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最全版—主管护师相关专业知识
主管护师核心知识点总结

主管护师核心知识点总结一、临床护理知识1. 临床技能主管护师需要熟练掌握各种临床护理技能,包括插管、换药、导尿、护理病人供给营养等方面的技能。
他们要能够熟练操作各种医疗设备,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相关护理操作。
2. 护理评估主管护师需要了解护理评估的方法和标准,能够对病人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护理评估是护理工作的基础,主管护师要能够指导团队进行有效的护理评估工作。
3. 病情观察主管护师需要对不同病情的观察有一定的了解,能够通过观察病人的症状和体征,判断病人的病情变化并作出正确的处理。
4. 危重病人护理主管护师需要熟悉危重病人的护理技术和方法,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病人的突发状况,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
5. 院内感染控制主管护师需要掌握院内感染控制的方法和措施,能够指导团队严格执行感染控制制度,保证病人的安全。
二、团队管理知识1. 领导能力主管护师需要具备较强的领导能力,能够有效地组织和指导团队开展工作,推动团队的发展和进步。
2. 团队建设主管护师需要能够有效地进行团队建设工作,包括培训、激励、沟通等方面,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3. 人员管理主管护师需要了解人员管理的原则和方法,能够根据员工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人员管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4. 业务指导主管护师要能够及时向下属传达医院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护理规范,指导他们开展工作,保证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5. 危机处理主管护师需要能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和危机,能够有效地处理各种紧急情况,保证病人的安全和护士团队的正常运转。
三、护理知识更新和提升1. 继续教育主管护师需要认识到护士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职业,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参加各种相关的培训和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2. 科研能力主管护师需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能够开展相关的护理研究工作,参与科研项目的申报和实施,促进护理工作的发展和进步。
3. 专业知识主管护师需要不断了解护理领域的新知识和新技术,保持对护理理论和实践的深入了解,能够及时应用新的护理理念和方法。
主管护师知识点总结

主管护师知识点总结一、护理管理1.1 护理管理概念及其应用护理管理是一种有组织的、计划性的、协调性的护理工作形式,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促进工作团队的协作,使护理工作更加有序和规范。
护理管理应用于医院护理部门、护理学校、社区卫生护理等多个领域,包括护理人员管理、护理资源配置、护理质量管理等方面。
1.2 护理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护理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系统性原则、专业性原则、全员参与原则、科学性原则、人本原则。
在护理管理中应该遵循以上原则,通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1.3 护理管理的内容护理管理的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管理、护理资源管理、护理质量管理、护理风险管理等方面。
在护理管理中需要对以上内容进行全面的规划与实施,以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1.4 护理管理的技能和方法护理管理需要掌握一系列的管理技能和方法,包括:计划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等。
主管护师需要具备以上技能与方法,才能更好地进行护理管理工作。
二、护理质量管理2.1 护理质量管理的概念与意义护理质量管理是指对护理工作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连续性的管理,以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护理质量管理的意义在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
2.2 护理质量管理的内容和要求护理质量管理的内容包括:护理规范的制定与实施、护理质量评价、护理风险管理等方面。
护理质量管理要求对护理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管理,确保护理活动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安全性。
2.3 护理质量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护理质量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包括:护理标准制定与实施、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制定、护理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等。
在护理质量管理中需要通过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2.4 护理质量管理的质量保证护理质量管理需要有针对性的质量保证措施,包括:护理流程的质量控制、护理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护理人员的培训与学习等方面。
只有通过以上质量保证措施,才能够有效地保障护理质量的实现和提高。
讲义版—年主管护师相关专业知识

第六篇护理健康教学第一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一、健康教育1定义: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合理利用资源,、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系统干预活动,它以调查研究为前提,以传播健康信息为主要措施,以改善对象的健康相关行为为目标,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最终目的。
2、健康教育与卫生宣教的区别:①健康教育不是简单的单一方向的信息传播,而是既有调查研究,又有计划、组织评价的系统干预活动。
②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改善对象的健康相关行为,从而防止疾病,增进健康,不是作为一种辅助方法为卫生工作某一时间的中心任务服务③融合了医学科学、行为科学、传播科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3、健康教育的研究领域(一)按目标人群或场所分类1学校健康教育一一指通过学校、家长及学校所属社区内成员的共同努力。
向学生健康经验和知识结构。
对象包括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及大学生。
2职业人群健康教育一一指通过提供健康知识、技能、服务,促使职业人群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3医院健康教育一一指以病人为中心,针对医院患者个体及其家属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健康教育活动,其目的是防治疾病,促进身心康复。
4社区健康教育一一指以社区为基本单位、以社区人群为教育对象、促进居民健康为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健康教育活动。
目_ 的是挖掘个人、家庭、社区以及社会的保健潜力(二)按教育目的或内容分类:分防治疾病的健康教育、营养健康教育、环境保护健康教育、生殖健康教育等。
健康促进(核心策略是社会动员)1、定义:"是促使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使协调人类与环境的战略,它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2、健康促进的领域1)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如政策、法规、财政、税收。
(完整版)主管护师考试重点知识点

知识点1: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 主动脉瓣狭窄直接引起左心室后负荷加重。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引起左心室前负荷增加,二尖瓣狭窄引起左心房后负荷增加,二尖瓣关闭不全引起左心房和左心室的前负荷增加,三尖瓣关闭不全引起右心房和右心室的前负荷增加。
知识点2: I型呼吸衰竭:缺氧不伴二氧化碳潴留(PaO250mmHg),肺泡通气不足所致。
见于COPD、上呼吸道阻塞。
应低浓度(<35%)持续给氧。
II型呼吸衰竭:缺氧伴二氧化碳潴留(PaO2<60mmHg,PaCO2>50mmHg),肺泡通气不足所致。
见于COPD、上呼吸道阻塞。
应低浓度(<35%)持续给氧。
知识点3:脑出血系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
临床表现:多见于50岁以上有高血压病史者。
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多无前驱症状,起病较急。
症状于数分钟至数小时达高峰,血压明显升高,剧烈头痛,呕吐,失语,肢体瘫痪和意识障碍等局灶定位和全脑症状。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血栓形成、脑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临床表现: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多见于50~60岁以上的动脉硬化者,且多半有高血压、冠心病或糖尿病。
通常病人可有某些未引起注意的前驱症状,如头晕、头痛等;部分病人发病前曾有TIA史。
多数病人在安静和休息时发病。
起病缓慢,症状在数小时到3天达高峰。
常见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表现如失语、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等,多无头痛、呕吐、昏迷等全脑症状。
知识点4: 左心衰竭:主要表现为肺淤血和心排量降低,最早出现的是劳力性呼吸困难,最严重的形式是急性肺水肿。
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及舒张期奔马率,两肺部湿性啰音。
右心衰竭:以体循环淤血的表现为主。
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是最常见的症状。
知识点5: 洋地黄类药物(西地兰)急性心力衰竭或慢性心衰加重时,特别适用于心衰伴快速心房颤动者。
主管护师讲课的课件PPT

