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童年是教师的必备品格
师德培训心得:用敬畏之心热爱教育

2015 - 因为我的生活是一个特别的一年。
因为今年,24岁的我从一个象牙塔走到另一个象牙塔,通过座位到讲台完成,听讲座,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变化。
也是在今年,我通过五天的道德训练,真正了解老师这个词的意思暗示。
张九正曾经说过:沉思思,通过微观思考;沉慎谨慎,谨慎不屈。
这句话警告我们只有对心脏的恐惧,为了知道一切,为了成功。
将这句话应用于教育是一种适当的解释。
教师不仅是一份工作,而且是一个伟大的事业,因为教师在教育孩子们创造工程师角的头脑。
我们的老师扮演成功的角色或不直接相关的国家可以稳定繁荣,甚至与人类文明的继续和进步有关。
难道肩负这样重要的负担,老师不能害怕吗?我觉得敬老师,可以转换成另外两个责任。
害怕学生,用明天的光明为了给学生一杯水,他们有一桶水。
当一个合格的老师不仅想要具有卓越的专业知识,也善于接受和学习新知识,新理念,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但是,只有学生学习教科书的知识是教育教育的吗?当然不是!王文英老师的感恩词经常在我耳边响起。
我们经常在教室里教育学生珍惜感恩的心,感恩的父母,感恩的老师,但我们可能有想法,因为老师自己需要总是感激感激的心。
我们要感谢父母,是他们教我们孩子的责任;我们要感谢老师,他们教我们尊重尊重的重要性;我们更感谢学生,他们教我们分裂的意义。
法国作家卢梭曾经说过,没有例子,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学生任何东西。
罗曼罗兰说:把太阳传播给别人的心,永远有自己的心阳光。
外国教育介绍对中国来说,教育将会变成一两个身体,超过一吨的讲道。
作为一个老师为这一两个身体教,为了传播太阳,我们必须总是感到敬畏!我们必须在原则上肯定学生的个人价值,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祖先探索学生的潜能,发现学生的优势,引导和鼓励和帮助每个孩子创造自己的蓝色,同时也帮助每个孩子创造自己的蓝色天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规范自己的言行,在学生面前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作为王文英老师独特的魅力气氛唤醒学生学习向上的力量;郑晓霞老师真的付出了代换学生的勇气勇敢和信心的辛勤工作......他们是学生的榜样,是不知不觉给予学生权力的规范。
教师敬畏教育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肩负着培养祖国未来的重任,而敬畏教育,正是我对这份神圣职责的深刻认识和坚定承诺。
以下是我对敬畏教育的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敬畏教育意味着尊重学生的个性。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拥有不同的兴趣、特长和潜能。
作为一名教师,我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他们的成长,因材施教。
在教育过程中,我要摒弃以分数论英雄的观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其次,敬畏教育要求我具备高尚的师德。
教师是学生道德的引路人,我深知自己的言行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要坚守教育初心,关爱每一个学生,关心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心声,为他们排忧解难。
再次,敬畏教育要求我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教育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事业,我必须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我要关注教育教学改革,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我要关注自身心理健康,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工作中。
此外,敬畏教育要求我注重家校合作。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我要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通过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最后,敬畏教育要求我关爱每一个学生。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人的心灵。
我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尊重他们的情感,关心他们的生活,为他们提供温暖和支持。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勇敢面对挑战。
总之,敬畏教育是我对教师职业的深刻理解和坚定信念。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关爱每一个学生,为他们的成长成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相信,在敬畏教育的道路上,我一定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保持童心,做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

保持一颗童心,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泸州市实验小学:李国莲最近,我读了张美霞老师的一篇文章,名字叫《把自己变成孩子》,感受颇深。
陶行知先生有句话说得好:“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在教育岗位上扎扎实实工作的近二十年中,我感到作为一名教师的确应该保持一颗童心,尤其是小学教师,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更应该保持一颗童心。
教师有了童心,才能进入孩子们的心灵世界;才能更好地和他们沟通,真正地理解他们的一举一动;才能更宽容地对待孩子们的淘气、任性、顽皮;才能重视孩子们的每一个要求、重视孩子们的每一时刻的喜怒哀乐。
每个人都有快乐的童年,并且难以忘记。
何谓“童心”?李镇西老师说得好:童心是儿童天真纯朴之心。
人不可能永远处于儿童时代,但他却可以永远拥有一颗童心。
因为儿童的纯真与善良,在一个人不同的年龄阶段,都可以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出来。
那么,我们应怎样保持自己的童心呢?爱心是做好一名教师的基础;童心也是做好一名老师的基础;童心体现在教育中便是爱心。
这些话都是前人经过教育实践总结出的真理名言。
特别是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拥有一颗童心特别重要。
小学生正处于童年少年阶段,如果你想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心灵,你就必须具有一颗童心,只有童心才能理解童心。
我们常常说要多理解学生,但有时学生的言行,站在老师的角度看,是很难理解的,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我们有一颗童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一下,就很容易理解的。
