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固原市2021届新高考数学模拟试题(3)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夏固原市2021届新高考数学模拟试题(3)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1,3,5}A =,{1,2,3}B =,{2,3,4,5}C =,则()A B C ⋂⋃=( ) A .{1,2,3,5} B .{1,2,3,4}
C .{2,3,4,5}
D .{1,2,3,4,5}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集合的基本运算即可求解. 【详解】
解:{1,3,5}A =Q ,{1,2,3}B =,{2,3,4,5}C =, 则(){1,3}{2,3,4,5}{1,2,3,4,5}A B C ⋂⋃=⋃=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基本运算,属于基础题.
2.小明有3本作业本,小波有4本作业本,将这7本作业本混放在-起,小明从中任取两本.则他取到的均是自己的作业本的概率为( ) A .
17
B .27
C .
13
D .
1835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利用A
n P n
=
计算即可,其中A n 表示事件A 所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n 为基本事件总数. 【详解】
从7本作业本中任取两本共有2
7C 种不同的结果,其中,小明取到的均是自己的作业本有2
3C 种不同结果,
由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小明取到的均是自己的作业本的概率为23271
7
C C =.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问题,考查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是一道基础题. 3.将函数sin f x x π⎛
⎫
=+
图象上每一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2倍,
再将图像向左平移π
个单位长度,
得到函数()y g x =的图象,则函数()y g x =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为( )
A .,012π⎛⎫
⎪⎝⎭
B .,04π⎛⎫
⎪⎝⎭
C .
(),0π
D .4,03π⎛⎫
⎪⎝⎭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函数图象的变换规律可得到()y g x =解析式,然后将四个选项代入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
解:()sin 6f x x π⎛
⎫
=+
⎪⎝
⎭
图象上每一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2倍,得到1
sin 2
6x π⎛⎫+
⎪⎝⎭
再将图像向左平移
3π
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1sin +236g x x ππ⎡⎤⎛⎫=+ ⎪⎢⎥⎝
⎭⎣⎦的图象 ()1
sin 23g x x π⎛⎫=+ ⎪⎝⎭,403
g π⎛⎫
=
⎪⎝⎭
故选:D 【点睛】
考查三角函数图象的变换规律以及其有关性质,基础题.
4.已知集合{|24}A x x =-<<,集合2560{|}B x x x =-->,则A B =I A .{|34}x x << B .{|4x x <或6}x > C .{|21}x x -<<- D .{|14}x x -<<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2560x x -->可得1)60()(x x -+>,解得1x <-或6x >,所以B ={|1x x <-或6}x >, 又{|24}A x x =-<<,所以{|21}A B x x ⋂=-<<-,故选C .
5.已知函数()2
121f x ax x ax =+++-(a R ∈)的最小值为0,则a =( )
A .
1
2
B .1-
C .±1
D .12
±
【答案】C
【分析】
设()()()()2121g x h x ax g x h x x ax ⎧+=+⎪⎨-=+-⎪⎩,计算可得()()()()()()()2,2,g x g x h x f x h x g x h x ⎧≥⎪=⎨<⎪⎩
,再结合图像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设()()()()2121g x h x ax g x h x x ax ⎧+=+⎪⎨-=+-⎪⎩,则()()2
2
1g x x ax
h x x
⎧=+⎪⎨=-⎪⎩, 则()()()()()()()()()()()2,2,g x g x h x f x g x h x g x h x h x g x h x ⎧≥⎪=++-=⎨<⎪⎩
,
由于函数()f x 的最小值为0,作出函数()(),g x h x 的大致图像,
结合图像,210x -=,得1x =±, 所以1a =±.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段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考查转化思想,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属于中档题.
6.设O 为坐标原点,P 是以F 为焦点的抛物线()2
20y px p =>上任意一点,M 是线段PF 上的点,
且2PM MF =,则直线OM 的斜率的最大值为( )
A 3
B .
23
C .