02
护理知识与技能
护理基本理论
护பைடு நூலகம்学发展史
介绍护理学的起源、发展和演变 ,以及现代护理学的特点和趋势
。
护理基本概念
阐述护理的定义、护理学的基本原 则、护理程序等基本概念,帮助学 员了解护理工作的核心。
护理伦理与法律
讲解护理伦理规范、护理职业行为 准则,以及与护理相关的法律法规 ,提高学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 。
实施护理措施
按照护理计划,采取相应的护理 措施,如病情监测、药物治疗、
生活护理等。
调整护理计划
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护理效果 ,及时调整护理计划,以确保最
佳的护理效果。
患者护理质量与安全
护理质量评估
定期评估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护理质量进行监控 和改进。
风险管理与预防
识别和评估患者可能面临的风险,采取相应的预 防措施,确保患者安全。
03
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伦理与法律方面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护理
人员的专业素养。
THANK YOU
密地团结在一起。
应对复杂任务
面对复杂的护理任务,团队协 作能够更好地整合资源,共同
解决问题。
有效沟通技巧
明确信息传递
确保沟通内容清晰、准 确,避免信息误解或遗
漏。
倾听与理解
积极倾听他人意见,理 解对方的需求和观点,
促进有效沟通。
非语言沟通
注意肢体语言、面部表 情等非语言信号,确保
沟通的全面性。
反馈与确认
护理培训
针对不同层次和岗位的护理人员,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提高护理人员的专 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护理发展
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学术交流、进修深造,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护理事业发展 贡献力量。
主管护师知识点全科总结

主管护师知识点全科总结作为医院重要的管理人员,主管护师在临床护理、人员管理、教育培训等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主管护师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以确保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效率。
本文将对主管护师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
一、护理知识1. 临床护理技能主管护师需熟练掌握各种临床护理技能,包括各种急救措施、静脉输液、管路管理、伤口处理等。
同时,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护理技能,以适应医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2. 护理管理主管护师需要熟悉护理管理的各项流程和规范,包括护理记录、医嘱执行、药品管理、护理质量评估等,以确保病人的安全和护理质量。
3. 知识储备主管护师需要不断充实和更新自己的医学专业知识,包括疾病诊断、治疗方案、常见疾病的护理要点等。
二、管理知识1. 人员管理主管护师需要熟悉人员管理的各项技能,包括招聘、培训、绩效考核、团队建设等,以确保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团队的凝聚力。
2. 紧急事件处理主管护师需要具备处理各种紧急事件的能力,包括病人突发状况、医护人员意外伤害等,需要熟悉紧急事件的处理流程和技巧。
3. 成本控制主管护师需要了解医院的经济运作,包括成本控制、人力资源使用、设备维护等方面的管理知识,以确保医院的经济效益。
三、教育知识1. 护理教育作为主管护师需要具备丰富的护理教育经验,包括培训计划的制定、培训课程的设计、教育方法的选择等,以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
2. 护理指导主管护师需要具备对下属的指导和辅导能力,包括护理操作的指导、护理技能的培训、职业规范的传授等,以确保下属的工作质量和安全。
3. 专业知识普及主管护师需要积极传播医学专业知识,包括新技术的介绍、最新医学进展的分享、临床经验的交流等,以促进医护人员的学习和进步。
以上是主管护师知识点全科总结,希望对相关人员的工作有所帮助。
主管护师相关专业知识

主管护师相关专业知识1. 护理学:护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及其与健康相联系的各种问题的学科,包括护理科学、护理伦理学、护理教育、护理研究等。
2. 临床护理:临床护理是指护士在临床工作中所涉及的各项工作,包括病人评估、护理干预、病情观察和护理计划制定等。
3. 病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是指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本质及其与身体生理过程的关系的学科。
主管护师需要了解各种疾病的病理生理特征,以便制定正确的护理计划。
4. 药理学:药理学是研究各种药物对人体作用机制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
主管护师需要了解各种常用药物的药理特点、适应症、不良反应等,以便临床上正确应用。
5. 感染控制:感染控制是预防和控制医疗机构内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
主管护师需要了解感染控制的基本知识、感染控制的原则和方法,能够制定和执行依据感染预防原则和相关规章制度的护理措施。
6. 疼痛治疗:疼痛治疗是指通过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病人的疼痛。
主管护师需要了解各种疼痛治疗方法的优缺点,制定合理的疼痛控制计划。
7. 急救护理:急救护理是指在急性疾病、创伤、中毒等危急情况下对患者进行紧急抢救的护理措施。
主管护师需要了解常见急症的护理处理方法,能够正确应对突发情况下的护理工作。
8. 康复护理:康复护理是指通过各种康复手段,促进康复者的身体和心理功能恢复。
主管护师需要了解各种康复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技巧,制定康复护理计划,协助康复者实现康复目标。
9. 护理质量管理:护理质量管理是指对护理工作进行全面管理、监督和评价,保障患者安全和护理质量的一项工作。
主管护师需要了解护理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实施各项管理工作。
主管护师相关专业知识

