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吃饭的人更长寿,专家教你正确吃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吃饭的人更长寿, 专家教你正确吃饭
吃饭速度正常者相比,发胖风险高了4.4倍,吃饭快的男性比女性受影响更大。
研究人员指出,迄今为止关于肥胖和快食的关系均为短暂的横向观察,像本次研究对同一对象进行长年纵向研究尚属全球首次。
与喜食油腻、吃太饱等其他进食习惯相比,吃饭过快更影响体重。
随着年龄增长,基础代谢率逐步下降,人们越来越容易发胖。
专家提示,为防止中年后发胖引起的高血压、糖尿病,从年轻时就应注意改掉吃饭快的不良习惯。
吃饭快的“四宗罪”
狼吞虎咽除了影响体重,还在其他方面悄悄伤害你。
损伤消化系统
吃得太快会使大块食物进入胃,迫使胃加大蠕动力度,加重了胃肠消化负担,长此以往会导致胃病。
降低食物摄入安全性
唾液中的酶可以将一些有毒害的物质消解掉,但如果吞咽得太快,唾液就起不到相应的保护作用。
据统计,40%的癌症与食物中的亚硝酸类化合物、
吃饭太快发胖风险高
日本一项研究表明,吃饭速度才是导致发胖不容忽视的因素,并对健康产生极大影响。
研究小组以大学生为对象,就肥胖和进食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跟踪调查。
结果显示,在热量水平差别不大的情况下,“快食”(吃饭速度快)者与
在大部分人的概念里,“吃什么”和“吃多少”是决定一个人胖瘦的主要原因。
日本人的一项研究颠覆了很多人的认识。
研究表明,吃饭速度才是影响胖瘦的主要原因。
15分钟搞定一顿饭?难怪你吃得少,身材还走样。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饭后站一站,能瘦成闪电……关于“饭后该干什么”的说法也众口不一。
有撂下筷子就要去散步的养生族,也有吃饱了就犯困,连路都走不动的“养居族”。
吃完饭后的表现,看似微不足道,却“出卖”了你的养生态度。
从狼吞虎咽到细嚼慢咽,吃饭要遵循科学的节奏,饭后的三十分钟在营养专家眼中同
样很重要,是一天中的“养生黄金时间”。
文|夏普
化学合成剂、防腐剂等致癌物质有关。
而唾液在阻击这些坏物质的过程中,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便秘
咀嚼时大脑会作出反应,指示消化器官做好相应准备。
吃饭太快就会打破这个过程,造成消化代谢功能的紊乱,引起便秘。
大脑变笨
专家说,细嚼慢咽时,大脑皮层的血液循环量会增加,从而激发脑神经的活动,可有效提高脑力,尤其对预防老年痴呆很有帮助。
最科学的吃饭节奏
保证每餐在固定时间吃,吃饭时要细嚼慢咽。
最好用15~20分钟吃早餐,半小时左右吃中晚餐。
40多年前,人们平均每餐咀嚼900~1100次,用时20~30分钟;如今,人们平均每餐咀嚼500~600次,用时5~10分钟。
口腔护理和肥胖治疗领域的专家们推荐,一口饭嚼20次,给大脑充足的时间来接收吃饱的信号。
老年人消化功能较弱,一口饭最好嚼25~50次,才能给饮食中枢足够的兴奋时间,帮助食物消化。
这看上去也许较难做到,但尝试转变意识,尽可能吃一口多嚼几次,就会有很大的改观。
餐具方面,可以使用浅盘和透明餐具,用小汤匙代替筷子,或者轮流使用勺子和筷子吃饭,保证每口食物都能充分咀嚼,有助减少热量摄入。
餐后半小时的黄金期
一日三餐是我们身体机能正常运转的基础,做到科学饮食、合理搭配,可以为健康加分,但若想把三餐的好处放大,就要抓住饭后半个小时的养生关键时间。
饭后食物进入胃肠道,血液也主要集中在此,心脑血管的供血就会相应减少,血液循环整体受到影响。
如果利用好这段时间做有益养生的事,对健康可谓事半功倍。
早餐后半小时:吃点水果、按摩膝盖
