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2022学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被点燃、火星四射
B.石蜡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点燃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可能发生爆炸
2.下表是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
物质血浆唾液胃液尿液
pH 7.35~7.45 6.6~7.1 0.9~1.5 4.7~8.4
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血浆B.唾液C.胃液D.尿液
3.下列图示的化学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取用固体药品
C.稀释浓硫酸D.闻气味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器因电线短路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B.侯德榜为火碱和氮肥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C.煤矿的矿井内常混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所以要经常通风,严禁烟火
D.炒菜锅的手柄是热塑性塑料,所以耐热
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一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只能表现出一种化合价
B.电木插座破裂后不能热修补
C.拉瓦锡用定量的研究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D.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的种类要远远多于非金属元素的种类
6.下列盐的用途中,错误的是( )
A.用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盐制香肠B.用碳酸钙做补钙剂
C.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D.用碳酸氢钠做焙制糕点的发酵粉
7.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要放在阴凉处,否则易爆胎,这是因为轮胎内的气体分子受热时()
A.间隔增大B.质量增大
C.体积增大D.个数增多
8.下列除杂方法不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9.化学反应要符合一定的原理和条件,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一定有单质参加或生成
B.复分解反应要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
C.置换反应只能发生在金属与金属的化合物之间
D.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0.化学变化多姿多彩,美丽如花。

如图中甲、乙、丙、X分别是CuO、C、CO和HCl中的某一种,甲、乙、丙均能与X发生化学反应,则X
A.CuO B.C C.CO D.HCl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根据给出的KNO3和NaC1两种物质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温度/℃0 20 40 60 80 100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溶解度/g
KNO313.3 31.6 63.9 110 169 246
(1)在40℃时,NaC1的溶解度为_____。

除去KNO3中含有的少量NaC1,先将混合物溶于热水配成饱和溶液,然后经过_____过滤,即可得到较纯的KNO3。

20℃,将40gKNO3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再升温到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得到饱和溶液B溶剂的质量不变
C KNO3的溶解度减小D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取小苏打样品,来测定其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假设该样品中只含有氯化钠一种杂质)。

取样品10 g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CO2气体的质量与滴加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
(1)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_____。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化学与生活、科技、环境密切相关。

化学与生活
①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说明气体溶解度与____________有关。

②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采取的灭火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或放入较多蔬菜。

化学与科技交警通过吹气法检查司机“酒驾”的化学原理是:橙色K2Cr2O7的酸性溶液遇乙醇迅速反应生成硫酸,其溶液含铬离子(Cr3+)而为蓝绿色。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酒中含有的酒精属于有机物b.K2Cr2O7属于氧化物
c.交警能闻到酒味是因为分子之间有空隙d.硫酸铬的化学式为Cr2(SO4)3化学与环境日益严峻的能源危机促进了再生能的究:有专家提出,如果能利用太阳能使燃料燃烧产物,如CO2、H2O、N2重新组合(如图),可以节约燃料,缓解能源危机。

①在此构想的物质循环中太阳能最终转为___________能。

②根据图示,试写出甲醇(CH3OH)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程式_________________。

14.太阳能电池路灯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它的形状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同题。

(2)太阳能电池板中使用铜丝导线,主要是利用了铜的_____,太阳能路灯中的蓄电池白天充电时发生的反应为
2PbSO+2H O=Pb+X+2H S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

4224
(3)为比较铝和铁的金属活动性,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_____。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损坏并且没有完全密封的溶液(如图),可能是NaCI、NaOH、Na2CO3、NaHCO3中的一种,为确定其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常温下,有关物质的相关信息如下表:
物质NaCl NaOH Na2CO3NaHCO3
常温下的溶解度/100g水36 109 21.5 9.6
常温下稀溶液的pH 7 13 11 9
从物质的相关信息可知,原溶液的溶质一定不是NaHCO3,因为________。

[进行实验]
(1)取少量样品,测得溶液的pH大于7,则原溶液的溶质肯定不是________。

(2)同学们另取样品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生成白色沉淀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②通过实验可以判断无色溶液样品中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_。