2020年《相关专业知识》(一)一、A11、行为训练的主要教学方法不包括A、操作技能培训B、病人现身说法C、模仿学习D、行为矫正E、模拟与游戏2、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个人接受外界信息后,在头脑中进行信息加工处理的过程为A、人际传播B、群体传播C、大众传播D、组织传播E、自我传播3、正常情况下正常菌群可存留在机体的腔道是A、肠道B、胸腔C、腹腔D、颅腔E、关节腔4、不属于护理人才群体结构的是A、专业结构B、能级结构C、年龄结构D、智能结构E、知识结构5、群体传播中的“从众行为”来自A、舆论领袖B、群体意识C、群体意见D、群体压力E、群体凝聚力6、关于小组讨论的组织技巧,错误的是A、讨论开始首先确定讨论提纲B、常用座位排列为圆形C、谈论时间宜在1小时左右D、人数多控制在6~10人E、常用座位排列为马蹄铁形7、以下关于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知-信-行模式的描述中,错误的是B、“信” 指信念、态度C、“行” 指行为、行动D、“信” 是基础E、“行” 是目标8、健康信息的特点不包括A、符号通用、易懂B、科学性C、针对性D、指导性E、前瞻性9、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改变个体和群体的A、卫生保健知识B、健康信念C、健康态度D、生活方式E、健康政策10、传播的分类不包括A、自我传播B、组织传播C、大众传播D、群体传播E、社团传播11、根据讨论的主题,选择相关的人员组成小组,小组讨论的人数一般为A、3~5人B、6~8人C、8~10人D、6~10人E、5~10人12、3~12岁属于A、自主发展阶段B、被动发展阶段C、主动发展阶段D、巩固发展阶段E、调整发展阶段13、了解对方真实情况时,宜采用的方式是A、封闭式提问B、开放式提问C、探索式提问D、偏向式提问14、医院健康教育的意义不包括A、消除致病因素B、心理治疗C、降低医疗成本D、密切医患关系E、提高患者对医院文化的了解15、冬天给小区里的老人讲解冬季保健知识属于A、学校健康教育B、职业人群健康教育C、医院健康教育D、社区健康教育E、易感人群健康教育16、通过阅读患者病历、分析病史及其健康影响因素来评估患者健康需求的方法是A、直接评估法B、间接评估法C、病历评估法D、非语言评估法E、语音评估法17、需要收集简明的事实性资料时,适宜选择哪种提问方式A、封闭式提问B、开放式提问C、探索式提问D、偏向式提问E、复合式提问18、在住院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的健康教育称为住院教育,一般不包括A、入院教育和病房教育B、病房教育和出院教育C、入院教育和出院教育D、候诊教育和随诊教育E、生活制度和探视制度19、护士在工作中对前来咨询的患者进行健康问题方面的答疑解难,这属于A、咨询B、交谈C、劝服D、指导E、宣教20、自然灾害对评价的影响属于A、历史因素B、观察因素D、测量工具因素E、测量对象因素21、消毒是指A、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体及其他有害微生物B、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包括芽孢在内的所有病原体及其他有害微生物C、用物理方法清除污染物表面的有机物和污迹、尘埃D、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全部活的微生物E、用物理和化学方法清除要进入无菌室的病菌22、下列选项描述正确的是A、同桌进餐会感染HIVB、离体后的HIV抵抗力依然很强C、结核杆菌在干燥痰核、飞沫中可保持传染力8~15dD、结核杆菌对外界环境适应性强,在阴暗处可存活数月至数年E、结核杆菌在直射阳光下能够生存4~8h23、影响住院患者微生态平衡的主要因素是A、营养与饮食B、休息与睡眠C、有创诊疗措施D、免疫调节功能E、焦虑与恐惧24、引起不可预防性感染的微生物来自于A、患者体表的正常菌群B、飞沫C、带菌尘埃D、输液制品E、药品25、多孔材料的表面消毒可选择A、机械除菌法B、喷雾消毒法C、擦拭消毒法D、高压消毒法E、熏蒸法26、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不包括A、介入治疗B、母婴同室C、滥用抗生素D、气管切开E、呼吸机辅助呼吸27、难预防性感染是指C、医源性感染D、接触性感染E、传染性感染28、微生态的平衡是指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正常微生物与不同宿主在不同发育阶段动态的生理组合,达到三个方面的平衡即A、定位、定性、定量B、定时、定群、定量C、定比、定位、定性D、定群、定植、定性E、定植、定性、定位29、病床数600张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应低于A、1%B、4%C、7%D、8%E、10%30、定植在人体的正常菌群绝大部分是A、厌氧菌B、肠道杆菌C、肠道球菌D、克雷伯杆菌E、非发酵菌31、不宜用于手部消毒的是A、氯己定醇B、聚维酮碘C、戊二醛D、苯扎溴铵E、乙醇32、护士不慎被注射后的针头刺伤,必须立即处理的正确做法是A、清创、消毒、记录B、冲洗伤口、包扎、报告C、挤血、包扎、报告D、挤血并冲洗伤口、清创、消毒、包扎、报告和记录E、清创、包扎、报告和记录33、根据感染发生的部位,腔隙感染属于A、身体多个部位感染B、手术部位感染C、循环系统感染34、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首选的灭菌方法是A、电离辐射灭菌B、压力蒸汽灭菌法C、环氧乙烷灭菌法D、干热灭菌法E、湿热灭菌法35、关于原位菌群失调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度失调可通过细菌定量检查得到反映B、二度失调去除失调因素后,正常菌群可自然恢复C、二度失调的原因常为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D、三度失调又称为比例失调E、三度失调是某部位正常菌群结构与数量的暂时变动36、属于内源性感染的感染源是A、探视者B、血液制品C、自身呼吸道的条件致病菌D、医疗器械E、医院环境37、院感检测中目标性监测中每项目标监测持续时间应A、连续4个月以上B、连续6个月以上C、连续8个月以上D、连续10个月以上E、连续12个月以上38、艾滋病的病原体是A、苍白螺旋体B、奈瑟菌C、汉坦病毒D、人免疫缺陷病毒E、炭疽杆菌39、关于隔离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检验标本应放在有盖的容器中运送B、凡具有传染性的病人应集中一个房间便于管理C、被污染的辅料进行焚烧处理D、不将病历带进隔离室E、为患者抽血时戴手套40、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包括A、导管的类型C、对导管的日常护理D、留置时的无菌操作E、置管人的年资41、关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严格掌握抗菌药物使用的适应证和禁忌证B、预防和减少抗菌药物的毒副作用C、根据细菌药敏试验结果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严格选择药物和给药途径D、采用适宜的药物、剂量、疗程和给药方法,避免耐药株产生E、对于感染高风险的人群可及早给予抗菌药物,预防感染发生42、医院感染中与不恰当的医疗护理操作有关的百分比是A、10%~20%B、20%~30%C、30%~40%D、30%~50%E、40%~60%43、正常菌群的三度失调称为A、二重感染B、易位菌群失调C、移位菌群失调D、定位转移E、交叉感染44、以下隔离区域物品处理正确的是A、体温计专人使用,用后丢弃B、血压计、听诊器可共用C、病历可随医生诊疗活动带进隔离室D、标本放在容器中可直接运送E、标本应经灭菌处理后再丢弃45、患者应用头孢和替硝唑后发生的感染是A、二重感染B、交叉感染C、移位菌群失调D、横向转移感染E、纵向转移感染46、一种用图形表示组织的整体结构、职权关系及主要职能,称为A、规划B、组织树C、政策D、程序E、策略47、使组织实际活动与计划活动相一致,保证完成组织在计划中提出的任务和目标,体现的控制特征是A、信息的准确性B、反馈的及时性C、明确的目的性D、标准合理性E、适用性48、护理组织文化的核心是A、护理理念B、护理程序C、整体护理D、护理价值观E、护理服务观49、将物质技术质量定型化和定量化称为A、统一化B、系列化C、规格化D、规范化E、数字化50、减少或避免破坏性冲突发生的措施不包括A、奖励持异议者B、对组织成员加强全局观教育C、重视沟通D、运用领导榜样的影响力E、及时发现产生破坏性冲突的因素51、韦伯(M. Weber)提出的行政组织理论是A、科学管理理论B、管理活动中要遵循14项原则C、管理分工原则D、“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E、实行差别工资制52、提出群体力学理论,其内容包括群体是一种非正式组织,是处于平衡状态的一种“力场”的是A、法约尔B、泰勒C、梅奥D、卢因E、麦格雷戈53、护士长根据病人情况、护理人员的数量、水平等进行有效组合,体现了护理排班的A、按职上岗原则C、合理结构原则D、满足需要原则E、效率原则54、美国管理学家莱金提出的ABC时间管理方法中,C级目标指A、必须完成的目标B、最重要的目标C、较重要的目标D、很想完成的目标E、不太重要的目标55、系统的功能大于各个个体的功效之和。
护理中级主管护师相关专业知识

