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下期高二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唐玲出品
湖南省汝城二中2010年下期高二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考试范围(第一~三章)
命题人:曾鹏飞
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物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根据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定的反应焓变
D.同温同压下,H2 (g) + 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的△H不同
2.下列有关能量转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煤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B.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
C.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CO2是化学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
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醋酸溶液的PH=a,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b,则a>b
B.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里,加入NH4Cl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7
C.1.0×10-3mol/L盐酸的PH=3.0,1.0×10-8mol/L盐酸的PH=8.0
150−−−→℃
催化剂
D .若1mLPH=1的盐酸与100mLNaOH 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则NaOH 溶液的PH=11
4.低脱硝技术可用于处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NH 3(g)+NO(g)+NO 2(g) 2N 2(g)
+3H 2O(g) △H <0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B .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加NH 3的浓度,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减小
C .单位时间内消耗NO 和N 2的物质的量比为1∶2时,标志反应达到平衡
D .其他条件不变,使用高效催化剂,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增大
5. 把下列4种Na 2S 2O 3的溶液分别加入4个盛有10mL 2mol ·L -1
硫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到50mL ,此时,Na 2S 2O 3和硫酸进行反应。

其中出现沉淀最快的是( )
A .20mL 3mol ·L -1
Na 2S 2O 3的溶液 B .20mL 2mol ·L -1
Na 2S 2O 3的溶液 C .10mL 4mol ·L -1
Na 2S 2O 3的溶液 D .10mL 2mol ·L -1
Na 2S 2O 3的溶液 6.下列液体均处于25℃,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某物质的溶液pH <7,则该物质一定是酸或强酸弱碱盐
B .pH =4.5的番茄汁中c(H +
)是pH =6.5的牛奶中c(H +
)的100倍 C .AgCl 在同浓度的CaCl 2和NaCl 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同
D .pH =5.6的CH 3COOH 与CH 3COONa 混合溶液中,c(Na +
) >c(CH 3COO -
)
7.已知一定质量的锌粒与稀盐酸反应(放热反应),生成H 2的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若将锌粒改为锌粉,可以加快产生H 2的速率
B .反应在2~4min 内平均反应速率最大
C .反应前4min 内生成H 2的平均速率v (H 2)=0.09mol ·L -1
·min -1
D .反应开始2min 内平均反应速率最大
8. 在10 ℃时某化学反应速率为0.1 mol/(L ·min),若温度每升高10 ℃反应速率增加到原来的2倍。

为了把该反应速率提高到1.6 mol/(L ·nim),则该反应需在什么温度下进行( )
A .30 ℃
B .40 ℃
C .50 ℃
D .60 ℃
9.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 )
A .对该反应体系加热
B .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
C .滴加少量CuSO 4溶液
D .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t (min)
2
4
6
O
0.1
0.36 0.5 C(H 2)/mol·L -
1
t /s
n /mol
2
B
C A
0.4
0.81.2
4
6D 10.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正确判断是( )
A .在pH =12的溶液中,K +
、Cl -、Al 3+
、Na +
可以共存 B .在pH =0的溶液中,Na +
、NO 3-、CO 32-、K +
可以共存
C .由0.1 mol ·L -1
一元碱BOH 溶液的pH =10,可推知BOH 溶液存在BOH =B +
+OH - D .由0.1 mol ·L -1
一元酸HA 溶液的pH =3, 可推知NaA 溶液存在A - + H 2O HA + OH -
11.一定温度下,向容器为2 L 的密闭容器通入两种气体发生

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对该反应的
推断合理的是( )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
B +4D
6A +2C
B .反应进行到1 s 时,v (A) = v (C)
C .反应进行到6 s 时,B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 mol/(L ·s)
D .反应进行到6 s 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相等 12.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 OH -
=1×10
-14
mol/L ,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
存的离子组是( ) A .Al 3+
、Na +
、NO 3-
、Cl -
B .K +、Na +、Cl -、NO 3-
C .K +
、Na +
、Cl -
、HCO 3

D .K +
、NH 4+
、SO 42-
、NO 3

13.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
① 往碳酸钠溶液中加入醋酸有二氧化碳产生;② 醋酸钠溶液呈碱性;③ 可以用食醋清除热水瓶内的水垢;④ pH = 2的醋酸溶液稀释1000倍后pH 小于5
A .①③④
B .①②
C .②④
D .② 14.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 2O
H +
+ OH -
;ΔH >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 -)降低
B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 +
)增大,K w 不变 C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 3COONa ,平衡逆向移动,C(H +
)降低 D .将水加热,K w 增大,pH 不变
15.在25℃时,密闭容器中X 、Y 、Z 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物质 X
Y Z 初始浓度/mol ·L -1
0.1
0.2
t 4 t 5 t 3 t 2 t 1 t 0 v
v (逆)
v (正)
v (逆) v (正)
t
v (逆) v (正)
t 6
平衡浓度/mol ·L -1
0.05 0.05 0.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达到平衡时,X 的转化率为50%
B .反应可表示为X+3Y
2Z ,其平衡常数为1600
C .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 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D .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16.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 + 3Y(g)
2Z(g);ΔH <0。

下图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 )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t 2、t 3、t 5时刻外界条件有所改变,但都没有改变各物质的初始加入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t 2时加入了正催化剂
B .t 3时降低了温度
C .t 5时增大了压强
D .在t 4~t 5时间内,X 的转化率最低
17.一定条件下,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物质的量相等的A 、B 两种气体,发生反应:A(g) + B(g)
2C(g)。

