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宝山区乡村旅游发展政策支持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
现阶段,国内乡村旅游行业发展日益加快,国家相关部门也针对乡村旅游行业出台了很多发展政策,上海市宝山区立足当地实际情况和旅游资源优势,也制定了合理的发展对策,促进乡村旅游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是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不足,乡村旅游发展的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等现象,因此探讨乡村旅游发展政策支持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基于此,本文以新公共管理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公共政策理论等为理论基础,以上海市宝山区这一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为研究对象,对上海市宝山区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进行系统梳理,从上海市宝山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具体实际情况,介绍乡村旅游、市场环境、经营发展等相关变化。
同时,为了分析上海市宝山区乡村旅游发展的政府政策支持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为上海市宝山区乡村旅游政府政策的改善提供支撑,针对上海市宝山区乡村区域的居民、公共管理人员、旅游行业工作人员,开展了一次上海市宝山区乡村旅游政府政策发展的问卷调查。
借助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上海市宝山区乡村旅游发展的政府政策支持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
再通过学习国内外乡村旅游政府政策发展的经验,最后结合实际,在乡村振兴战略贯彻实施这一背景,提出了对上海市宝山区乡村旅游政策支持的相关意见建议。
本文研究发现:上海市宝山区乡村旅游发展政策支持主要存在政策体系混乱、政策目标偏差、政策执行不到位、政策反馈滞后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发展政策缺乏系统性、政绩观念不合理、政策执行部门协同弱、政策评估机制不完善。
同时本文借鉴国内外乡村旅游政府政策发展的经验,结合上海市宝山区乡村旅游发展实际,从科学规划开发乡村旅游新业态、优化乡村旅游发展新环境、深入挖掘乡村旅游新内涵、加强乡村旅游要素新保障等方面提出上海市宝山区乡村旅游发展政策支持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乡村旅游;乡村振兴;政策支持
ABSTRACT
At the present stag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dustry in China is accelerating day by day, and the relevant national departments have also issued a lot of development policies for the rural tourism industry. Baoshan District of Shanghai, based on the local actual situation and the advantages of tourism resources, has also formulated reasonabl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there are also a lot of deficiencies,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of the relevant policies are not in place and other phenomena, so the study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policy support has a strong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refore, based on 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theor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policy effectiveness theory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 in Baoshan district of Shanghai, a representative c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alysis, theory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in Shanghai Baoshan district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he system, from the Shanghai Baoshan district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rural tourism, rural tourism, market environment, chang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discusses the Shanghai Baoshan district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the reason analysis, finally in combining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of rejuvenating the country background, Suggestions on the policy support of rural tourism in Baoshan District, Shanghai are put forward.
Through research we found: Shanghai Baoshan district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policy to support the main existing policy system chaos, deviation of policy objectives, policy implementation does not reach the designated position, policy feedback problems, such as causes of these problems is to develop policies lack of systematic, unreasonable performance concept, weak enforcement coordination,
policy evaluation mechanism is not perfect. At the same time, 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the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of government policy at home and abroad, combining the reality of Shanghai Baoshan district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from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new modes, optimization of the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nvironment, dig new connotation of rural tourism, strengthen the rural tourism elements such as the new security in Shanghai Baoshan district policy support of the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Rural tourism; Rural revitalization; Policy support;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绪论 (1)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2)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3)