护理中级主管护师相关专业知识1、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2、健康教育与卫生宣教的主要区别是健康教育具备独立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3、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改变个体和群体的生活方式。
4、SOR中的S指srimulus刺激O指organism有机体R指reaction行为反应。
5、行为的构成要素包括环境及主体、客体、手段、结果。
6、影响行为的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如:生态环境,人文地理,医疗卫生,风俗信仰,经济基础,意外事件等。
7、目的性是改变不良行为的关键,也是人类行为区别于动物行为的重要标志。
8、人类行为可塑性是开展健康教育的前提。
9、人类行为主要适应形式包括反射,自我控制,调试,顺应,应对,应急。
10、应激是个体对紧张刺激的非特异性反应。
11、传播要素包括传播者,受传者,信息,传播媒介,传播途径和传播效果。
12、健康教育的主要措施是传播健康信息。
13、健康教育活动的核心是促进行为改变。
14、学校健康教育的实施者包括学校家长学校所属社区成员。
15、社区健康教育的基本单位是社区16、按健康教育内容分类,健康教育的研究领域可包括疾病防治健康教育,营养健康教育,环境保护健康教育。
17、关于健康促进领域是制订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创造支持环境,加强社区行动,发展个人技能,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18、健康促进三个基本策略是倡导,赋权,协调19、风俗信仰以利于环境因素20、模仿促进行为发展21、人类行为目的性是开展健康教育的前提22、促进健康行为的特点包括有利性,规律性,和谐型,一致性,适宜性。
23、定时定量进餐体现促进健康行为具有规律性24、促进健康行为的强度受个体的理性控制,表明该行为具有适宜性25、中老年人定期进行体检属于健康行为中的保健行为,遵守医嘱也属于保健行为26、事故自救属于促进健康行为中的预警行为27、充足睡眠属于日常健康行为28、积极应激属于避开有害环境行为29、不滥用药物属于戒除不良嗜好行为30、预防接种属于保健行为31、药物滥用属于违规行为32、人际传播中,应避免使用的提问方式是复合式33、常用的反馈技巧包括肯定性,否定性,模糊性反馈34、常用的非语言传播技巧有动态语言,仪表形象,同类语言,时空语35、注视对方表示专心倾听属于动态语言36、运用鼻音引起对方注意属于同类语言37、时空语指借助气氛语义传递信息38、开展群体健康传播的切入点是履论领袖39、小组讨论人数一般为6-10人,时间宜控制在1小时,常见的作为形式是马蹄形40、小组讨论的正确步骤是明确讨论主题,组成小组,选择时间地点和排列座位41、健康信息特点包括符号通用易懂,科学性,针对性,指导性42、选择传播途径遵循的原则是准确性,针对性,经济性,速度快43、受者对信息的选择性表现为选择性接受,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44、健康教育的第一步是健康教育诊断45、制订健康教育具体目标的3个W包括对象,实现什么变化,实现变化的期限46、倾向因素包括知识,信念,态度,健康价值观47、影响目标行为的强化因素是同伴的劝告48、影响戒烟行为的促成因素是法规如禁烟49、降低烟草价格对吸烟来讲是促成因素50、制订干预计划,选出优先项目后,应先确定计划目标51、目标是具体化的目的52、健康计划的总体目标中的两个H指how much和how to measure53、确定优先项目应遵循的原则是重要性和有效性54、强化因素是指激励行为维持、发展的因素55、格林模式中健康教育的基本步骤包括社会诊断、行为诊断,环境诊断,教育诊断56、格林模式流行病学诊断主要是评估行为与环境57、社会支持属于强化因素58、健康教育的管理与政策诊断的核心内容是指组织评估和资源评估59、发现和确定疾病在季节上的规律的过程属于流行病诊断60、失访比例超过10%会影响评价结果61、口头教育和指导的形式属于随诊教育62、患者健康教育计划的内容包括时间,内容,工具,人员63、霍桑效应属于测量对象因素64、病房教育内容包括提供所患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等知识65、重复测量可减少影响的是回归因素66、健康教育的正常程序是需求评估,计划,干预,评价67、健康教育的前提是实施调查研究,目标是改善健康相关行为68、体现倡导策略的是创造利于健康的社会经济,文体和环境条件69、体现协调策略的是联合组建社会支持体系联盟70、行为主要应用的工具属于行为手段,个体行为所指向的目标属于行为客体,行为对客体产生的影响属于行为结果71、开展健康教育的前提是人类行为具有目的性,改造不良行为依据人类行为具有可塑性,人类行为区别于动物行为的重要特点是目的性72、促进健康行为特点的是和谐性,危害健康行为特点是稳定性73、体现健康行为和谐型的是与所处环境相协调,体现适宜性的是强度受理性控制,体现一致性的是与内在心里情绪保持一致74、传单属于文字传播途径,咨询属于口头传播途径,模型属于形象传播途径75、与公共关系学形成有关的是组织传播,共享信息最基本的传播方式是人际传播76、对项目计划进行的评价活动是形成评价77、新的医院感染标准颁布日期是2001.1.378、医务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79、医院感染中繁盛下呼吸道感染时,病原学诊断痰细菌定量培养他离病原菌落≧10680、一级医院的医护比为1:1,二级和三级医护比为1:281、管理与政策诊断的核心内容是组织评估和资源评估82、ICU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是革兰氏阴性杆菌83、胃镜,肠镜等每季度监测,细菌数≤2084、各种灭菌后内镜每个月监测,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85、生物监测:消毒剂每季度监测1次,细菌含量必须小于100,灭菌剂每个月监测,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护理中级主管护师相关专业知识

