大家带来的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相信对你会有帮助的。

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一、文革大革命(1)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原因: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他希望通过“文化大革命”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2)1966年——1976年(3)党的历史上最大一起冤案:文革期间,刘少奇遭到迫害,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被中央开除出党,并遭非法监禁,迫害致死。

二、粉碎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1)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乘飞机仓皇出逃,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人亡。

(九一三事件)(3)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害:使国家政权遭到削弱,民主与法制建设遭到践踏;致使国家经济发展缓慢,拉大了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严重摧残了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阻碍了教育、科技事业的发展。

(4)教训和启示: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国内的主要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的方针;我们必须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国内环境。

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伟大的历史转折1、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①“文化大革命”积累了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人们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②当时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错误,提出“两个凡是”。

③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思想。

(2)内容: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影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历史下册七知识点总结

历史下册七知识点总结

历史下册七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古代世界的兴起在这一章中,我们学习了古代世界的兴起。

我们了解了远古时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

古代世界的兴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早期人类的活动和生活方式早期人类主要是以狩猎、采集为主要方式来获取食物和生存。

他们生活在野外,不固定居住。

这一时期的人类还没有掌握农业技术,属于迁徙生活的阶段。

2.农业的产生以及农业革命农业的产生意味着人类社会从一个以狩猎采集为主要生产方式向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人们开始在土地上种植作物和放养畜牧,逐渐形成了农耕和畜牧业。

3.古文明的兴起古文明的兴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这一时期,各个国家先后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古文明,比如古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河文明和中国黄河文明等。

第二章:世界古代文明的互动与交流在这一章中,我们学习了世界古代文明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古代世界的文明之间有着广泛的联系和交流,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各个文明的发展。

1.古代世界文明的交流方式古代世界的文明之间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交流,比如商业贸易、战争征服、道路建设、宗教传播等。

2.古代世界各大文明之间的交流在古代,有许多重要的文明之间进行了交流与互动,如古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希腊罗马文明和印度文明等。

3.古代世界交流的作用古代世界各大文明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推动各大文明社会的发展,也促进了各大文明之间的相互借鉴和影响。

第三章:古代东方文明国家兴起及其文化特点在这一章中,我们学习了古代东方文明国家的兴起以及其文化特点。

古代东方文明国家主要指的是中国文明、印度文明和中东地区的文明。

1.中国古代文明的兴起及其文化特点中国古代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其文化特点主要包括中华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中国古代科技及艺术等。

2.印度古代文明的兴起及其文化特点印度古代文明是印度次大陆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古代文明,在佛教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印度文明的特点。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请收藏)第一单元一、字词盘点1.字(1)难读的字莺(yīng)堤(dī)醉(zuì)妆(zhuāng)嫩(nèn)触(chù)裹(guǒ)绚(xuàn)丧(sàng)籽(zǐ)龄(líng)茁(zhuó)(2)难写的字村:左部的“木” 末笔变成点。

童:“里” 中间的竖不要超出上横。

绿:右部下是“氺”,不要写成“水”。

柳:右部是“卯”,不要写成“卬”。

局: 下面是“” 不要写成“可”。

满:左右结构,不要写成上下结构。

(3)多音字散:sǎn(散文)sàn(散步)冲:chòng(冲着)chōng(冲进)吐:tǔ(吐露)tù(吐血)单:dān(单位)shàn(姓单)种:zhòng(种植)zhǒng(种子)处:chù(处长)chǔ(相处)2.词(1)必须掌握的词古诗村居儿童碧玉绿丝绦剪刀冲出寻找姑娘吐出柳枝荡秋千桃花杏花春天野花眼睛鲜花邮递员原来大叔邮局礼物先生东西太太做客惊奇快活去年美好邓爷爷植树引人注目满意休息碧空如洗万里无云格外公园汗珠小心柏树树苗笔直(2)近义词拂—吹似—像归来—回来探出—冒出仔细—细心寻找—寻觅害羞—害臊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赶紧—赶忙懊丧—懊恼惊奇—惊诧正巧—赶巧绚丽多彩—五彩斑斓快活—快乐五颜六色—五光十色茁壮—强壮格外—分外挑选—选择兴致勃勃—兴高采烈(3)反义词早→晚忙→闲垂下→抬起仔细→马虎害羞→大方探出→缩进赶紧→迟缓懊丧→兴奋惊奇→寻常快活→难过绚丽多彩→暗淡无光万里无云→乌云密布笔直→弯曲引人注目→视而不见休息→忙碌兴致勃勃→无精打采(4)词语归类①AABB式词语: 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叮叮咚咚类似的词语:整整齐齐高高兴兴开开心心嘻嘻哈哈②ABCC 式词语:兴致勃勃类似的词语:小心翼翼两手空空白发苍苍③含有数字的四字词语:五颜六色类似的词语:三心二意十全十美七上八下三五成群④动词积累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寻找春天荡秋千⑤量词积累一个包裹一片鲜花一个树坑一棵柏树苗⑥修饰词积累害羞的小姑娘开满鲜花的小路绚丽多彩的鲜花美好的礼物难忘的日子绿油油的小柏树满意的笑容仔细地找惊奇地说精心地挑选⑦形容春天的词语万紫千红万象更新含苞欲放春回大地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二、佳句积累1.比喻句(1)一棵绿油油的小柏树栽好了, 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课堂总结教学反思第2课抗美援朝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课堂总结教学反思第2课抗美援朝

部编⼈教版⼋年级历史下册教案课堂总结教学反思第2课抗美援朝第2课抗美援朝1教学分析【教学⽬标】知识与能⼒了解中国抗美援朝的原因,培养学⽣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志愿军英雄的故事,培养学⽣表达和交流的能⼒;理解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重⼤意义,培养学⽣运⽤历史材料分析问题的能⼒过程与⽅法观看相关视频,研读图⽚、⽂献等多种材料,让学⽣了解获取历史信息的多种渠道,增强提取、处理历史信息的能⼒;让学⽣在分析材料、认识历史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解释历史问题的⽅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中国⼈民志愿军战⼠的爱国主义、⾰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理解他们不愧为“最可爱的⼈”;培养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的民族精神【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抗美援朝的基本信息;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教学难点:抗美援朝的背景、性质2教学过程⼀、导⼊新课多媒体播放——《中国⼈民志愿军战歌》,渲染⽓氛。

1950年10⽉,中国⼈民志愿军⾼唱战歌,在彭德怀司令员的指挥下,雄赳赳,⽓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前线。

今天,让我们⼀起翻开历史,去感受当时志愿军战⼠的英勇、豪迈和能打仗、打胜仗的钢铁意志以及坚定信念。

⼆、新课讲授⽬标导学⼀: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1.史料解读:1950年6⽉25⽇,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即操纵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在中国和苏联没有代表出席的情况下,通过了“谴责朝鲜侵略”和“紧急制裁”两个决议。

7⽉7⽇,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其组成所谓“联合国军”,对朝鲜进⾏⼤规模侵略战争。

2.教师提问:根据课本,结合材料,说说中国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

提⽰:学⽣依据教材⾃主回答。

3.史料解读:⽑主席说:“我们不出兵让敌⼈压⾄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焰增⾼,则对各⽅都不利,⾸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

参战利益极⼤,不参战损害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