22
D .1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设200,)2y P y p (,由题意(,0)2p F ,显然00y <时不符合题意,故00y >,则 21112y y p u u u u r u u u r u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2
2
3
2
63
OM
y
k
y p
y p
p y
p
==≤=
+
+
,当且仅当22
00
2,
y p y
==时取等号,故选C.
考点:1.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2.均值不等式.
【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向量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及抛物线标准方程方程,均值不等式的灵活运用,属于中档题.解题时一定要注意分析条件,根据条件2
PM MF
=,利用向量的运算可知
2
00
(,)
633
y y
p
M
p
+,写出直线的斜率,注意均值不等式的使用,特别是要分析等号是否成立,否则易出问题.
7.椭圆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在圆柱形的玻璃杯中盛半杯水,将杯体倾斜一个角度,水面的边界即是椭圆.现有一高度为12厘米,底面半径为3厘米的圆柱形玻璃杯,且杯中所盛水的体积恰为该玻璃杯容积的一半(玻璃厚度忽略不计),在玻璃杯倾斜的过程中(杯中的水不能溢出),杯中水面边界所形成的椭圆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A
.0,
6
⎛
⎝⎦
B
.
5
⎫
⎪⎪
⎣⎭
C
.0,
5
⎛
⎝⎦
D
.
5
⎡⎫
⎪
⎢⎪
⎣⎭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当玻璃杯倾斜至杯中水刚好不溢出时,水面边界所形成椭圆的离心率最大,由椭圆的几何性质即可确定此时椭圆的离心率,进而确定离心率的取值范围.
【详解】
当玻璃杯倾斜至杯中水刚好不溢出时,水面边界所形成椭圆的离心率最大.
=6,
所以椭圆离心率e==,
所以0,
5
e
⎛
∈
⎝⎦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橢圆的定义及其性质的简单应用,属于基础题.
8.已知m,n为异面直线,m⊥平面α,n⊥平面β,直线l满足l ⊥m,l ⊥n,,
lα
⊄,
lβ
⊄则
A .α∥β且l ∥α
B .α⊥β且l ⊥β
C .α与β相交,且交线垂直于l
D .α与β相交,且交线平行于l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由m ⊥平面α,直线l 满足l m ⊥,且l α⊄,所以//l α,又n ⊥平面β,,l n l β⊥⊄,所以l β//,由直线,m n 为异面直线,且m ⊥平面,n α⊥平面β,则α与β相交,否则,若//αβ则推出
//m n ,与,m n 异面矛盾,所以,αβ相交,且交线平行于l ,故选D .
考点: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平面的基本性质及其推论.
9.1777年,法国科学家蒲丰在宴请客人时,在地上铺了一张白纸,上面画着一条条等距离的平行线,而他给每个客人发许多等质量的,长度等于相邻两平行线距离的一半的针,让他们随意投放.事后,蒲丰对针落地的位置进行统计,发现共投针2212枚,与直线相交的有704枚.根据这次统计数据,若客人随意向这张白纸上投放一根这样的针,则针落地后与直线相交的概率约为( ) A .
12π
B .
3π
C .
2π
D .
1π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统计数据,求出频率,用以估计概率. 【详解】
7041
2212π
≈. 故选:D. 【点睛】
本题以数学文化为背景,考查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属于基础题. 10.已知
1111
143579
π≈-+-+-L ,如图是求π的近似值的一个程序框图,则图中空白框中应填入
A .1
21
i n =-
- B .12
i i =-
+ C .(1)21
n
i n -=+
D .(1)2
n
i i -=+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于1111
13579-+-+-L 中正项与负项交替出现,根据S S i =+可排除选项A 、B ;执行第一次循环:
011S =+=,①若图中空白框中填入(1)21
n i n -=
+,则13i =-,②若图中空白框中填入(1)2n
i i -=+,则13i =-,此时20n >不成立,2n =;执行第二次循环:由①②均可得113S =-,③若图中空白框中填入(1)21n
i n -=+,
则15i =,④若图中空白框中填入(1)2n
i i -=+,则35i =,此时20n >不成立,3n =;执行第三次循环:由
③可得11135S =-+,符合题意,由④可得13135S =-+,不符合题意,所以图中空白框中应填入(1)21
n
i n -=+,
故选C .