护理中级主管护师相关专业知识1.护理管理知识:-管理原理:了解和应用管理学理论和原则,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组织管理:熟悉制定和实施护理部门的组织结构、职责和制度。
-人力资源管理:包括招聘、培训、激励和评估护理人员。
-资源管理:有效管理医疗设备、药品和物资,确保其有效使用和储存。
-质量管理:制定和实施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护理服务的质量。
2.护理专业知识:-临床护理知识:包括基础护理技能、疾病预防和控制、感染预防和控制、急救、危重病护理等。
-护理评估和诊断:掌握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准确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和护理需求。
-护理干预和处理:掌握常见疾病和疾病复杂化时应采取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处理紧急和危急情况。
-临床路径和医疗指南:了解临床路径和医疗指南的制定和实施,能够指导护理团队按照规范进行护理。
3.护理研究和实践知识:-护理研究方法:了解和应用护理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原则,能够分析和评估护理研究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临床实践指南:了解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和应用,能够将最新的护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护理工作中的指导措施。
- 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理念:了解并应用EBM理念,即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实践,以最新的科学证据为支持,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措施。
4.护士团队管理知识:-团队建设与领导:了解团队建设和领导的原则和技巧,能够有效地组建和管理护士团队。
-沟通与协作:掌握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技巧,能够与医疗团队和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护士安全与健康:了解和应用相关政策和制度,确保护士的安全和健康。
5.法律伦理知识:-护理伦理:熟悉护理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能够在护理实践中处理伦理问题。
-法律法规:了解护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够进行合法、规范和严格遵守的护理实践。
以上是护理中级主管护师需要的相关专业知识。
通过全面掌握和应用这些知识,他们可以提供高质量、安全和专业的护理服务,并有效地管理和指导护士团队。
主管护师--相关专业知识

护理管理学第一章-绪论一、A11、下列不是管理方法的是 CA、行政方法B、法律方法C、民主方法D、思想教育方法E、社会心理学方法【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管理方法包括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法律方法、思想教育的方法和社会心理学方法,民主方法不在其中。
2、行政管理方法的优点是 DA、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B、减少主管人员的主观主义C、信息传递快D、有利于常规问题的处理E、有利于发挥基层单位能动性【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和减少主观主义是经济方法的优点,而行政管理不利于发挥基层的能动性和信息的传递,但行政管理有利于常规问题的处理。
3、管理中最能促使员工关注组织目标实现,提高行政效果的方法是 AA、经济方法B、法律方法C、社会心理学方法D、行政方法E、思想教育方法【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经济方法是最能促使员工关注组织目标实现,提高行政效果的管理方法。
4、管理的二重性是指 CA、人为属性和环境属性B、人际关系和社会属性C、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D、客观性和自然属性E、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管理的二重性指与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和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属性,它是管理的基本特征。
5、管理的方法中,最基本的、传统的管理方法是 DA、思想教育方法B、法律方法C、社会心理学方法D、行政方法E、经济方法【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行政方法是最基本、传统的管理方法,它是依靠行政组织权威,通过命令、指示、规定等手段指挥下属工作而实现管理目标。
6、管理过程中关键的职能是 EA、计划职能B、组织职能C、人员管理D、领导职能E、控制职能【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以上选项均为管理的基本职能,其中控制职能是管理过程的关键职能,它通过信息反馈和绩效评估,对组织的活动进行监督、检查、纠正偏差,是连续不断、反复进行的过程,贯穿于整个管理活动的始终。
7、管理的经济方法的优点是 CA、提高社会效益B、易犯官僚主义的错误C、提高经济效益D、善于发挥基层人员的主动性E、增加了主管人员的主观主义作风【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管理的经济方法就是运用经济手段和经济方法,来调节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实施管理的一种方法。
主管护师相关专业知识

主管护师相关专业知识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主管护师,需要掌握一系列相关专业知识。
以下是一些必备的知识和技能:1.护理理论和实践作为一名主管护师,必须掌握多方面的护理理论和实践知识。
包括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常见病症的护理、药物治疗的相关知识、护理技巧、康复护理等。
同时,还要掌握疼痛管理、心理护理和营养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将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实践护理工作。
2.管理技巧和沟通能力作为一名主管护师,您需要具备良好的管理技巧和沟通能力。
管理技巧包括计划、组织、执行、控制等方面的能力,这可以帮助您有效地分配工作、处理工作问题和协调团队合作。
沟通能力则包括在团队内部和外部与相关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协商和合作。
通过这些技能,您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团队领导者,实现工作的高效运作。
3.法律和伦理知识了解法律和伦理方面的知识是成为一名优秀主管护师的必备素质。
您需要掌握与护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的伦理关系,保护患者的隐私权和尊严,同时又能保护医护人员的权益,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
4.项目管理技能作为一名主管护师,经常需要协调计划、实践和评估护理项目和团队任务,因此,掌握项目管理技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这些技能包括制定项目计划、分配任务、确定时间表和资源,以及评估项目效果等。
这些能力将帮助您更好地掌控工作进度和质量,确保团队高效完成任务。
作为一名主管护师,具备上述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提高您自身的综合能力,更好地完成您的职责。
只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您就可以成为一名领先的医疗护理管理者。
护理中级主管护师相关专业知识-

护理中级主管护师相关专业知识-护理中级主管护师是医疗领域中重要的管理职位,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与护理中级主管护师相关的专业知识:一、医学基础知识1. 解剖学和生理学解剖学和生理学是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包括人体组成、器官功能、代谢过程等。
2. 病理学病理学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有助于护理中级主管护师对各种疾病的认识和处理。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其在人体中的代谢、药效、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学科,护理中级主管护师需要了解不同药物的作用、用法和副作用。
二、临床护理知识1. 感染控制感染控制是医疗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护理中级主管护师需要了解医院感染控制标准和操作规程,掌握感染预防、控制和处理的方法。
2. 营养支持营养支持是护理中级主管护师必须了解的内容,包括合理饮食、营养补充和营养治疗等方面。
3. 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是护理中级主管护师必须具备的核心技能之一,他们需要了解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4. 疼痛管理疼痛是患者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护理中级主管护师需要掌握疼痛的评估、治疗和管理方法,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
5. 禁忌症和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护理中级主管护师需要了解各种药物、治疗和操作的禁忌症和不良反应,及时预防和处理这些问题。
三、管理知识1. 护理管理护理管理是护理中级主管护师的主要职责,需要掌握医院护理部门的运作机制、流程和标准,制定并监督执行各种护理方案,加强护理质量控制与改进。
2. 团队合作与领导护理中级主管护师需要具备团队合作意识,有效地领导和管理团队,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确保病人得到全方位、高水平的医护服务。
3. 资源管理护理中级主管护师需要掌握医疗资源的分配、配置和利用方法,统筹协调不同科室之间的医疗资源,为患者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诊疗服务。
护理中级主管护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护理专业知识,为全院医护人员建立知识管理平台,提升整个医疗团队的护理水平。
主管护师社区讲义:社区家庭护理

