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九年级上册 内能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九年级上册 内能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一、初三物理 内能 易错压轴题(难)
1.在“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碰到烧杯底部、侧壁和______;
(2)实验中必须要选取初温相同且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选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甲和乙两种液体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在相同时间内甲和乙两种液体______相同;
(3)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分别描绘出了甲和乙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则______的吸热能力更强;
(4)若甲液体的比热容为2.1×103J/(kg•°C ),则乙液体的比热容为______J/(kg•°C )。
【答案】电加热丝 质量 吸收的热量 乙 4.2×103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碰到烧杯底部、侧壁和电加热丝。
(2)[2]根据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两种方法,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故实验中必须要选取初温相同且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
[3]选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甲和乙两种液体加热,根据转换法,这样做的目的是在相同时间内甲和乙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3)[4]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分别描绘出了甲和乙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知,加热5分钟,甲升高的温度为
60°C −20°C =40°C
乙升高的温度为 40°C −20°C =20°C
即乙升温小,故乙的吸热能力更强。
(4)[5]根据Q c m t
=
∆在质量和吸热相同的情况下,比热容与升高的温度成反比,结合(3)[4],故乙液体的比热容为
()()3340C 2.110J/kg C 4.210J/kg C 20C c ︒=⨯⨯︒=⨯︒︒
2.小明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水和食用油加热(如图甲),以探究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
(1)本实验除了图甲中所给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______;
(2)加热5min,水吸收的热量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通常有两种方案
方案一:取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吸收相等的热量,比较温度的变化
方案二:取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
下表是小明记录的部分实验数据
液体名称液体质量m/g液体初温t1/℃液体末温t2/℃加热时间t/min 水10689820
食用油10689810
①分析表中信息可知小明采用的是______(选填“方案一”或“方案二”);
②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______;
(4)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和食用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由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____,食用油的比热容是______J/(kg⋅℃)。
[c水=4.2×103J/(kg⋅℃)]
【答案】秒表等于方案二水的吸热能力强吸热,温度不变 2.1×103
【解析】
【分析】
(1)(2)物体吸收热量本领的大小,不仅与物体升高的温度多少有关,还与质量的大小有关,因此要保证两者质量相等,而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体现,由此可以确定需要的测量工具。
(3)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两种方法,由表中数据分析回答。
(4)加热时水保持不变的温度为沸点,根据如图乙水和食用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可知水的沸点;由图可知,加热10min 温度升高30℃水和食用油所用时间,根据转换法结
合=
c Q m t
∆在质量和升高温度相同的情况下,比热容c 与Q 成正比,据此求出食用油的比热容。
【详解】 (1)[1]实验中吸收热量的多少是由加热时间来反应的,所以还需用秒表记录时间。
(2)[2]加热相同的时间,酒精灯放出的热量相同,则水吸收的热量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①[3]分析表中信息,质量相同,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所用加热时间,故小明采用的是方案二。
②[4]分析表中数据知,取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即水的吸热能力强。
(4)[5]根据如图乙水和食用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98℃,且继续加热但是温度保持不变,故水沸腾时的特点是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6]质量和初始温度均相同的两种液体,加热10min ,温度升高:98℃﹣68℃=30℃,水用20min ,食用油用时10min ,根据转换法,升高相同的温度,食用油吸收热量是水的一半,根据=
c Q m t
∆,在质量和升高温度相同的情况下,比热容c 与Q 成正比,故食用油的比热容是 3311== 4.210J /kg )C =2.110J /k ()g C 2
(2c c ⨯⨯⋅⨯⋅油水 【点睛】
本题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考查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的应用和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和
=c Q m t
∆的运用,为热学中的重要实验。
3.如图甲所示是某实验小组用初温相同、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装置.
(1)图甲实验装置中除了图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________;加热过程中,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来确定的.
