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测量员考评试题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姓名 贾璐贾璐 申报专业申报专业 申报等级申报等级 证卡编号证卡编号 报送时间报送时间。
……。
…… 密……封……线……密……封……线……
一、单选题一、单选题
1、 各测回间改变零方向的度盘位置是为了削弱( )误差影响。
误差影响。
(D ) A 视准轴视准轴 B 横轴横轴 C 指标差指标差 D 度盘分划度盘分划
2、.地形图的比例尺用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表示时,(D)
A 分母大,比例尺大,表示地形详细分母大,比例尺大,表示地形详细
B 分母小,比例尺小,表示地形概略分母小,比例尺小,表示地形概略
C 分母大,比例尺小,表示地形详细分母大,比例尺小,表示地形详细 D 分母小,比例尺大,表示地形详细分母小,比例尺大,表示地形详细
3、测量使用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使用的笛卡儿坐标系的区别是(B)。
A x 与y 轴互换,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逆时针编号轴互换,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逆时针编号
B x 与y 轴互换,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顺时针编号轴互换,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顺时针编号
C x 与y 轴不变,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顺时针编号轴不变,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顺时针编号
D x 与y 轴互换,第一象限不同,象限顺时针编号轴互换,第一象限不同,象限顺时针编号
4、高差与水平距离之(C)为坡度。
为坡度。
A 和 B 差 C 比 D 积
5、水准测量中,同一测站,当后尺读数大于前尺读数时说明后尺点(B)。
A 高于前尺点高于前尺点 B 低于前尺点低于前尺点 C 高于测站点高于测站点 D 等于前尺点等于前尺点
6、普通水准测量,应在水准尺上读取(D )位数。
位数。
位数。
A 5 B 3 C 2 D 4
7、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方位角是按以下哪种方式量取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方位角是按以下哪种方式量取的 (C)
A 纵坐标北端起逆时针纵坐标北端起逆时针 B 横坐标东端起逆时针横坐标东端起逆时针 C 纵坐标北端起顺时针纵坐标北端起顺时针 D 横坐标东端起顺时针横坐标东端起顺时针
8、导线测量角度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A )。
A 反号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反号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 B 反号按角度大小比例分配反号按角度大小比例分配
C 反号按边数平均分配反号按边数平均分配 D 反号按边长比例分配反号按边长比例分配
9、光学经纬仪有DJ l 、DJ 2、DJ 6等多种型号,数字下标1、2、6表示表示( A )( A )( A )中误差的值。
中误差的值。
中误差的值。
A A 水平角测量一测回角度水平角测量一测回角度水平角测量一测回角度
B B B 竖直方向测量一测回方向竖直方向测量一测回方向竖直方向测量一测回方向
C C 竖直角测量一测回角度竖直角测量一测回角度竖直角测量一测回角度
D D D 水平方向测量一测回方向水平方向测量一测回方向水平方向测量一测回方向
10、地面某点的经度为东经85°32′,该点应在三度带的第,该点应在三度带的第 带。
( B ) A 28 B 29 C 27 D 30
1111、根据全站仪坐标测量的原理,在测站点瞄准后视点后,方向值应设置为(、根据全站仪坐标测量的原理,在测站点瞄准后视点后,方向值应设置为(、根据全站仪坐标测量的原理,在测站点瞄准后视点后,方向值应设置为(A A )。
A A 测站点至后视点的方位角测站点至后视点的方位角测站点至后视点的方位角 B B B 后视点至测站点的方位角后视点至测站点的方位角后视点至测站点的方位角
C 0度
D 90度
12、在三角高程测量中,采用对向观测可以消除(C)的影响。
的影响。