如果用成人的冷漠去对待孩子,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会无济于事的。
拥有一颗童心就是会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
能以学生的快乐而快乐,以学生的悲伤而悲伤,就如李镇西老师说的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
如果我们能做到了这一点,那我们一定是学生的好老师,也一定是学生的好朋友。
如果你拥有一颗童心的话,这些是自然而然的,绝不会是装腔作势或作秀。
怎样才能拥有一颗童心呢?我想拥有儿童般的兴趣是教师能拥有一颗童心的法宝。
教师童心的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关于“教师童心”的感悟。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而“童心”,则是教师职业生涯中最宝贵的财富。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来阐述教师童心的意义和重要性。
一、童心是教师职业的初心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未来的重任。
这份重任,源于我们内心的热爱和追求。
当我们选择成为一名教师时,心中便种下了“童心”的种子。
这份童心,让我们在教育的道路上,始终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对学生的关爱和对事业的执着。
首先,童心让我们始终保持对知识的渴望。
古人云:“活到老,学到老。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时刻保持对新知识的敏感度,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海洋。
其次,童心让我们关爱学生。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而育人需要爱心。
教师要以一颗童心来关爱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成长,关心他们的生活,尊重他们的个性。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成为他们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
最后,童心让我们执着于教育事业。
教育事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付出辛勤的努力。
童心让我们始终保持对事业的热情,勇往直前,为实现教育梦想而努力拼搏。
二、童心是教师成长的力量教师职业生涯中,童心是推动我们不断成长的力量。
以下从三个方面阐述童心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性。
首先,童心让我们保持对教育的热情。
在教育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童心让我们始终保持对教育的热爱,勇往直前。
这种热情会感染我们的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次,童心让我们敢于创新。
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童心让我们敢于尝试,勇于创新,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
最后,童心让我们善于反思。
教育是一项充满挑战的工作,我们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童心让我们保持一颗谦逊的心,虚心向他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如何培养和保持教师童心1. 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敬畏童年是现代启蒙的根本立场与专业操守

敬畏童年是现代启蒙的根本立场与专业操守作者:来源:《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3年第05期丁海东教育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学前教育学硕士点学科带头人。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会理事,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近日,在郑州某幼儿园里由成人所导演的一场幼儿“集体婚礼”,引得世人注目。
一时间里,反对者的厉声斥责、支持者的振振有词,还有持无所谓态度的貌似中立者的看法的,竟颇有些争议。
此事件表面看来,好像是一件很孤立、很偶然的事情。
但却暴露出我国有相当一部分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对于学前教育最基本的专业立场与信念的肆意践踏与亵渎,也更反映出广大家长对于早期教养科学理念与素养的严重缺失。
在这里,笔者认为这一事情是对于童年乃至早期启蒙的一次集体戏耍与玩弄,所丧失的是学前教育所本应秉持与坚守的立场与信念:敬畏童年。
一、“婚姻敏感期”的虚妄假设与“集体婚礼”对于“童年敬畏”意识及其专业操守的丧失为“集体婚礼”而振振有词的所谓“婚姻敏感期”,更多是借助于“敏感期”这一儿童发展心理概念的生拉硬拽式的再造词汇,实属无稽之谈。
在发展心理学中,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是指特定能力和行为发展的最佳时期,因此在教育上也称学习与发展的最佳期或关键期。
据此,如果说“婚姻敏感期”能够成立,那就意味着“婚姻能力与行为”的敏感期,是婚姻学习与婚姻能力发展的最佳期,岂不荒唐?在复杂性思维下的发展视野里,“敏感期”的“敏感”只能是相对的,而绝非特定发展与相应阶段的僵化与机械,它只能意味着对于可能的教育时机的一种提醒,而不能等同于敏感期之外的教育价值的放弃。
个体发展的累积性、绵延性与终生性,只能让“敏感期”类似于一种停留在抽象意义上的理论假设。
在学前教育的市场化喧嚣的现实中,这种类似于“婚姻敏感期”的新概念、新词汇,虽不曾在专业探索的主流话语中,但却引人耳目,煞是噱人,且误导与危害极深。
退一步讲,“婚姻敏感期”仅是说明或表达的幼儿阶段对于成人婚姻现象或文化作为一种环境影响的敏感,就如某园长所说的,幼儿表现出,说要和谁谁结婚,长大了要嫁谁,或娶谁,或者玩结婚或过家家之类的游戏(这当然是事实),但这无疑是幼儿在看到或接触成人社会中的婚姻现象,而对于这种现象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的一种童言无忌,是一种童真、童趣的表达而已。
教师应成为学生童年的捍卫者

教师应成为学生童年的捍卫者作者:何向梅来源:《小学德育》2008年第14期“人的一切都是从童年开始的。
童年的快乐是一生快乐的源头,童年的不幸是一生不幸的开端。
如果以明天的幸福为诱饵,来剥夺孩子今天的快乐,这不是骗子的行为就是无知的行为。
孩子的名字不仅仅是明天,更是今天。
孩子每分每秒都在生长,一刻也不能等待。
因此,每一个真正有爱心的父母,都应当以捍卫自己孩子的童年为己任。
”当我在人民教育网上读到《父母要做童年的捍卫者》中的这段话时,我的心灵颇受震撼。
我是一名小学老师兼班主任,对孩子的童年从小就被不同程度地剥夺深有体会。
是的,捍卫孩子的童年不仅仅是父母的职责,更应该是教师的职责。
教育似乎习惯于把儿童与将来的成才联系在一起,似乎是为了明天的成才才重视儿童。
师长过高的期望值使孩子面临巨大压力,尤其是与学习有关的压力,这使教育的定位出现了偏差。
