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与群落考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群与群落
考点一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
【考点集训】
考向1 种群的特征
1.(2019浙江嘉丽3月联考,13)研究小组对某地的蝉进行了研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若虫的密度,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
B.评估是否有害,应调查蝉的年龄结构
C.夏季,生殖期的个体数小于生殖前期
D.秋季,有少量个体处于生殖后期
答案C
2.(2019浙江十校联盟联考,12)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死亡率高的种群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弱
B.若使某种群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出生率将下降
C.性比率是所有种群都具有的数量特征
D.保持替补出生率,种群数量就会保持零增长
答案B
考向2 种群的增长方式
1.(2020届浙江台州联考,11)如图表示在一个10 mL封闭培养体系中酵母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情况。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每单位时间按照一定的百分比增长
B.达到6 000个/mL时种内斗争最激烈
C.酵母细胞数量达到稳定状态时将不再分裂
D.环境容纳量约为1.2×105个
答案D
2.(2020届浙江五校联考,14)如图是某地新迁入的某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点之后,开始出现环境阻力
B.c点时,种群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C.d点之后,种群数量不可能再增加
D.改变种群性比率,可能延长种群数量到达K值的时间
答案D
考向3 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
(2020届浙江绍兴9月联考,24)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林地,林地中某阶段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如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虚线表示田鼠的环境容纳量
B.图中A点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C.图中B点时的年龄结构一定为衰退型
D.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林地生态系统越来越稳定
答案C
考点二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考点集训】
考向1 群落的结构和主要类型
1.(2020届浙江绍兴9月联考,10)在温带地区,草原和森林的外貌在春、夏、秋、冬有很大不同,这就是群落的( )
A.垂直结构
B.水平结构
C.季相
D.演替
答案C
2.(2019浙江名校协作体联考,1)下列不属于群落水平结构特点的是( )
A.季节变化明显
B.不均匀
C.斑块性
D.空间异质性
答案A
3.(2020届浙江稽阳联考,4)北方针叶林的两栖类栖息在草本层中,苇莺主要在灌木层活动,柳莺则出没在树冠层,这体现了群落的( )
A.时间结构
B.垂直结构
C.水平结构
D.演替现象
答案B
考向2 群落的演替
1.(2019浙江温州联考,15)某地发生了“裸岩→地衣→草地→灌木”的群落演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演替类型属于次生演替
B.该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越来越明显
C.“草地→灌木”是草本植物进化的结果
D.该过程的变化体现了群落的时间结构
答案B
2.(2020届浙江绿色联盟联考,5)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演替过程中一些物种会被取代
B.演替在任何群落类型中都会发生
C.演替是一个永恒延续的过程
D.次生演替的速度较快与次生演替的基质和环境条件较好有关
答案C
炼技法提能力
方法两种种群增长曲线分析及生产应用
【方法集训】
1.(2020届浙江宁波十校联考,18)如图表示某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t2时经调查甲种群的数量为150只,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300只
B.在t3时刻甲和乙种群的年龄结构分别为稳定型和增长型
C.甲、乙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的时间段分别是t1~t2、t1~t4
D.甲、乙两种群的增长方式均为逻辑斯谛增长
答案C
2.(2019浙江嘉兴联考,22)对某地社鼠种群数量进行连续调查,计算其δ值(δ=当年种群数量/前一年种群数量),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从调查开始到t1时间内,种群数量加速增长
B.t2时种群达到稳定平衡密度
C.t3时种群内个体面临的生存压力较t2时刻大
D.t3~t4时间内种群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
答案C
【五年高考】
A组自主命题·浙江卷题组
考点一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
1.(2019浙江4月选考,12,2分)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数量在K/2时增长最快
B.同一群落各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相同的
C.环境容纳量会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D.环境容纳量是种群数量在生存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
答案B
2.(2018浙江11月选考,13,2分)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越大种群数量增加越快
B.性比率对种群密度的影响在生殖前期最大
C.自然增长率小于1时种群的数量即开始减少
D.年龄金字塔表示取样期间各年龄组个体数量在种群中的比例
答案D
3.(2018浙江4月选考,18,2分)在对某自然保护区内甲、乙两个不同物种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之后,又开展了连续4年的跟踪调查,计算其L值(L=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末种群个体数量),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这4年调查期间的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第1年末甲、乙两种群的增长速度不一定相等
B.第2年末乙种群数量不一定大于甲
C.第3年末乙种群数量达到了最大值
D.这4年中甲种群每年增加的数量是相等的
答案D
4.(2017浙江4月选考,15,2分)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容纳量是种群在该环境中的最大数量
B.环境容纳量会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变化
C.环境容纳量由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
D.种群的指数增长会受到环境容纳量的限制
答案B
5.(2016浙江10月选考,8,2分)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的性比率都为1∶1
B.种群内的个体都能互配繁殖
C.种群在理想环境下呈“S”形增长
D.种群的老龄个体比例过大,预示种群密度将下降
答案D
6.(2016浙江10月选考,25,2分)图中甲、乙为同一群落中的两个种群,曲线表示δ(δ=出生率/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1和t4时刻乙种群的种群密度相同
B.t2时刻甲、乙种群的自然增长率一定相同
C.t2和t3时刻乙种群的自然增长率一定相同
D.t2→t4甲种群密度先上升后下降
答案D
7.(2016浙江理综,5,6分)下列是蝉在夏季的年龄结构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其中正确的是( )
答案A
8.(2016浙江4月选考,27,2分)蒲公英为一年生植物,每个成熟植株能产生许多种子。