A 视差视差 B 视准轴误差视准轴误差 C 地球曲率差和大气折光差地球曲率差和大气折光差 D 水平度盘分划误差水平度盘分划误差
13、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 的读数大,前视点B 的读数小,则有(A)。
A 、 A 点比
B 点低点低 B 、A 点比B 点高点高 C 、A 点与B 点可能同高点可能同高
D 、 A 、B 点的高低取决于仪器高度点的高低取决于仪器高度
14.水准器的分划值越大,说明(B )。
A 内圆弧的半径大内圆弧的半径大 B 其灵敏度低其灵敏度低 C 气泡整平困难气泡整平困难 D 整平精度高整平精度高
1515、、公路中线测量在纸上定好线后,公路中线测量在纸上定好线后,用穿线交点法在实地放线的工作程序为用穿线交点法在实地放线的工作程序为用穿线交点法在实地放线的工作程序为(( A A ))。
A.A.放点、穿线、交点;放点、穿线、交点;放点、穿线、交点;
B. B. B.计算、放点、穿线;计算、放点、穿线;计算、放点、穿线;
C .计算、交点、放点;.计算、交点、放点;
D D D.穿点、放点、计算.穿点、放点、计算.穿点、放点、计算
16、山脊线也称(D)。
A 示坡线示坡线 B 集水线集水线 C 山谷线山谷线 D 分水线分水线
17、水准仪的(B )应平行于仪器竖轴。
应平行于仪器竖轴。
应平行于仪器竖轴。
A 视准轴视准轴 B 圆水准器轴圆水准器轴 C 十字丝横丝十字丝横丝 D 管水准器轴管水准器轴
18、高斯投影属于(C )。
A 等面积投影等面积投影 B 等距离投影等距离投影 C 等角投影等角投影 D 等长度投影等长度投影
19、在以(B )km 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进行距离测量。
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进行距离测量。
A 5 B 10 C 15 D 20
20、某段距离丈量的平均值为100m ,其往返较差为+4mm ,其相对误差为( A)。
A 1/25000 B 1/25 C 1/2500 D 1/250
21、自动安平水准仪,(D )。
A 既没有圆水准器也没有管水准器既没有圆水准器也没有管水准器 B 没有圆水准器没有圆水准器
C 既有圆水准器也有管水准器既有圆水准器也有管水准器 D 没有管水准器没有管水准器
2222、路线纵断面测量分为(、路线纵断面测量分为(、路线纵断面测量分为( D D D )和中平测量。
)和中平测量。
)和中平测量。
A 、坐标测量;、坐标测量;
B B B、水准测量、水准测量、水准测量
C C C、高程测量、高程测量、高程测量
D D D、基平测量、基平测量、基平测量
23、普通水准尺的最小分划为1cm ,估读水准尺mm 位的误差属于( A)。
A 偶然误差偶然误差 B 系统误差C 可能是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可能是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
D 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
2424、往返丈量直线、往返丈量直线AB 的长度为:的长度为:D D AB =268.59m,D BA =268.65m =268.65m,其相对误差为(,其相对误差为(,其相对误差为( B B B ))
A.K=1/5000
B.K=1/4500
C.K=0.00022
D.K=-0.06
25、坐标反算是根据直线的起、终点平面坐标,计算直线的( B)。
A 斜距、水平角斜距、水平角 B 水平距离、方位角水平距离、方位角
C 斜距、方位角斜距、方位角 D 水平距离、水平角水平距离、水平角
26、DS1水准仪的观测精度要(A )DS3水准仪。
水准仪。
A 高于高于 B 接近于接近于 C 低于低于 D 等于等于
27、水准测量时,尺垫应放置在(B )。
A 水准点水准点 B 转点转点 C 土质松软的水准点上土质松软的水准点上 D 需要立尺的所有点需要立尺的所有点
28、对地面点A ,任取一个水准面,则A 点至该水准面的垂直距离为( D)。
A 绝对高程绝对高程 B 海拔海拔 C 高差高差 D 相对高程相对高程
29、道路纵断面图的高程比例尺通常比水平距离比例尺(D )
A 小一倍小一倍 B 小10倍 C 大一倍大一倍 D 大10倍
30、水准测量中,设后尺A 的读数a=2.713m ,前尺B 的读数为b=1.401m ,已知A 点高程为15.000m ,则视线高程为(D )m 。
A 、13.688
B 、16.312
C 、16.401
D 、17.713
31、在地形图上,量得A 点高程为21.17m ,B 点高程为16.84m ,AB 距离为279.50m ,则直线AB 的坡度为(C )。
A 、6.80%
B 、1.50%
C 、-1.50%
D 、-6.80%
32、用光学经纬仪测量水平角与竖直角时,度盘与读数指标的关系是( C)