我一直在努力地证明,教育主要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播知识,而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这是核心。
让儿童学会生活,学会发展,学会生存。
一个人怎样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童年。
孩子的童年如果是快乐的、自由的,他就有无限的张力;如果他的童年是过于沉重、过于劳累的,他就会厌倦学习、厌倦生活甚至厌倦人生。
我们要允许孩子在童年有一段梦幻般的、玩乐的时光。
因为,童年本来就是那个样子的。
爱孩子,就要捍卫孩子的童年,还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一、学会赏识,让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学习本是一件快乐的事,学校本应是学生求知的乐园,可我们却破坏了它,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事实。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只有用我们的智慧帮学生找回快乐。
学会赏识,让学生跟着成功的感觉走。
我不仅赏识优秀的学生,更注重赏识学业需要帮助、信心需要重建的学生。
一个成绩很差的孩子转学到我班已一周了,周末词语听写测试中,10个词语她只写对了3个,我面批时笑着对她说:“呵呵,你写对了3个最难写的词语,真棒!回去把那几个容易的记住,100分就属于你啦!”她快乐地伸出一个胜利的手势对我说:“耶!”第二天,我趁休息时间找到她:“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她很有信心地说。
教师角色:童年的守望者

教师角色:童年的守望者作者:钱雨来源:《幼儿教育·教师版》2013年第05期我是一名教师,同时也是一位母亲。
二十年前我是幼儿园教师,现在是大学教师。
教学对象虽然不同了,教学内容却始终不离儿童。
前段时间不少家长推崇一本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仔细想想,我认为这句话不甚贴切。
如果我也写一本书,会说“好妈妈就是好老师”。
其实,“好妈妈”和“好老师”在我看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童年的守望者”。
一、守护童年的童真:孩子就是孩子女儿4岁时的某天。
她突然跑来对我说:“妈妈,我好喜欢你啊!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和你结婚。
”我微笑着摇头说:“我也好喜欢你呢!但是我不能和你结婚。
”她问为什么,我说:“因为我们都是女的。
”她立刻回应:“那我长大以后要和爸爸结婚。
”产生结婚的念头,也许是因为她和我们一起参加亲友婚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许是因为受到电视节目的影响。
总之,这并不值得惊奇。
记得她曾经看着我们的巨幅结婚照,充满羡慕地问:“妈妈爸爸,你们是在哪里拍的啊?真好啊!你们到哪里找到这么大的照相机的?”引来我们的哄堂大笑。
过了一段时间,女儿意识到了自己之前的想法不合情理。
就主动来找我们:“妈妈、爸爸,我想到了,我以后也不能和爸爸结婚。
”我们惊喜地问:“为什么这么说呢?”她说:“因为等我长大了。
爸爸已经太老了,都成爷爷了。
爸爸。
那时候我是叫你爸爸还是爷爷呢?”还没等我们答话,她就接着说:“所以呢,我要和跟自己差不多大的人结婚。
我决定长大以后和弟弟结婚。
”关于女儿的提议,我除了欣然附和,并没有对她天真的念头给予批判或鼓励。
女儿说结婚,表示她认识到婚礼是两个相互喜欢的人举行的一种仪式。
她这么提议,只是表达她对你满心的爱意。
当我在幼儿园工作的时候,也听到有个小男孩说很喜欢某个小女孩,甚至说长大了要和她结婚。
可那个小女孩后来因为搬家转园了,小男孩很快就忘记了这回事。
更“严重”的是,他连那个小女孩的名字也忘记了。
对于这件事情,做老师的我依然是莞尔一笑,把它当作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件趣事罢了。
尊重学生:检验师德的试金石

尊重学生:检验师德的试金石作者:元银莲来源:《当代教育》2018年第04期作为教龄超过30年的普通小学教师,我感到自己的激情随着从教时间和年龄的增长正逐渐淡去。
“哀莫大于心死”,这种热情的消失常使我感到愧疚和惶恐。
唯一让自己感到欣慰的是:尚能尊重学生。
当我不能以“火一样的热情”对待学生时,我必须保证尊重学生,不去伤害学生,不去辱人子弟。
这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是作为长辈的底线,是做教师的法律底线,也是检验师德的试金石。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尊严是人类心灵里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前进的潜在力量”。
夸美纽斯说:“要象尊重上帝一样尊重孩子。
”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作为一个母亲,我很爱自己的孩子,我常想:我的孩子是宝,人家的孩子也是宝,无论聪明愚钝,出众平凡。
不能把自己的孩子当宝,把别人的孩子当草,去任意地伤害,甚至蹂躏。
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当今网络流行一句大实话“老师不是神,老师也是人”,我们虽然做不了神,但起码应该做人,把人家的孩子当人看,尊重人家的孩子。
正是因为时常这样告戒自己,才没有让我因暴怒、体罚、整治甚至伤害学生而变成学生心中的魔鬼。
对于那些缺少家人关爱的孩子,尊重和理解就是老师给予他们的最重要的爱。
物质上的施舍对于敏感脆弱的他们未必稀罕,轻易的表扬,他们认为是哄骗,过多的批评,他们认为是整治。
只有让他们感到你的教育饱含对其人格的尊重,真正是为他好,而不仅仅是为班级荣誉、为所谓是非对错时,他才更能接受你的教育。
在我刚送走的这届毕业生里,有几个特别的孩子,现在想想,还没觉得太对不起他们,正是因为我一直遵从“尊重学生,站在学生的立场”这一原则:王同学(出于对学生的尊重,只能隐去姓名):没进小学前,父母就离异,由母亲抚养,因而他唯一在乎的人就是母亲。
他身强体壮,精力旺盛,头脑聪明,但性格急躁,敏感脆弱,缺乏自信。
用心守护幼儿的童年——幼儿园教师师德主题演讲

用心守护幼儿的童年——幼儿园教师师德主题演讲!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用心守护幼儿的童年——幼儿园教师师德”。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是我们亿万人民的希望,也是父母手中最珍爱的宝贝。
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幼儿园教师是他们最亲密的陪伴者,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因此,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有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和职业使命。
我们不仅需要教孩子们知识,还需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用我们的爱和智慧为他们的童年保驾护航。
我们幼儿园教师需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
我们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得从业务中牟取私利,不得侵害幼儿园的利益和幼儿的权益。
我们应该保持清正廉洁的态度,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处理教育事务,让家长和社会对我们的职业信仰和职业道德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我们幼儿园教师需要具备高超的教学技能。
