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三轮冲刺 天课堂集训 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细胞的结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躲市安祥阳光实验学校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细胞的结构
1.用一定浓度的NaHSO3溶液喷洒到小麦的叶片上,短期内检测到叶绿体中C3的含量下降,C5的含量上升。

NaHSO3溶液的作用可能是( )
A.促进叶绿体中CO2的固定
B.促进叶绿体中ATP的合成
C.抑制叶绿体中[H]的形成
D.抑制叶绿体中有机物的输出
2.胰凝乳蛋白酶在常温及最适pH条件下分解蛋白质,定时取样测得蛋白质的水解度如图所示。

(注:蛋白质水解度为百度蛋白质水解过程中被裂解的肽键数与给定蛋白质的总肽键数之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胰凝乳蛋白酶的活性
B.该实验的因变量是反应时间
C.适当升高温度能提高水解度
D.水解度不能达到100%的原因是蛋白酶只能水解部分肽键
3.如图1表示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示意图,图2的实线表示在温度为a 的情况下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图,则当温度增加一倍时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是( )A.曲线1 百度B.曲线2
C.曲线3 D.曲线4
4.下列有关ATP和细胞呼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酵母菌进行酒精百度发酵的过程中不会产生丙酮酸
B.细胞中ATP的水解一般与吸能反应相联系
C.有氧呼吸产生的CO2是由丙酮酸和O2反应生成的
D.细胞中的ATP都产生于细胞呼吸过程
5.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TP是细胞生百度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B.细胞质基质中也能合成少量的ATP
C.ATP中的高能磷酸键结构稳定且储存的能量多
D.细胞代谢加快时ATP与ADP之间的转化加快
6.关于生物体产生的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酶的化学本质是百度蛋白质或RNA
B.脲酶能够将尿素分解成氨和CO2
C.蛋白酶和淀粉酶都属于水解酶类
D.纤维素酶能够降解植物细胞壁和细菌细胞壁
7.关于真核生物细胞的生命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肽链在核糖体中百度形成复杂的空间结构
B.有氧呼吸过程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CO2
C.细胞质基质中能发生ATP的分解与合成
D.tRNA与mRNA的识别发生在细胞核中
8.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体内的激素百度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B.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C.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具有自养能力并快速增殖的细胞
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9.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特定蛋白质分子百度的运动有助于氨基酸跨膜运输
B.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载体蛋白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
C.甘油进出细胞取决于其细胞内外的浓度差和载体蛋白的数量D.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不进行离子的跨膜运输
10.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代谢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红蛋白合成的百度场所是高尔基体
B.乳酸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C.胰岛素基因转录的场所是细胞核
D.氧气消耗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11.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是细胞器百度共有的化学成分
B.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
C.蛋白质在常温下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D.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会导致其功能改变
12.下列有关细胞的分子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蛋白质参与构百度成的染色体在分裂间期可以完成加倍
B.有核酸参与的化学反应中核酸可以不是底物和产物
C.有糖类参与构成的植物细胞壁具有选择透过性
D.有脂肪参与构成的动物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13.蛋白质分子能被肽酶降解。

至于哪一个肽键被断裂百度则决定于肽酶的类型,肽酶P能断裂带有基团R4的氨基酸和相邻氨墓酸的羧基基团之间的肽键。

则肽酶P可以催化如图所示中哪处的化学键断裂( )
A.1 B.2 C.3 D.4
14.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某些糖类是细胞百度结构的重要成分之一
B.RNA有传递信息、转运物质和催化功能
C.纤维素、淀粉酶、核酸分子中均含氮元素
D.细胞器中不一定有磷脂,但一定有蛋白质
15.杨树叶肉细胞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有关C3转化为糖类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需要消耗ATP百度和[H]
B.需要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C.需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
D.需要多种酶的催化
16.酶是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高分子物质。

在酶的催化反应体系中百度,反应物分子被称为底物,底物通过酶的催化转化为其他分子。

几乎所有的细胞活动进程都需要酶的参与,以提高效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在细胞中能实现分类存放,是因为细胞内具有________系统,组成该系统的结构具有的功能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