A 、 水平盘转动,读数指标不动;竖盘不动,读数指标转动;水平盘转动,读数指标不动;竖盘不动,读数指标转动;
B 、水平盘转动,读数指标不动;竖盘转动,读数指标不动;、水平盘转动,读数指标不动;竖盘转动,读数指标不动;
C 、水平盘不动,读数指标随照准部转动;竖盘随望远镜转动,读数指标不动;、水平盘不动,读数指标随照准部转动;竖盘随望远镜转动,读数指标不动;
D 、水平盘不动,读数指标随照准部转动;竖盘不动,读数指标转动。
、水平盘不动,读数指标随照准部转动;竖盘不动,读数指标转动。
33、测定点的平面坐标的主要工作是( C)。
A 、测量水平距离、测量水平距离
B 、测量水平角、测量水平角
C 、测量水平距离和水平角、测量水平距离和水平角
D 、 测量竖直角测量竖直角
3434、真误差为观测值与、真误差为观测值与、真误差为观测值与( C )( C )( C )之差。
之差。
之差。
A .平均.平均
B B B.中误差.中误差.中误差
C C C.真值.真值.真值
D D D.改正数.改正数.改正数
3535、、用经纬仪观测某交点的右角,用经纬仪观测某交点的右角,若后视读数为若后视读数为220220°°0000′′0000″,″,前视读数为0°0000′′0000″,″,则外距方向的读数为(则外距方向的读数为( C ))。
A. 100A. 100°° B B、、110110°° B. 80 B. 80°° C. 290 C. 290°°
36、展绘控制点时,应在图上标明控制点的(B )
A 点号与坐标点号与坐标 B 点号与高程点号与高程 C 坐标与高程坐标与高程 D 高程与方向高程与方向
37、钢尺的尺长误差对距离测量产生的影响属于( B)。
A 偶然误差偶然误差 B 系统误差系统误差 C 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
D 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
38、下列比例尺地形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C )。
A 1:2000 B 1:500 C 1:10000 D 1:5000
39、下列四种比例尺地形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D)。
A 1∶5000 B 1∶2000 C 1∶1000 D 1∶500
40、设对某角观测一测回的观测中误差为±3″,现要使该角的观测结果精度达到±1.4″,需观测( D)个测回。
个测回。
个测回。
A 2 B 3 C 4 D 5
41、在1:1000地形图上,设等高距为1m ,现量得某相邻两条等高线上A 、B 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0.01m ,则A 、B 两点的地面坡度为(C )
A 1% B 5% C 10% D 20%
4242、丈量一正方形的、丈量一正方形的4个边长,其观测中误差均为±个边长,其观测中误差均为±2cm 2cm 2cm,则该正方形的边长中误差为±,则该正方形的边长中误差为±( C )cm ( C )cm。
A.0.5
B.2
C.4
D.8
43、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121°23′36″,则反坐标方位角为(B )。
A 、238°36′24″
B 、 301°23′36″
C 、 58°36′24″ D 、-58°36′24″
44、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 轴方向为(C )方向。
方向。
方向。
A 东西东西 B 左右左右 C 南北南北 D 前后前后
45、观测水平角时,照准不同方向的目标,应如何旋转照准部。
(A )
A 盘左顺时针,盘右逆时针方向盘左顺时针,盘右逆时针方向 B 盘左逆时针,盘右顺时针方向盘左逆时针,盘右顺时针方向
C 总是顺时针方向总是顺时针方向 D 总是逆时针方向总是逆时针方向
46、 观测某目标的竖直角,盘左读数为101°23′36″,盘右读数为258°36′00″,则指标差为(B )。
B
A 24″ B -12″12″ C -24″24″ D
12″ 4747、、 公路中线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公路中线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 B B B ))。
A. A. 传递高程传递高程传递高程 B. B. B. 传递方向传递方向传递方向 C. C. C. 加快速度加快速度加快速度 D. D. D.减小误差减小误差减小误差
48. 已知AB 两点的边长为188.43m ,方位角为146°07′06″,则AB 的x 坐标增量为( A)。
A -156.433m B 105.176m C 105.046m D -156.345m