自然状况下,其种子随风飘落到某草地上萌发生长,形成一个新的种群。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蒲公英的种群数量呈非周期波动
B.蒲公英在第一个生长期呈集群分布
C.该种群的存活曲线符合对角线形特征
D.动物取食蒲公英不能将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压制在低水平
答案D
9.(2016浙江4月选考,19,2分)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密度的变动受性比率的影响
B.环境容纳量代表种群的最大密度
C.年龄结构可预测种群未来数量的变化
D.出生率受种群的遗传特性和环境的影响
答案B
10.(2015浙江10月选考,14,2分)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年龄结构不影响种群密度
B.不同种群的种群密度没有差异
C.性比率的改变不影响种群密度
D.出生率减去死亡率等于自然增长率
答案D
11.(2015浙江10月选考,21,2分)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如图中a、b1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出生率等于零
B.当某害虫种群数量达到K/2时,进行杀虫效果最佳
C.若空间充足,种群数量增长一定如曲线a所示
D.若曲线b1变成曲线b2,说明该种群生存环境变得恶劣
答案D
12.(2017浙江11月选考,29,6分)某湖泊生活着金鱼藻、浮萍、芦苇等生物,并长期养殖鲫鱼。

回答下列问题:
(1)从湖岸到湖心依次生长着芦苇、浮萍和金鱼藻等生物,这体现了群落的结构。

动、植物残体主要落在层发生腐败和分解。

若从湖底裸地开始逐渐演替为陆生群落,这种演替属于演替。

(2)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鲫鱼种群密度,若调查期间有些个体身上的标志丢失,则该种群密度的估测数值
会。

当鲫鱼被大量捕捞后,其K值将。

(3)在保证食物充足、环境适宜的条件下,该湖泊中鲫鱼种群的增长方式为。

答案(1)水平底泥原生
(2)偏大基本不变
(3)逻辑斯谛增长
考点二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13.(2019浙江4月选考,6,2分)下列群落中,其植物能通过植株间隔和根系分布以最大限度减少竞争和充分利用水分的是( )
A.荒漠
B.苔原
C.草原
D.森林
答案A
14.(2018浙江11月选考,2,2分)某森林曾被开垦用于种植农作物,后因产量不高而弃耕,若干年后又恢复到森林。

下列关于该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不变
C.人为因素引发了该演替
D.弃耕地中有种子等繁殖体
答案B
15.(2018浙江4月选考,4,2分)影响水生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A.温度
B.氧气的垂直分布
C.光的穿透性
D.大气中颗粒物含量
答案D
16.(2017浙江4月选考,2,2分)冬候鸟秋天飞到南方越冬,使群落的组成发生了变化。

这体现了群落的( )
A.时间结构
B.水平结构
C.垂直结构
D.分层现象
答案A
17.(2016浙江4月选考,6,2分)地球上具有最丰富生物基因库的是( )
A.水稻田
B.草原
C.荒漠
D.热带雨林
答案D
18.(2015浙江理综,5,6分)在沙漠的一个灌木群落中,某种基于种子繁殖的灌木,其分布型随着生长进程会发生改变,幼小和小灌木呈集群分布,中灌木呈随机分布,大灌木呈均匀分布。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这种改变使群落的水平结构发生变化
B.这种改变是群落演替所引起的结果
C.均匀分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种内竞争
D.集群分布主要是由于种子不能远离母株
答案B
B组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考点一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
1.(2019江苏单科,14,2分)如图是一种酵母通气培养的生长曲线,a、b是相同培养条件下两批次培养的结果,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a批次中可能有大量细菌污染
B.b批次的接种量可能高于a批次
C.t1时两批次都会产生较多的乙醇
D.t2时两批次发酵液中营养物质剩余量相同
答案B
2.(2019课标全国Ⅰ,6,6分)某实验小组用细菌甲(异养生物)作为材料来探究不同条件下种群增长的特点,设计了三个实验组,每组接种相同数量的细菌甲后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定时更新培养基,三组的更新时间间隔分别为3 h、10 h、23 h,得到a、b、c三条种群增长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菌甲能够将培养基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B.培养基更换频率的不同,可用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
C.在培养到23 h之前,a组培养基中的营养和空间条件都是充裕的
D.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23 h时,种群增长不会出现J型(形)增长阶段
答案D
3.(2018课标全国Ⅰ,5,6分)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的S型(形)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
答案D
4.(2017课标全国Ⅰ,5,6分)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形)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
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答案D
5.(2019课标全国Ⅲ,31,8分)回答下列与种群数量有关的问题。

