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计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计划
一、复习安排
注重复习内容的整体性
复习是把平时在每篇课文中学到的零碎知识系统化,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内容。

在期末总复习之前先把全册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按照拼音、字、词、句等不同的内容进行分类,把课文中出现的练习题类型分别列出来;再把阅读思考题的类型、作文训练的不同内容等也分门别类地列出来。

但不管采取哪种形式,都要着眼于各类知识的整体性,使之系统化、综合化。

二、复习内容
1.汉语拼音
①巩固已学过的汉语拼音知识,能够准确、熟练的拼读音节,能借助拼音识字、正音、阅读,学习普通话。

②熟练掌握大写字母。

声母、音序、音节。

③会看拼音写汉字、词语和句子。

2、字、词
①理解本册的生字,能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字义。

②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辨析同义词、反义词,选择适当的词语。

③会在口头和书面正确运用学过的词语,并能按一定的规则进
行正确搭配。

④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词语,领会其感情色彩。

3、句子
①能找出句子中用错的字词,并改正。

②能用修改符号修改明显的病句。

③能用常用的词语和关联词造句。

④能把句子写具体。

(扩句、缩句)并且能判断修辞手法,使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手法写句子。

⑤能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感叹句。

4、标点符号巩固、学习使用书名号、顿号、引号等用法。

课文与阅读
①熟悉每课内容,按要求复述,背诵有关课文,按要求依照课文内容填空。

②欣赏古诗的语言美,意境美,能默写并逐句解释。

③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④能阅读短文,完成有关练习。

三、复习措施
1、以听写的方式检查字词。

复习课后生字词及补充的四字词、成语。

复习单元同步练习中出现的词语。

听写后做评讲,将易错字、重难点字重点讲解。

集中讲学习这些字词的方法。

2、抽背和默写重点语段相结合。

3、整理这学期所有的试卷和练习题。

4、了解考试技巧、强调卷面的书写。

5、阅读:
①课内语段:抓重点课文的重点语段,了解文章的中心,进行阅读的训练:(注重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
②课外语段:(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答题方法。

形成阅读能力)
一、文本简析
《草船借箭》讲述在三国时期,孙刘联军对抗曹操时,孙权手下的大将周瑜因心胸狭隘,妒忌诸葛亮而想通过造箭陷害他,诸葛亮却没费一兵一卒,没用一点材料,借助天时地利人和,用计从曹操处“借箭”的故事。

本文通过语言和神态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诸葛亮的“知天时,懂地利,洞人心”,同时通过周瑜的狭隘心胸衬托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和大局观。

二、目标预设
1.通过对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的探究,理解他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识、有计谋、有胆略、洞人心。

2.在延展性续写、人物评价中,理解不同的人物形象特征,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和大局观。

三、教学过程
(一)借助问题“抛锚”,建构学习任务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周瑜认为诸葛亮绝对完不成任务,让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就等三天之后惩罚诸葛亮。

可结果呢?周瑜怎么样?
生:结果诸葛亮借到了箭。

生:而且不费一兵一卒,不费一点儿材料。

(出示句子: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师:你们读读看,体会周瑜此时的感觉。

生:周瑜此时很佩服诸葛亮。

生:心服口服。

生:失落,感觉不如诸葛亮。

生:也可能更忧心,因为诸葛亮太厉害了,是东吴的“大克星”。

师:你们都有自己的理解,很不错。

为什么诸葛亮能借到箭呢?你认为有几个原因?一边读课文一边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些原因,每找到一个,就标在书上,把你认为自己写得最好的概括写在纸片上,贴到黑板上。

(生自由板书后,给这些原因归类。


(生归类板书:①诸葛亮的神机妙算;②江上的大雾;③曹操的生性多疑;④鲁肃忠厚守信用。


(二)让学生充分地合作探究
师:请认同一个原因的同学组成一组。

(出示合作要求:认认真真读课文,找到有关句子,可以圈出关键词,也可以写批注。


(生自学,然后小组交流。


师:你认为哪一个原因是借箭成功的关键?
(生普遍认为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师:那我们首先请研究这个原因的第一合作小组进行汇报。

1.第一合作小组汇报
生:我们找到了三个描写诸葛亮的句子,分别是这三句——
(1)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2)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作乐,天亮了就回去。


(3)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

生:先看第二个句子,诸葛亮算准了这个时间是有雾的,而且知道曹操是个生性多疑的人,不敢出来,所以说诸葛亮神机妙算,借箭成功。

生:诸葛亮还让船头朝西,船尾朝东,这样船上就能插满箭了,而且让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曹操以为来了许多军士就会不停地射箭,箭射得越多越好。

生:诸葛亮借好了箭还不忘谢谢曹操,真是胸有成竹。

师:对呀,看来诸葛亮真的是知天时、知人心呀!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体现了这两个方面。

还有哪些方面呢?其他同学有没有补充?
生:诸葛亮还研究了地形,借到箭后,船回来正好顺风顺水,曹操根本追不上。

生:诸葛亮气量也很大,他早就知道周瑜是为了陷害他,但为了共同对抗曹操,就任由周瑜这样做了。

还有,诸葛亮知道鲁肃性格忠厚老实,才敢这么做,不然鲁肃告诉周瑜,那就不能借箭了。

师:如果诸葛亮和周瑜吵起来会怎样?
生:那孙刘联盟就失败了,就不能打败曹操了。

师:你们研究得真的很深入,非常有收获。

从你们的研究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其他合作小组展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