49、设AB 距离为200.23m ,方位角为121°23′36″,则AB 的x 坐标增量为(D )m.。
A -170.919 B 170.919 C 104.302 D -104.302
50、 在地形图上有高程分别为26m 、27m 、28m 、29m 、30m 、31m 、32m 的等高线,则需加粗的等高线为( D)m 。
A 26、31 B 27、32 C 29 D 30
5151、、 缓和曲线上某点的偏角应等于相应弧长所对中心角的(缓和曲线上某点的偏角应等于相应弧长所对中心角的( C C C ))。
A. 2倍 B. 1/2 C. 1/3 D. 2/3
5252、、 路线中平测量是测定(路线中平测量是测定( C C C )的高程。
)的高程。
)的高程。
A. A. 水准点水准点水准点
B. B. B. 转点转点转点
C. C. C. 中桩中桩中桩
D. D. D. 导线点导线点导线点
5353、、 中平测量中视线高程应等于(中平测量中视线高程应等于( A A A ))+后视读数。
后视读数。
A. A. 后视点高程后视点高程后视点高程
B. B. B. 转点高程转点高程转点高程
C. C. C. 前视点高程前视点高程前视点高程
D. D. D. 水准点水准点水准点
5454、、 基平测量中,高差闭合差的容许值为(基平测量中,高差闭合差的容许值为( B B B ))。
A. A. ±±20 L B. B. ±±30 L C. C. ±±40L D. D. ±±50L
5555、、 为提高观测精度,中平测量每测站的观测顺序应为(为提高观测精度,中平测量每测站的观测顺序应为( B B B ))。
A. A. 先中桩后转点先中桩后转点先中桩后转点 B. B. B. 先转点后中桩先转点后中桩先转点后中桩
C. C. 沿前进方向,按先后顺序观测沿前进方向,按先后顺序观测沿前进方向,按先后顺序观测
D. D. D.任意顺序观测任意顺序观测任意顺序观测
5656、、 路线横断面图的绘图顺序是从图纸的(路线横断面图的绘图顺序是从图纸的(B B B )依次按桩号绘制。
)依次按桩号绘制。
)依次按桩号绘制。
A. A. 左上方自上而下,由左向右左上方自上而下,由左向右左上方自上而下,由左向右
B. B. B. 左下方自下而上,由左向右左下方自下而上,由左向右左下方自下而上,由左向右
C. C. 左上方由左向右,自上而下左上方由左向右,自上而下左上方由左向右,自上而下
D. D. D. 左下方由左向右,自上而下左下方由左向右,自上而下左下方由左向右,自上而下
5757、一、一n 边形,测角中误差m=m=±±1010””,则该多边形内角和的中误差为(,则该多边形内角和的中误差为(B B B ))。
A. A. ±±1010””² n B. n B. ±±n "10 C. C. ±±1010””/n D. n
01¢¢ 5858、、 某闭合导线,其横坐标增量总和为某闭合导线,其横坐标增量总和为-0.35 m -0.35 m -0.35 m,纵坐标增量总和为,纵坐标增量总和为,纵坐标增量总和为+0.46 m +0.46 m +0.46 m,若导线总长,若导线总长1216.38m 1216.38m,则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为(,则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为(,则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为(C C C ))。
A. K=1 /3400 B. K=1/2600 C. K=1/2100 D. K=1/2104.4 5959、、 在比例尺为1:20002000、等高距为、等高距为2m 的地形图上绘制i=5i=5﹪的同坡度线,则相邻等高线﹪的同坡度线,则相邻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应为(间的水平距离应为( B B B ))。
A. 10㎜ B. 20㎜ C. 25㎜ D. 40 D. 40 ㎜㎜
6060、对于比例尺为、对于比例尺为1:500的地形图,测绘时实地地形点的间隔最大不应超过(的地形图,测绘时实地地形点的间隔最大不应超过( B B B ))。
A. 10m B. 15m C. 20m D. 25m
6161、、 经纬仪盘左位置将望远镜视线大致置平,其竖盘读数在00左右,视线抬高时读数减小,
则竖直角的计算公式为(则竖直角的计算公式为( B B B ))。
A. α左=900-L B. α左=3600-L C. α左=L-00 D. α左=1800-L
6262、公路中线里程桩测设时,短链是指(、公路中线里程桩测设时,短链是指(、公路中线里程桩测设时,短链是指(B B B ))。
A.A.实际里程大于原桩号;实际里程大于原桩号;实际里程大于原桩号; B. B. B.实际里程小于原桩号;实际里程小于原桩号;实际里程小于原桩号;
C.C.原桩号测错;原桩号测错;原桩号测错; D D D、因设置圆曲线使公路的距离缩短。