茶叶细胞中也存在众多种类的酚类物质与酚氧化酶。

绿茶制取过程中必须先进行热锅高温炒制,这一过程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茶树的Rubicon酶在CO2浓度较高时催化C5与CO2反应,Rubicon酶的存在场所为__________________;该酶具有“两面性”,在O2浓度较高时催化C5与O2反应,产物经一系列变化后到线粒体中会产生CO2,其“两面性”与酶的
________(特性)相矛盾。

(3)如图曲线表示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时间,再
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图可得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验证这一结论,请以耐高温的纤维素分解酶为实验材料,比较在低温和最适温度下储存对酶活性的影响,写出实验设计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某研究小组探究酸雨对大豆种子萌发时能量代谢的影响,在其他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进行实验。

种子中ATP含量和细百度胞呼吸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
(1)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________能源物质。

种子中ATP含量属于该实验研究的________变量。

(2)由图甲可知,酸雨可能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阻碍大豆种子萌发。

由图乙可知,酸雨可能通过
________________阻碍大豆种子萌发。

(3)结合图甲、图乙分析,5~7天ATP含量________,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进一步探究种子萌发过程中是否进行了无氧呼吸,可用________________
试剂进行检测。

18.在一些情况下,细胞可通过自噬作用降解自身的非必需成分来提供营养和能量。

为探究B蛋白对细胞自噬的作用,研究人员进行了系列实验。

(1)B蛋白在细胞质中的________上合成,在细胞溶胶中折叠形成正确的
________。

B蛋白可以与磷脂结合,识别细胞内受损的细胞器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分子,进而形成自噬体。

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降解受损的细胞器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分子,自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依赖于膜的________。

细胞自噬的意义是清除细胞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分子,维持
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1所示。

研究人员判断B蛋白可以诱导自噬体的形成,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研究B蛋白作用的机理,研究人员将正常B蛋白或失活的B蛋白与纳米金颗粒(能与B蛋白结合)、脂质体(人工构建的脂双层球体)进行共同孵育,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图2所示结果。

实验观察到正常B蛋白存在时,金颗粒聚集在________________处,而失活的B蛋白存在时无此现象。

结合(2)的结果推测B 蛋白的作用机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人体既可以从食物中获取胆固醇,也可以依靠自身细胞合成胆固醇。

血液中的胆固醇需要与百度载脂蛋白结合成低密度脂蛋白(简称LDL),才能被运送至身体各处的细胞。

一种名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单基因遗传病患者血液内胆固醇含量是正常人的6倍以上。

(1)胆固醇是人体细胞________的重要组分。

(2)研究人员利用体外培养的细胞对胆固醇合成速度的调节机制进行了研究。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知,正常情况下,细胞合成胆固醇的速度受到血液中
________含量的调控,这是一种________调节机制,能够避免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过高,而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丧失了这种调节能力。

(3)研究人员检测体外培养的正常细胞和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细胞摄取LDL的速度,得到下图所示结果。

①由图可知,当LDL浓度超过35 μg/mL时,A线斜率明显下降,且随LDL浓度增加,A线与B线的差值________。

据此可推测正常细胞有两种摄取LDL的方式。

方式一:LDL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被胞吞,之后受体重新回到膜上;方式二:LDL被随机内吞入细胞(不需要与受体结合)。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细胞摄取胆固醇的方式可能为________。

②研究人员分别培养正常人及患者的细胞,一段时间后检测细胞放射性强度。

若①的假设成立,请将预期实验结果填入表格(“+”表示细胞有放射性,“+”数量越多放射性越强,“-”表示细胞无放射性)。

发现正常细胞摄取LDL的速度________,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细胞摄取LDL 的速度________,进一步证实了LDL受体的存在。

(5)根据上述研究,解释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液内胆固醇含量过高的病理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如图表示动物细胞中重要有机物A、B、C、D、E的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其中X、Y代表某些化学元素,a、b、c分别为A、B、C的单体,据图回答:
(1)Y代表的百度元素为____________。