主管护师社区讲义:社区家庭护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社区家庭护理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
而主管护师在社区家庭护理中发挥着核心的作用,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本篇文章将介绍主管护师在社区家庭护理中需要掌握的技能和技巧。
了解病人的需求在社区家庭护理中,病人的需求是主管护师最关心的问题。
因此,主管护师需要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病情进展、治疗计划以及其他有关问题。
另外,主管护师还需要与医生和家属进行沟通,了解病人的病史和基本情况,以便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
制定护理计划在了解病人的需求之后,主管护师需要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
护理计划要考虑到病人的具体问题、病情进展、治疗计划以及病人的个人喜好和爱好等方面。
同时,护理计划要具体明确,让其他护理人员能够根据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
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沟通和交流是主管护师在社区家庭护理中最重要的技能之一。
主管护师需要与病人、医生、护理人员和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确保各方的需求得到满足。
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可以促进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技能培训和管理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主管护师还需要对护理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管理。
主管护师应该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经验。
同时,主管护师也需要管理护理人员的工作,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病人得到充分的关注和照顾。
环境管理和卫生控制社区家庭护理场所的环境卫生对病人的健康非常重要,因此主管护师需要深入了解环境管理和卫生控制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主管护师应该负责整理护理场所,并落实卫生控制措施,以确保病人的身体健康。
另外,主管护师还要对其他护理人员进行卫生控制的培训,保障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总结社区家庭护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主管护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主管护师需要掌握病人需求的了解、护理计划的制定、沟通和交流的技巧、技能培训和管理、环境管理和卫生控制等多项技能和技巧。
讲义最全版—年主管护师相关专业知识

第六篇护理健康教学第一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一、健康教育1、定义: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合理利用资源,、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系统干预活动,它以调查研究为前提,以传播健康信息为主要措施,以改善对象的健康相关行为为目标,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最终目的。
2、健康教育与卫生宣教的区别:①健康教育不是简单的单一方向的信息传播,而是既有调查研究,又有计划、组织评价的系统干预活动。
②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改善对象的健康相关行为,从而防止疾病,增进健康,不是作为一种辅助方法为卫生工作某一时间的中心任务服务③融合了医学科学、行为科学、传播科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3、健康教育的研究领域(一)按目标人群或场所分类1学校健康教育——指通过学校、家长及学校所属社区内成员的共同努力。
向学生健康经验和知识结构。
对象包括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及大学生。
2职业人群健康教育——指通过提供健康知识、技能、服务,促使职业人群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3医院健康教育——指以病人为中心,针对医院患者个体及其家属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健康教育活动,其目的是防治疾病,促进身心康复。
4社区健康教育——指以社区为基本单位、以社区人群为教育对象、促进居民健康为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健康教育活动。
目的是挖掘个人、家庭、社区以及社会的保健潜力(二)按教育目的或内容分类:分防治疾病的健康教育、营养健康教育、环境保护健康教育、生殖健康教育等。
二、健康促进(核心策略是社会动员)1、定义:"是促使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使协调人类与环境的战略,它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2、健康促进的领域1)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如政策、法规、财政、税收。
(完整版)主管护师基础护理整理资料

1、卵巢恶性肿瘤中临床最常见的是:浆液性囊腺肿。
20-25%卵巢癌患者有家族史。
现在绒毛膜癌的病死率有90%下降至20%。
女性生命中可发育成熟的卵泡数目是400—500个,新生儿卵巢内有200万个卵泡。
临床上输卵管妊娠的复发率大概是:10—20%,有过异位妊娠史的妇女中,有20—40%的人不能再生育。
引起产褥感染的病原体中临床最常见的是:厌氧菌。
卵泡囊肿、黄体囊肿属卵巢非赘生性囊肿。
卵巢巧克力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的病变。
女性围绝经期:40岁开始。
老年女性从60岁开始。
囊胚:受精后4天进入宫腔,,6-7天着床。
由下丘脑分泌且可调节月经周期的激素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2、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好发于小儿长骨干够端的原因是:干够端血流丰富而缓慢。
3、判断膀胱破裂的最佳方法是:膀胱造影4、导致难复性疝发生的原因主要是:腹腔内容物反复突出致囊颈损伤粘连。
(在易复性疝的基础上)肠梗阻时,肠腔积液主要来自:梗阻近端的胃肠分泌液。
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的感染途径主要是:肛腺感染扩散。
低危肠梗阻最常见的酸碱失衡是:代谢性酸中毒。
高危肠梗阻最常见的酸碱失衡是:代谢性碱中毒。
5、肱骨干中、下1/3段交界处骨折,最常损伤的神经是:桡神经。
股骨下1/3骨折,胫骨上1/3骨折,易造成腘动脉损伤。
肱骨髁上骨折导致的爪形手是因为:骨折伤及肱动脉。
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的移位方向:远端,向上方移位;近端,向前下方移位。
内生软骨瘤:良性肿瘤。
骨巨细胞瘤:潜在恶性肿瘤。
骨肉瘤:恶性肿瘤。
转移为肺。
6、动脉狭窄数心脏后负荷增高,常以心肌肥厚作为主要的代偿机制。
二尖瓣狭窄病人常出现痰中带血丝的临床表现,其中最可能的原因是:支气管粘膜血管扩张破裂。
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形成的主要因素是:长期缺氧、酸中毒致肺小动脉痉挛。
有效血容量减少是引起肝肾综合征的主要原因之一。
典型的心绞痛的诱因是: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急性循环衰竭。
95%小儿动脉导管在出生后12个月关闭。
主管护师护理知识