、因设置圆曲线使公路的距离缩短。
、因设置圆曲线使公路的距离缩短。
6363、水准测量时要求将仪器安置在距前视、后视两测点相等处可消除(、水准测量时要求将仪器安置在距前视、后视两测点相等处可消除(、水准测量时要求将仪器安置在距前视、后视两测点相等处可消除( A A A )误差影响。
)误差影响。
A 、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
B 、圆水准管轴不平行仪器竖轴;、圆水准管轴不平行仪器竖轴;
C 、十字丝横丝不水平、十字丝横丝不水平
D 、读数、读数
6464、、 经纬仪测量水平角时,正倒镜瞄准同一方向所读的水平方向值理论上应相差(经纬仪测量水平角时,正倒镜瞄准同一方向所读的水平方向值理论上应相差(A A A ))。
A 180A 180°° B 0 B 0°° C 90 C 90°° D 270 D 270°°
6565、、 1 1::5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D D D ))。
A 5 m B 0.1 mm C 5 cm D 50 cm
6666、、 已知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220220°,则其象限角为(°,则其象限角为(°,则其象限角为(D D D ))。
A 220A 220°° B 40 B 40°° C C 南西南西5050°° D D 南西南西4040°°
6767、、 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理论值为(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理论值为(A A A ))。
A A 总为总为0 B 0 B 与路线形状有关与路线形状有关与路线形状有关 C C C 为一不等于为一不等于0的常数的常数 D D D 由路线中任两点确定由路线中任两点确定由路线中任两点确定 6868、、 点的地理坐标中,平面位置是用(点的地理坐标中,平面位置是用(B B B )表达的。
)表达的。
)表达的。
A A 直角坐标直角坐标直角坐标
B B B 经纬度经纬度经纬度
C C C 距离和方位角距离和方位角距离和方位角
D D D 高程高程高程
6969、、 危险圆出现在(危险圆出现在(A A A )中。
)中。
)中。
A A 后方交会后方交会后方交会
B B B 前方交会前方交会前方交会
C C C 侧方交会侧方交会侧方交会
D D D 任何一种交会定点任何一种交会定点任何一种交会定点
7070、下列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是、下列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是错误的是(的是( A A A ))
A A 所有高程相等的点在同一等高线上;所有高程相等的点在同一等高线上;所有高程相等的点在同一等高线上;
B B 等高线必定是闭合曲线,即使本幅图没闭合,则在相邻的图幅闭合;等高线必定是闭合曲线,即使本幅图没闭合,则在相邻的图幅闭合;等高线必定是闭合曲线,即使本幅图没闭合,则在相邻的图幅闭合;
C C 等高线不能分叉、相交或合并;等高线不能分叉、相交或合并;等高线不能分叉、相交或合并;
D D 等高线经过山脊与山脊线正交;等高线经过山脊与山脊线正交;等高线经过山脊与山脊线正交;
7171、坐标象限角的角值范围是(、坐标象限角的角值范围是(、坐标象限角的角值范围是(A A )
A 0A 0°—°—°—909090°°
B 0 B 0°—°—°—180180180°°
C 0 C 0°—°—°—270270270°°
D 0 D 0°—°—°—360360360°°
7272、、 根据图纸上设计内容将特征点在实地进行标定的工作称为(根据图纸上设计内容将特征点在实地进行标定的工作称为( D D D ))
A A 直线定向直线定向直线定向
B B B 联系测量联系测量联系测量
C C C 测图测图测图
D D D 测设测设测设
7373、、 在一个已知点和一个未知点上分别设站,向另一个已知点进行观测的交会方法是(C C ))
A A 后方交会后方交会后方交会
B B B 前方交会前方交会前方交会
C C C 侧方交会侧方交会侧方交会
D D D 无法确定无法确定无法确定
7474、、 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 A A A ))
A A 等高距等高距等高距
B B 等高线平距等高线平距
C C C 计曲线计曲线计曲线
D D D 水平距离水平距离水平距离
7575、、用经纬仪测水平角和竖直角,用经纬仪测水平角和竖直角,一般采用正倒镜方法,一般采用正倒镜方法,一般采用正倒镜方法,下面哪个仪器误差不能用正倒镜法下面哪个仪器误差不能用正倒镜法消除(消除( D D D ))