(一)国内研究现状 (3)
(二)国外研究现状 (4)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5)
三、研究思路和内容 (5)
(一)研究思路 (5)
(二)研究内容 (6)
四、研究方法 (7)
第一章核心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8)
第一节核心概念界定 (8)
一、乡村旅游 (8)
二、乡村振兴 (9)
第二节研究的基础理论 (10)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10)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10)
三、公共政策理论 (11)
第二章上海市宝山区乡村旅游发展政策支持现状分析 (13)
第一节上海市宝山区乡村旅游概况 (13)
一、上海市宝山区基本情况 (13)
二、宝山区乡村旅游业发展情况 (13)
第二节上海市宝山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15)
一、市场竞争变化 (15)
二、本地市场变化 (17)
第三节上海市宝山区乡村旅游发展政策支持现状 (18)
一、乡村旅游市场与形成标准 (18)
二、乡村旅游主体培育与产品结构 (18)
三、乡村旅游产业结构 (18)
四、宝山区乡村旅游政策支持类型 (19)
第四节上海市宝山区乡村旅游发展政策支持效果 (24)
一、就业增收方面 (24)
二、投资吸引方面 (24)
三、运行机制优化方面 (25)
第三章政策支持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26)
第一节问卷调查设计与分析 (26)
一、问卷设计与发放 (26)
二、信度与效度分析 (26)
三、描述性统计分析 (27)
第二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28)
一、政策体系混乱 (28)
二、政策目标偏差 (30)
三、政策执行不到位 (34)
四、政策反馈滞后 (36)
第三节原因分析 (37)
一、发展政策缺乏系统性 (37)
二、政绩观念不合理 (38)
三、政策执行部门协同弱 (38)
四、政策评估机制不完善 (38)
第四章国内外乡村旅游政府政策发展的经验借鉴 (40)
第一节国外乡村旅游政府政策发展经验 (40)
一、美国乡村旅游政府政策发展经验 (40)
二、法国乡村旅游政府政策发展经验 (41)
三、西班牙乡村旅游政府政策发展经验 (41)
第二节国内乡村旅游政府政策发展经验 (42)
一、北京民俗游乡村旅游政府政策发展经验 (42)
二、浙江周庄乡村旅游政府政策发展经验 (43)
三、云南乡村旅游政府政策发展经验 (44)
第三节国内外乡村旅游政府政策发展经验启示 (44)
一、明确政府政策清晰规划 (45)
二、环境与配套设施要优化发展 (45)
三、加强乡村旅游宣传 (45)
第五章提升上海市宝山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47)
第一节科学规划开发乡村旅游新业态 (47)
一、树立全域旅游规划发展意识 (47)
二、打造乡村旅游精品路线 (48)
第二节优化乡村旅游发展新环境 (48)
一、完善乡村旅游发展体制机制 (49)
二、强化乡村旅游监督管理 (49)
第三节深入挖掘乡村旅游新内涵 (50)
一、深挖地域特色旅游产品 (50)
二、注重乡村旅游宣传推广 (50)
第四节加强乡村旅游要素新保障 (51)
一、强化乡村旅游政策保障 (51)
二、注重乡村旅游人才培养 (52)
研究结论与展望 (53)
一、研究结论 (53)
二、研究展望 (53)
附录 (54)
参考文献 (56)
致谢 (60)
绪 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产业结构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农业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改变,农业经济发展地位逐渐下降,传统农业经济发展开始步入下坡路。
与之相对的是,各地基层政府开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经济,是农村经济转型的重要内容。
乡村旅游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内容,受到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机遇。
2004 年以来,“中央 1 号”文件指出乡村旅游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现阶段我国乡村发展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未来需要重点发展产业融合、金融投入等。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指出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一定要立足当地实情,充分利用本地优势旅游资源,通过科学开发制定合理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吸引更多的游客。
乡村旅游成为促进农业转型发展的亮点和帮助乡村全面振兴的抓手,在供给侧改革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身份,需要引起基层政府的高度重视。
乡村旅游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具有产业性、事业性及文化性等多重属性。
2018 年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行动的通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也出台了相应的发展行动方案①。
由此可见,国家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发展并制定了相应的引导政策,对基层政府工作进行部署和领导,为乡村旅游行业注入新的活力,为我国乡村旅游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9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约 21 亿人次,营业收入超 5700亿元②。
由此可见,我国具有可观的乡村旅游市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充分挖掘当地本土资源优势,对解决乡村地区就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上海实际
①资料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农业农村部部署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行动.
②资料数据来源于2019年国家旅游行业统计年鉴摘取.
情况进行分析,郊区和乡村面积占据很大比例,是城市综合发展的重要支撑。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乡村旅游发展需要注重生态保护,切不可为了发展旅游而肆意破坏生态环境。
同时,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和发展,乡村旅游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乡村旅游开发商需要深入到游客中去,掌握市场旅游客户的心理需求,不断开发出新的旅游资源和产品,获得市场客户的认可和支持。
此外,要坚持差异化发展路线,建立健全旅游产品体系,为乡村旅游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现阶段,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和压力,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提高乡村旅游整体发展水平和实力。
过去,宝山乡村旅游业发展并不成熟,在发展中暴露出一定问题和不足,严重影响发展效率。
具体来看存在的问题包含以下几点:资源利用率不高、缺乏合理的开发计划、服务机制不健全等。
这些问题给宝山乡村旅游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严重限制行业发展前景。
因此宝山区政府要改变过去的发展理念和经营模式,充分利用当地优势旅游资源,结合客户需求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综上所述,本文重点围绕上海市宝山区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政府政策现状进行研究,探讨上海市宝山区如何通过实施相关政府政策,促进宝山区乡村旅游更好的发展。
(二)研究意义
一是理论意义方面。
当前针对乡村旅游政府政策的理论研究没有形成统一完善的体系,本文通过宝山区乡村旅游政府政策的分析,丰富了乡村旅游的研究范畴和研究内容。
我国广大乡村地区更要严格按照上级的工作部署,结合当地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计划,确保乡村旅游活动稳定落实。
在发展的同时,要积极学习其他地区优秀发展经验和规律,同时要坚持差异化发展路线,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满足新时代下民众的旅游需求。
