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楝树,我的警醒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苦楝树,我的警醒树
读毛荣富老师写的随笔《教者之心不可不细》(《语文学习》),再想想自己在江阴写作课上误读的“楝”字,倍觉不安。

上周五在“XXXX江苏省教育厅名师送培江阴市高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会”上,我执教《小小鸟窝大大世界》的作文课。

用绿色唤起对生活的思考,用鸟窝激发对世界对生命对心灵的关注,然后进入到“鸟窝”联系的话题写作中,果然,学生写出了极富思辨力的文字,赢得了全场听课老师的掌声。

我最满意的一点是,我把XXXX年江苏省的高考作文话题“车与时代变迁”也融在“鸟窝”里,而且现场完成了较好的示范。

小小鸟窝,大大世界,尚奇者可追热点之新,敏察者可展刻画之长,情笃者可吐肺腑之真,思深者可发独到之论。

鸟窝里的世界丰富无比,这堂课上下来,我多少有些欣喜。

“疲劳归程的肖老师,楝读lian声(练)。

谢谢你上午的作文课给我的启发!刘艳萍。

”回去的高铁上,手机振动了,是刘老师发来的短信。

上次在南京遇到,她送了我一本她写的书《腐乳飘香》,是个极注意生活细节富有才情有爱心的女教师。

那本书的后记,有一段话,我很是喜欢:“一个语文老师,一个生活在人文校园的语文老师,一个工作在注重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的语文老师,可以动笔写写,多惬意的一件事儿呀!”爱语文爱写作的人,活得如此纯粹。

我急忙百度。

苦楝,为楝科落叶乔木植物,高10-20m。

树皮暗褐色,纵裂,老枝紫色,有多数细小皮孔。

生于旷野或路旁,常栽培于屋前房后……
苦楝树的“楝”,原来是读“练”声的,我读的都是“谏”声,而且那么多年!
我在成都读过,我在青岛读过,而今,我在无锡江阴,我还是那么肆无忌惮地高调地读着“苦谏树”!
其实,我早该注意到这个字的读音问题的。

教学中,每次学生读到这个字,都会停滞下来,这说明很多同学是不清楚它的读音,那么,我就该去翻翻字典。

可是,我自己也想当然地从“谏”字去读,还读得那么高扬!
教者之心不可不细!作为人类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和智力资源的开发者,教师必须要严谨治学。

毛荣富老师在文中写:“不管怎样,教师都有责任从严从细要求自己或学生以严谨学风。

千万不能因为是错在细微之处而不在乎。

”“既然小错难免,就需多下点功夫。

”他列举了好些教者于细小处多有失误的教学例子,如随意把“行成于思毁于随”的“随”理解为“随便”,把“别有幽愁暗恨生”的“幽愁”写成“忧愁”,把“春风得意马蹄疾”的“疾”写成“急”,把“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的“生”说成是“升”等等,也很真诚地检讨了他自己的一个教学失误,把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千夫”解释为“敌人”,后来,当着学生的面纠正了错误,赢得了更多的尊重。

这次,“苦楝树”给了我狠狠一击,让我适时地看到自己藏得很深的自负自大,虽然,外表上,我竭力谦逊。

“惭愧!”发给刘老师的这两个字,一直在我的车厢里晃荡,仿佛苦楝树上的叶,飘成嘲讽的眼。

这个时代在浮躁地前行,我们,也不知不觉地卷进虚浮的漩涡。

鲜花,掌声,吹捧,很容易让人迷失,飘飘然看不清自己,最可怕的是因此而失去了反省的勇气和前进的动力。

不是不能错,而是我一错再错,这就有问题了!多次粗心,背后即你的无知与自大。

而把我们推出这个世界的,正是浮夸、虚荣。

夸美纽斯说:“不学无术的教师,消极地指导别人的人,是没有躯体的人影,是无雨的云、无水的源、无光的灯、因而是空洞无物的。

”我虽不至于不学无术,但该查不查,随意讲解,其实也是在消极指导。

如此下去,迟早会成为无雨之云,无水之源。

一棵“苦楝树”,让我强烈地感受到自己内心的浮躁与膨胀。

这么多年,收获了太多的喝彩,尽管嘴上一直表达着谦逊的言辞,但在内心深处,我多多少少是有些高高大大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微波通信与光纤通信的开拓者之一的叶培大先生曾经说过:“认认真真、严谨负责地做了一辈子教师,是我人生最大的幸福。

”的确,做
学问,教学,许多地方都隐藏着陷阱,粗心者在这些似是而非的地方很容易掉入陷阱。

教师在求知和传授中,对一个音、一句话、一个地名、一篇史料、一个原理、一个结论,都要认真查索、准确无误。

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为师者给学生传授的知识不能有误,教者心当细!站在苦楝树前,我有说不尽的嗟叹、感慨和愧怍!
向毛老师致敬,向刘老师致敬!向苦楝树致歉,更向被我“谏”过“苦谏树”的同学们致歉,希望你们早日忘却这棵“苦谏树”,回到真正的“苦楝树”前!
写完这段文字,我读到温州国际象棋选手丁立人“国象世界杯决赛第2局丁立人死里逃生惊险弈和”的新闻报道。

新浪新闻下面的评论里,有人这样写着:“一再地出现‘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亚’,说明不是笔误,是无知;既然不清楚,又不去查,是懒惰。

无知又懒惰,这便是国内现状:文化人没文化。


我觉得也是在写我!
学在前,方能教在后。

教者之心不可不细!苦楝树,催促我苦练的树!苦楝树,我永远的警醒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