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教学法在儿科教学中的效果差异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种不同教学法在儿科教学中的效果差异研究
作者:沙宁
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9年第07期
【摘要】目的:研究两种不同教学法在儿科教学当中的应用效果差异。
方法:实验开展自2018年9月~2019年1月,以徐州医科大学临床专业两个班级、100例学生为观察对象,其中一班50例学生采取多模式综合教学方法、作为研究组;另外一班50例学生沿用传统教师讲解方法、作为对照组。
比较不同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
结果:研究组学生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实践操作成绩评分均要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儿科教学;多模式综合教学法;PBL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R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7-03--01
虽然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这种传统教学方法已然不再适用当前的教学、学习要求,但不乏还是有很多医学院校沿用这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学生在毕业后参加工作无法满足临床实际要求[1]。
于是,寻求在教学方法上的突破和多样化应用,成为各医学院校致力于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进一步提高儿科教学质量,本次实验就对多种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下文研究。
1 资料来源和方法
1.1 研究资料
实验开展自2018年9月~2019年1月,以徐州医科大学临床专业两个班级、100例学生为观察对象,其中一班50例学生采取多模式综合教学方法、作为研究组;另外一班50例学生沿用传统教师讲解方法、作为对照组。
研究组50名学生中,男、女学生分别是18名和32名,年龄最小是20岁、最大是24岁,均值年龄22.1±1.3岁。
对照组50名学生中,男、女学
生分别是20名和30名,年龄最小的是20岁、最大是25岁,均值年龄22.7±1.4岁。
使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资料样本数据做统计学处理,提示基线资料具有较好的稳定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师讲解方法进行儿科教学,教师常规准备大纲或是教学计划,向学生教授儿科问诊、查体、鉴别诊断、治疗和病历书写等知识。
研究组学生采用多种模式的综合教学法进行儿科教学,主要以PBL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心开展的教学方法)为重,同时亦采取传统教师讲授教学法和网络学习模式。
第一课时:教师结合本科内容引入经典患儿案例,由学生模拟该例患儿的临床诊治,具体流程和内容包括家族病史询问、健康查体等,此过程教师主要予以引导,并不发表意见,课时结束后,教师提出有关本课时内容的核心问题所在,同时将网络学习模式贯穿于教学始终,要求学生尽可能的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来查找资料、搜集书籍依据等,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交流、分析、讨论,以PPT成果做出展示。
第二课时:派几名学生代表对学习过程与成果进行汇报与展示,展示结束后,教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出,同时借助于经典患儿病例资料的引入,以讲解方法,对解决或是避免问题发生的方法进行教授,学生同时做好课堂笔记,最后书写病案学习心得、总结学习收获。
1.3 观察内容
①统计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包括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与实践操作成绩。
②统计两个班级学生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反馈(指标有教学的专注性、民主性,教学氛围,教学重点和进度等)。
1.4 统计检验
对本次研究中所得到的关于两组学生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反馈数据,使用t与X2分别检验计量与计数资料,相应的以例(n)、率(%)及()的模式阐述。
统计学软件使用SPSS19.0,P
2 结果
2.1 对比两个班级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
研究组学生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实践操作成绩评分均要优于对照组(P
2.2 两组学生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反馈
表2:研究组学生对教学质量的总满意度反馈96.0%更高于对照组的78.0%,组间数据比对判定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应用多种模式综合教学法的研究组学生,其期末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考核成绩皆要高于仅采用常规讲解教学法的对照组学生[2]。
可见,基于多种模式综合教学法的应用,从根本上提高了教师对课堂氛围的把握度与教学理念的贯彻度,从而使得课堂内容更为丰富、教学效果更好。
但也不能完全否定常规讲解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非常适用于大课堂的讲座。
PBL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心开展的教学方法)是近些年来在医学教学当中应用很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该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于第一课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分析、讨论,课后自主进行资料的查阅,思考并解决问题,第二课时再在课堂上结合教师指点验证自己所思所想[3]。
正是这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更是有利于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这样也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学习效果的满意度反馈[4]。
上文实验便证实了研究组学生对本班级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更高。
随着满意度的提高,他们的学习欲望和求知热情也会更进一步的提高。
可见:在儿科教学中应用多模式综合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学生的教学满意度。
参考文献
郑良芬,陈英. 不同角色扮演法在儿科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护理研究. 2017, 31(30): 3881-3883.
朱珊,单海军,任玉梅,等. 不同教学方法对中医儿科学教学效果的影响[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6, 24(2): 39-40.
安云飞,唐雪梅,丁媛,等. 不同教学方法在五年制儿科医学生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现代医药衛生. 2019, 35(7): 1097-1099.
蔡明春. 不同教学方法在新生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 15(22): 1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