本文对乡村旅游市场结构的系统研究可深化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
二是实践意义方面。
乡村旅游是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
国家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科学分析现阶段发展中的不足和漏洞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发展对策,并颁布相应的扶持政策,给予乡村旅游发展充足的空间,致力于建立良好的发展环境。
发展乡村旅游是乡村经济转型的重要内容,可以解决乡村地区就业问题,拉动地区经济增长,提升当地民众
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针对宝山乡村旅游市场结构问题进行实例研究,指出现阶段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政策的不足和缺陷,提出合理的对策和意见。
通过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对完善相关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给实践发展活动树立方向。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通过图书馆资料查阅和知网等数据库文献收集,对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主要包含两类研究:其一,宏观研究;其二,微观研究。
具体包含以下内容:
宏观研究主要针对乡村旅游的性质、概念、困境和未来趋势进行研究。
尤海涛(2012)指出乡村旅游发展在开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要将生态旅游持续性发展作为重点内容。
同时要深入挖掘当地资源优势,体现农村旅游资源的价值,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
刘伟(2016)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针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指出自身的意见和看法。
主要涵盖以下内容:其一,乡村旅游发展中要形成自身的项目和旅游产品,不断提升本土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外来游客。
其二,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乡村旅游行业的发展前景和活力。
其三,积极运用科学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引领乡村旅游现代化发展,注重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乡村旅游在游客心中的形象和魅力。
其次,从微观角度对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
乔海燕(2014)通过研究指出旅游产业发展需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要做到与时俱进,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升级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地区的经济发展指数。
李玉丽(2015)指出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并且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而不是采取固步自封的发展模式,与之俱进,开拓创新。
刘传喜(2015)针对产业聚集对乡村旅游发展的作用展开研究,研究过程中积极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得到了一定的结论①。
王晨光(2018)重点围绕山东中郝峪村和陕西袁家村进行实例研究。
通过实地考察和分析,对其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分析,指出“集体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组成和特点,同时针对现有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指导性的发展意见,确立了我国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模
①刘传喜,唐代剑,常俊杰.杭州乡村旅游产业集聚的时空演化与机理研究——基于社会资本视角[J].农业经济问题,2015,036(006):35-43.
式的方向①。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很多国家为了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在建设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政策,将促进乡村经济高速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通过对比国内和国外乡村经济发展模式发现,其功能性需求具有一定的相通之处。
通过资料收集和文献查阅,对国外学者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总结得到以下几点内容:
日本经济学家速水佑次郎通过研究总结得到诱导技术变迁理论。
从他的观点来分析,他指出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力都会具有新的突破,农业现代化发展是未来的必然趋势②。
基于此,农村地区需要积极运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生产下效率,加快农产品市场流通,扩大农民群众的收入水平。
新世纪以来,一部分学者在开展研究中重点围绕狭义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Ionel Mugurel Jitea 运用链指数开展实证研究,对加入欧盟后罗马尼亚政策变化给种植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和作用进行分析③。
Peter Corke 认为农业生产发展模式优化是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并且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他指出未来农业经济发展需要和商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提高优势资源的利用率。
学者Fleischer 和 Pizam 在研究中重点分析了以色列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指出以色列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十分注重服务质量。
具体而言,游客可以获得一定的住宿和丰盛的早餐,农庄旅游是以色列乡村旅游发展的重点内容。
学者Sleeetal 在分析中结合具体数据指出乡村旅游可以提高农村地区经济收入,有助于提高农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提升乡村的形象和知名度,为当地其他产业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
Embacher 重点围绕奥地利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进行研究,他指出奥地利国家政府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能够建立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将当地优势旅游资源高效利用,进而降低运营成本,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Sharpley 分析了塞浦路斯的乡村经济发展,认为当地乡村旅游发展并未取得一定的成效,并且发展效率较低。
这是因为当地政府并
①王晨光.集体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与启示[J].山东社会科学,2018,
000(005):34-42.
②速水佑次郎.日本农业保护政策探[M].中国物价出版社,1993.
③MMMMM,MMMM,MMMMM MM,MM MM.MM MMMMMMMMMM MM MMM MMMMMMMM MMMMMM MMM MMMMMMMMMM MMMMMMMMM MMMMMM
Ș
MM MMMMMMMMM MyMMM MM MMMMMM MMMMMMMMMMMM PMMMMy MMMMMMMMMMM.MM MMMMM MMy MMMM MMMMMMMMMMy wMMM MMM MMMMMy MMjMMMMMMM?[J].MMMMMMM BMMMMMMMM MMMMM MMMMMMMMMMMM MMMj MMMMMM,2015.