11.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f x ,对1x ∀,()2,0x ∈-∞,且12x x ≠,有
()()
2121
0f x f x x x ->-成立,已知
()ln a f π=,12
b f e -⎛⎫= ⎪⎝⎭
,21log 6c f ⎛⎫=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为( )
A .b a c >>
B .b c a >>
C .c b a >>
D .c a b >>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偶函数的性质和单调性即可判断.
解:对1x ∀,()2,0x ∈-∞,且12x x ≠,有
()()
2121
0f x f x x x ->-
()f x 在(),0x ∈-∞上递增
因为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f x 所以()f x 在()0,x ∈+∞上递减 又因为2
21log log 626
=>,1ln 2π<<,
1
201e -<< 所以b a c >> 故选:A 【点睛】
考查偶函数的性质以及单调性的应用,基础题.
12.已知{}n a 为正项等比数列,n S 是它的前n 项和,若116a =,且4a 与7a 的等差中项为9
8
,则5S 的值是( ) A .29 B .30
C .31
D .32
【答案】B 【解析】 【分析】
设正项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 ,运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等差数列的性质,求出公比,再由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计算即可得到所求. 【详解】
设正项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 , 则a 4=16q 3,a 7=16q 6, a 4与a 7的等差中项为98
, 即有a 4+a 7=
94
, 即16q 3+16q 6,=9
4
,
解得q=1
2
(负值舍去),
则有S 5=
(
)
5
111a q q
--=
511612112
⎛
⎫⨯- ⎪
⎝⎭-=1.
【点睛】
本题考查等比数列的通项和求和公式的运用,同时考查等差数列的性质,考查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点P 是△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且,PB PC AP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在△ABC 内任取一点,则此点取自△PBC 内的概
率是____ 【答案】
13
【解析】
【分析】
设D 是BC 中点,根据已知条件判断出,,A P D 三点共线且P 是线段AD 靠近D 的三等分点,由此求得
1
3
PBC ABC S S =V V ,结合几何概型求得点取自三角形PBC 的概率. 【详解】
设D 是BC 中点,因为PB PC AP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所以2PD AP =u u u r u u u r
,所以A P D 、、三点共线且点P 是线段AD 靠
近D 的三等分点,
故
1
3PBC ABC S S =V V ,所以此点取自PBC V 内的概率是13
. 故答案为:
1
3
【点睛】
本小题主要考查三点共线的向量表示,考查几何概型概率计算,属于基础题.
14.已知向量()()
1,2,,1,2,2a b x u a b v a b ===+=-v v v r r v v v ,且//u v v v
,则实数x 的值是__________. 【答案】12
【解析】
∵a →=(1,2),b
→=(x ,1), 则u →=a →+2b
→=(1,2)+2(x ,1)=(1+2x ,4),
∵//u v v v
∴3(1+2x )﹣4(2﹣x )=1,解得:x=
12
. 点睛:由向量的数乘和坐标加减法运算求得u →,v →然后利用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列式求解x 的值.若a →=(a 1,a 2),b →=(b 1,b 2),则a →⊥b →⇔a 1a 2+b 1b 2=1,a →∥b
→⇔a 1b 2﹣a 2b 1=1. 15.已知2
24()ln ,()()
e f x x g x x a ==-,如果函数
()()()h x f x g x =-有三个零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答案】()3,e +∞ 【解析】 【分析】
首先把零点问题转化为方程问题,等价于2
24ln ()e x x a =-
有三个零点,两侧开方,可得x a =±
a x =. 【详解】
若函数()()()h x f x g x =-有三个零点,即224ln ()e x x a =-零点有,显然1x >,则有22
4()ln e a x x
-=,可
得x a =
a x =±(
)g x x =±(
)g x x =,函
数单调递增,
0g
=
<,()
220g e e e =->,所以函数在区间()1,+∞上只有一解,对于
函数(
)g x x =+()()3
2'ln 10x g x e x
-=-=,解得x e =,()'0g x <,解得1x e <<,()'0g x >,解得x e >,所以函数在区间()1,e 上单调递减,在区间(),e +∞上单调递增,()23g e e e e =+=,当1x →时,()g x →+∞,当x →+∞时,()g x →+∞,此时函数若有两个零点,则有3a e >,综上可知,若函数()()()h x f x g x =-有三个零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3,e +∞. 故答案为:()3,e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函数零点的零点,恰当的开方,转化为函数有零点问题,注意恰有三个零点条件的应用,根据函数的最值求解参数的范围,属于难题.