(1)将某种单细胞菌接种到装有10 mL液体培养基(培养基M)的试管中,培养并定时取样进行计数。

计数后发现,试管中该种菌的总数达到a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

由此可知,该种群增长曲线为型(形),且种群数量为时,种群增长最快。

(2)若将该种菌接种在5 mL培养基M中,培养条件同上,则与上述实验结果相比,该种菌的环境容纳量(K值)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若在5 mL培养基M中接种该菌的量增加一倍,则与增加前相比,K值(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原因是。

答案(1)S a/2
(2)减小不变K值是由环境资源量决定的,与接种量无关
考点二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6.(2018江苏单科,13,2分)如图是某处沙丘发生自然演替过程中的三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形成沙丘开始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阶段Ⅰ的沙丘上草本植物占优势,群落尚未形成垂直结构
C.阶段Ⅰ与Ⅱ的沙丘上生长的植物种类完全不同
D.阶段Ⅲ沙丘上的群落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
答案D
7.(2016海南单科,22,2分)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演替是生物群落的特征之一
C.群落中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D.群落是由空气、水和生物组成的
答案D
C组教师专用题组
1.(2015浙江7月学考,5,2分)一定时期内某种群的出生率为10%,死亡率为7%。

这段时期内该种群的自然增长率是( )
A.0
B.3%
C.7%
D.17%
答案B
2.(2015浙江1月学考,26,2分)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类型取代另一个群落类型的过程
B.从弃耕后的农田开始的演替属于原生演替
C.原生演替速度通常比次生演替慢
D.人类的活动会影响群落的演替
答案B
3.(2015浙江1月学考,25,2分)如图表示不同动物种群的个体总数以及一段时间内新出生的个体数。

在这段时间内出生率最高的种群是( )
A.猎豹
B.亚洲象
C.赤狐
D.田鼠
答案D
4.(2014浙江理综,4,6分)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
B.种群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
C.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D.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
答案B
5.(2016天津理综,3,6分)在丝瓜地生态系统中,丝瓜、昆虫甲、昆虫乙存在捕食关系。

图为某年度调查甲、乙两种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结果。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丝瓜地的碳循环在丝瓜、昆虫与无机环境之间完成
B.依据随机取样原则统计成虫数量可计算出昆虫种群密度
C.乙与甲的数量比值代表两种昆虫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乙数量的增加会减少甲种群对丝瓜的摄食量
答案D
6.(2014海南单科,19,2分)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
B.该种鱼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营养级可能不同
C.底栖动物与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答案D
7.(2017天津理综,7,12分)大兴安岭某林区发生中度火烧后,植被演替过程见下图。

据图回答:
(1)该火烧迹地上发生的是演替。

与①相比,③中群落对光的利用更充分,因其具有更复杂的
结构。

(2)火烧15年后,草本、灌木丰富度的变化趋势均为,主要原因是它们与乔木竞争时获得的。

(3)针叶林凋落物的氮磷分解速率较慢。

火烧后若补栽乔木树种,最好种植,以加快氮磷循环。

(4)用样方法调查群落前,需通过逐步扩大面积统计物种数绘制“种—面积”曲线,作为选取样方面积的依据。

如图是该林区草本、灌木、乔木的相应曲线。

据图分析,调查乔木应选取的最小样方面积是。

答案(1)次生垂直(2)下降后保持相对稳定光逐渐减少(3)阔叶树(4)S3
【三年模拟】
时间:40分钟分值:7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5分)
1.(2020届浙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一模,5)下列群落中,植被结构简单、种类稀少、生长缓慢,只有那些能忍受强风吹袭的植物才能生存的是( )
A.荒漠
B.苔原
C.草原
D.森林
答案B
2.(2020届浙江超级全能生9月联考,11)某兴趣小组在调查麻雀密度时,用捕鸟网捕获了50只鸟,其中麻雀20只,做好标记后放生。

