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础化学实验”中“混合碱”测定的教学探索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
本文结合 双指示剂 法测定“ 混合碱” 的实验教 学进 行
2 实 验 中的 探 索
对 于实 验过程进行 了两 种探索 :1 学生通 过抽 签的方式决 定 () 自己组取用 哪一份样 品做实验 , 将取用 同一样品 的学生尽量分开来
安排 实验位 置 ,同时记录每组 同学所取样 品种类 ;2 每组同学对 () 于每份样品平行测定 两次 。由于每组 学生对 于 自己所要 测定的样
理化生教学
关 于“ 础 化 学 实验 " 混 合碱 " 定 的教 学 探 索 基 中“ 测
金 显春
( 南农业 大 学理 学院 河
中图分类号  ̄ 6 2 G 4 文献标识码 : A
河南・ 州 郑
400 ) 50 2
文章编 号 :6 2 7 9 ( 0 9 3 — — 1 1 7 - 8 4 2 0 ) 1 7 0 5 9
了探索 , 有力扭转 了学生预 >不 主动、 - j 实验不认 真的习惯, 同时激发 了学生实验热情 , 提高 了学 生分析 问题 、 决问题 的能力 , 解 并有力促 进 了理论课 的学 习。
关键词 基础化 学实验 “ 混合碱 ” 定 测 教 学
基础化学实验是农科院校涉农专业 的一 门基础 实验课 , 双指示
= —
Cn * - :* a( V1 )M V
—
NO a H和 N  ̄O 的计算 公式分别 见式 ()0 ()其 中 m 表 a C 1f式 2 , s
示所称样品的质量。
∞
P 一 p 呦 :‘ 蚴
C a V* H* = M ̄
. ,
( gm1 / )
y *
() 1
一
V = : O说 明仅存在 N 20 , 。v > , a 计算公式为 C
协调能力得到提高。另外 因样品处理与教材相异 , 实验结果如何计
算 同样也 成了考察学生应变能力 的一大亮点 。
3 实验成绩的评价
学校提供的实验报告仅 是针对 由 N O aH和 N 2O 所组成的混 a , C
合碱 而设计 的实验 报告 。 而现在却 是五种组成都 有可能 , 以实验 所 成绩 包括 :实验报告总体设计情况: 能否简单 明了地把每一种组成 的反应 原理说 清楚 、 实验步骤 、 所用指示剂及计算公式 ; 实验方法设 计是 否完美 : 每一种 情况是否 都考虑到 ; 针对 v 与 v 的关 系是 否 。
p — 蚴
:
,
∞
.
Cz V* x * 2尬 ,
— —
f J 】
( 2)
0V < 2 < V, 说明存在 N H O 和 N 2 o, aC j a 】 C 计算公式如下
1 实验准备 的探 索
由 于 原来 准 备 混 合 碱 时 ,一 般 是 将 不 同 质 量 的 N O 和 aH N 2 行混合 ,然后再加 入少许水不溶 物 ,存在样 品混合 不均 a 0进 C
品组成不知道 , 得学生整个实验 过程高度 集中 , 出结 果后也不 使 做 敢 贸然去跟别人 的结 果 比较 , 而是 组员内部相互讨 论 , 使得 学生的
剂法测定混合碱是基础化学酸碱反应重要应 用内容之一 , 既具有代 表性 , 又具有一定难 度 , 且理论联 系实际 , 具有 综合性 , 所以几乎都 开设该实验。由于课本 着重 讲解的是 N O a H和 N .O 的测定 与计 a ,  ̄ C
算 ,为与课程 同步 ,开设 的 “ 合碱”测 定实验一般 也就变成 了 混 NO a H和 N 2O 的测定 实验 。这样 整个实 验就成 了混合碱计算公 a C 式 的验证 , 由滴定 结果可 以预 见 , 生对实 验缺乏 热情 , 学 而一旦 碰 到与预期结果相异的情况 , 则束手无策 , 为改 变这一状况 , 作者对该 实验的教学进行 了探索 。 双指示剂法 的原 理为采用两种 不同 的指示剂指示 同一份样 品 的两个化学计量点。现 以 H I C 滴定 N O a H和 N 2O 混合碱 为例简 a , C
p = ~
y 搭 菠
( )
第二 化学计量 点 : 甲基橙作 指示剂 ; 色 由黄 色变橙 色 ; 耗 颜 消
HI C 的体积为 V ,H约为 4 。此 时发生 如下反应 : :p . 0
Na HCO3 HCI Na +H2 CO2 + = CI 0+
V > 2 O 说明存在 N O 1V > , a H和 N 2O , a , C 计算公 式分别 为
单说明测定原理 : 第一化学计量点 : 酚酞作指示剂 ; 色 由红色变无 色 ; 颜 消耗 H 1 C 的体积为 V ,H约为 80 p .。此时发生下面两个反应 :
Na 0H+HC=Na l H2 l C+ 0 NaC + I Na O3 2 O3HC = HC +Na 1 C
能写出正确 的计算公 式 , 实验结果 表述是否 正确 ; 出现 的问题是 对
否能 给出合 理的解释等等 。由笔 者所设 计的实验 , 依据 V 与 大 。
小的不 同, 上边 的组成计算公 式已经不再适 用 , 而是根据 情况使用
如下 的计算公 式。
V > 20 说明仅存在 N O 计算公式为 ,V= , a H,
匀, 称量的样 品不具 代表性 , 后导致 同一个 班 的学生 采用相 同样 最 p :
r 溶 蕞
(
、 ” ¨,
^吻j —— — — — —— — 丝 —一 h :— = ——
r 料 i 瞳
D
品得 出使酚酞变 色的体积 V 和使 甲基橙变 色的体 积 V 大小 关系 1 不确定 ,两者 大小经 常出现三种 关系 同时存在 ( 。 V > ; 。 V V > : OV = > ;< V ) O 0 V ( :。根 据实验书 以及理论来 讲 , 应该 只出现 V > 2 l V 这一 结果 , 而学生实际做的却 出现 了三种不 同的结 果。这一现象使得老 师被动 , 学生费解 。为 了解决这 一问题 , 考虑过将 混合碱 配成溶 也 液后再分成相同体积分多次做平行测定 , 全班同学 的结果仅 出 这样 现一种情况 , 由于不溶物没法 均匀分配到 每一份样 品中 , 得不 但 使 同组的同学所做的混合碱 的含量 出现很 大差 异 , 仅从实验结果没法 判断学生实验结果的好坏 , 也就是实验结 果部 分成绩 的客观性 明显 下降。为解决实验结果 的单一性 以及实 验结果成 绩的评定 , 笔者对 实验准备 进行 了探索 ,即仅采 用 N O 、 a C , N 2 O 之一或 aH Nl O 和 a , {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