16.已知向量(1,2),(3,2)a b ==-r r
,若向量ka b +r r 与2a b -r r
共线,则k =________.
【解析】 【分析】
计算得到(3,22),2(5,2)ka b k k a b +=-+-=r r r r
,根据向量平行计算得到答案.
【详解】
由题意可得(3,22),2(5,2)ka b k k a b +=-+-=r r r r
,
因为ka b +r r 与2a b -r r
共线,所以有2(3)5(22)0k k --+=,即816k =-,解得2k =-. 故答案为:2-. 【点睛】
本题考查了根据向量平行求参数,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解答题:共70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已知{}n a ,{}n b 均为正项数列,其前n 项和分别为n S ,n T ,且11
2
a =
,11b =,22b =,当2n ≥,*n N ∈时,112n n S a -=-,221111
2()
2n n n n n n T T b T b b --+--=
-+. (1)求数列{}n a ,{}n b 的通项公式; (2)设2
(2)n n
n n n
b a
c b b +=
+,求数列{}n c 的前n 项和n P . 【答案】(1)1
2
n n
a =,n
b n =(2)11(1)2n n P n =-+⋅ 【解析】 【分析】
(1)112(2)n n S a n -=-…
,所112n n S a +=-,两式相减,即可得到数列递推关系求解通项公式,由()2211111
22(2)n n n n n n n n T T b T T T n b b ------=
-=-+…,整理得
()()()
11111111
22(2)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T T T T b T T T T n b b b b ----+-+--++==+++…,得到11(2)n n n n b b b b n +--=-…
,即可求解通项公式;
(2)由(1)可知,21(2)12(1)111
2(1)22(1)2n n n n n
n n n c n n n n n n -++-=⋅=⋅=-++⋅+⋅,即可求得数列{}n c 的前n 项和n P . 【详解】
1121122S a a ==
=-,解得2111
42
a
a ==, 所以数列{}n a 是首项和公比均为12的等比数列,即1
2n n a =,
因为()2211111
22(2)n n n n n n n n T T b T T T n b b ------=
-=-+…,
整理得
()()()11111111
22(2)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T T T T b T T T T n b b b b ----+-+--++==+++…,
又因为0n b >,所以0n T >,所以
11
21(2)n
n n b n b b +-=+…,即11(2)n n n n b b b b n +--=-…,因为121,2b b ==,
所以数列{}n b 是以首项和公差均为1的等差数列,所以n b n =; (2)由(1)可知,21(2)12(1)111
2(1)22(1)2n n n n n
n n n c n n n n n n -++-=
⋅=⋅=-++⋅+⋅,
211111112222322(1)2n n n P n n -⎛⎫⎛⎫⎛⎫=-+-+⋯+- ⎪ ⎪ ⎪⨯⨯⨯⋅+⋅⎝⎭⎝⎭⎝⎭
,即11(1)2n n P n =-+⋅. 【点睛】
此题考查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数列求和,关键在于对题中所给关系合理变形,发现其中的关系,裂项求和作为一类常用的求和方法,需要在平常的学习中多做积累常见的裂项方式.
18.已知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2AB BB ==,D 是BC 的中点,160B BA ∠=︒,1B D AB ⊥.