无论是面包、牛奶等速食早餐,还是以粥、油条、豆浆为主的传统早餐,都存在营养单一的问题。
早餐后吃一点水果是对早餐很好的补充。
最佳的选择是猕猴桃和草莓,因为这两种水果维生素的含量非常丰富,早晨摄入丰富的维生素可以提神醒脑,保证一上午的工作效率。
另外,早餐后吃水果还可以促进消化,有利于营养吸收。
吃完早饭,可以按摩一下膝盖或者敲打小腿外侧。
从中医理论上讲,早晨7:00~9:00主胃经,胃经在中医经络里被称作“长寿经”,经过膝关节。
饭后20分钟左右,用手反复摩擦膝关节,可以使胃经通畅,是很好的养生方法。
另外,还可以敲打小腿外侧5分钟,这里有人体最重要的一个穴位——足三里,饭后拍打有助延年益寿。
需要提醒的是,很多人习惯早上锻炼,但饭后半小时可不是运动的好时间。
吃完饭马上运动,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如果运动强度较大,还会引起腹痛或胃肠道疾病,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也有危险。
因此,吃完早饭至少过半小时再去锻炼。
午餐后半小时:喝杯酸奶、打个盹儿
午饭后来杯酸奶很有必要。
酸奶中含有大量的乳酸、醋酸等有机酸,它们不仅赋予了酸奶清爽的
酸味,还能帮助形成细嫩的凝乳,从而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
同时,使肠道的碱性降低,酸性增加,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
并且,研究发现,酸奶中的酪氨酸对于缓解心理压力、高度紧张和焦虑感也有帮助。
午饭后半小时是调整身体和精神状态的关键时刻,专家建议,上班族可以利用午饭后打个盹。
中午打盹可缓解压力、提高记忆力,即使只有十几分钟,效果也立竿见影,但老年人午饭后不宜马上睡觉,因为饭后血液会集中在消化系统,血流速度减慢、血液黏稠度增加,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流量相对减少。
此时如果立即睡觉,可能加重心脑供血不足,出现胸闷、头晕、乏力等不适,严重者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晚餐后半小时:散步锻炼、拍打经络
忙碌的一天中,晚餐后的时间最充裕,人们也喜欢在晚餐后安排很多事情。
首先,这是散步锻炼的好时光。
晚餐后,进行30分钟左右的散步,可增强胃肠蠕动,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脂肪堆积。
其次,专家也推荐利用这段时间拍打经络,主要针对任脉,也就是小腹以上正中间的部位,有很多重要的穴位分布在此,吃完饭从上到下轻轻拍打20分钟,可以帮助消化、强身健体。
最后,也可以用泡脚的方式来保养肝肾。
泡脚能使肾经、肝经都得到养护。
特别是脚底的涌泉穴,是肾经的首穴,经热水刺激后,可消除一天的疲劳,补充肾气。
泡完脚,可用双手掌心轮换着对脚进行按摩揉搓,还可请家人帮忙,自上而下捶叩背部,能改善内分泌、宁心安神、促进睡眠。
饭后别做七件事
“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关于饭后习惯的谚语有很多,不少老百姓会习以为常地照做,但其实,饭后有些做法对健康很有影响。
忌喝浓茶
吃了火锅或油腻的菜,很多人喜欢喝杯茶来解解油腻。
茶虽然含有维生素和茶碱等营养物质,但饭后喝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饭后饮茶,会使食物中的蛋白质与茶叶中的单宁酸结合形成沉淀,影响蛋白质吸收。
如果刚刚吃了红肉,茶叶中的鞣酸会影响红肉中铁的吸收,长此以往易导致缺铁性贫血。
建议:正确的方法是饭后至少半小时后再饮茶,量也不要太多,尽量饮用淡茶。
忌抽烟