A .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
B B B.竖盘指标差.竖盘指标差.竖盘指标差
C C C.横轴不水平.横轴不水平.横轴不水平
D D D.竖轴不竖直.竖轴不竖直.竖轴不竖直
7676、下面关于高斯投影的说法正确的是:、下面关于高斯投影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 ))
A . 中央子午线投影为直线,且投影的长度无变形;中央子午线投影为直线,且投影的长度无变形;
B . 离中央子午线越远,投影变形越小;离中央子午线越远,投影变形越小;
C . 经纬线投影后长度无变形;经纬线投影后长度无变形;
D . 高斯投影为等面积投影;高斯投影为等面积投影;
7777、一段、一段324米长的距离在1:2000地形图上的长度为(地形图上的长度为(B B B ))。
A 1.62cm B 3.24 cm C 6.48 cm D 16.2 cm
7878、某地高斯坐标、某地高斯坐标X=331123.110X=331123.110,,Y=20523421.541Y=20523421.541,那么该地处该分带中央子午线的,那么该地处该分带中央子午线的( A )( A )。
A.A.东侧东侧东侧
B. B. B.西侧西侧西侧
C. C. C.南侧南侧南侧
D. D. D.北侧北侧北侧
7979、在水准测量过程中,前后视距相等不能消除得误差是、在水准测量过程中,前后视距相等不能消除得误差是、在水准测量过程中,前后视距相等不能消除得误差是( A ) ( A )
A.A.水准尺零点误差水准尺零点误差水准尺零点误差
B. B. B.地球曲率误差地球曲率误差地球曲率误差
C. C. C.大气折光误差大气折光误差大气折光误差
D.i D.i 角误差角误差
80. 80. 大地水准面是通过(大地水准面是通过(大地水准面是通过( C C C )的水准面。
)的水准面。
)的水准面。
A A 赤道赤道赤道
B B B 地球椭球面地球椭球面地球椭球面
C C C 平均海水面平均海水面平均海水面
D D D 中央子午线中央子午线中央子午线
8181、平面控制三角网的布设要求各级三角网个内角宜接近、平面控制三角网的布设要求各级三角网个内角宜接近6060º,一般不小于º,一般不小于3030º,受限制时º,受限制时不应小于(不应小于( A A A ))
A.25A.25ºº
B.20 B.20ºº
C.15°
D.27°
8282、公路测量、公路测量GPS 点的英文符号位GPS GPS,图示为(,图示为(,图示为( C C C ))
A.A.■■
B.▣
C.▢
D. D.□□
8383、跨越水面的高程测量,跨越地点应选在水面狭窄、地基稳固之处。
、跨越水面的高程测量,跨越地点应选在水面狭窄、地基稳固之处。
、跨越水面的高程测量,跨越地点应选在水面狭窄、地基稳固之处。
观测时视线距水面的观测时视线距水面的高度宜大于(高度宜大于( D D D ))。
A. 1m B. 2m C. 4m D.3m
8484、以下(、以下(、以下( B B B )项不属于)项不属于RTK-GPS 测设的优点。
测设的优点。
A.A.高精度高精度高精度
B. B. B.作用距离大作用距离大作用距离大
C. C. C.实时性能实时性能实时性能
D. D. D.轻便灵活轻便灵活轻便灵活
8585、坐标方位角是从(、坐标方位角是从(、坐标方位角是从( C C C )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到侧线的夹角。
)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到侧线的夹角。
)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到侧线的夹角。
A.A.真子午线方向真子午线方向真子午线方向
B. B. B.磁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
C.C.坐标纵轴方向坐标纵轴方向坐标纵轴方向
D. D. D.坐标横轴方向坐标横轴方向坐标横轴方向
8686、、如果测设点附近地面平坦,如果测设点附近地面平坦,量距方便且控制点离测设点不超过一尺段,量距方便且控制点离测设点不超过一尺段,量距方便且控制点离测设点不超过一尺段,要确定该平面位要确定该平面位置,最优化方案为(置,最优化方案为( A A A ))
A.A.距离交会法距离交会法距离交会法
B. B. B.角度交会法角度交会法角度交会法
C. C. C.极坐标法极坐标法极坐标法
D. D. D.直角坐标法直角坐标法直角坐标法
8787、设对某角观测一测回的观测中误差为、设对某角观测一测回的观测中误差为±3″,现要使该角的观测结果精度达到±1.4″,则需观测(D )个测回。
)个测回。
)个测回。
A.2 B.3 C.4 D.5
88、航空摄影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 A )。
A.控制测量与像片判读 B .
