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公需课计划河北省专业技术人员《标准化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公需课计划河北省专业技术人员《标准化的理论方法与实

2021年公需课计划河北省专业技术人员《标准化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河北省公共技术专业“标准化理论、方法与实践”2022题公共规划解答
1、标准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共同的语言、文字、历法、生产工具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最基本和初级的需求,这些都是最早出现的具有()特征的事物,而且多是以实物的形态呈现的。

a:标准化答案:a
2、惠特尼是实行()生产的创始者。

b:标准化
3、1906年英国颁布了()bs27。

此后,螺纹、各种零件和材料等也先后实现了标准化,成百倍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d:国家公差标准
4、()管理体系建立是以“泰罗制”和“福特制”为标志的。

c:现代标准化
5、由于工业化和交通运输业的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解决同样的零部件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统一和互换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一个协调性组织来统一这些零部件的标准,从而推动世界上第一个()――英国工程标准委员会于1901年诞生,它标志着标准化从此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此后不久,约有25个国家相继成立了国家标准化组织。

答:国家标准化组织
6、1928年又创立了国际标准协会国际联合会(isa),1946年10月14日在isa的基础上成立(),代表联合国负责国际间标准化工作的协调统一工作。

答:国际标准化组织(ISO)7。

标准是()。

d:为了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获得最佳秩序,经过协商一致制定且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8、标准化是()。

b: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顺序,为潜在或实际问题制定可重复使用的通用术语的活动。

9.简化的原则是()。

a:在一定范围内缩减标准化对象的类型和数目10、统一化原理是()。

d:它是一种标准化的形式,将同一事物的两个或多个表现组合成一个或仅限于一个
范围
11、通用化原理是()。

c:在一个相互独立的系统中,通过功能交换和尺寸交换,最大限度地扩大功能单元
的使用范围是一种标准化的形式。

12.序列化原则是()
b:根据同一类产品的发展规律和使用要求,将其性能参数按一定数列作合理安排和
规划,并对其形式和结构进行规划或统一,从而有目的地指导同类产品发展的一种标准化
形式13、组合化原理是()。

答:按照标准化的原则,设计制造了一系列通用性强、重复使用性强的单元,并根据
需要组装了不同用途的标准化产品。

14.模块化的原则是()。

c:在对一定范围内的不同产品进行功能分析和分解的基础上,划分并设计、生产出
一系列通用模块或标准模块,然后,从这些模块中选取相应的模块并补充新设计的专用模
块和零部件一起进行相应的组合,以构成满足各种不同需要的产品的一种标准化形式15、采标是()。

d:通过分析研究,将国际标准或国际先进标准的内容不同程度地转化为中国标准,
并实施。

16.标准采集的原则是()。

b:凡已有国际标准,应当以其为基础制定我国标准。

凡尚无国际标准或国际标准不
能适应需要,应当积极采用国外先进标准17、质量功能展开法是()
c:它是一种多层次的演绎分析方法和质量工程工具,将客户或市场的要求转化为设
计要求、零件特性、工艺要求和生产要求,用于指导产品设计和质量保证。

18.正交试验
设计方法为()。

a:是根据正交性从全面试验中挑选出部分有代表性的点进行试验,这些有代表性的
点具备了“均匀分散,齐整可比”的特点,是一种高效率、快速、经济的实验设计方法19、三次设计法是()。

d:包括系统设计(第一次设计)和参数设计(第二次设计)
次设计)和容差设计(第三次设计)。

它是一种优化设计,主要用于质量管理前期的
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工艺开发,从而可提高产品设计质量,降低成本,缩短设计开发周

20.数据统计标准体系主要有()标准。

c:6
21.标准系统表为()。

排列图
b:一定范围内的标准体系内的标准按其内在的联系
c:明确的目标、完整的设置、适当的级别和规划
22、标准体系表的编制原则是()。

分清楚
23.标准系统表包括()。

b:标准体系结构图、标准明细表、标准统计表和编制说明24、产品标准是()。

答:关于产品结构、规格、质量和检验方法的技术规定25。

对于某些类别中有许多类别的产品,产品标准也会分层()。

a:如基础规范、总规范、分规范、空白详细规范和详细规范等26、按照标准趋向的
划分,可以分为()。

c:规范性标准和领先标准27。

服务标准为()。

b:规定服务应满足的要求以确保其实用性的标准28、服务标准的编写()
答:基于以客户为导向的标准化原则,可以根据服务流程或服务要素来编写
29、技能标准包括()。