“饭后点支烟”是不少男性的常见做法,但这个时候吸烟比平时吸烟的危害要高出很多。
烟本身含有六百多种有害物质,饭后人体处于消化吸收的状态,全身血液循环和基础代谢加速运转,若此时吸烟,烟草内的毒素会通过血液到达身体的各个部位,尤其对消化道、呼吸道、肺功能影响最大。
建议:不仅饭后尽量不抽烟,平时也最好完全戒烟,并远离二手三手烟。
忌大量饮水
米饭、馒头吃干了,肉菜吃咸了,饭后大量喝水也不可取。
这会稀释胃液,减缓其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易引发腹胀等不适。
建议:如果觉得饭后口干难忍,建议少量饮水,不可一下喝太多。
忌大声唱歌
刚吃完饭,身体中的血液多集中在胃部,大脑处于缺血状态,此时如果唱歌,会增加大脑的兴奋度,使得用于帮助消化的血液赶来支援大脑,导致胃部缺乏血液供应,影响正常消化。
建议:如果想饭后唱歌娱乐一下,最好在1小时后进行。
忌马上驾驶
饭后大脑缺乏血液供应,身体反应能力也会跟着下降,马上开车极易引发错误操作或发生紧急情况时反应迟钝。
建议:饭后最好休息30分钟后再驾驶。
忌剧烈运动
有些人觉得吃撑了,就想去运动一下消消食,但这种“饱腹感”只是胃感觉到了胀满,营养却还没被吸收进体内,身体仍处于“饥饿”状态。
如果此时匆忙起身,会有一部分血液集中到运动系统,延缓了消化液的分泌,容易诱发功能性消化不良。
建议:饭后散步应该缓步慢行,走路的速度适合控制在每分钟30步左右。
太极、慢跑、跳舞等中强度运动,最好在饭后30分钟至1小时后进行。
忌马上刷牙
刷牙本来是一个好习惯,爱护牙齿的人,每天会坚持早晚刷两次牙。
但有些人饭后马上刷牙,甚至不管吃了点什么都要赶紧刷牙,其实这样反而不利于牙齿健康。
用餐时吃的大量酸性食物会附着在牙齿上,会使牙齿表面的牙釉质软化,甚至与牙齿轴层中的钙、磷分子发生反应,将钙、磷分离出来,牙齿会变得软而脆。
此时刷牙会破坏牙釉质,损害牙齿健康。
建议:有饭后立即刷牙习惯或是刚吃完酸性食物的人,最好等30分钟再刷牙,这时牙齿的保护层已恢复,刷牙就不会损伤牙齿了。
同时,提倡饭后立即漱口,这对牙齿保护很重要,可以减轻口腔内的酸性环境。
饭后四种症状要警惕
饭后的表现,就好像肠胃的晴雨表。
如果饭后出现以下四种问题,就需要当心了。
胀气
脾胃消化能力弱的人,胃动力较差,食物积聚在胃底,常会出现胀气。
这时应少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如豆类、结实的面食等,还要改掉狼吞虎咽的习惯。
如果症状严重,应考虑是否有慢性胃炎、胃下垂等疾病。
腹泻
饭后立即腹泻,稍有受凉或吃东西不当就会发作,有时有便意但上厕所却无大便,人也没有消瘦,有可能是慢性过敏性肠炎闹的。
如果一吃辛辣油腻、生冷食物就会腹泻,有的人还会伴有腹痛,腹泻后腹痛感会减轻,则可能是肠道功能紊乱。
出现这种情况,饮食就得清淡一些,忌食辛辣肥腻、生冷的食物,还要做好腹部保暖。
呕吐
如果出现饭后呕吐,首先要排除胃肠道是否有占位性病变,以及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器质性病变。
胃镜检查没有异常的,可能是肠胃功能减弱,加上饮食不当引起的,原因多见于暴饮暴食、过量饮酒以及吃辛辣食物。
除了改变不良饮食习惯,还可适当吃点胃动力药或胃黏膜保护剂。
此外,常年服用一些药物的人,如阿司匹林、消炎痛、地高辛、红霉素等,也可能出现胃肠反应,发生呕吐。
打嗝
有的人经常打嗝,不光吃饱后打,有时饭前也打。
打嗝的病因有很多,多由消化不良引起,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等病症也会导致打嗝频繁。
此外,如果突然打嗝不断,并伴有消瘦、食欲减退等症状,需要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