(2)另一实验小组对图甲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将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的试管放在同一个盛水的烧杯内加热如图乙所示,而不是用两个酒精灯分别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如图丙中,最能反映该实验的真实情况(__________)
(4)小明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均0.5kg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对比实验,并用图象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象可以得出: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
_____J/(kg·℃),这种液体在0~15min内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 J.
【答案】秒表加热时间确保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C 2.1×103
4.2×104
【解析】
【详解】
(1)根据吸热公式可以知道,实验除了需要称质量的天平,还需要秒表记录时间,并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变化;加热过程中通过加热时间来控制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
(2)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的试管放在同一个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这样可确保水和煤油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
(3)由于丙图中加热环境相同,所以相同时间内,水和煤油所吸收的热量应相同,所以AB
选项均不符合题意;根据公式得,,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水和煤油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煤油温度变化大,由图知C符合题意。
(4)观察图像可知,在第15min时,甲变化的温度为,乙变化的温度为,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甲液体为水,其的比热容是
;
根据公式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所以c乙是c甲的一半,即c乙=2.1×103 J/(kg·℃);则15min时,这种液体放出的热量为:
【点睛】
物体吸收热量本领的大小,不仅与物体升高的温度多少有关,还与质量的大小有关,因此要保证两者质量相等,由此可以确定需要的测量工具.通过加热时间来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由此可以知道还需钟表。
实验中要确保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根据其进行分析;
4.如下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比较水和煤油的比热容大小”的实验装置.
(1)为保证让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能吸收相同的热量,甲、乙两个电阻丝的阻值必须满足的条件是阻值___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实验时还要使这两种不同物质的初温和________相同.
(3)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_______________.
(4)观察分析表格和图像,我们能得出的水和煤油比热容的大小关系是C水______C煤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油
【答案】(1)相等;(2)质量;(3)吸热的多少;(4)大于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焦耳定律,甲乙串联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为保证不同物质能吸收相同的热量,甲、乙两个电阻丝的阻值必须相等;
(2)实验时还要使这两种不同物质的初温和质量相同;
(3)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吸热的多少;
(4)分析表格,均加热5min,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同,水温升高了40℃-30℃=10℃;煤油温度升高了50℃-30℃=20℃,说明了水的比热容大于煤油的比热容.
考点:比热容;焦耳定律
5.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应量取质量_____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
(2)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碰到烧杯和_____。
(3)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甲和乙两种液体,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通过_____来比较甲和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4)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_____(选填“甲”或“乙”)物质的吸热能力强。
(5)下列事实能用上述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解释的是_____。
A.沿海地区昼夜温差会比内陆地区小
B.用盐水腌蛋,一段时间后蛋会变咸
C.长期堆放煤的水泥地面变成黑色
D.夏大给教室洒水,感觉凉爽
【答案】相同电加热器加热时间甲 A
【解析】
【分析】
(1)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甲、乙两种液体质量的关系;
(2)根据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分析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碰到哪些地方;
(3)使用相同的加热器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这种方法叫转化法;(4)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即比较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的吸热能力强;
(5)水的比热容较大,与其它物质相比,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较低。
【详解】