a:工作要求和比重表30。

职业资格标准属于()
d: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属于工作性质的标准,但其作用和功能则覆盖到管理和技术标
准31、nvq是()。

b:Bnvq是英国国家职业资格的英文缩写。

这是英国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体系。

32.职
业能力的趋势是()。

d:从业人员在学习和掌握必备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时所需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潜力
33.合格产品和服务的依据是()
b:人和组织
34.相关组织最基本的标准是()。

a:“企业标准体系了”
35.卓越绩效模式是一套全面、系统的管理模式,体现在三项国际著名质量奖(()、欧洲质量奖和日本德明奖)的奖项标准中。

b:美国马尔科姆鲍德里奇国家质量奖
36.管理标准是指为()制定的在标准化领域需要协调统一的标准。

“管理事项”主
要是指与技术标准有关的重复性事项和概念,如业务管理、设计开发与创新管理、质量管理、设备与基础设施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安全管理、职业健康管理、环境管理、信息管理、,等参与企业管理活动。

a:管理事项
37.工作标准是指企业标准化领域为()制定的需要协调统一的标准。

“工作事项”
主要是指在执行相应的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时,与工作职责、基本技能、工作内容、要求
和方法、检查和评估有关的重复事项和概念。

d:工作事项
38.管理标准是实现技术标准的保证,是连接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的纽带。

工作标准
是实现管理标准化和企业标准化的保证()。

b:重点
39.国家标准(GB/t19000-2022IDCISO9000:2022)将质量定义为:()满足要求的程度。

b:一组固有特性
40.质量标准是产品生产和质量评价的技术依据。

a:检验
41.ISO26000的制定促进了()共识的形成,包括对社会责任的定义、理解、原则和
核心主题的理解和理解,开创了ISO标准制定史上的新篇章。

它将标准从技术领域扩展到
人权、劳工标准等社会领域,搭建了统一全球社会责任定义和理解的平台,扩大了其在社
会责任领域标准制定中的影响力。

b:社会责任领域
ISO26000是社会责任领域的指南。

它不是管理体系标准,也不用于认证。

a:自愿性
43.在ISO26000的基础上,中国开始制定()来为组织履行社会责任提供统一的指导。

2022,国家标准委员会正式启动了一系列国家社会责任标准制定程序。

该标准历时三年,
多次征求意见后于2022年6月公布于众。

c:社会责任国家标准
44.1988年,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以下简称《标准化法》),
进一步明确了中国标准体系的框架、()和运行机制。

b:标准化管理体制
45、2022年3月,《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22]13号)提出:“加快()建设,搞好重大标准化改革与标准化法律法规修订完善的有机衔接;——加快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提出法律修正案,确保改革有法
律依据。

修订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
a:标准化法治
46.中国的标准化管理采用政府主导()与分工协作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c:统一协调
47.《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22]13号)提出,
建立政府领导制定的标准与()标准协调发展、相互配套的新标准体系。

a:市场自主制定
48.()是由本集团根据本集团制定的标准制定程序独立制定和发布,并由本协会自
愿采用的标准。

本定义所称群体,是指具有法人资格和相应专业技术能力、标准化工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的社会团体、协会、商会、联合会、产业技术联盟等。

b:团体标准
49.根据国务院授权,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的管理下,统一管理全国标准化
工作。

c: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50.在规范管理方面,没有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自主制定和颁发的()行政许可,也没有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

b:团体标准
51.认证是()为确保产品、服务或系统满足特定要求而做出的书面保证(即认证证书)。

c:独立第三方机构
52.《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2022-2022)》指出:“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
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系。


a:基础性
53.新增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500多个,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程度显著
提高。

新颁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进行了()多个质量效益评价。

b:50%
54.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能力进一步增强,负责国际标准化的技术机构数量继续增加,参与和牵头制定国际标准的国际标准数量已达到当年国际标准编制和修订总数的()。

b:50%
55.质量效益评价在新颁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中所占比例已超过()。

b: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