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完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试题(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80分
Ⅰ(客观卷)3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30分)
1.某学生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忘记写单位,下列数据的单位是“厘米”的是
A、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1
B、茶杯的高度是11.2
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5
2.在行驶的列车上,阳阳同学看见邻座一位细心的妈妈叫几岁的小孩“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A、铁路边的树木
B、小孩子的座位
C、车厢里的流动服务员
D、铁轨
3.下列四种图片说法正确的是
阀门空气
A B C D
A、图A实验表明:真空中不能传声
B、图B实验表明:频率越高,音调越低
C、图C实验表明:固体可以传声
D、图D实验表明:蝙蝠利用发出的次声波导航
4.北国的冬天,真的很美。
一代伟人毛泽东曾有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的描述,其中冰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A、熔化
B、凝固
C、液化
D、凝华
5.下列物态变化的事例中,正确的是
A、电冰箱冷冻室内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B、夏天阴凉地方的石头比较潮湿,这是液化现象
C、舞台上用干冰制作“云雾”,这是汽化现象
D、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或消失,这是汽化现象
6.关于晶体的熔化和凝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的温度达到熔点时一定熔化
B、将食盐放到水中,一会儿水就变咸了,这是熔化现象
C、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放出热量
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可能上升
7.两盆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阴凉处,在盆内冰块均未熔化完前,两盆水的水温相比
A、在阴凉处的那盆水的温度高
B、两盆水温度一样高
C、在阳光下的那盆水的温度高
D、无法确定
︒30
8.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 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 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 、蜡烛的正立像 B 、蜡烛的倒立像 C 、三角形光斑
D 、圆形光斑
9.如图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像的大小与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有关
B 、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
C 、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
D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能在玻璃板后成一实像 10.如图所示,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夹角,则 A 、反射角是︒60
B 、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
C 、入射角是︒30
D 、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
Ⅱ(主观卷)50分
,细钢丝的直径是 mm 。
13.小明同学几乎每天都要乘公交车上学。
善于观察的他发现,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的公交车玻璃窗上。
都会有小水滴附着在上面。
那么,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_______,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___________。
(选填“内表面”或“外表面”)
14.水是生命之源,它在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广泛。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贮菜时,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的 (填物态变化名称) 热,以防止地窖里的菜被冻坏;冬季在空调房间里,人们也常会放盆水,这是利用水的 (填物态变化名称)来提高房间里的空气湿度。
15.要使入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120,入射光线与镜面之间的夹角应为 ;若使入射角增大︒10,此时反射角为 。
透明玻璃板
16.平时所说“月亮躲进云里”是以 为参照物,说“乌云遮住了月亮”是以 为参照物。
三、作图与简答(5分)
17.自行车的尾部安装一种塑料制成的反光镜,夜间 骑车时,在车灯照射下,能把光线按原来方向返回。
反光镜结构如图所示,两个面镜相互垂直,当一条 光线AB 入射到其中一平面镜,作出所有反射光线 的光路图。
(2分)
18.穿上棉衣感到暖和,是利用棉衣有效地阻止了人体产生的热向外散发,棉衣自身并不发热,而法国准备生产的一种夹克,其衣料的纤维中添加了微胶囊,这种胶囊所含的物质在常温下呈液态,在温度降低时会结晶,人们穿上它,气温较高时感到凉爽,气温较低时倍感温暖,试说明这种夹克能调节温度的道理。
(3分)
分)小红同学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说明此时该地大气压)小红觉得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偏长,请你给她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分)为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小亮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图1 B
A
图2
2 4 6 8 10 12 14 16 18 0 ℃ 时间101
99 97 95 93 91 89
(1)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 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 反射。
(2)小亮想探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 面内,他应如何操作? 。
(3)反射角为 。
(4)如果让光线逆着OB 方向射向镜面,反射光线就会沿着OA 方向射出,这表明 。
21.(8分)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
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表中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小华又借来一个能够测量声源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 、 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 、 的琴弦进行实验。
(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最好填上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4)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
五、计算题(共10分)
22.小明发现,下雨时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你能帮他解释一下原因吗?小明在看到闪电的同时测得3秒后听到雷声,打雷的地方距他有多远?(5分)
入射光线 反射光线
N 法线 纸板a 纸板b
A
B O M
40
23.家住山区的小明星期天上午8∶00出发,骑车去亲戚家,途经三个不同的路段:先是上坡路,然后是平直的路,最后是下坡路,于9∶00到达。
若三路段的长度相同,且他在三个路段的平均行驶速度之比为1∶2∶3,则8∶35时他行进在哪一路段?(5分)
八年级物理答案:人教
一、1、B 2、B 3、A 4、B 5、B 6、C 7、B 8、B 9、B 10、A
二、11、5.00 1.56 12、响度 1038 13、外表面内表面 14、凝固放蒸发(或汽化) 15、︒
30 70 16、云月
︒
三、17、略
18、微胶囊中所含的物质能在温度降低时凝固,温度上升时熔化,由于凝固放热,熔化吸热,因此这种微胶囊做成的夹克能控制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人穿上它,在温度下降时自动向人体供热,温度上升时又自动向人体吸热,从而起到调节温度的作用。
四、19、(1)①读数时视线未跟液柱面相平②温度计玻璃泡触底(或“酒精灯外焰未正对杯底”)(2)99,小于(3)1.68×104(4)减少水的质量(或用热水来做实验)
20、(1)漫;(2)以ON为转动轴向前或向后转动纸板B;(3)40°;(4)光路是可逆的.
21、(1)A B C(可以不按顺序)(2)A D F(可以不按顺序)(3)80 1.02 (4)改变琴弦的松紧程度
五、22、(1)下雨时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原因是:闪电和雷声在空中同时发生,我们听到的雷声和看到的闪电都是通过空气传来的,但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所以我们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
(2)打雷的地方离他的距离s=vt=340m/s×3s=1020m答:打雷的地方离他的距离为1020m。
23、上坡速度为V1,则平路速度为2V1,下坡为3V1,由t=S/v得
t总=t1+t2+t3=S/v1+S/2v1+S/3v1=1h,解得t1=0.5h,t2=0.25h,t3=0.25h,所以运行在平直路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