(1)[1]根实验中应量取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
(2)[2]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碰到烧杯和电加热器;
(3)[3]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甲和乙两种液体,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通过加热时间来比较甲和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4)[4]由实验数据可知,加热相同的时间,甲升高的温度比乙升高的温度要低一些,甲物质的吸热能力强;
(5)A.沿海地区昼夜温差会比内陆地区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故A符合题意;B.用盐水腌蛋,一段时间后蛋会变咸,属于扩散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长期堆放煤的水泥地面变成黑色,属于扩散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夏天给教室洒水,感觉凉爽,是因为蒸发吸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左图是同学们比较液体比热容大小的实验装置。
某次试验中,将两支温度传感器和两个相同的试管(分别盛有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固定在铁架台上,两个试管放入同一个红外加热器中,两个温度传感器的探头部分与两试管内的液体接触良好,两只温度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线与计算机相连接。
在计算机上打开与此仪器配套的专用软件,点击“开始记录”,同时打开红外加热器开关,对两试管内的液体加热,这两种液体在沸腾前,在计算机上得到右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实验中,选择同一个红外加热器的目的是_______。
(2)若使两种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则液体_______升高的温度多。
(3)由右图可知,液体_______的比热容大
【答案】 在相同时间内,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甲 乙
【解析】(1)实验中,选择同一个红外加热器的目的是:在相同时间内,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2)由图可知,若使两种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则液体甲升高的温度多。
(3)由右图可知,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相同热量时,乙升高的温度少,说明乙的吸热能力强,即乙的比热容大。
7.学校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探究水和沙石的吸热能力”时,选用了完全相同的加热装置分别给沙子和水加热,如图甲是同学们的实验装置图。
(1)本实验所需测量仪器有____;应控制的物理量有____;
(2)实验中能说明被加热的物体内能增加了的现象是________;通过对比____来比较两种物质吸热的多少;
(3)他们绘制出沙子与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若水的比热容是
()34.210J/kg ⨯⋅℃,水和沙子的质量均为200g 。
根据图像信息:求加热满2min 时,水吸收了热量为_____;沙子的比热容为______。
【答案】秒表、天平 水和沙子的质量相同,初温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 温度计的示数上升 加热时间的长短 44.210J ⨯ ()3
0.9110J/kg ⨯⋅℃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本实验所需测量仪器有秒表、天平,分别测量时间和质量。
[2]根据()0-Q cm t t =,应控制的物理量有水和沙子的质量相同,初温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
(2)[3]当温度计的示数上升时,能说明被加热的物体内能增加了。
[4]加热时间越长,物质吸热越多,所以可通过对比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两种物质吸热的多少。
(3)[5][6]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根据Q cm Δt =可知,在质量相同、吸收热量相同时,水升高的温度较小,那么b 图应该是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水的质量是200g ,2min 内温度的变化量是
70-2050t ∆==℃℃℃
根据Q cm Δt =可知,加热满2min 时,水吸收的热量是
()344.210J/kg 0.2kg 50 4.210J Q c m t =∆=⨯⋅⨯⨯=⨯水水水℃℃
加热装置相同,加热时间相同,水吸收的热量大小等于沙子吸收的热量,即
44.210J Q Q ==⨯沙水
从a 图可以看到,加热满2min ,沙子的温度变化量是
'250-20230t ∆==℃℃℃
根据Q cm Δt =可知,沙子的比热容是
()43' 4.210J 0.9110J/kg 0.2kg 230Q c m t ⨯==≈⨯⋅∆⨯沙沙沙℃℃
沙子的比热容约是()3
0.9110J/kg ⨯⋅℃。
8.为了“比较水和煤油吸热升温特点”,小明和小华所在的两探究小组都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
(2)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变量,你认为其中多余的是(________)
A .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 .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
C .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
D .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
(3)两小组获得的实验结论分别是:
①等质量的煤油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煤油的时间短;
②等质量的煤油和水加热相同的时间,煤油的温度上升得多。
你认为能支持本次探究实验的结论是上述_______(选填“①”、“②”或“①和②”)
(4)小华组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和升高的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
(T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水的比热容是()3
4.210J/kg ⨯⋅℃,则煤油的比热容是________()J/kg ⋅℃。