(2)D所代表的具有参与血液中脂质运输作用的物质名称是____________;构成生物膜支架的E的合成场所是____________。

(3)图中能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名称是____________,其结构中____________代表遗传信息。

(4)某C物质由n个c组成且仅为一条链,其分子式为C m H p N q O w S2,并且是由下列4种c组成的,那么该物质彻底水解后将会得到的乙、丙数目依次为
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专一性(3)酶在较低温度下储存活性受影响小,在较高温度下储存活性受影响大
将耐高温的纤维素分解酶分别在低温和最适温度下储存足够长时间后,再在最适温度下测量其活性
[解析] (1)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在细胞中能实现分类存放,是因为细胞内具有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绿茶制取过程中必须先进行热锅高温炒制,这一过程的目的是高温使酚氧化酶失活。

(2)茶树的Rubicon酶在CO2浓度较高时催化C5与CO2反应,该反应属于暗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因此Rubicon酶的存在场所为叶绿体基质;该酶具有“两面性”,在O2浓度较高时,该酶催化C5与O2反应,产物经一系列变化后到线粒体中会产生CO2,其“两面性”与酶的专一性相矛盾。

(3)题图曲线表示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图可得出酶在较低温度下储存活性受影响小,在较高温度下储存活性受影响大。

为了验证这一结论,可以
将耐高温的纤维素分解酶分别在低温和最适温度下储存足够长时间后,再在最适温度下测量其活性。

17.(1)直接因(2)降低ATP含量(或抑制ATP的合成或促进ATP水解) 降低呼吸速率(3)下降ATP的消耗量增加(4)酸性的重铬酸钾
[解析] (1)种子中ATP的含量和细胞呼吸速率的变化为实验的因变量。

(2)由图可知,与pH 7.0条件下相比,pH 4.0和pH 2.5条件下ATP含量下降,细胞呼吸速率下降。

(3)由图可知,5~7天,ATP含量下降,而细胞呼吸速率上升,可能的原因是ATP消耗量增加。

(4)酒精的鉴别用酸性的重铬酸钾。

18.(1)核糖体空间结构流动性细胞内的稳态
(2)敲除B蛋白基因后(b组与a组比较),细胞内自噬体数目下降;敲除后转入正常B蛋白基因(c组与a、b组比较),细胞内自噬体数目恢复,敲除后转入B 蛋白基因的突变基因(d组与a、b组比较),细胞内自噬体数目未恢复
(3)脂质体与脂质百度体连接与磷脂分子结合,诱导膜泡融合,促进自噬体形成
[解析] (1)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为核糖体,核糖体合成肽链后,需要对肽链进行加工,形成正确的空间结构后,才有对应的功能。

自噬体和溶酶体都有膜结构,膜融合依赖于膜的流动性。

细胞自噬作用可降解自身的非必需成分来提供营养和能量,所以通过自噬作用可以维持细胞内正常的新陈代谢。

(2)通过图像可知:a组没有进行基因敲除,也没有转入相应基因,故为对照组;b组为基因敲除组;c组将基因敲除后再转入正常B基因;d组将基因敲除后再转入不正常B基因。

有正常B基因才能表达正常的B蛋白,没有B基因或B基因不正常则无法表达正常的B蛋白。

通过a、b组对比说明,敲除B基因后,即没有正常的B蛋白,细胞内自噬体数目明显减少;通过a、b、c组对比,基因敲除后再转入正常B基因,即有正常的B蛋白,细胞内自噬体数目恢复,说明正常B基因存在可以表达正常的B蛋白,以维持细胞内自噬体数目正常;再和d组对比,说明B基因不正常时,无法表达正常的蛋白质,故细胞内自噬体数目和敲除B 基因组自噬体数目均较少。