我们要紧跟教育现代化的步伐,积极学习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无论是传统教育还是现代教育,我们都要把握其主导思想和教学内核。
并通过教学实践,不断地创新和改变教学方法,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和技能。
我们幼儿园教师需要具备关爱幼儿的责任心。
幼儿是需要被守护的生命,他们需要我们的精神力量和心灵呵护。
我们幼儿园教师应该在细节中关心幼儿,呵护幼儿的身心健康,给予他们积极的情感支持和正能量的激励,培养他们快乐、自信、乐观、勇敢的品质,让幼儿们在童年留下美好难忘的回忆。
我们幼儿园教师需要具备团队合作精神。
我们教师不是孤岛,我们需要和园务管理、家长以及其他教师紧密合作,形成一个紧密团结的团队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让幼儿园的事业不断进步和发展。
我们需要搭建好家园互动平台,与家长建立双向沟通的桥梁,共同关注、学习、策划和实现幼儿的发展目标和成长轨迹。
我想说的是幼儿园教师掌握好自己的身体状况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学生和家长对于我们的教育有着非常高的期望值。
如果我们搞不好自己的身体状况,那么会对身边的教育机构、孩子和家长造成影响。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幼儿教师师德师风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幼儿教师师德师风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幼儿教师师德师风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热爱是我们最重要的品质之一。
热爱孩子,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学工作,这种热爱能够抵御岁月的流逝,让我们在教育的道路上坚定不移。
热爱孩子是幼儿教师的基本要求。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需要我们的关爱和呵护。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用心倾听他们的需求和心声,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我们要用爱心和耐心对待每一个孩子,给予他们温暖和支持,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健康成长。
热爱教育事业是幼儿教师的使命所在。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我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
我们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学习资源。
我们要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关注教育热点问题,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热爱教学工作是幼儿教师的责任所在。
教学是我们与孩子们最直接的接触方式,我们要用心备课,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使每一堂课都充满趣味和启发。
我们要关注每个孩子的学习进步,及时给予他们鼓励和肯定,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潜能。
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但我们也要注重师德师风的培养。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以身作则,做孩子们的榜样。
我们要遵守职业道德,保持良好的教师形象,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
我们要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和差异,不歧视、不偏袒,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
我们要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
我们要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和教研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热爱是幼儿教师最宝贵的财富。
只有热爱孩子、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学工作,我们才能在岁月的长河中坚持不懈,为孩子们的成长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怀揣热爱,肩负使命,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幼儿教师师德

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幼儿教师师德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幼儿教师师德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师德是我们最重要的品质之一。
唯有热爱,我们才能在岁月的长河中坚守初心,为孩子们的成长贡献力量。
热爱是一种内在的动力,它激发我们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责任感。
幼儿教师需要对孩子们怀有真挚的情感,用心去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感受。
只有真正热爱孩子,我们才能够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关注他们的成长,给予他们温暖和关怀。
热爱也是一种专业的追求,它要求我们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
幼儿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需要我们具备广泛的知识和技能。
我们要不断学习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只有不断追求进步,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孩子们的成长,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潜能。
热爱还要求我们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情绪。
幼儿教育是一项充满挑战和辛劳的工作,我们需要面对各种困难和压力。
但是,只有保持积极的心态,我们才能够坚持下去,克服困难。
我们要用自己的热情和笑容,给孩子们带去快乐和正能量。
热爱也意味着我们要尊重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和发展规律。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特点和潜能。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善于观察和发现每个孩子的优点和长处,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教育。