[获得结论]实验完成后,最终得到的结论:瓶中原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

16.某研究小组发现,维C泡腾片(保健药品,主要成分见图1)溶于水,有许多气泡产生(如图2)。

该小组同学对该气体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小华说:该气体可能是CO2、O2、CO、H2、N2。

小明说:不可能含有N2,
因为_____。

小芳说:不可能含有CO和H2,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H2易燃易爆,CO_____。

该小组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

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①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得出结论)(3)由实验①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由实验②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理由是_____。

参考答案(含答案详细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D
【答案解析】
A、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选项错误;
B、石蜡和氧气反应生成的水、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不属于实验现象,选项错误;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选项错误;
D、点燃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可能发生爆炸,选项正确,故选D。

【答案点睛】
为了防止发生爆炸,在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前,都应检查可燃性气体的纯度
2、C
【答案解析】
当溶液的pH<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胃液的pH最小,胃液酸性最强。

故选C。

时,呈酸性,pH的越小酸性越强。

3、D
【答案解析】
A、倾倒液体时,瓶口与试管口紧挨,防止药品流出;标签朝向手心,防止流出的药品污染标签;瓶塞倒放,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

故错误;
B、取用药品不能用手接触,故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故操作错误;
D、闻气体气味的正确方法是用手煽动瓶口,让气体飘入鼻孔,故操作正确。

故选:D。

4、C
【答案解析】
A、电器着火不能用水灭火,以免发生触电,故A不正确;
B、侯德榜为纯碱和氮肥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故B不正确;
C、煤矿的矿井内常混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所以要经常通风,严禁烟火,故C正确;
D、炒菜锅的手柄是热固性塑料,所以耐热,故D不正确。

故选C。

5、A
【答案解析】
A. 一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可能表现出多种化合价,比如硝酸铵中的氮元素的化合价是不同的,故错误;
B、电木具有热固性,故电木插座破裂后不能热修补,正确;
C、拉瓦锡最早用定量的研究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正确;
D、由元素周期表可知,金属元素的种类要远远多于非金属元素的种类,故正确。

故选A。

6、A
【答案解析】
A.用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盐制香肠会使人中毒;亚硝酸盐类都是致癌物;B.碳酸钙和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钙,被人体吸收,可做补钙剂;C.生理盐水就是0.9% 的氯化钠溶液;D.用碳酸氢钠做焙制糕点的发酵粉,因碳酸氢钠和发面产生的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面更蓬松。

选A
7、A
【答案解析】
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要放在阴凉处,否则易爆胎,是因为温度升高,轮胎内的气体分子受热时间隔增大,故选A。

考点:考查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及应用的知识。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灼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NaOH能与适量的FeCl3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aCO3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C。

【答案点睛】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9、B
【答案解析】
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
置换反应是指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是指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酸和碱反应能生成水和盐,这类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题目详解】
A、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是化合反应,但是没有单质参加反应;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是分解反应,生成物中没有单质生成.不符合题意;
B、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要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符合题意;
C、置换反应不一定发生在金属与金属的化合物之间,例如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中,还原剂是氢气,不属于金属.不符合题意;
D、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能生成盐氯化铜和水,但是不属于中和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反应类型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然后再根据各种反应类型的概念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A、如果X是氧化铜,C可以和CuO反应生成Cu和CO2,CO可以和CuO反应生成Cu和CO2,HCl可和CuO反应生成CuCl2和H2O,符合题意;
B、如果X是碳,一氧化碳和盐酸均不能和碳反应,不符合题意;
C、如果X是一氧化碳,碳和盐酸均不能和一氧化碳反应,不符合题意;
D、如果X是盐酸,碳和一氧化碳均不能和盐酸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36.6g 降温结晶BD
【答案解析】
(1)通过查溶解度表可知,在40℃时,NaC1的溶解度为36.6g;
(2)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氯化钠的大,除去KNO3中含有的少量NaC1,先将混合物溶于热水配成饱和溶液,然后经过降温结晶过滤,即可得到较纯的KNO3。

