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岗位现场5S自我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岗位现场5S自我介绍
1.自我评价
xx年xx月起,我在本单位xxx岗位工作。
特自我评价如下:
一,试用期工作情况概述,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和取得的成绩(详细写哦)二,思想认识,工作积极性,安全5s,工作纪律的遵守情况等
三,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少写哦)
通过试用期的工作,我掌握了XXXX,具备了XXXX。
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虚心向前辈学习,严格要求,不断提高。
2.5S管理的个人见解
想要做好5s管理,使5S落到实处,需要做到:
一、全员参与,其乐无穷
1、5S的推动要做到企业上下全体一致,全员参与。
2、经理、科长、主任、班组长要做到密切地配合。
3、小组活动,是其中的一个环节。
因为推行5S的是一个车间,一个部门。
在装配车间,主管就应该告知员工,或教育员工整理、整顿、清扫的重要性,然后再进一步地告知每个人,要
养成一种规范化,怎么样去进行整理、进行整顿、进行清扫。
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好以后,这个小组就可以做得更好。
所以5S的活动,
第一,它的一个环节就是部门,每一个人都有责任;第二,每一个责任都要环
环相扣,也就是每一个领导干部之间都要环环相扣。
二、培养5S的大气候
1、5S的推动,不要秘密地行动,也不要加班加点来做,要让全员认同5S 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工作,只要大家知道整理、整顿、清扫,然后再进一步地提
出方案,如何让大家做得更好,就叫清洁。
2、充分地利用口号,标语,宣传栏让每个员工都能明白5S推动是公司提升企业形象、提高品质,替公司节约成本的一项最好的活动,也是企业迈向成
功的重要途径。
所以5S的一些口号、标语和宣传栏要让每个人都了解,5S是
非常简单但又每天时刻都要做好的五件工作。
3、每个月要举行一次全员大会,厂长或总经理要表态。
三、领导挂帅
1、最高领导要抱着我来做的决心,亲自出马。
2、交代每一个部门的经理或者科长要大力地推动。
3、在推动的会议上,领导要集思广益,让大家积极地提出怎么做会更好。
四、要彻底理解5S精神
1、为什么挂红牌了,这不好,有改善的必要吗?应该避免说这种质问口气的话。
2、5S推进要说明精神要点,让每个员工都毫无疑问地去执行。
3、在实行过程中,让大家参与,参观学习效果显著的5S的样板场所,看哪个班组做
得最好,大家相互观摩,或给予指导,或提出更好的改进意见。
五、立竿见影的方法
1、整理的推进过程可以采取红牌作战的方法,也就是针对问题点,亮红灯,亮红牌的具体方法,判断基准要明确。
2、整顿可以使用看板管理的方法,把形式和内容展示出来,让大家都能一目了然。
3、照片是一种保持记录的良好方法。
4、录像也是一种解决问题、说服观众的一种省力工具。
5、你可以量化,采用适当的方法将正在做和已取得进步的工作进行量化,这是很重要的。
六、领导要巡视现场
1、巡视过程中要指出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还不够。
2、巡视完毕后,要召开现场会议,将问题点指定专人及时地跟进解决。
3、确认问题点的改进进度,担当者要细心研究改进方法,最终成果再向领导汇报。
七、上下一心,彻底推进
领导要有一种雷厉风行的良好作风,确立推进的体制和方式,这样才能上下齐心。
全公司展开红牌作战,谁做错了就给予指正。
八、以5S作为改善的桥梁通过推行5S来达到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的目的。
生产更流畅,要从根本上彻底地解决问题。
所以说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很多企业都发生过下面的现象:“一紧二松,三垮台,四重来”的现象,所以必须要坚持推行5S。
3.5S管理的个人见解
严格的说,5S管理实际是一项基础管理,一向科学管理。
企业推行5S管理的目的是向世界先进靠齐。
那么在具体的运作中,由于管理者的理解问题,在运作中把好的管理变向为扰民工程。
具体表现:一、管理者在执行上与被管理者换了位,我们说,企业的主题目标是生产经营。
一切管理只是围绕生产经营服务的。
然而,在具体工作中,管理者不是本着指导服务帮助的心态去为生产一项服务,而是指手画脚,动不动就叫生产单位停产整顿。
这种做法的后果是扰乱了生产持序。
二、不在大事上做文章,只在小事上纠缠,比如,现场不干净,桌子上有灰尘。
没有设身处地的为一线工人想一想,生产任务这么忙,等完成了任务再
打扫怎么就不行。
三、机关作风严重,动不动就下罚款单。
没有从根本上帮助一线职工想办法解决问题,其结果是挫伤了工人的积极性。
要想搞好现场管理,一是管理者要摆正自己在企业中的位置。
把自己当做工人的朋友,诚心诚意的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二是,发现问题,当然不是重大的事故因素,首先要善意地告知工人,然后尽可能的帮助解决。
能不罚款的就以教育为主。
三是与生产一线多沟通,平时多宣传管理的目的和意义,提高工人自觉自发主动地管理意识。
四是多鼓励,对于好的做法进行鼓励,一典型事例带动全面工作。
当然,在具体的实践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和摸索,中的一条就是一定要结合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制定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切忌照搬主义,武断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