我们要用爱心和耐心,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
热爱还要求我们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我们要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
只有与家长携手合作,我们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孩子的需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要以热爱为动力,坚守师德。
唯有热爱,我们才能够在岁月的长河中坚持不懈,为孩子们的成长播撒希望的种子。
让我们怀揣热爱,用心去教育,为孩子们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童心需要我们——恪尽师德师风的好演讲稿

童心需要我们——恪尽师德师风的好演讲稿:大家好!我今天来为大家讲述的主题是“童心需要我们——恪尽师德师风”。
师道尊严,人格力量。
作为一名教师,师德师风不仅仅是我们的职业操守,更是我们肩负的历史责任和未来使命。
一个具备良好师德师风的教师,无疑拥有德才兼备的教育力量。
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之中,师德是我们最基本的底线,师风则是我们打造课堂仪容的关键。
童心无处不在,它是孩子们最为珍贵的财富。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学会理解和尊重每一个孩子,了解他们内心的真正想法和需求,为其创造一个充满爱和关爱的学习环境。
通过拥抱童心,让他们感受到其中的快乐和轻松,激发他们对教育的无限热爱和创造力。
不断提升自身素养是师德师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和技能的培养,更是对身心的综合塑造和成长。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时刻保持一颗纯洁的心,始终朝着先进的思想和行为践行,有着更高的前瞻性和领导力。
这一点,更是包含在我们的师风建设之中。
学习一种优秀的师风就是学习一颗慈悲之心和实践之道。
我们要坚信:教育并非尽在知识教导之中,更是一整套行为和价值的意识形态。
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中,我们教师都代表着权、责任和领导力。
因此,在每一个教育环节中,我们都要以慈爱为先,以要求自己为目标。
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践行优秀的师风,维护我们学校的形象和教学质量。
我们还需要借助各种方式来拥抱童心。
无论是谈吐方式,还是教育手段,我们都要充分考虑孩子们的需求和情感,帮助他们理清自己的思路和发掘自身潜力。
而这就需要教师们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和行为来感染孩子们、影响孩子们和引领孩子们。
尊重、体贴、关爱和分享——这是我们师德师风的核心理念。
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携手前行,共同营造一个充满关爱和童心的教育环境,让每个孩子都能够享受到教育的快乐和力量。
谢谢!。
小学老师你们是孩子们的童年陪伴者

小学老师你们是孩子们的童年陪伴者小学老师,你们是孩子们的童年陪伴者小学老师,你们是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也是他们童年时光中最重要的陪伴者。
你们用无私的爱心和耐心,教导孩子们知识、品德和社会常识,为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帮助他们蜕变为有识之人。
一、温暖的校园氛围孩子们在你们的指引下,进入了小学校园,迈入了另一个重要的人生阶段。
从托幼入学到小学,学生们面临着很多的改变和挑战。
而你们,作为他们的老师,始终给予他们温暖和安全感。
你们倾听他们的心声,关心他们的成长,为他们营造了一个和谐宜人的学习环境。
二、知识的传授和引导在学生的求知路上,你们担任着重要的角色。
你们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将各门学科知识传授给孩子们。
你们了解每个孩子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为他们提供适合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支持。
你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引导者。
你们教授孩子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教育他们如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帮助他们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
通过你们的引导,孩子们不仅仅能够掌握知识,也能够学会批判思考和自主学习。
三、品德的培养和影响小学阶段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而你们正是孩子们成长中最亲近、最有影响力的人。
你们关注并引导孩子们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品德修养。
你们通过课堂教育、集体活动和生活实践,让孩子们懂得尊重他人、自爱自重,并学会合作和分享。
你们用自身的榜样力量,影响着孩子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你们教导他们诚实守信、勤奋努力,培养他们积极向上、乐观向前的人生态度。
你们还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性和自信心,鼓励他们勇敢追梦,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四、关爱的陪伴和安抚除了在学习上的指导,你们也是孩子们生活中的贴心人。
你们关心孩子们的情绪和心理健康,时刻准备好倾听他们的烦恼和忧虑。
你们以亲切、关怀的态度,给予孩子们温暖和安抚,帮助他们解决困惑和难题。
在孩子们生病或受伤时,你们是他们最信任的依靠和庇护。
你们不仅照顾孩子们的身体健康,还关心他们的心灵健康。
教育的敬畏与教养

教育的敬畏与教养教育是一项重要的使命,它承载着培育下一代的重任。
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对教育怀有敬畏之心,并通过教养来引导孩子们的成长。
本文将从教育的敬畏和教养的角度分享一些观点和经验。
敬畏教育是一种态度,一种对教育工作的尊重和敬仰之心。
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需要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使命感,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品德、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教育者应该抱着敬畏之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成长需要,并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在实践中,敬畏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现。