(1)求证:AB AC ⊥;
(2)若侧面11ACC A 为正方形,求直线1B D 与平面1C AD 所成角的正弦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225 【解析】 【分析】
(1)取AB 的中点O ,连接OD ,1OB ,证明AB ⊥平面1ODB 得出AB OD ⊥,再得出AB AC ⊥; (2)建立空间坐标系,求出平面1C AD 的法向量n r ,计算cos n <r
,1B D >u u u u r 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1)证明:取AB的中点O,连接OD,1
OB,
160
B BA
∠=︒
Q,
12
B B=,
1
1
2
OB AB
==,
1
41221cos603
OB
∴=+-⨯⨯⨯︒=,
222
11
OB OB BB
∴+=,故
1
AB OB
⊥,
又
1
AB B D
⊥,
111
OB B D B
=
I,11,
OB B D⊂平面
1
ODB,
AB
∴⊥平面1
ODB,
AB OD
∴⊥,
O
Q,D分别是AB,BC的中点,//
OD AC
∴,
AB AC
∴⊥.
(2)解:Q四边形11
ACC A是正方形,
1
AC AA
∴⊥,
又AC AB
⊥,
1
AB AA A
=
I,1
,
AB AA⊂平面
11
ABB A,
AC
∴⊥平面11
ABB A,
在平面11
ABB A内作直线AB的垂线AE,以A为原点,以AB,AC,AE为所在直线为坐标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
则(0
A,0,0),(1
D,1,0),
1
(1
C-,2,3),
1
(1
B,0,3),
∴(1
AD=
u u u r
,1,0),
1
(1
AC=-
u u u u r
,2,3),
1
(0
B D=
u u u u r
,1,3)
-,
设平面1
C AD的法向量为(
n x
=
r
,y,)z,则
1
·0
·0
n AD
n AC
⎧=
⎪
⎨
=
⎪⎩
u u u v
r
u u u u v
r,即
230
x y
x y z
+=
⎧⎪
⎨
-++=
⎪⎩
,
令1
x=可得:(1
n=
r
,1
-,3),
cos n
∴<
r
,1
1
1
25
||||5
n B D
B D
n B D
>===-
u u u u r
r
u u u u r g
u u u u r
r.
∴直线
1
B D与平面
1
C A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cos n
<
r
,
1
25
|
B D>=
u u u u r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考查空间向量与空间角的计算,属于中档题.
19.已知函数2()52ln f x x x x =-+. (1)求()f x 的极值;
(2)若()()()123f x f x f x ==,且123x x x <<,证明:121x x +>. 【答案】(1)()f x 极大值为9
2ln 24
--;极小值为62ln 2-+;(2)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对函数()f x 求导,进而可求出单调性,从而可求出函数的极值; (2)构造函数1()()(1),0,
2F x f x f x x ⎛⎫
=--∈ ⎪⎝⎭
,求导并判断单调性可得()0F x <,从而()(1)f x f x <-在10,2⎛⎫ ⎪⎝⎭上恒成立,再结合110,2x ⎛⎫
∈ ⎪⎝⎭
,()()()2111f x f x f x =<-,可得到211x x >-,即可证明结论成立. 【详解】
(1)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0,∞+,2(21)(2)()25(0)x x f x x x x x
'
--=-+
=>, 所以当10,(2,)2x ⎛⎫
∈+∞ ⎪⎝⎭U 时,()0f x '>;当1,22x ⎛⎫∈ ⎪⎝⎭
时,()0f x '<,
则()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10,2⎛
⎫ ⎪⎝⎭
和(2,)+∞,单调递减区间为1,22⎛⎫
⎪⎝⎭
. 故()f x 的极大值为115
192ln 2ln 224224f ⎛⎫=-+=--
⎪⎝⎭
;()f x 的极小值为(2)4102ln 262ln 2f =-+=-+.