主管护师护理知识1. 背景介绍主管护师是医院护理团队中的关键角色,他们负责协调管理护理工作,并提供专业的护理指导和教育,以确保患者得到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本文将介绍主管护师需要具备的护理知识和技能,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2. 护理管理知识作为主管护师,掌握护理管理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主管护师需具备的护理管理知识:2.1 质量管理•熟悉质量管理体系,并能够指导团队成员制定、实施和评估质量管理计划;•掌握质量改进的方法和工具,如PDCA循环、根因分析等。
2.2 人员管理•理解团队管理的原则和技巧,能够有效指导团队成员并解决人员管理问题;•掌握绩效评估的方法和工具,能够进行绩效评估并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
2.3 领导力•培养领导力,能够激励团队成员,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掌握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技巧,能够在工作中迅速做出正确的护理决策。
3. 护理技术知识主管护师需要具备扎实的护理技术知识,以能够指导团队成员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
以下是主管护师需具备的护理技术知识:3.1 临床护理技术•掌握基本护理技术,如静脉输液、伤口处理、导尿等;•熟悉各类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要点和处理方法。
3.2 护理器械及设备的应用•熟悉常见的护理器械及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能够指导团队成员正确使用护理器械及设备,确保患者的安全。
3.3 护理常规操作规范•掌握护理操作的规范和标准,能够指导团队成员正确执行护理操作;•注重细节和安全,确保患者在接受护理时不受任何伤害。
4. 护理教育知识作为主管护师,培养团队成员的护理能力是重要职责之一。
以下是主管护师需具备的护理教育知识:4.1 教育理论与方法•了解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教育方法,能够根据团队成员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掌握有效的教学技巧,能够通过教育培训提升团队成员的护理能力。
4.2 护理培训规划与实施•设计和制定护理培训计划,结合团队成员的实际需求进行培训;•组织和实施护理培训,包括课堂培训、技能实训和案例分析等。
主管护师知识点