首先,教育者要对每个学生保持平等的态度,不以学生的成绩和地位来评价和对待他们。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应该得到平等的关注和尊重。
其次,教育者要不断学习和进步,与时俱进。
只有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求索,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
同时,教育者还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多样化的学习途径和表达方式。
除了敬畏教育,教养也是教育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教养指的是对孩子们进行行为、品德等方面的培养和引导。
教育者需要起到引路人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和道德品质。
在进行教养时,教育者可以采取以下几个策略。
首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教育者要自身成为学生的楷模,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
其次,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教育者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自主权,鼓励他们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
此外,教育者还可以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的敬畏与教养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教育,也应该贯穿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
家长和社会大众也应该怀着敬畏之心对待教育,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品德和价值观。
总之,教育的敬畏与教养是一个持久而充满责任的过程。
教育者需要对教育怀有敬畏之心,并通过教养的方式引导孩子们的成长。
只有通过敬畏与教养,我们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下一代,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幼儿教师之“精”“敬”“静”

幼儿教师之“精”“敬”“静”
幼儿教师是承担着培养幼儿成长的重要使命的人,需要具备高度的素质和专业知识。
在这“精”“敬”“静”是幼儿教师必备的品质。
“敬”是指幼儿教师要对待教育事业和幼儿心怀敬畏之情。
幼儿教师是孩子们成长道
路上的引路人,需要对每个孩子充满热爱和耐心。
幼儿是处于成长发展阶段的人,他们需
要得到尊重和尊重。
作为教师,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和鼓励,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兴趣,
帮助他们发展潜能和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幼儿教师要有良好的师德师风,热爱教
育事业,以身作则,做到言传身教。
对于同事和家长,幼儿教师也要保持敬意和尊重,与
大家和谐相处,共同推动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静”是指幼儿教师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定。
幼儿教育是一项繁重的工作,需要付
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面对幼儿的天真可爱和无限热情,幼儿教师要保持冷静和稳定的心态,做到心境平和,沉着应对。
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要保持冷静的头脑,迅速找出解决
问题的方法。
幼儿教师还要能够适应变化和压力,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为幼儿们树立良
好的榜样。
幼儿教师之“精”“敬”“静”是幼儿教育工作者必备的品质。
只有具备了这些品质,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和帮助幼儿成长,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幼儿教师需
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跟上时代的步伐,为幼儿教育事业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良田一小快乐教师重拾童真美篇

良田一小快乐教师重拾童真美篇童真是一种宝贵的品质,它不仅可以让我们保持年轻的心态,还能让我们更好地与孩子们沟通和交流。
在教育工作中,童真更是一种必备的素质,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从而更好地完成我们的教育任务。
在良田一小,我们有一群快乐的教师,他们不仅教会了学生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们带给了孩子们童真的美好。
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一直认为,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品质。
因此,我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课堂上,我常常通过讲故事、模仿游戏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了快乐和乐趣。
除了在课堂上,我还经常组织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们在游戏中学习,感受到快乐和童真。
比如,我曾经组织过一次野餐活动,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准备食物和饮料,然后在草地上一起享用。
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如何独立生活,更重要的是,他们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和快乐。
除了我个人,良田一小的其他教师也都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童真品质。
比如,我的同事王老师,她非常善于与学生沟通,经常与学生一起玩游戏,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
她还经常带着学生去户外,让他们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神奇。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感受到了快乐和童真。
在良田一小,我们强调的不仅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品质和个性的培养。
我们相信,只有在童真的氛围中,学生才能真正地成长和发展。
因此,我们会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快乐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成长的喜悦。
在良田一小,我们不仅有快乐的教师,还有快乐的学生。