(3)由于在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在20℃,将40gKNO3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再升温到60℃,硝酸钾能全部溶解,所以:
A.得到是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
B.升高温度时溶剂的质量不变,故B正确;
C.KNO3的溶解度变大;故C错误;
D.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故D正确。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84% 24.3%
【答案解析】
(1)设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NaHCO+HCl=NaCl+CO+H O

322
8458.544
x y 4.4g
84x
=,x=8.4g
44 4.4g
58.5y
=,y=5.85g
44 4.4g
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
8.4g
100%=84%10g
⨯。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5.85g+(10g-8.4g)
×100%24.3%10g+25.1g-4.4g
≈。

答:(1)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84%;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24.3%。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温度 用锅盖盖灭 ad 热能 2CH 3OH+3O 2点燃
2CO 2+4H 2O
【答案解析】
(1)①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是由于胃内的温度高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变小而导致的。

②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的目的是隔绝氧气,放入较多的蔬菜能降低温度; (2)a 、酒精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选项a 正确; b 、K 2Cr 2O 7由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选项b 错误; c 、交警能闻到酒味是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选项c 错误; d 、铬离子(Cr 3+),故硫酸铬的化学式为Cr 2(SO 4)3,选项d 正确; 故选ad 。

(3)①太阳能能最终转化为热能;
②CH 3OH 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CH 3OH+3O 2
点燃
2CO 2+4H 2O 。

14、①或⑤ ③ 导电性好 PbO 2 将用砂纸打磨后的洁净铝丝放入氯化亚铁溶液中,溶液由浅绿色逐渐变为无色,则说明铝比铁活泼。

【答案解析】
(1)图中所标示的路灯各主要部件中,属于合金的是①铝合金灯壳;⑤不锈钢灯柱,不锈钢是铁和碳的合金;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③塑料灯罩;因为:塑料聚乙烯高分子有机材料;
(2)太阳能电池板中使用铜丝导线,主要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好,太阳能路灯中的蓄电池白天充电时发生的反应为
4224
2PbSO +2H O=Pb+X+2H SO ,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不变,反应物中有2个铅
原子、2个硫原子、10个氧原子和4个氢原子,生成物中有1个铅原子、2个硫原子、8个氧原子和4个氢原子,缺少1个铅原子和2个氧原子,所以X 的化学式为:PbO 2;(3)为比较铝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实验方案是:将用砂纸打磨后的洁净铝丝放入氯化亚铁溶液中,溶液由浅绿色逐渐变为无色,则说明铝比铁活泼。

15、碳酸氢钠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在该温度下不能达到10% 氯化钠 2323Na CO +CaCl =2NaCl+CaCO ↓ Na 2CO 3 NaOH NaOH
【答案解析】
查阅资料:从物质的相关信息可知,原溶液的溶质一定不是NaHCO 3,因为原溶液的浓度为10%,碳酸氢钠在常温下的溶解度为9.6g ,该温度下,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6g 100%8.8%9.6g+100g
⨯≈,故该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质质量分数达不到10%,原溶液的溶质一定不是NaHCO 3。

进行实验:(1)取少量样品,测得溶液的pH 大于7,则原溶液的溶质肯定不是氯化钠,因为氯化钠的pH=7; (2)①向原无色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A 生成,向白色沉淀A 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原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33=CaCl +Na CO CaCO +2NaCl ↓;
②向无色溶液B 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显碱性,由于加入了过量的氯化钙,氯化钙已经将溶液中的碳酸钠完全除尽,则溶液含有氢氧化钠,故通过实验可以判断无色溶液样品中含有的溶质有Na 2CO 3 NaOH ; 获得结论:瓶中原溶液的溶质是氢氧化钠,由于没有密封保存,氢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

16、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不可能生成氮气 有毒,会污染环境 二氧化碳 Ca(OH )2+CO 2=CaCO 3↓+H 2O 不能 如果含有氧气,但浓度较小,也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答案解析】
(1)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不可能生成氮气;
(2)一氧化碳有毒,不可能用来合成保健药品;
(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含有二氧化碳,反应化学方程为Ca(OH )2+CO 2=CaCO 3↓+H 2O ;
(4)不能,如果氧气浓度较小,也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