主管护师知识点主管护师是护理人员的中级职称,在护理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顺利通过主管护师考试或者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色,掌握相关的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我们来谈谈护理学的基本理论。
这包括系统论、需要层次论、压力与适应理论等。
系统论让我们理解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个部分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需要层次论则帮助我们了解患者在不同阶段的需求,从生理需求到自我实现的需求,以便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
压力与适应理论使我们明白,当患者面临疾病等压力源时,如何帮助他们适应和应对,促进康复。
在护理程序方面,这是主管护师必须熟练掌握的重要内容。
护理程序包括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五个步骤。
评估是收集患者的资料,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准确的评估,才能做出正确的护理诊断。
例如,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我们需要评估其呼吸频率、深度、节律,以及是否有咳嗽、咳痰等症状,进而判断是通气功能障碍还是换气功能障碍。
诊断则是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患者的护理问题和健康问题。
计划阶段要制定具体的护理目标和护理措施,这些目标要明确、可衡量、可实现、相关且有时限。
实施阶段就是将计划付诸实践,如为患者进行吸氧、指导呼吸功能锻炼等。
最后是评价,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是否改善、目标是否实现,来判断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护理伦理与法律也是不容忽视的知识点。
在护理工作中,要尊重患者的自主权、知情同意权、隐私权等。
例如,在进行某项医疗操作前,必须向患者详细解释操作的目的、方法、风险等,获得患者的同意。
同时,要遵守法律法规,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等,确保自己的行为合法合规。
接下来是基础护理知识。
这涵盖了患者的饮食护理、排泄护理、皮肤护理等。
对于不同疾病的患者,饮食要求也不同。
如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患有高血压的患者要低盐饮食。
排泄护理包括协助患者排便、排尿,对于失禁的患者要做好护理,预防压疮的发生。
皮肤护理则要保持患者皮肤的清洁、干燥,防止皮肤损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篇护理健康教学第一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一、健康教育1、定义: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合理利用资源,、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系统干预活动,它以调查研究为前提,以传播健康信息为主要措施,以改善对象的健康相关行为为目标,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最终目的。
2、健康教育与卫生宣教的区别:①健康教育不是简单的单一方向的信息传播,而是既有调查研究,又有计划、组织评价的系统干预活动。
②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改善对象的健康相关行为,从而防止疾病,增进健康,不是作为一种辅助方法为卫生工作某一时间的中心任务服务③融合了医学科学、行为科学、传播科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3、健康教育的研究领域(一)按目标人群或场所分类1学校健康教育——指通过学校、家长及学校所属社区内成员的共同努力。
向学生健康经验和知识结构。
对象包括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及大学生。
2职业人群健康教育——指通过提供健康知识、技能、服务,促使职业人群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3医院健康教育——指以病人为中心,针对医院患者个体及其家属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健康教育活动,其目的是防治疾病,促进身心康复。
4社区健康教育——指以社区为基本单位、以社区人群为教育对象、促进居民健康为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健康教育活动。
目的是挖掘个人、家庭、社区以及社会的保健潜力(二)按教育目的或内容分类:分防治疾病的健康教育、营养健康教育、环境保护健康教育、生殖健康教育等。
二、健康促进(核心策略是社会动员)1、定义:"是促使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使协调人类与环境的战略,它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2、健康促进的领域1)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如政策、法规、财政、税收。
2)创造支持环境:工作和生活环境。
3)加强社区行动 4)发展个人技能5)调整卫生服务方向:卫生服务责任由个人、社区组织、卫生专业人员、卫生机构、商业部门和政府同承担。
3、健康促进的基本策略:《渥太华宣言》明确了健康促进的三个基本策略,即倡导、赋权与协调。
第二章人类行为与健康相关行为一、1、行为:是有机体在外界环境刺激下引起的反应,包括内在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美国心理学家伍得渥斯提出了著名的S-O-R行为表示式。
刺激—有机体—行为反应 2、行为的构成要素:1)行为主体—-人。
2)行为客体--人的行为所指向的目标。
3)行为环境——主体与行为客体发生联系的客观环境。
4)行为手段——行为主体作用于行为客体时的方式、方法及所应用的工具。
5)行为结果——行为对行为客体所致的影响。
3、人类行为的分类:1)本能行为:由人的生物性所决定,是人类的最基本行为,如摄食行为、性行为、躲避行为、睡眠等。
2)社会行为:由人的社会性所决定,其造就机构来自社会环境。
是通过社会化过程确立的。
4、人类行为的特性1)目的性:目的性是人类行为区别于动物行为的重要标志。
人的绝大多数行为都具有明显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人类行为的目的性也是开展健康教育的前提。
2)可塑性:通过不断地学习、环境的影响,人类的行为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就是人类行为的可塑性。
一般而言,年纪越小,其可塑性越大。
工作者应抓紧人们社会化关键期教育。
3)差异性:健康教育的措施必须因人而异、因势利导5、人类行为的适应形式:有六种,即反射、自我控制、调试、顺应、应对和应激。
1)反射:人体通过“反射弧”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方式称反射,最基本的反射与本能行为相联系。
如看到突然飞来的物体,人立即产生的躲避行为。
反射为人类的适应行为奠定了基础。
2)自我控制:当某种行为可导致正负两方面的结果时,个体常常对自己的部分行为进行控制,以达到适应社会的目的。
3)调试:指个体与他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相互配合、相互适应的方式和过程。
调试一般发生在协调矛盾、解决冲突的过程中。
4)顺应:指个体与群体不断接受新的经验、改变自己行为方式(如根据医嘱,按时服药-顺应的适应性行为)以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
5)应对:指个体决定是否采取某种行为,以适应目前或长远的需要。
6)应激:是个体对紧张刺激的一种非特异性的适应性反应6、人类行为的发展过程1)被动发展阶段—在0~3岁内,此阶段的行为主要靠遗传和本能的力量发展而成,如婴儿的吸吮、抓握。
啼哭等行为。
2)主动发展阶段—在3~12岁内,此阶段的行为有明显的主动性,其主要表现为爱探究、好攻击、易激惹、喜欢自我表现等。
如5岁问为什么。
3)自主发展阶段—自12~13岁起延续至成年,此阶段人们开始通过对自己、他人、环境、社会的综合认识,调整自己的行为。
4)巩固发展阶段—巩固发展阶段在成年后,持续终生,此阶段的行为已基本定型,但由于环境、社会及个人状况均在不断变化,人们必须对自己的行为加以不断的调整、完善、充实和提高。
7、影响行为的因素:人类行为由内因和外因共同决定,即受遗传、环境及学习因素的影响。
1)遗传因素:基因的复杂性导致人类行为的多样性。
2)环境因素:生态环境、人文地理、医疗卫生、风俗信仰、教育环境、制度与法规、经济基础、事物发展的规律及意外事件等是人类行为发展的外在大环境3)学习因素:学习是行为发展的促进条件。
人类一般通过3种学习方式来发展行为:通过无意模仿获得日常生活行为;通过有意模仿获得自己崇拜、羡慕的行为,如演员的举止等;通过强迫模仿获得规定行为,如队列训练二、健康相关行为:是指人类个体和群体与健康和疾病相关的行为。
分促进健康行为和危害健康行为两类。
1、促进健康行为:简称健康行为,是指个体或群体的客观上有利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行为。
一)促进健康行为的特点1.有利性—行为有利于自身、他人及整个社会的健康。
如不吸烟。
2.规律性—行为规律有恒,而不是偶然行为。
如定时定量进餐。
3.和谐性—行为与所处环境相和谐。
4.一致性—个体外显行为与内在心理情绪一致。
5.适宜性—行为的强度能理性控制二)促进健康行为的类型1.日常健康行为—指日常生活中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如合理营养、充足睡眠、适量运动等。
2.避开有害环境行为—指避免暴露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有害健康的危险因素,如离开污染环境、积极应对各种紧张生活事件等。
3.戒除不良嗜好行为—指自觉抵制、戒除不良嗜好的行为,如戒烟、不酗酒、不滥用药物等。
4.预警行为—指对可能发生的危害健康事件的预防性行为及在事故发生后正确处置的行为,如驾车使用安全带、事故后的自救和他救行为等。
5.保健行为—指有效、合理利用卫生资源,维护自身健康的行为,如定期体检、预防接种、患病后及时就医、遵医嘱等行为。
2、危害健康行为简称危险行为,是指不利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行为。
一)危害健康行为的特点:1.危害性—行为对自身、他人、社会健康有直接或间接的、现存或潜在的危害,如吸烟行为。
2.明显和稳定性—行为有一定的作用强度和持续时间,非偶然发生。
3.习得性—行为多为个体在后天生活中学到、养成。
二)危害健康行为的类型1.日常危害健康行为—指日常生活、职业活动中危害健康的行为习惯,如吸烟、酗酒、缺乏体育锻炼等。
2.致病性行为模式—指可导致特异性疾病发生的行为模式,如,A型行为模式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C型行为模式与肿瘤的发生有关等。
3.不良疾病行为—指个体从感知到自身患病到疾病康复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利于健康、疾病康复的行为,如瞒病、恐病、讳疾忌医、不遵医嘱等。
4.违规行为—指违反法律法规、道德规范并危害健康的行为,如药物滥用、性乱三、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理论(一)知信行模式(KABP或KAP)将人类行为的改变分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及形成行为三个连续过程,可用下式表示:知识--→信念--→行为 "知"为知识、学习,"信"为信念、态度,"行"为行为、行动。
知信行模式认为:知识是基础,信念是动力,行为的产生和改变是目标。
以戒烟过程为例。
为改变一个人的吸烟行为,使其戒烟,首先要使吸烟者了解吸烟的危害和戒烟的益处,掌握如何戒烟的方法;从而使吸烟者形成吸烟危害健康的念,产生自觉、自愿戒烟的积极态度;最终才可能产生戒烟的行为(二)健康信念模式(HBM)是运用社会心理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理论模式。
健康信念模式认为:人们要采取某种促进健康行为或戒除某种危害健康行为,必须具备以下三方面的认识:1.认识到某种疾病或危险因素的威胁及严重性(1)对疾病严重性的认识(2)对疾病易感性的认识2.认识到采取某种行为或戒除某种行为的困难及益处。
(1)对行为有效性的认识(2)对采取或放弃某种行为障碍的认识3.对自身采取或放弃某种行为能力的自信:也称效能期待或自我效能。
即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能力有正确的评价和判断,相信自己一定能通过努力,克服障碍,完成这种行动,到达预期结果。
健康信念模式遵循以下步骤:首先,充分让人们对其危害健康行为感到害怕;其次,使他们坚信:一旦放弃这种危害健康行为、采取相应的促进健康行为会得到有价值的后果,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行为改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最后,使他们充满改变行为的信心。
第三章健康传播的方法与技巧一、1、传播:是一种社会性传递信息的行为,是个人之间、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与集体之间交换、传递新闻、事实、意见的信息过程。
2、传播的要素1)传播者:又称传者,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在传播过程中信息的主动发出者。
在社会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可以是个人、群体或组织。
2)受传者:信息的接受者和反应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
同样,受传者可以是个人、群体或组织。
大量的受传者称为受众。
3)信息与讯息:信息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讯息是由一组相关联的、有完整意义的信息符号所构成的具体信息。
讯息是一种信息,通过讯息,传授双方发生意义的交换,达到互动的目的。
4)传播媒介:又称传播渠道,是讯息的载体,也是将传播过程中各种要素相互联系起来的纽带。
5)传播效果:是传播对人行为产生的有效结果。
具体指受传者接受信息后,在知识、情感、态度、行为等方面的变化,通常意味着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者的意图或目的。
3、传播的分类:按照传播的规模,可分为5种类型。
1)人际传播又称亲身传播,是指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直接的信息交流,是个体之间相互沟通。
人际传播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共享信息的最基本传播形式。
2)群体传播是指组织以外的小群体(非组织群体)的传播活动。
3)大众传播是指职业性传播机构通过广播、电视、电影、报刊、书籍等大众传播媒介向范围广泛、为数众多的社会人群传递信息的过程。