他们在学习中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快乐和童真。
他们在童真的氛围中成长和发展,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成为了更加出色的人才。
总之,良田一小快乐教师重拾童真美篇,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和理念。
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学生不仅能够学到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在快乐和童真中成长和发展。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幼儿教师师德师风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幼儿教师师德师风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热爱是我们最重要的品质之一。
热爱不仅是我们对工作的态度,更是我们对孩子们的真心关怀和呵护。
岁月漫长,但热爱可以让我们的教育事业充满活力和激情。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师德师风。
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体现,是教师行为准则的核心。
师风则是教师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
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我们才能更好地履行教师的职责,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指导。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要对教育事业充满热爱。
热爱是教师最重要的动力源泉。
只有真心热爱教育事业,我们才能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智慧,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关怀和教育。
岁月虽然漫长,但我们的热爱可以让每一天都充满动力和激情。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坚守师德。
师德是教师行为的准则,是教师的道德底线。
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言行一致,做到为人师表。
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孩子,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我们要坚守教育的公正和公平,不偏袒任何一个孩子。
我们要把爱心和耐心传递给每一个孩子,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真诚的关怀和呵护。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师风。
师风是教师工作的作风和态度。
我们要以身作则,做到言传身教。
我们要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做到准时上课,备好教案,做好教学准备。
我们要与同事和谐相处,互相支持和帮助。
我们要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
我们要与社会保持良好的互动,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传递正能量。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幼儿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领域。
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关注教育前沿,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我们要参加各种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与同行们分享经验和心得。
我们要不断反思和总结,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幼儿教师师德师风是我们教育事业的基石和保障。
只有热爱教育,坚守师德,树立正确的师风,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我们才能成为真正优秀的幼儿教师,为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师德培训心得:用敬畏之心热爱教育

师德培训心得:用敬畏之心热爱教育师德培训心得:用敬畏之心热爱教育2015年——对于我的人生而言是具有特别意义的一年。
因为在今年,24岁的我从一座象牙塔走进另一座象牙塔,完成了由座位到讲台,由听讲到讲课,由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变。
也正是在今年,我通过五天的师德培训,真正明白“教师”这两个字所蕴含的意义。
张居正曾经说过:“慎则思,思则通微;慎则慎,慎则不败。
”这句话告诫我们只有怀着一颗敬畏之心,才能通晓一切,才能事事成功。
将这句话适用于教育,则是一番恰如其分的解读。
教师不仅一份职业,还是一份伟业,因为教师在教育中扮演着塑造孩子心灵的“工程师”一角。
我们教师扮演这个角色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能否稳定和繁荣,甚至还关系到人类文明能否延续和进步。
肩挑如此重要的“担子”,教师怎能不怀有一颗敬畏之心呢?我认为“敬畏”对于教师而言,可以转换成另外两个字“责任”。
敬畏学生,用爱照亮明天“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
当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对专业学科知识精益求精,还要善于接受和学习新知识、新概念,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可是,只让学生学会课本上的知识就是“教书育人”的全部了吗?当然不是!王文英老师的“感恩”二字常在我的耳畔响起。
我们经常会在课堂上教育学生们要怀有一颗感恩之心,感恩父母,感恩老师,可是我们可曾想过,身为教师的自己也需要常怀感恩之心。
我们要感恩父母,是他们教会我们为人子女的责任;我们要感恩老师,是他们教会我们尊师重道的重要;我们更要感恩学生,是他们教会我们为人师表的意义。
法国作家卢梭曾经说过:“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学生任何东西。
”罗曼罗兰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的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
”外国的教育名言传入到中国,适用于教育便转变成“一两的身教,大于一吨的说教”。
作为教师为了这“一两的身教”,为了“播撒阳光”,我们要时刻心怀敬畏之心!我们要有原则地肯定学生的个体价值,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祖国花朵”;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公平地给予每个孩子应有的尊重;充分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发现学生的优点,引导、鼓励并帮助每个孩子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蔚蓝天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敬畏童年是教师的必备品格