【答案】加热时间 B ①和② 2.1310⨯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由于是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即煤油和水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所以可以利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映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2)[2]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因为引起温度变化的因素是吸热的多少、物质的质量、加热时间和方式,与酒精的多少无关,故选B 。
(3)[3]“等质量的煤油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煤油的时间短”,说明水的吸热能力比煤油强。
“等质量的煤油和水加热相同的时间,煤油温度上升得多”,同样说明了水的吸热能力比煤油强。
因为均说明“煤油吸热升温或放热降温都比水快”,故①和②均能支持本次探究实验的结论。
(4)[4]由图知,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都加热4min ,即吸收相同的热量时,煤油升高温度4℃,水升高温度2℃,则煤油升高温度是水升高温度的2倍。
根据Q 吸=cm ∆t 可知,在吸收热量和质量相同时,物质的比热容与升高的温度成反比,所以煤油的比热容为水的比热容的12
,因为水的比热容是()34.210J/kg ⨯⋅℃,故煤油的比热容为2.1×103J/( kg·℃)。
9.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装置如图所示: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甲的温度/°C
20 24 28 32 36 乙的温度/°C 20 28 36 44 52
(1)实验中应量取______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
液体的量要适当,至少要能_________电加热器的发热体,保证液体在相等的加热时间内吸收的热量______,如果液体太多则实验耗时较长;
(2)本实验使用的物理学探究方法有转换法和___________ ;
(3)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如右上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________的吸热能力较强;
(4)物理学中用比热容表示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不同,上述实验中,甲和乙的比热容之比为___________。
【答案】质量相等 浸没 相等 控制变量法 甲液体 2:1
【解析】
【分析】
【详解】
(1)[1]要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要改变物质的种类,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故实验中应量取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
[2][3]液体的量要适当,应使电加热器的发热体至少要能浸没液体中,保证液体在相等加热时间内放出相同的热量,如果液体太多则实验耗时较长。
(2) [4]实验中要控制液体的质量相同,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通过加热时间长短来比较甲和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采用的是转换法。
所以本实验使用的物理学探究方法有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
(3)[5]因为两种液体使用的是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所以每分钟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根据实验数据,同样将温度升高到36℃,甲需要加热4分钟,乙需要加热2分钟,,所以甲的加热时间更长,甲吸收的热量更多,所以甲的吸热能力强。
(4)[6]由Q cm t =∆吸 ,在质量和升高温度的情况下,比热容与吸收的热量成正比,同样将温度升高到36℃,甲需要加热4分钟,乙需要加热2分钟,所以甲吸收的热量是乙吸收热量的2倍,因此甲的比热容是乙的2倍,即甲和乙的比热容之比为2:1。
10.如图甲是小华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规律”的实验装置:
(1)设计实验时,需要对变量进行控制,下列变量控制中错误的是_______;
A .两个烧杯的规格相同
B .两个酒精灯的规格相同
C .甲、乙两种液体的体积相同
D .甲、乙两种液体的初温相同
(2)在该实验中利用了“转化思想”,即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液体A 和液体
B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停止加热后,______(选填“A ”或“B ”)液体的温度下降得快;
(4)冬天,小华想自制一个暖手袋,若只能从A 或B 中选一种液体装入暖手袋中作为供热物质,则应选择_______(选填“A ”或“B ”)。
【答案】C 吸收热量的多少 B A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根据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方法,在加热时间(吸收热量)相同的情况下,观察物体升高的温度大小从而得知物体的吸热能力大小,需要保持质量和初温相同。
AB .保持两个烧杯的规格相同、两个酒精灯的规格相同,那么两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A 、B 正确,不合题意;
C .假如控制甲、乙两种液体的体积相同,根据m V ρ=可知,那么两种液体的质量不同,C 错误,符合题意;
D .控制甲、乙两种液体的初温相同,这样符合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方法,D 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
(2)[2]该实验加热时间越长,吸收的热量越多,在该实验中利用了“转化思想”,即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液体A 和液体B 吸收热量的多少。
(3)[3]根据()0-Q cm t t =可知,在相同时间内,液体B 升高的温度较高,而吸收的热量、液体的质量、初温是相同的,那么液体B 的比热容较小;停止加热后,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同,根据Q cm Δt =可知,液体B 的比热容较小,那么液体B 在相同时间内温度变化较大,即液体B 的温度下降得快。
(4)[4]质量相等的A 和B 液体,在升高相同温度时,A 吸热多,A 的比热容大,根据Q cm Δt =可知,质量相同的A 和B 液体降低相同温度,A 放热多,效果更好,所以应该选择液体A 装入暖手袋中作为供热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