1个月后,在同样的地点又捕获了50只鸟,其中有标记的麻雀5只,没有标记的麻雀10只。

由于麻雀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推测此地区中麻雀的种群数量最可能( )
A.小于60只
B.大于60只
C.小于220只
D.大于220只
答案A
3.(2020届浙江七彩阳光高三联考,3)以下关于原生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原生演替可能开始于水生或旱生基质
B.原生演替基质上不包含有生存力的生命体
C.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可到达相似的顶极群落
D.演替过程中不同阶段所经历的时间大致相等
答案D
4.(2020届浙江超级全能生9月联考,5)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天,湖泊斜温层的水温变化比较大
B.研究群落的存活曲线有助于了解其与环境的适应关系
C.顶极群落的初级生产量不如演替中的群落高
D.群落的时间结构是指群落的组成和类型随时间而发生变化
答案C
5.(2020届浙江嘉兴高三9月测试,7)下列关于树蛙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树蛙种群的存活曲线常为凹形
B.树蛙的性比率发生改变,有可能影响出生率
C.自然增长率为100%时,树蛙种群开始零增长
D.树蛙种群的稳定平衡密度受资源、空间和其他生物的制约
答案C
6.(2020届浙江温丽高三一模,6)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群落演替是一些物种取代另一些物种,一个种群取代另一个种群的过程
B.原始森林被砍伐后通过原生演替生长起来的森林称为次生林
C.群落演替过程中生长着不同种类的植物,体现了群落的时间结构
D.当群落演替到顶极状态时,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结构仍会发生变化
答案D
7.(2019浙江金丽衢十二校联考,3)下列关于群落的结构与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带地区的草原和森林季相明显
B.陆地群落的水平结构通常是均匀的
C.苔原没有树林生长不存在垂直结构
D.热带雨林树种丰富是地球最大的森林带
答案A
8.(2019浙江台州联考,9)某草原曾被开垦成农田,弃耕十几年后恢复到草原群落。

下列关于该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原生演替
B.演替的过程中,植物种类一直在增加
C.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类型发生了改变
D.恢复后的草原群落具有明显的水平结构,不具有垂直结构
答案C
9.(2019浙江绍兴联考,23)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的所有特征都是种群内个体特征的统计值
B.只要保持替补出生率,种群就会保持零增长
C.每个种群都具有特定的年龄结构和性比率
D.在封闭的种群中,只要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一定会增加
答案D
10.(2019浙江超级全能生联考,6)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决定陆地和水生群落垂直结构的因素不完全相同
B.四季不分明地区的群落无时间结构
C.由于次生演替发生在原有空间,因此其演替过程中空间异质性保持不变
D.生物的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的复杂程度无关
答案A
11.(2020届浙江温丽高三一模,12)对某地社鼠种群数量进行连续调查,计算其δ值(δ=当年种群数量/前一年种群数量),结果如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1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
B.t2时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C.t3时种群内个体面临的生存压力较t2时刻小
D.t3~t4时间内种群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
答案B
12.(2019浙江超级全能生联考,24)在某种人工控制的种群中,其增长速率v=(第N+1年的种群数量-第N年的种群数量)/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总体上来说,该种群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
B.0~t4范围内该种群呈逻辑斯谛增长
C.t1与t3时年增加的个体数量基本相等
D.t2与t5时种群数量的差值等于t4与t6时的差值
答案D
13.(2019浙江稽阳联考,20)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两种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 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 t+1)间的关系,直线P表示N t+1=N t。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对于甲种群,如果种群数量低于a,则会走向灭绝
B.对于乙种群,如果种群数量低于a,则会走向灭绝
C.对于甲种群,如果种群数量高于a,种群数量会保持在b附近
D.对于乙种群,如果种群数量高于c,种群数量会保持在c附近
答案B
二、非选择题(共10分)
14.(2019浙江七彩阳光联考,29)(10分)某湿地是由长江携带的泥沙长期淤积逐渐形成的,将该湿地由近水边到岸边分为光滩区、近水缓冲区、核心区等区域,如图所示。

请回答:
(1)核心区的生物分布表现为斑块状镶嵌,这说明群落具有,内江区域群落的层次性主要是由光的穿透性、温度和决定的。

(2)该湿地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

该群落的外貌在春、夏、秋、冬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是群落
的。

(3)白鳍豚是生活在我国长江的肉食性濒危动物,调查其种群大小可以选择的方法是。

若禁止在长江捕捉各种鱼类,白鳍豚的K值将。

答案(1)水平结构氧气的垂直分布(2)原生演替季相(3)标志重捕法增大
第21 页共2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