作者:吴举宏
来源:《师道》2016年第06期
记得女儿刚上幼儿园的时候,父母从老家送来两只老母鸡。
女儿蹲在装有两只老母鸡的蛇皮袋旁,透过袋上的破洞向蜷缩在里面的母鸡注视了好久,然后竟然用小手抹起眼泪来,哭闹着要我们解开鸡腿上的绳索:“这么绑着,会疼的!”当时,我心头一颤,女儿纯真的话语触动了我的灵魂深处,那么稚嫩的生命却说出了令人动容的生命真谛。
这句纯真无暇的话语让我一直难以忘怀,伴随着我走过了教育生活的二十多个春秋。
每当思考教师专业成长的问题,我就首先想起“敬畏童年”的话题。
敬畏童年,因为童年的那份纯洁
刘铁芳教授曾经提及一篇文章,文章的题目叫《孩子,让我们脸红》。
书中有几个片段,着实会让我们这些成年人脸红:“有一次我去学校接多多回家。
在一个路口,远远地看见他站在对面的街道旁。
我走过去,拉着他的手,没想到他不走,而是抬起头,一脸迷惑地看着我:不是要等红灯后走斑马线横过马路吗?我的脸霎时就红了,这是我最熟悉不过的交通规则,但是在这条川流不息的马路上,有多少人是等红灯后走斑马线横过马路的呢?红灯亮了,多多和他的同学排成一队走在斑马线上,我也跟在这队红领巾后面,像个老师,却是个学生。
”“那天我带多多去公园玩,我和他约好在他家附近的一个斜坡见面。
我来,他还没到。
这时一个卖水果的小商贩,骑着一辆三轮车在上坡,也许是颠簸了一下,十几个苹果从他身后车里滑了出来,洒落在地上,又沿着坡往下滚。
骑车的人显然没有发觉,路上的几个行人见了,忙争抢着去捡。
多多来时,洒落在地上的苹果已捡得差不多了。
只有两个大苹果往坡下越滚越远。
多多见了跑下去捡回苹果。
出乎意料的是,他把苹果递给正在把捡来的苹果装进塑料袋的一位中年妇女,那妇女一愣,继而满脸通红,但最后还是收下了苹果。
我问多多为什么把捡来的苹果给那位阿姨,他说,阿姨苹果掉了,一个人捡不过来,我当然要过去帮忙。
我没有再说话,而是在想,假如他知道事实的真相,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幸好这是个假设。
”说实话,我是低着头、红到脖子根读完这篇文章的,敬畏“多多”,敬畏“多多”的眼神,敬畏“多多”的话语,就是我最为强烈的感觉。
在孩子面前,我们有时就是一个小学生,甚至是一个自惭形秽的人。
在人生的路途中,我们拼命追逐权力和名利;在岁月的忙碌中,我们把天真和纯洁丢失了。
敬畏童年,因为童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鲁迅曾经说过:“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着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言语;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下面的故事颇能说明问题。
电视台准备拍一次别开生面的智力测验,第一组是一群机关干部,主持人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问大家:“这是什么?”干部们面面相觑,科长望着处长,处长望着局长,局长向秘书求援。
女秘书懵了,走去和局长小声商量。
随后局长忙说:“对不起,事前未打招呼,不便回答。
”第二组是一群大学生,节目主持人指着黑板上的圆问:“这是什么?”冷场片刻后,大学
生们哄堂大笑:“这算什么问题?考我们大学生!”“太瞧不起人了!”“拿我们当弱智!”一片喧哗声过后,没人敢冒险回答。
初中学生是第三组,面对提问,一个学生回答:“这是一个零。
”另一个学生叫道:“英文字母欧!”班主任瞪了他们一眼,大家陷入沉默。
最后一组是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他们一看圆圈,抢着回答:“是一个零!”“是个月亮!”“是个鸡蛋!”“是歌星的嘴巴,她正在唱歌呢!”“是老师的一双眼睛,她发脾气啦!”智力测验圆满结束,电视台播放的节目最后有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人们的想象力是怎样丧失的?”成年人常常自以为是,面对一个小屁孩,傲慢地训斥:“老子吃的盐比你吃的米多,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长!”殊不知,随着岁月的流逝,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却在“退化”,因为经历和经验有时是一种财富,有时却是一种束缚,在成年人的头脑中形成了太多太多的条条框框,精神被套上枷锁,思想被关进牢笼。
而孩子们的思维是不着边际的,正是奇思异想乃至胡思乱想,才能有所发现;正是天马行空和异想天开,才能有所创造。
敬畏童年,因为儿童是有尊严的独立的生命体
儿童不是成年人的私有财产和附属物,更不是成年人追求名利的工具和役使。
敬畏童年,因为童年是人生旅程中不可或缺的独特经历,童年铺就了人生的底色。
卢梭说过,在万物中人类有人类的地位,在人生中儿童有儿童的地位,绝不该以成人为标准而抹杀儿童的尊严和权利。
敬畏童年的更深要义在于,从童年到成年是一种成长规律,这是一个简单得再也不能简单的常识。
正如周作人所言,“人生季节”与“自然季节”一样,是不能颠倒的,春天只能穿春装,做春天的事,而不能着夏装、秋装和冬装,也不能做夏天、秋天和冬天的事。
因而,敬畏童年就是敬畏生命,敬畏童年就是尊重规律。
只有敬畏童年,教师才能走向专业自觉
首先,我们应该明白也必须明白,教师与生俱来是因为学生的存在而存在,因而“幼本位”的职业伦理和专业精神绝不是外在规定和强加的,而应是教师职业的根基和命脉。
在教育的森林里,我们需要和孩子们一起倾听树与风的缠绵絮语,我们不能让留在空谷里忙乱的足音惊飞鸟雀生灵!顺应儿童的天性,让孩子自由地想象、自由地说话,这应是教育的本分、教师的本能。
奥托·瓦拉赫在学生时代,先学文学,后又改学油画,老师们都认为他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的素质,建议他学化学,于是瓦拉赫变成了公认的化学方面的“前程远大的高材生”,直至成为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遗憾的是,在现今的教育中这样的化学老师太少,我们经常固执地把无数的“瓦拉赫”关在画室内学油画,并且不断地用虚构的未来引诱他们做着画家的美梦。
孩子犯错误是天经地义的,因为犯错误、改正错误就是一种成长的经历,更是一种成长的规律,但是我们常常画地为牢,不允许孩子犯错误,不给孩子尝试错误的机会。
下面让我们看一看英国教师引以为自豪的一个案例:英国著名解剖学家约翰·詹姆士·麦克劳德在中学时代好奇心特别强,有一次他特别想了解狗的内脏是怎样的,恰巧看见一条宠物狗,就偷偷地把它给杀了。
没想到的是,这条狗的主人正是自己的校长。
校长知晓后心痛不已、怒火中烧,但是校长的职责还是让他冷静下来。
他非常清楚,孩子的好奇心是多么珍贵,
应该给予保护和引导。
于是,校长将麦克劳德叫到跟前,要求他画好两幅结构图,作为对他犯错误的“惩戒”:一幅是狗的骨骼图,一幅是狗的血液循环图。
几天后,麦克劳德把自己的作品成功地交给了校长。
麦克劳德果真没有辜负校长的一番苦心,后来他成为世界著名解剖学家,并于1923年因发明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而戴上诺贝尔奖的桂冠。
现在只要你有幸参观一个名叫亚皮丹的博物馆,就会亲眼目睹麦克劳德当年绘就的两幅图。
教育的底色更多的是人性的成分,这种人性更多的是儿童性的。
教育是建立在儿童身心基础之上的社会行动,我们不能没有潜心研究“儿童是什么”的问题,就开始热衷于设计“儿童应该成为什么”的蓝图。
因此,我说敬畏童年,一则是敬畏童年的生命,二则是敬畏生命的规律。
当我们想要做一名好教师时,请先听一听、想一想一位幼儿园孩子的纯真话语:“这么绑着,会疼的!”
(作者单位:江苏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