B.航空摄影与控制测量航空摄影与控制测量
C.航测内业 D .
D.控制点布置与加密控制点布置与加密
89、公路路基横断面图的绘图顺序是:从图纸的、公路路基横断面图的绘图顺序是:从图纸的 依次按桩号绘制。
( C ) A 左上方自上而下,由左向右左上方自上而下,由左向右 B 右上方自上而下,由右向左右上方自上而下,由右向左
C 左下方自下而上,由左向右左下方自下而上,由左向右 D 右下方自下而上,由右向左右下方自下而上,由右向左
90、用经纬仪观测某交点的右角,若后视读数为200°00′00″,前视读数为0°00′00″,则外距方向的读数为方向的读数为 。
( C ) A 100° B 80° C 280° D 180°
91、经纬仪竖盘注记形式为顺时针,在进行竖直角观测时,盘左读数为L ,盘右读数为R ,指标差为x ,则盘左、盘右竖直角的正确值L a 、R a 分别是分别是 。
( B ) A 90°90°-L-x -L-x R+x-270° B 90°90°-L+x -L+x R-x-270°
C L+x-90° 270°270°-R-x -R-x D L-x-90° 270°270°-R+x
-R+x 92、已知某闭合导线横坐标增量闭合差为-0.080m ,纵坐标增量闭合差为+0.060m ,导线全长为392.900m ,则该导线的全长相对闭和差为,则该导线的全长相对闭和差为 。
( C ) A 1/4911 B 1/6548 C 1/3929 D 1/4000
93、已知12a 为起始边方位角,如图所示,2点的转折角2b 为右角,则推算出2-3边的坐标方位角为:方位角为: 。
( C ) A 18021223++=b a a
B
18021223-+=b a a
C 18021223+-=b a a D 18021223--=b a a 94、若已知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 (412.090,594.830)m ,B (371.810,525.500)m ,则A 到
B 的坐标方位角为的坐标方位角为 。
( B ) A 59°50′38″ B 239°50′38″ C 149°50′38″ D 329°50′38″
95、基平测量进行路线水准点设置时,、基平测量进行路线水准点设置时,水准点设置的间隔一般为:水准点设置的间隔一般为:水准点设置的间隔一般为:山区山区山区 ,平原区,平原区 。
( D )
A 0.5~1.0km ,1.0~1.5km B 0.5~1.5km ,1.5~2.0km
C 1.0~1.5km ,1.0~2.0km
D 0.5~1.0km ,1.0~2.0km
96、将经纬仪归零用的复测扳手扳下时,转动照准部,度盘读数、将经纬仪归零用的复测扳手扳下时,转动照准部,度盘读数 。
( A ) A 不变不变 B 变化变化 C 不一定变化不一定变化 D 为0º00′00″
97、在观测垂直角时,用经纬仪正倒镜观测能消除、在观测垂直角时,用经纬仪正倒镜观测能消除 。
( C ) A 视差视差 B 视准差视准差 C 指标差指标差 D 归零差归零差
98、在测站B 进行视距测量,仪器高为1.40m ,算得视线高程H 视为211.45m ,现在2点立a 23a 2b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