综上所述,B蛋白的作用是诱导自噬体的形成。

(3)纳米金颗粒是标记物,可以和B蛋白结合,通过观察细胞中纳米金颗粒的位置即可确定B蛋白所在位置。

通过观察图像可知,正常B蛋白都聚集在脂质体之间相连部分,而失活的B蛋白没有这样的特点,散乱地分布在脂质体周围。

说明在正常B蛋白的作用下,脂质体和脂质体发生膜融合。

19.(1)细胞膜(生物膜)
(2)LDL 负反馈
(3)①不变方式二②ⅰ+ⅱ+ⅲ+
(4)降低不变
(5)患者LDL受体基因缺陷,导致细胞膜上缺少正常LDL受体,从血液中摄取LDL速度低,对细胞内胆固醇合成的反馈抑制作用弱,细胞合成胆固醇的量较多,释放到血液中的LDL较多
[解析] (1)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2)正常情况下,胆固醇合成速度低;若去除血清,则合成速度升高;去除血清加入LDL,则合成速度降低,说明细胞合成胆固醇的速度受到血液中LDL含量的调控。

胆固醇+载脂蛋白→LDL,LDL升高则胆固醇合成速率降低,这是一种典型的负反馈调节。

(3)①据图分析,当LDL浓度超过35 μg/mL时,A线、B线平行,说明A线与B线的差值不变。

根据题干提供的推测,正常细胞摄取LDL应该存在两种方式,因此摄取相对速率曲线为折线,患者细胞摄取LDL应该存在一种方式,因此摄取相对速率曲线为直线。

方式一需要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被胞吞,因此相对速率随LDL增高而逐渐达到饱和,这符合A线的特点,这也说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细胞摄取胆固醇的方式可能为方式二。

②若①的假设成立,利用放射性标记法检测LDL进入细胞的速率,1组和2组比较,2组放射性标记LDL需要和高浓度无标记LDL竞争受体,进入细胞内的量应低于1组,因此细胞内的放射性强度较低(+);3组和1组比较,患者细胞只能随机吞入,转运速率较低,因此细胞内的放射性强度较低(+),4组和2组比较,因两组放射性标记的LDL浓度相对于无放射性的LDL比例过低,因此2组通过方式一进入细胞的放射性LDL量少,4组只能随机吞入,转运效率低,不会比2组明显降低,故此细胞内的放射性强度均较低(+)。

(4)加入能够破坏细胞膜上各种受体的链霉蛋白酶,会使方式一受到明显抑制,但不会影响方式二,所以正常细胞摄取LDL的速率会降低,但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细胞摄取LDL的速率不变。

(5)综上所述,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液内胆固醇含量过高的病理机制是:患者LDL受体基因缺陷,导致细胞膜上缺少正常LDL受体,从血液中摄取LDL 速度低,对细胞内胆固醇合成的反馈抑制作用弱,细胞合成胆固醇的量较多,释放到血液中的LDL较多。

20.(1)N、P (2)胆固醇(滑面)内质网(3)DNA(或脱氧核糖核酸)、RNA(或核糖核酸或mRNA) 核苷酸(或“碱基”)的排列顺序(4)(w-n-1)/2、q-n [解析] (1)A能进行复制,则为DNA,a为脱氧核苷酸。

A通过转录形成RNA
控制合成蛋白质,则B为RNA,b为核糖核苷酸,C为蛋白质,c为氨基酸,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主要是C、H、O、N,则X为N元素,核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则Y是N、P元素。

(2)D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且能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则其为胆固醇;构成生物膜支架的是磷脂,与内质网有关。

(3)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是DNA和RNA,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4)假设一个氨基酸只有一个羧基,一个肽键中含有一个氧原子,一个羧基含有二个氧原子,该物质有(n-1)个肽键,则肽键中O的数目为(n-1)个,而肽链一端还有一个游离的羧基,则该物质含有的O的数目为n-1+2=n+1,分析四种氨基酸,乙中含有两个羧基,则该物质中R基中存在游离的羧基,所以乙的数目为[w-(n+1)]÷2=(w-n-1)/2。

据此方法分析丙的数目,若一个氨基酸含有一个氨基,则该物质中含有的N的数目为n个,而题干中该物质的实际N数为q个,因为丙中含有两个氨基,则二者N数目的差值为丙的数目,该值为q-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