(2)证明:由(1)知1231
022
x x x <<
<<<, 设函数1()()(1),0,
2F x f x f x x ⎛⎫=--∈ ⎪⎝⎭
, 则()()()2
2
()52ln 1512ln 1F x x x x x x x ⎡⎤=-+----+-⎣⎦
,
2
(21)(2)(21)(1)2(21)()1(1)
x x x x x F x x x x x ---+-'=+=--,
则()0F x '>在10,2⎛⎫ ⎪⎝⎭上恒成立,即()F x 在10,2⎛⎫ ⎪⎝⎭
上单调递增,
故1()2F x F ⎛⎫
< ⎪⎝⎭
,
又1110222F f f ⎛⎫⎛⎫
⎛⎫=-=
⎪ ⎪ ⎪⎝⎭⎝⎭⎝⎭,则1()()(1)0,0,2F x f x f x x ⎛⎫
=--<∈ ⎪⎝⎭, 即()(1)f x f x <-在10,2⎛⎫ ⎪⎝⎭
上恒成立.
因为110,
2x ⎛⎫
∈ ⎪⎝⎭
,所以()()111f x f x <-, 又()()21f x f x =,则()()211f x f x <-,
因为211,1,22x x ⎛⎫-∈ ⎪⎝⎭,且
()f x 在1,22⎛⎫ ⎪⎝⎭
上单调递减, 所以211x x >-,故121x x +>. 【点睛】
本题考查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考查了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构造函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属于难题. 20.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cos ,
3sin x y αα
=⎧⎨
=⎩(α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
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sin cos 6ρθρθ+=. (1)求曲线C 的普通方程和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 (2)若射线m 的极坐标方程为3
π
θ=
(0ρ≥).设m 与C 相交于点M ,m 与l 相交于点N ,求||MN .
【答案】(1)曲线C 的普通方程为2
2
19
y x +=;
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60x y +-=(2)||6MN = 【解析】 【分析】
(1)利用消去参数α,将曲线C 的参数方程化成普通方程,利用互化公式cos sin x y ρθ
ρθ
=⎧⎨=⎩,
将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
(2)根据(1)求出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分别联立射线m 与曲线C 以及射线m 与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求出1ρ和2ρ,即可求出||MN . 【详解】
解:(1)因为cos ,3sin x y αα=⎧⎨=⎩
(α为参数),所以消去参数α,得2
2
19y x +=,
所以曲线C 的普通方程为2
2
19
y x +=.
因为cos ,
sin ,
x y ρθρθ=⎧⎨
=⎩所以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60x y +-=.
(2)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222
2
sin cos 19
ρθ
ρθ+=.
设,M N 的极径分别为1ρ和2ρ,
将3
π
θ=(0ρ≥)代入222
2
sin cos 19
ρθ
ρθ+
=,解得1ρ,
将3
π
θ=
(0ρ≥)代入sin cos 6ρθρθ=”
,解得26ρ=.
故12||6MN ρρ=-=.
【点睛】
本题考查利用消参法将参数方程化成普通方程以及利用互化公式cos sin x y ρθ
ρθ=⎧⎨=⎩
将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
标方程,还考查极径的运用和两点间距离,属于中档题.
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有一个微型智能机器人(大小不计)只能沿着坐标轴的正方向或负方向行进,且每一步只能行进1个单位长度,例如:该机器人在点()1,0处时,下一步可行进到()2,0、()0,0、()1,1,、
()1,1-这四个点中的任一位置.记该机器人从坐标原点O 出发、行进n 步后落在y 轴上的不同走法的种数
为()L n .
(1)分别求()1L 、()2L 、()3L 的值; (2)求()L n 的表达式.