达到平衡后,只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各物质的浓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30min 时缩小容积
B .40min 时加入催化剂
C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D .0~20min 内 A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mol ·L -1
·min -1
18.某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 w = 10
-12。

该温度下,将pH = 4的H 2SO 4溶液与pH = 9的NaOH 溶
液混合并保持恒温,欲使混合溶液的pH = 7,则稀硫酸与NaOH 溶液的体积比为( ) A .1︰10 B .9︰1 C .10︰1 D .99︰21
19.向三份0.1mol/L CH 3COONa 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NH 4NO 3、Na 2SO 3、FeCl 3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CH 3COO -
浓度的变化依次为( )
A.减小、增大、减小 B.增大、减小、减小 C.减小、增大、增大 D.增大、减小、增大20.下列有关0.1 mol•L-1NaHCO3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式,正确的是()A.C(Na+)>C(HCO3-)>C(CO32-)>C(H+)>C(OH-)
B.C(Na+)>C(CO32-)>C(HCO3-)>C(OH-)>C(H+)
C.C(Na+)=C(HCO3-) + 2C(CO32-) + C(H2CO3)
D.C(Na+) + C(H+) = C(HCO3-) + 2C(CO32-) + C(OH-)
班次 班号 考号 姓名__________试室编号____________
◆◆◆◆◆◆◆装◆◆◆◆◆◆◆◆◆◆◆◆◆◆◆◆◆◆◆订◆◆◆◆◆◆◆◆◆◆◆◆◆◆◆◆◆线◆◆◆◆◆◆◆◆◆◆◆
将正确答案填入下列表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第II 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21.(16分)红磷P(s)和Cl 2(g)发生反应生成PCl 3(g)和PCl 5(g)。

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H 表示生成l mol 产物的数据)。

反应物总能量
最终产物总能量
中间产物总能量H 2 = -93 kJ/mol
ΔPCl 3(g),Cl 2(g)
H 1= -306 kJ/mol
ΔPCl 5(g)Cl 2(g),P(s)
能量
反应过程
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P 和Cl 2反应生成PCl 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PCl 5分解成PCl 3和Cl 2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上述分解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

温度T l 时,在密闭容器中加入0.80 mol PCl 5,反应达平衡时PCl 5还剩0.60 mol ,其分解率a l 等于_____________;若反应温度由T l 升高到T 2,平衡时PCl 5的分解率为a 2,a 2_________ a l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工业上制备PCl 5通常分两步进行,先将P 和Cl 2反应生成中间产物PCl 3,然后降温,再和Cl 2反应生成PCl 5。

原因是 。

(4)P 和Cl 2分两步反应生成1 mol PCl 5的△H 3 = ________________,一步反应生成1 mol PCl 5的△H 4______△H 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PCl 5与足量水充分反应,最终生成两种酸,其化学方程式是: 。

22.(14分)某学生用物质的量的浓度为a mol/L 的标准NaOH 去测定V mL HCl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应先检查滴定管 ,实验过程中眼睛 ; (2)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 .取V/4 mL 待测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2~3滴酚酞试液;
B .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C .把盛有标准氢氧化钠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尖嘴使之充满溶液;
D .取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2~3mL 处;
E .调节液面至“0”至“0”刻度以下,记下读数;
F .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终点并主下滴定管的读数;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 、D 、 _____ 、 _____、 A 、____ ;(每空一分)
(3)滴定至终点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下图是碱式滴定管中液面在滴定前后的读数:
c (HCl) =
(5)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的HCl 物质的量浓度偏大的是( )
A 、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留有气泡,滴定后滴定管尖嘴部分气泡消失;
B 、滴定终点后溶液颜色迅速消失;
C 、滴定前仰视,滴定终了平视;
D 、实验前先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E 、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溶液润洗,使滴定结果; 23.(10分)已知水在25 ℃和95 ℃时,其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c (H +)
c (OH -)
10-710-610-7
10-6
(1)则25 ℃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应为_____(填“A ”或“B ”)请说明理由 。

(2)25 ℃时,将pH = 9的NaOH 溶液与pH = 4的H 2SO 4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 = 7,则NaOH 溶液与H 2SO 4溶液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__。

(3)95 ℃时,若100体积pH 1 = a 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pH 2 = b 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前,pH 1与pH 2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曲线B 对应温度下,pH = 2的某HA 溶液和pH = 10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溶液的pH = 5。

请分析其原因:
A
B
湖南省汝城二中2010年下期高二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D C A B D C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C
B
C
A
D
B
A
D
21、(1)P(s)+2
3Cl 2(g)=PCl 3(g) △H= -306kJ ·mol -1
(2)PCl 5(g)=PCl 3(g)+Cl 2(g) △H=+93 kJ ·mol -1 ;25% ;大于 (3)两步反应都放热反应,降温有利于提高产率,防止产物分解 (4)△H 3= -399 kJ ·mol -1 ;等于; (5)PCl 3+4H 2O=H 3PO 4+5HCl
22、(1)是否漏水;注视锥形瓶中的颜色变化和滴定管液体的流速 (2)B 、D 、C 、E 、A 、F (3)4a (V 2-V 1)/V (4)ADE
23、(1)A ;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温度低,电离程度小,C(H +),C(OH -)小 (2)10︰1
(3)PH 1+PH 2=14或a+b=14
(4)HA 为弱酸,HA 中和NaOH 后,混合液中还剩余较多的HA 可继续电离出H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