没有从思想意识上重视这一工作,没有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
此外,该地区缺乏便捷的交通条件,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很多不足。
由此可见,欧洲国家十分重视乡村旅游经济发展,能够清晰认识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性,并且是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一环,也直接关乎到群众的基本利益。
为了促进本国乡村旅游发展,采取的基本措施涵盖以下几点:其一,立足本国实情宏观引导,制定合理的发展政策,为各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保障;其二,基层政府每年都会将财政收入的一部分用来助力当地乡村旅游发展,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特别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地域旅游资源具有明显差异,必须要树立科学发展的核心理念,立足本地实情开发旅游资源,实现绿色健康持续发展。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针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政策支持都开展了较深的探讨。
国外学者在乡村旅游相关政策中侧重理论方面的探讨,研究起步早,理论框架体系较为完善,国内研究较晚,主要侧重于乡村旅游、乡村振兴发展的社会实践展开探讨。
虽然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对乡村旅游政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大多集中在某方面的乡村旅游政策的研究,对上海市宝山区乡村旅游政策的全面梳理和论述还有空白,因此本文决定就此开展探索。
三、研究思路和内容
(一)研究思路
本文重点围绕上海市宝山区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政府政策进行研究,在研究中充分运用问卷调查方法、文献研究分析法等,指出上海市宝山区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政府政策中存在的不足和漏洞,然后指出具体可行的对策和意见。
本文的研究思路框架具体见图1-1所示。
图1-1 研究框架图
(二)研究内容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如下:
一是介绍国内外关于乡村旅游政策发展的研究成果综述,阐述本文所运用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公共政策理论等理论基础。
二是分析上海市宝山区乡村旅游发展政策支持现状,从上海市宝山区乡村旅游概况、上海市宝山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上海市宝山区乡村旅游发展政策支持现状、上海市宝山区乡村旅游发展政策支持效果等方面讨论现状。
三是借助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上海市宝山区乡村旅游发展政策支持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并总结归纳国内外乡村旅游政府政策发展的经验借鉴。
四是研究提出上海市宝山区乡村旅游发展政策支持的对策建议,分别从科学规划开发乡村旅游新业态、优化乡村旅游发展新环境、深入挖掘乡村旅游新内涵、加强乡村旅游要素新保障等方面展开。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图书馆资料查阅和知网等数据库文献收集,对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总结,认清课题研究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势,明确下一阶段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2)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分析法是重要的课题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考察可以掌握更加真实客观的情况,认清上海市宝山区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支持实情。
通过实地调查,可以获得本文写作的第一手资料,提高文章论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第一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乡村旅游
当前世界范围内众多学者对乡村旅游概念进行研究,但是并没有达成一致的
观念。
我国学者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指出乡村旅游具有多元化特征,其共性特点为空间郊野性、客体乡村性等①。
从空间角度来看,乡村旅游发展地区往往和城市相隔甚远,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
但是这些地区往往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地区生态环境质量较好。
从旅游吸引物的客体进行分析,乡村旅游必须具有一定的乡村性。
其一,具有自然田园风光,能够吸引外来游客。
其二,当地要具有一定的农业产业,比如农产品种植、生产等。
其三,乡土文化,也就是说可以向游客展现本土的风土人情和地域文化。
从乡村旅游的吸引对象来看,大多数游客集中为城市居住人口,希望通过乡村旅游来调节心情,缓解内心的压力。
从乡村旅游类型进行分析,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如今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的产品体系,可以满足不同消费人群的心理需求。
通过不断的产品开发,乡村旅游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特别注意的是,乡村旅游发展是一项长期的过程,在旅游资源不断开发的过程中,开发商要注重文化开发,形成独具魅力的产品文化,提升旅游产品的市场影响力②。
同时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创新发展模式和方法,切不可一直固守过去的发展模式,否则将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引导工作人员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进而获得客户的信任和支持。
反之,游客的接受服务的过程中没有获得高质量的服务,游客就会出现反感心理,对当地旅游产品失去好感,最终影响当地乡村旅游影响力和竞争力。
结合上述分析可以得到,乡村旅游大都集中在乡村地区,通过利用本地自然风景和乡土文化打造具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的游客。
研究结论具体涵盖以下两点:一是乡村旅游主体包括乡村旅游经营者、乡村旅游游客和
①卢云亭.两类乡村旅游地的分类模式及发展趋势[J].旅游学刊,2006.
②刘德谦.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几点辨析[J].旅游学刊,2006,021(003):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