【答案】(1)()12L =,()26L =,()320L =,(2)()2n
n L n C =
【解析】 【分析】
(1)根据机器人的进行规律可确定()1L 、()2L 、()3L 的值;
(2)首先根据机器人行进规则知机器人沿x 轴行进m 步,必须沿x 轴负方向行进相同的步数,而余下的每一步行进方向都有两个选择(向上或向下),由此结合组合知识确定机器人的每一种走法关于,m n 的表达式,并得到()L n 的表达式,然后结合二项式定理及展开式的通项公式进行求解. 【详解】
解:(1)()12L =
()26L =,
()320L =,
(2)设m 为沿x 轴正方向走的步数(每一步长度为1),则反方向也需要走m 步才能回到y 轴上,所以
0m =,1,2,……,2n ⎡⎤⎢⎥⎣⎦,(其中2n ⎡⎤
⎢⎥⎣⎦
为不超过2n 的最大整数)
总共走n 步,首先任选m 步沿x 轴正方向走,再在剩下的n m -步中选m 步沿x 轴负方向走,最后剩下的每一步都有两种选择(向上或向下),即22
m
m
n m
n n m C C --⋅⋅
()0210
220
222
2,22,m m m n m
n n m n m m m n m
n n m
m n m m n m n n m
n C C n L n C C C C n =---=--=⎡⎤
-⎢⎥-⎣⎦
⎧⋅⋅⎪⎪⎪∴=⋅⋅=⎨⎪⋅⋅⎪⎪⎩∑∑∑为奇数为偶数
等价于求()21n
x +中含n x 项的系数,为2n
n C
()
()()()22
2
20
1212121n
n
n
n
n r
r
r n r x x x x x C x x -=⎡⎤+=++=+++⋅⎣⎦
=⋅∑
其中含n x 项的系数为
02210
2220
2222
2,22,r r n r n r
n n r n r r n r n r
n n r r n r n r n r n n r
n C C n C C C C n =----=---=⎡⎤--⎢⎥-⎣⎦
⎧⋅⋅⎪⎪⎪⋅⋅=⎨⎪⋅⋅⎪⎪⎩∑∑∑为奇数为偶数
()021********
2,22?,r r r n r
n n r n r r r n r n n n r n r n r r n r n n r n
C C n C C C L n C C n =---=--=⎡⎤-⎢⎥-⎣⎦⎧⋅⋅⎪⎪⎪==⋅⋅==⎨⎪⋅⋅⎪⎪⎩∑∑∑为奇数为偶数
故()2n
n L n C =.
【点睛】
本题考查组合数、二项式定理,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推理论证能力以及分类讨论的思想. 22.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b (a 2+c 2﹣b 2)=a 2ccosC+ac 2cosA . (1)求角B 的大小; (2)若△ABC
,求△ABC 面积的最大值. 【答案】(1)B 1
3
π=(2
【解析】 【分析】
(1)由已知结合余弦定理,正弦定理及和两角和的正弦公式进行化简可求cosB ,进而可求B ; (2)由已知结合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基本不等式即可求解ac 的范围,然后结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
(1)因为b (a 2+c 2﹣b 2)=ca 2cosC+ac 2cosA ,
∴222cos cos cos abc B ac C ac A =+,即2bcosB =acosC+ccosA 由正弦定理可得,2sinBcosB =sinAcosC+sinCcosA =sin (A+C )=sinB , 因为(0,)B π∈,sin 0B >所以1cos 2
B =, 所以B 1
3
π=
; (2)由正弦定理可得,b =2RsinB 233
232
=
⨯⨯=2, 由余弦定理可得,b 2=a 2+c 2﹣2accosB , 即a 2+c 2﹣ac =4,因为a 2+c 2≥2ac ,
所以4=a 2+c 2﹣ac≥ac ,当且仅当a =c 时取等号,即ac 的最大值4, 所以△ABC 面积S 13
32acsinB ac ==≤即面积的最大值3. 【点睛】
本题综合考查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在求解三角形中的应用,属于中档题. 23.已知函数()36f x x =+,()14g x x =-,若存在实数x 使()()f x g x a +>成立,求实数a 的取
值范围.
【答案】(),8-∞ 【解析】
试题分析:先将问题“ 存在实数x 使()()f x g x a +>成立”转化为“求函数()()f x g x +的最大值”,再借助柯西不等式求出()()f x g x +的最大值即可获解. 试题解析:
存在实数x 使()()f x g x a +>成立,等价于()()f x g x +的最大值大于a , 因为
,
由柯西不等式:
()()2
321143121464x x
x x +-≤+++-=,
所以()()36148f x g x x x +=+-≤,当且仅当10x =时取“=”,
-∞.
故常数a的取值范围是(),8
考点:柯西不等式即运用和转化与化归的数学思想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